新浪科技 电信

图文:中国移动集团技术部高级工程师赵鑫

新浪科技

关注

第九届中国无线移动通信国际论坛(China Mobility International Summit 2008)于2008年11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丽晶饭店举办。新浪科技作为独家门户支持进行全场直播。

图为中国移动集团技术部高级工程师赵鑫发言。

以下为实录:

下一位发言人是赵鑫,来自中国移动,长期从事TD—SCDMA网络测试以及技术研究和网络运营的工作,特别是在奥奥运网络规划和优化等各个阶段付出很多的努力,下面我们就请赵鑫给我们演讲。

赵鑫:

现在在这个地方用中文的PPT,用汉语给大家汇报这件事情,让我很有自豪感。

在奥运保障过程中,TD—SCDMA技术所做的准备工作以及技术革新为主。08年奥运会承载了中国人百年强国梦想,用先进的奥运通信网络,彰显中国移动的势力,彰显我们国家移动技术服务和技术发展,是我们义务冗词的实力,百年机遇和百年挑战,在国家相关部委领导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打造了一张高可靠性、高容量、高质量为目标的TD—SCDMA先进奥运障先进网络。

北京市TD—SCDMA规模,按照承载两百万用户设计,站址相当密集,最开始规划站点宏蜂窝2299个,微蜂窝1075,重要的地区党政机关高档写字楼宾馆、机场达到室内深度覆盖。

奥运保障服务区。对于奥运保障服务区、中心区、奥运交通线、协议酒店,最重要就是看到这张图,这是奥运的中心区,在所有的竞赛非竞赛场馆中有21个场馆集中在小小区域里面,奥运中心区在北辰东路和西路,是奥运会期间人流量最大的公共场所,中心区景观效果就是这张图上所展示的。为了履行奥运的庄严承诺,中国移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主要从四个方面打造奥运保障先进网络解决方案,管理、技术、资源、人员,今天主要给大家讲技术方案,简单介绍一下管理方面做得工作。

在管理方面,我们有一个完善的奥运主计划,不管是GSM还是TD—SCDMA在奥运保障体系过程中,在技术上从设备硬件,组网方案和网络规划都做了相关的创新和改进。在人员方面,有TD网络专项支撑团队,并且所有的团队24小时工作,而且在资源保障上,我们有一些针对TD网络单独资源保障的措施,对于故障修复时间是有极大的缩短,从整体上来看,可以说打造一张覆盖完善,质量优异,业务丰富,技术先进的奥运保障先进网络,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奥运会提供了3G业务。

总的来看,从设备硬件组网方案等多个角度做了改进,设备设计方面,有新型的防尘防水装置,组网方案有一些TD容灾备份,规划优化有鸟巢特殊的规划方案,混合天线的规划,二三级互操作分层网络方案。

不平凡的事业由平凡人做成,我也是中国移动普通的员工,讲一讲在工作中遇到平凡的事情,TD—SCDMA网络建设,大家想不到一件事TD—SCDMA网络奥运保障过程当中所有设备放在一个井里,而且这个井是积水的,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所有设备,尤其是ROU放在管井,下面是水泥地,上面是铁盖封的,夏天北京总会下雨,里面井内积水常年把设备泡着,把RRU套起来,第一批保护舱就损失了十个,赛时在水里泡了两个月,没有坏掉一个,保障所有RRU正常运行。

全方案的容灾备份方案,我们的网络包括无线网包括传输和核心网,在这些方面做了全方面的考虑,基站有板卡机的备份,所有机房都是双接入双物流双平面,任何一个设备断掉出现服务的退服,核心网有网源备份方案,制定相应的应急机制。

大型场馆的规划和优化忙按。对于大型场馆来说,重点解决在场馆内部不同小区相互干扰,室内因为没有办法使用智能天线,实际上小区和小区之间有交界的话,在交界处干扰还是比较大的,通过各种典型的复杂的室内环境和场馆,各种测试研究所发现的。为了做这一点,我们在场馆里面试用了一种宽频的天线,既使用GSM网络也适用TD网络,天线装在鸟巢看台顶上,往下打,天线的波形是方形的,构造了基本上是方形的网络,在这个基础上,首先有了这样一个网络,每个小区所接受的干扰,最大的干扰来自于看台对面,我们通过场馆反复的设计和优化,又提出小区隔离度指标衡量小区干扰的优化理念,通过反复优化,在国家体育场内部,一共分了12个小区,创造了TD网络室内统称小区规划的记录,地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承载了相当大的TD业务量,证明业务质量是良好的。

混合天线优化方案,在里面使用小型定向天线。

23G互操作优化方案,奥运中心网络切成三层,两层是TD网络,也就是分层优化方案,最下面有二级网络,在奥运中心区内做了精心优化23G互操作方案,保证用户一切从万无一失角度出发,网络什么地方出现重大的故障,依然通过23G互操作,会到2G,2、3G形成容灾保护,一方面提高可靠性和容量。

分层网络方案规划优化方案,分层网对TD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也这么认为,本身现在频段不是很宽裕,我们要在15兆赫兹大量的高速数据业务,我们认为通过分层网提高网络的容量,通过分层网在话务非常密集的区域实现高容量下高质量是值得推广和借鉴的一种算法。分层网总体来讲,所有移动通信系统,实际上有一个固有的问题就是容量和干扰的矛盾,本身我们所有移动通信系统既然是一个蜂窝的移动通信系统,如何把有限的频率资源最大限度在空间进行使用,获得最大的容量,这是所有移动通信网络追求永恒的目标,不断是通过技术上的革新,比如说智能天线联合检测,通过网络优化方面的革新,小区的分裂,自动分频优化等方面的措施,追求永恒的目标是在尽可能降低小区干扰情况下达到尽可能最大化的频率使用,以提升网络的容量。

基本思想是把网络划成两层,宏蜂窝和微蜂窝,从整体来看,TD网络当前可用频段相对比较少,又要支撑大量高带宽业务,包括将来数据视频监控业务,我们认为采用分层网算法提升容量是整个网络必然宣传。同时,也有助于奥运网络实现高可靠性、高质量的目标,典型的场景,我们一开始在北京市选择了一些相应的补盲补热测试,在采用分层网情况下,网络负荷到比较高的程度,把网络负荷加到单层90%以上,从我们测试来看,当时在不采用分层网情况下,整个网络性能有一个明显的损失,但是如果采用分层网的话,保证相对而言比较好的质量。就开始在奥运中心区,它是比较典型高话务分层网络,一个是宏蜂窝一个微蜂窝层,实际上可以看成四层的网络,首先是宏蜂窝层周边的基站以及奥运中心区里面四根信息柱完成的覆盖,微蜂窝层,选了22个灯杆和十个信息柱,形成微蜂窝覆盖小区,还要考虑到看不见的鸟巢和水立方,因为本身对于鸟巢和水立方这些场馆使用隔离度比较低,在外面容易泄露出来,我们在规划的时候,把室内也作为一层考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刚才已经讲到了,信息柱构成宏蜂窝层,上面大的天线就是在这个位置,大田县就是采用宏蜂窝层智能天线,灯杆站通过伪装天线采用小型和定向天线构成微蜂窝层,做了频率的规划方案,宏蜂窝层采用789号频点,微蜂窝层没有使用智能天线,相互干扰很高,微蜂窝层做十个小区一频使用,但实际上方案做出来,在水系周围和鸟巢和水立方有一定的干扰,减轻干烧适当关闭一些灯杆和天线,宏蜂窝7—9频点适用,适内外采用一频组网。

分层潴留下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高地速用户的区分,在切换和接入做不同的配置,负荷均衡。模拟奥运中心区做终端兼容性的测试,北京4月份就开始放号了,当时整个网络终端数量是很多的,新老终端怎么都有,当时5月份的测试结果非常不好,没有一款终端支持分层网测试的机制,没有一款终端完全支持这个机制,有的终端支持这个参数,有些终端只认识基本的参数,增强型参数在系统消息听到参数之后,终端会表现出行为异常无法搜索网络,最后没有办法,采用替代的方案,采用终端也能够认识,网络也能够支持的方案,小区间个体偏移的参数,以2C/2E来做得接入。实现优先接入,分层均衡,负荷均衡的功能,在这一点也是我个人比较小小的遗憾,如果实现高低速区分的话也会更加完美。网络的算法确实受到产业的制约。

验证测试,灯杆层没有智能天线,覆盖很好,因为干扰的缘故,性能还是相对比较差的,又把两层都打开,宏蜂窝和微蜂窝层起用相关的覆盖,保持比较好的水平,用户在正常情况下占用宏蜂窝,这是反其道而行之,正常情况下用户优先驻扎在宏蜂窝,但是数量高就到微蜂窝,宏蜂窝质量更好。高负荷测试,把整个网络质量从小区负荷6、23%一直加到128%,从整体上来看,性能还是有一定的下降,不采用分层网的算法结果可以令人接受,如果我们能实现高低速用户区分,不会出现高速用户掉话率不会有进一步的上升,也是有一些遗憾的。

最后给各位简单讲一下在奥运期间的情况,借着奥运的东风,北京网络发展非常迅猛,在奥运赛时的时候,全网用户数达到两万两千人,两万两千人不是说一共只有两万两千用户,同时又两万两千个用户用全网,语音话务量达到四千多万,数据业务流量,特别是可以看到的是,数据业务流量从四月份以来一直不断发展,语音的话务量基本上和用户数是同样的趋势,但是数据业务,从我们分析来看,越来越多用户开始逐渐接受,开始更喜欢TD的数据业务,线网统计TD的数据业务占到了全网业务量的60%,60%的信道占用由数据业务来做,终端发放并不多,HSPA用户量达到10%,而且还在不断提升。从2月份以来还是有一些瑕疵,逐渐在不断上升,掉话率不断下降,从整体来看,借奥运动风,北京的TD—SCDMA网络取得长足的进展,用户数量迅猛发展,网络质量也提升,建设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服务于奥运的3G,充实展示中国移动企业责任感,社会价值观,展示TD—SCDMA产业技术实力,展现我们国家技术实力,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今天可以在这里说,我们奥运取得了一个成功,后续我想我还会进一步分层网算法和网络优化和规划的一些工具和解决方案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这就是我今天汇报的内容,谢谢各位!

主持人:

感谢赵鑫的演讲,主要针对TD—SCDMA网络如何适用于奥运会的解决方案的权面介绍,包括了新型RRU的使用,包括智能天线的使用和安装,也包括如何进行2G和TD—SCDMA互操作,特别是针对在奥运过程中,分层网络的规划和优化方面的解决方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给奥运一个承诺,应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是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才能够达到,我们可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在开幕式那一天晚上,大约有十万人的容量,中国移动提供网络质量完全在设计范围之内,也完全与其他非奥运场馆的接通率、掉话率以及无线利用率都是一样的,由此可以看到北京移动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通过这个演讲,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一个标准的形成有产品形成一个产业,但是把它变成一个网络建设可运营的网络是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非常感谢北京移动所做的工作,再次感谢赵鑫的演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