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石移动李敬:互联网全方位改变音乐业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8月27日上午消息,2014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于26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新浪科技全程报道此次大会。滚石移动集团董事长、CEO李敬在会上作了题为《凤凰涅槃--从音乐产业的巨变看互联网对传统的行业的改造》的主题演讲。
李敬从胶片讲到“唱片已死”,但“音乐永存”。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音乐如何永生,需要思考。
互联网对音乐做了什么?李敬认为,“互联网对音乐产业的改变是全方位的,没有死角,从音乐的传播,发行、创作,音乐制作等等。”但他最后指出,音乐的独特魅力就是现场,这是不可替代。 (尚紫)
以下为李敬的演讲全文:
李敬: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简单介绍一下,我是滚石移动的CEO我叫李敬。滚石移动这家公司,我相信大家都会比较熟悉,为什么在今天这个会议上我要讲这个话题呢?因为今天这次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是传统和互联网的融合,或者是互联网对传统的挑战。不论叫融合也好,挑战也好,颠覆也好,其实是两个产业在发生交互,在跨界。
滚石移动,大家看这四个字其实就是一个跨界的产物。滚石是一个很传统很传统的音乐平台,大家清楚。移动代表着手机、移动互联网。那么,滚石移动成立于2002年,到现在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这十多个年头正好是互联网开始对传统产业,对音乐产业进行极大冲击的时候。那么,在这里,在今天,我应该跟大家可以分享的是,这十多年来滚石移动在音乐产业跟互联网这种变革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的一些感想和心路历程。
音乐是比较早被互联网冲击的产业。当时许多年以前,其实经常被大家提到我们跟音乐产业一样悲催的被互联网所影响的行业,大家看是这个,是胶片。这张照片是我上个月去香港的时候偶然拍到的,是一个化妆品的品牌。但是,你仔细一看,它是富士胶卷化妆品。当时看了这个广告以后,我就随手拍下来了,但是心情很复杂。看看这个绿色的胶片盒,其实我们很多年以前,或者说没有很多年以前,就是几年以前,我们还用。但是现在随着照片的数字化,像可达也好,富士也好,包括国内有乐凯胶卷,其实这些产业都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乐凯好像已经转型为一家新能源公司。胶卷类的行业,其实我们在音乐行业经常拿来做比较。胶卷这个行业其实是属于叫彩色感光器材,整体上是属于照相器材的一种,我们买胶片一定到照相器材店。但是现在是不是很悲催?在数码相机店,在牌照的社交应用的步步紧逼下,在全社会人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热情疯狂牌照的市场状态下,这个照相器材不见了,彻底的转型做化妆品,成了富士胶卷的化妆品。
我们看,这个例子应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典型的,传统产业被互联网彻底打败的例子。但是,音乐产业,我们虽然经常被它拿来做例子,做比较,但是在音乐产业我觉得我们还是经历了一个不同的过程,在多年受盗版和网络的冲击下,人们逐渐发现音乐的生命力是极强的。大家对音乐的热情其实还是非常强。我们看这个音乐产业跟我刚才说的胶片产业有什么不同呢?大家看这张照片。这张照片是索尼公司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家大型CD光盘生产厂,这家光盘生产厂已经有将近50年的历史了,最高的时候的月产能有1800万张光盘,可以说是全球最大的光盘生产厂之一。但是在2011年1月份,我记得很清楚,2011年3月份,我们的歌手孙燕姿发片,2011年1月份,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索尼唱片公司宣布关闭这家工厂。在此之前其实已经有太多的光盘厂,包括中国大陆,内地的光盘厂关闭了,但是由于它是最大的一家,几乎是全球最大光盘厂的关闭,一个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传统唱片工业彻底的消亡。
刚才我讲了,唱片工业跟音乐产业其实还是有生命力的,大家知道有一个叫宋歌人开了一个烤鸭店,他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唱片已死,音乐永生。为什么说胶片行业,其实互联网冲击是客观存在的,音乐如何永生,还是值得大家仔细研究的。大家看看这几个著名音乐厂家的LoGo。大家看看国际唱片公司,他们都已经悄然离去,变成了Music。
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做了一段时间的人,虽然我来自互联网,但是我在音乐这个行业也做了一段时间,其实会谈一谈胶卷。虽然公司的LoGo可以从刻录换成Music,这些公司有很大的话语权,想让哪首歌红,哪首歌红的几率就大,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冲击,他们慢慢的发现想让谁红红不了了,我认为这首歌不错,推了半天他也不红。相反,互联网上不知哪来的一个歌就红了。这种状态在产业里是这样的,在社会上,你老大不小了。所以,改了LoGo容易,真正的去了解,去研究互联网对传统的音乐产业到底做了哪些改变,这才是重要的。
我们来看一看,互联网到底对音乐做了什么?首先,是以前人们获取音乐的渠道其实很单一。我是60年代的,在我那个时候,其实我小时候连电视机都没有,只有收音机。逐渐有了收音机,有了录音机,大家获取音乐其实就是两个渠道,电台、电视。虽然你可以有选择,调台,仅此而已。但是,你的选择是有限的。但是,现在人们获取音乐开始是通过手机,是通过社交网络,是通过互联网来得到的。那么,这种音乐传播多元化,多到政府都不可控制,更不要说企业。所以说,你想让谁红,不见得就能红。那么,如何才能继续的控制呢?你要研究这种新媒体,这种新互联网状态下音乐流行的趋势和传播的特点。滚石移动其实在这方面是做的比较好,但是也比较累。大家应该知道,新媒体层出不穷,微博还没有研究透,微信又出来了,等等的变化非常快,不要说对传统的唱片公司,对我们滚石移动这种跨界公司也是一种极大的考验。第二个变化就是音乐的销售渠道,以前消费音乐非常单一,知道这首歌不错,谁的歌,去唱片店买一个唱片,现在不一样了,我们通过互联网,通过社交网络,通过许多手机发现你的音乐不错,我们可能做一个动作,我们就下台了,就消费了。那么,随着互联网再发展下去,我觉得可能连下载都不需要了,我觉得未来流媒体,播放一定是趋势,下载可能仅仅是满足一部分人对我们拥有的需要。很多情况下,流媒体一定会成为主流。
我们滚石移动也是比较早的认识到这些变化,所以从而在众多唱片公司不景气的时候,确实我们是在传统唱片不景气的时候滚石移动能够异军突起。其实互联网给音乐带来最正面的变化和改变是长尾。下面一幅图,这幅图左边有非常大的一个曲线,表明的是一两首歌曲,有极大的销量,众多的歌曲,甚至成千论万的歌曲销售几乎为零,其实这就是现在的状态,一首红歌,或者一首烂歌红遍大江南北这种状态。我们再看看下面,这种状态其实这就是一个常有的状态,没有一枝独秀,各种歌都能够找到他对应的群体,所以要适应音乐的百花齐放。但是不同的群体都有自己喜欢的歌曲和歌手,与《最炫民族风》相比,音乐的流行变得越来越小众化了。但是中国有几亿的网民和十几亿的手机用户,再小众的群体都是一个规模化的细分市场。另外,互联网对音乐的改变更快,比如春节流行李敏镐,没几天都教授出来了。所以,互联网让音乐的流行变得更快,流行的迭代更加迅速。但是,另外一种角度,也让音乐的流行变得更强,强到我们的歌手和歌迷在一起成长。我初中时候听的一首歌,他写歌就能够跟我们非常相通,我在成长,他也在成长,这种流行趋势的改变。像刘欢,那英这种一红二红的歌手,我觉得在互联网时代不会有了。大学生的歌应不对了,大一,跟大四听的歌也都不一样了。前面讲的变化都是商业上的。
音乐创作上的变化比我们想的慢一点,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85和90后年轻的创作型歌手身上,他们跟老一辈的音乐人不同,老一辈的音乐人总说年轻人不去体验生活,其实互联网年代最大的群体是屌丝,屌丝就在互联网,这些人深刻的了解这些用户的行为,然后他们利用大数据,不断的去试探,去接近用户,其实我觉得这是最大的一种体验生活。
总之,互联网对音乐产业的冲击是全方位的,没有死角,从音乐的传播,发行、创作,音乐制作等等。大家都说,这是我们经历的。下一个是什么呢?下一个就是现场。前一段我跟胡海泉研究过这个事情,大家认为中国的演出市场在某种程度是一个伪市场,一方面是与国民收入均等的高票价,另外是高消费,我们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演出会有极大的空间。很多人说现场的魅力不可替代,但是现在新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扩增实体等等这些技术会给往来的演唱会带来丰富的互动和想象的空间,其实是可以跟现场媲美的。综合起来,认识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冲击,最大的我认为是在观念上,如果你用传统的观念看互联网,看年轻人,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但是一旦思想转变了,就能够看到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更美好的产业未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