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手机

用iPad写歌/绘画/做专辑?我们在音乐展遇到波"神人"

新浪数码

关注

盲兽是我作品里数量最庞大的族群,他们的眼睛会发射一种脑波,与之对视的人就会被洗脑

很难想象这是与音乐人沟通时谈到的话题。虽然创作人孟楠在传唱度上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是《痒》,不过新专辑“游梦岛”却完全是另一种风格——整张专辑共有21首音乐作品,同时还有孟楠20张绘画创作作品——每幅画都有一首对应的音乐来做扩展表达,甚至是牵扯出了一个魔幻架构世界。更有意思的是,孟楠说这张专辑的音乐和绘画制作很多都用到了iPad制作。

置身于Music China(中国 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笔者这种“魔幻感可能更强”;毕竟我浪和我果汇一直都专注科技数码领域,能站在Music China的展台聊音乐本就有点魔幻现实主义感觉。更何况现场这些光怪陆离的音频设备竟然还能和数码产品扯上关系,似乎就更是意料之外。

当然最大的意外还是来自活动主题本身:苹果设备与音乐创作。

“平时做音乐/视频/图片创作,用苹果设备多一些”,在为数不多几次跨界采访中,总能听到类似说法。我们在现场一堆音乐器材里看到一台MacBook像调音中控台一样放在那,似乎佐证了这说法。

不过很难说明白的是为什么。换个角度,数字音频技术早就不是新潮玩意,要创作就必须要有台电脑或者进行操控处理的数字核心,但没必要非是苹果本or苹果设备,随便找个Win电脑其实不也能做控制?

关于这点,现场互动的音乐人可能更有发言权,而切入点则是款应用

带我们重新认识这款应用的是王渊超,上海童谣唱作人。曾经是《2007中国流行音乐总评榜》最受欢迎自由男歌手奖的他,之前一直是“兼职音乐人”状态;尝试编曲是最近才开始的事,并且关注点是“儿童歌曲”。

现场他说“编曲要是复杂一些我会付费找专业的朋友来弄;不过由于儿童歌曲创作相对简单而且也没什么预算,所以从实际出发,好多都是通过Music Memo来进行的”。

“像这首我就录了两个吉他音轨:普通的吉他和尤克里里,再加上人声就OK了;接下来我就说比较惊奇的地方了,这两轨乐器和人声都是直接用苹果耳机自带的MIC录制的,相当于你只要买了一部苹果手机(附送耳机),就能进行创作。”

“另外,音乐备忘录这个App也很有意思,就是你简单录入一轨唱或者乐器演奏,系统就会匹配出鼓和贝斯的配器伴奏。省事点,你对着手机唱歌,App就能为你自动编配,创作出一首简单的歌。”

而这种歌曲直接作为小样demo记录灵感,或者用于创作沟通,是完全足够的。

基于苹果硬件,第三方App是我们能想到的一方面,毕竟苹果生态早就成了独立的“万能扩展包”。在前场,我们看到用MacBook直接进行复杂编曲的窍门,还看到利用iPad替代DJ做切歌操控台。我们问现场小哥,他说利用这类软件,其实能替代简单的DJ操控。

iPad秒变DJ控制器

换句话说,某些临时场合,iPad能作为专业工具使用。就如同简单视频报道,我们同样靠iPhone做剪辑一样。

拉回来说孟楠,在现场她说“iPad不光能进行音频创作,自己绘画创作同样也有用到。”新专辑《游梦岛》里20副画,到处都能看到iPad创作的痕迹。

写在最后:

基于这次分享,笔者曾经把现场的一小部分体验环节发到网上,那事一段用iPad当DJ的高手,画面看起来手指上下翻飞,音乐随之变化也是颇为有趣。最后,微博高热留言是“会的人用什么都能创作,不会的人给他再好的设备也做不出”。

这可能是给这次分享的最佳答案。苹果作为工具在“想”和“做”之间架了座桥,给创作留了许多入门方法;在社交网红来说是摄影入门的工具、在报道当中可能是视频剪辑神器、对王渊超来说是尝试音乐创作最完整的一套设备方案、在孟楠是音乐+绘画的记录板。

这些方法在大部分人眼中可能完全被忽略,但在某些人眼中,则是关于“有趣”的钥匙。(王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