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交互新玩法 振动反馈是怎么实现的?
本文来自泡泡网
手机发展到今天,手机带给人的通常还都是通过屏幕和喇叭传递的视听体验。
不过事情也是一直在发展的,有一些厂商就觉得光有视觉和听觉的反馈不那么给力,就想在手机上加入新的反馈形式,也就是从去年开始,多家手机厂商开始在振动上做文章,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iPhone,索尼Xperia XZ2以及刚刚发布的魅族15系列。那么我们今天来聊一聊振动反馈的那些事儿。
振动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提到手机振动,其实这不是个什么新鲜玩意儿了,往前倒十几二十年的手机里面就有振动的功能了。这些功能机时代就支持的振动功能是作为提醒存在的,在一些需要安静的环境中,振动成为了提醒人们有电话有消息的最好方式之一。不过对于有些手机来说,可能振动发出的声音比铃声还大(*/ω\*)。
而最近几年,振动不仅仅是作为提醒人们看消息存在的,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新的人机交互方式。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在iPhone 6s之后,3D touch功能加入到iPhone当中,苹果给这个按压的动作一个振动的反馈,这个体验就是相当出色的。
手机是怎么振动的?
那么手机是怎么振动的呢?手机当然不会像人一样可以抖起来~手机能够振动都是依靠振动马达的功劳。传统的手机振动是依靠转子式振动马达提供的,这种振动马达是在我们常见的马达前段有一个偏心的砝码,在转动的过程中,马达自身开始振动,带动手机开始振动的。
这种振动马达的功能比较简单,只要手机给他信号,他就开始振动,有时候可能会震得你怀疑人生。而且这种振动马达由于是靠转动的,电机自身有惯性,启动慢,而且即使没有信号了可能还会多转那么一会。对于振动提醒来说,多震一会没什么关系,可是作为振动反馈,看起来就不那么舒服了。
那么另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在这方面就很有优势了,线性振动马达是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原件,除了苹果之外,小米,三星,一加等等都开始使用这种振动马达。它的结构中没有旋转的电机,就可以产生振动,原理上比较复杂一些。同时带来的振动反馈更加出色,他可以按照需要来振动,甚至可以只来回振动一次就可以达到峰值的振动感觉。
这种线性马达的振动可以模拟按键按下的感觉,从iPhone 7之后,苹果将HOME键做成了不可按压式的设计,然后用线性马达的振动来模拟反馈,减少了手机按键返修的情况,并且线性马达带来的触感反馈和按键的感觉非常接近了。
被玩坏了的震动反馈
那么我们接下来看看,手机厂商们是如何使用线性马达来实现振动反馈的。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一直坐在手机领先者位置的iPhone了,从iPhone 6s开始,手机上出现了3D touch功能,这个功能通过按压屏幕进行交互,同时手机通过振动给手一个反馈,像是真的按下了一个按钮一样。我是从iPhone X开始使用这个功能的,给我的振动感觉就好像是按下原来HOME键的感觉一样。
然后就是从iPhone 7开始,不可按压的HOME键上加入了Taptic Engine振动引擎,让不可按压的按钮有了正常按键一样的使用体验。
在安卓中,很多厂商也有很多厂商用类似的线性马达来给手机的按钮按键振动反馈,功能体验上与iPhone几乎相同,不过由于技术和成本上的限制,不同厂商在实际的使用感觉上还是有些不同的。接下来一起看看上个月推出的两款手机上面试怎么玩这个震动反馈的。
先看看魅族黄章“小试牛刀”的魅族15系列,在外观设计上,除了没用上全面屏之外几乎完美。同时在经典的“小圆圈”按键上加入了mEngine,也就是一个类似Taptic Engine的振动模块,实际使用体验和苹果的基本相同,这也是魅族15系列的一个亮点。
然后就是上个月在国内上市的索尼Xperia XZ2手机,这款手机主打的就是“微振三感”,除了HDR屏幕带来的视觉冲击,S-Force带来的听觉体验之外,加入了全新的振动系统,左右两个振动模块可以根据音乐调节振动,影音体验更具沉浸感。
振动或许将成为最流行的交互方式
越来越智能的振动反馈让我们使用手机的体验更好了,尤其是全面屏时代,正面的按键全都被干掉了,但是实体按钮的按压感觉让使用的感觉大大提升。相信之后更棒的触觉反馈将在按键反馈以及影音体验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