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好想哭 万字长文回顾HTC二十年风雨兼程
Part-1 从代工崛起的OEM之王
HTC,全名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台湾,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与代工厂商之一。1997年5月15日,王雪红、卓火土、周永明三名投资人联合九名工程师在台湾的桃园投资创办了宏达电子,公司的英文名为High Tech Computer Corporation,一般业内人士都简称为HTC。到了2007年,正式更名为HTC Corporation,这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的“HTC”名字的由来。
三个创始人王雪红、卓火土、周永明分别担任宏达电的董事长、董事暨宏达基金会董事长、总经理兼执行长之职。值得一提的是董事长王雪红是有着台湾“经营之神”之称的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之女。
宏达电子成立之初并没有很成功的产品,知名度不高,直到和康柏公司合作研发出iPAQ这款火爆的产品(曾被列为吉尼斯世界纪录里功能最强的PDA),才真正奠定了其在PDA市场的领先地位,并逐步成为世界最大的PDA代工厂商(其最大客户是HP、Dell以及Palm)。
2002年,微软公布了Pocket PCPhone Edition操作系统(注:这是Win Mobile的三大版本之一,对应的是触摸式智能手机,更注重PDA的功能性,另外两个版本为SmartPhone Edition和Pocket PC Edition,分别代表更强调传统手机操作方式的按键式或者键盘式智能手机和无手机功能的PDA),宏达电随即研发出全球第一款搭载其系统的PDA Phone,但HP、Dell等大厂并没有买单,却被欧洲多数电讯运营商看中,与宏达电签下了大量订单,在欧洲推出后亦取得不错的销量,逐步提高了宏达电的业界知名度。
借助这个机会,HTC逐步成为了全球最大的Win Mobile智能手机代工厂商,垄断了80%的市场份额,为欧美各大电信运营供给代工智能手机业务,包含从设计到生产的全系列服务,在最终的产品上只会打上运营商的Logo,至此HTC正式成为了全球化的OEM厂商。
Part-2 Android一哥与世界第二
但仅仅做一个OEM并不是王雪红和她执掌之下的HTC所真正向往的,宏达电早期也曾有过推出自主品牌的想法和尝试,但其推出的Qtek品牌却在香港地区惨败,以至后来的多年时间里吃了苦头的HTC只谈代工不谈自主品牌。直到2006年,在与合作伙伴关系恶化以及手机市场加速发展的情况下,积累了数年OEM经验与技术的HTC再次着手开始建立自主品牌。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起另一个和HTC关联紧密,也更为内地消费者所熟知的名字:多普达。为了向更宏伟的智能手机战略进军,2002年7月1日,宏达电和威盛电子共同出资组建了多普达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设立于台湾,工厂则位于台湾新竹,公司的主营项目是移动电话和手持设备的产品设计、营销业务以及客户服务,业务遍布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以及东南亚。之后,为了配合宏达电子在中国的品牌布局,王雪红又以个人名义投资创办了多普达通信有限公司,总部设立在上海,生产基地设在武汉,产品专门针对中国市场进行销售,随后,多普达取得了中国的手机牌照,正式销售多普达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机产品。因此,当初在国内常见的多普达手机,其实背后正是HTC的身影。
2007年5月,HTC以1450万美元收购多普达国际旗下9个地区市场渠道的全数资产,开始加速整合自身的品牌资源,当年6月,HTC发布了新款的自主品牌智能手机Touch Diamond,该机在国内为多普达品牌,但这款手机除了dopod标识之外,首次印上了HTC的Logo。之后,在2010年7月27日,HTC正式宣布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此前存在长达8年之久的多普达品牌在经历过渡期之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全新而统一的HTC品牌拉开了新时代的序幕。
此时的HTC,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代工厂了,在此之前的2002年,HTC股票在台湾挂牌上市;紧接着在2005年的2月12日,股价达到了232元新台币,首度超越联发科,登上股王宝座;之后在2007年底HTC参加了由Google主导、34家公司携手创建的“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与Qualcomm、T-Mobile和Motorola等厂商携手发展Android手机平台;一年之后的2008年,HTC便携手美国运营商T-mobile推出了HTC G1,这就是HTC G系列的始祖,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安卓手机。自此,HTC开始了自己的最为辉煌的一段时期,借着谷歌Android春风一路开疆扩土,2011年4月6日,HTC股价站上1200元新台币整数关卡,市值暴增至逾335亿美元,超越诺基亚与RIM,成为全球市值仅次苹果的第二大手机厂商,到达了人生的巅峰。
然而这一切对于HTC来说,来得快,去得也快,2011年之后的HTC开始走向了不可逆转的败局:随着Android系统的逐渐普及,其给HTC带来高利润的蜜月期也随之结束,阵营之中的分化和竞争也日益激烈,特别是三星的后来居上,给HTC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加之苹果iPhone的崛起、其针对HTC的专利官司以及对手机产业利润率近乎碾压式的垄断都让HTC深感绝望,再加上面临小米、华为等中国国产品牌后起之秀的挑战,在战略和产品上一直都没有理清发展思路和拿出有效行动的HTC一败涂地,不断走向边缘化。
如今再回首,HTC昔日那傲人的荣光似乎依旧历历在目:从生产PDA的代工厂成长为首屈一指的移动设备OEM,再到最终登上平视苹果、三星的世界级手机制造厂商,HTC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Win CE还是Win Mobile乃至后来的Android和Win Phone,HTC在历代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的更迭和产品设备的发展历程中都留下了和自己紧密相关的深刻烙印,更是依靠其自身在工艺、技术和创新上的不懈努力为消费者留下了无数不可磨灭的经典之作。
在开山之作G1(HTC Dream)之后,诸多厂商开始逐步开始加入Android阵营生产自己的Android手机,而HTC则先人一步开始了向更高层次的挑战:2009年,Sense UI横空出世,从此HTC手机上搭载的这个有着独特设计和强大功能的定制化UI为消费者提供了谷歌原生Android系统之外的另一种选择。同年诞生的G3(HTC Hero)除了Sense UI之外,更是以“翘起的下巴”这一独特设计成为经典:使用特氟龙涂层的这个“下巴”,不仅贴合人脸,在使用时让保持手机手感顺滑,同时还兼具抗腐蚀和耐磨的特性。HTC Hero也是我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第一部HTC手机和Android手机(大学时同学使用),在当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得不说这是一部有着HTC代表性的手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年,HTC手机家族中还诞生了另一个被广大Android发烧友们奉为神作的产品——那就是有“刷机之王”之称的HTC HD2。这款8年之前的机器究竟有多强大?嗯,直到去年仍旧有大神为其刷入了最新的Android7.0!
紧接着在2010年,HTC为谷歌代工了第一代的太子——Nexus One,加上自身的HTC Desire(G7),这两款搭载着强悍配置(1Ghz高通QSD8250处理器,512MB RAM,分辨率高达480×800的3.7英寸屏幕)的手机产品在当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G7出色的销量极大提升了HTC的品牌形象,在真正意义上让消费者认识并记住了HTC这个品牌,也让HTC在与谷歌的合作中实现了双赢,赚得个盆满钵满。
除了上述的几款经典之作以外,在之后的产品中,HTC的独特而富有创新设计、工艺和技术同样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1年HTC EVO 3D采用的当时业界绝无仅有的裸眼3D技术,而2012年登台的HTC One S 更是以堪称业界创新的两项设计(注:指的是超耐磨陶瓷金属材质和更高级的阳极着色处理专利工艺,前者采用微弧氧化工艺让铝制一体成形的机身变成富有陶瓷质感的水晶结构,其硬度更是阳极处理铝的5倍,而后者可以在手机表面创造出由亮至暗的渐层色泽,呈现优雅出众的美感),树立了手机工艺新的里程碑。
有经典便必然会有败笔,特别是在Android阵营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HTC2012年之后的几部旗舰产品差强人意的表现开始把自己一步步从荣耀的王座拖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首先是2012年的HTC One X,为了抢得第一个四核旗舰的头筹,One X冒险采用了英伟达Tegra 3的CPU。这颗CPU在二代的时候就曝光出诸多问题,在One X身上更是表现糟糕,续航短、发热大、兼容性差,当时很多游戏厂商甚至不愿意为这个CPU专门开发数据包,最终导致这个四核CPU基本没用武之地,就连玩儿当时最流行的水果忍者都卡。那时的Tegra研发能力不高,导致好多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由于这颗本来被赋予很高期望的CPU的糟糕表现,这款2012年旗舰之作的口碑变得非常难堪,在当年与三星的竞争中完败收场。在此之后,HTC遭遇了长达6个季度的利润下滑。
紧接着在2013年,HTC发布了One系列的新旗舰The new HTC One(M7)。他们对这款机器是寄予厚望的,希望借其一扫One X所造成的颓势,然而,M7的硬伤使得他们再次深受打击。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M7不仅不是一款失败的产品,反而是一款划时代的HTC式旗舰,其全面体现了HTC作为老牌厂商在设计、工艺、技术和创新的实力:整部手机采用了精心打造的金属外壳,拥有干净的线条,整机干练简约,颇具美感。而金属机身和背面三段式的设计更是为后来的追谁者们竞相模仿(嗯,没错,苹果也是其中之一)。就是这样一部堪称艺术品的手机,在2013年12月,还成为了美国知名科技媒体《商业内幕》评选的“2013年度最具创新力的十大设备”之一。
然而两个致命的问题却让这款教科书式的作品再度成为了拖垮HTC的又一大败笔:第一个是做工问题,M7虽然是金属机身,但中框是塑料的,在国行版上市之后,很多人发现中框缝隙很大,特别是电源键、USB口处非常明显,后盖卡扣处也有各种毛边,作为一款旗舰,却有这么明显的外观问题,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第二个问题则是那颗让HTC引以为豪的Ultrapixel超级摄像头,在当时主流摄像头超越800W像素的情况下,HTC M7大胆的采用了一颗400W像素的摄像头,但无论HTC将自家Ultrapixel摄像头解读得多么厉害,400W像素终究没能让用户信服和满意。用户们只知道400W像素的摄像头拍摄的图片放大之后会模糊,而即便是三星S4的1300 W摄像头表现再怎么一般,至少在第一印象上让用户踏实。
而在一次系统更新之后,M7彻底陷入了噩梦之中。人们发现这颗摄像头在低光环境下拍照,相片发红发紫,开始以为是个别机型版本的问题,当港版台版国际版以至美版都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之后,人们意识到,这颗摄像头确实有问题。就这样,新旗舰M7刚经历了做工风波,又来了镜头大姨妈的问题(因为拍照发红而得名),两大硬伤,彻底断送了其市场竞争力。
2014年,HTC One M8作为M7的继任者登台亮相,在外观上沿用了前者的设计理念,并且在真正意义上采用了一体化金属机身,一颗400万像素的UltraPixel摄像头和一颗200万像素的景深摄像头组成的双摄像头更使其成为全球首款具备景深双镜头的智能手机。这款让HTC费尽心思的产品最终还是有所回报,在2014年第二季度财报中,HTC实现了扭亏为盈,利润达到了9200万美元。此外,22亿美元的销售额也近乎等同于HTC去年全年的销售额。
这其中除了有HTC M8的功劳之外,也还离不开Desire 816的助攻。正是它以不高的价格做出一款综合体验都不俗的手机,让其成功地切入定价2000元以上的手机市场。根据市调机构的数据,HTC Desire 816成为2014年4月份大陆市场同价位机型当中的销量冠军。
但对于HTC来说,M8并不是复兴的开始,而只是短暂的回光返照而已,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其在2011年后一路下滑的颓势。
2015年,一脉相承的One系列迎来了第三次迭代的产品——HTC One M9。与之前两款前作相比,M9整体的设计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仅仅是把后置的400万像素UltraPixel摄像头移到了正面,而在后置摄像头上使用了常规的2000万像素摄像,但这颗提升了像素的摄像头也仅仅是表现平平而已。在智能手机市场高速发展的那一年,这样一尘不变的设计和堪称平庸的表现,对HTC这样急需重新证明自身实力的厂商而言是致命的。
屋漏偏逢连夜雨,那一年发热严重的高通骁龙810更是让口碑本就一般的M9雪上加霜。HTC不得不采取措施来应对M9的危机,然而采用联发科芯片替代810的HTC One M9+却让其陷入了更大的争议之中:联发科的CPU毕竟性能上是无法与骁龙相提并论的,但M9+却仍将价格定位在了4000+,这让广大消费者深感智商受到了侮辱。
就这样,设计固化、缺乏创新、表现平庸、定价失衡的HTC One M9再一次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要知道,那一年M9的对手,可是三星开始大跨步向前迈进的革新之作——Galaxy S6/S6 edge。
就这样,HTC陷入了高端机拼不过苹果三星,低端机拿不下国产厂商的尴尬境地。虽然2015年底推出的HTC One A9获得了不错的销量,为HTC带来了近半年来最高的利润环比增长,但这款被网友们戏称为iPhone 6s将摄像头移至中间,抹去背面的苹果Logo再换上HTC自家Logo所诞生的产品,却更进一步突显出HTC在逐步丧失以往他们引以为傲的那种在工艺、技术和创新上引领市场的魔力。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落后已经不仅仅是挨打那么简单,在HTC之前,诺基亚、摩托罗拉、黑莓、索尼等一众昔日呼风唤雨的老牌厂商也同样经历了命运的潮起潮落,除了索尼之外,前三家最终都只能被迫剥离和出售自身的手机业务,HTC最终也会沦落到和他们一样的结局么?
虽然连年亏损,股价一蹶不振,但王雪红和她的HTC仍然没有放弃,依旧在不断努力尝试着力挽狂澜,2016年推出的HTC 10(注:产品原代号应为HTC One M10,也属于One系列,但为了精简名称而改为HTC 10)正是HTC努力寻求突破与变革的体现:取消了屏幕下方的HTC Logo,同时也摒弃了屏幕内的三颗虚拟导航键,One系列一直所为人诟病的多下巴就此消失,取而代之的Home键以及左右两颗触摸按键,使得HTC 10的整体设计显得更为整洁、简约和美观。
在配置和性能上,HTC 10也达到了旗舰所应有的水准:配备5.2英寸2K分辨率的Super LCD 5屏幕,采用高通骁龙820芯片组,4GB RAM和3000mAh电池。有一个Ultrapixel的1200万像素的后置摄像头,具有光学防抖功能,在拍照达到了能与三星旗舰S7分庭抗礼的水准。虽然同样也去除了下巴处显眼的BoomSound扬声器来简化机身设计,但HTC巧妙的利用听筒以及底部的扬声器来营造立体音场的效果,从而保留了为消费者所喜爱的BoomSound环绕立体音效,并且还支持索尼产品经常提到的Hi-ResAudio认证的音质效果。
虽然HTC 10如此优秀,却依旧陷入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不知为何HTC在这款旗舰的国际版和国行版上玩起了区别对待,国际版搭载的是骁龙820四核2.2GHz CPU,Adreno 530 GPU和4GB LPDDR4 RAM,但在国行版(即HTC 10 Lifestyle)竟然缩水为骁龙652八核1.8GHz CPU,Adreno 510 GPU和3GB LPDDR3 RAM!虽然后者在价格上也比前者便宜了1200元人民币,但这种带有歧视性的销售政策还是引起了大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虽然之后HTC亡羊补牢地推出了顶配的联通公开版,但HTC 10还是成为史上最为尴尬One系列旗舰,在各大电商平台上都以惨淡的销量收尾(有多惨?截至2016年10月初,京东自营的评价数仅为600多条,天猫苏宁国美的数据更是惨不忍睹,即使算上三方和其他电商平台,线上出货量都很难达到一万台)。
迟来的觉悟、缺乏竞争力的产品和昏庸的营销策略让已经深陷泥潭的HTC愈加难堪,而竞争对手们的步伐更是让其望尘莫及:苹果依旧如日中天,三星即使经历了Note 7爆炸事件但Android一哥的地位依然稳固,小米、华为和OV等国内厂商更是以惊人的成长速度弯道超车,将HTC狠狠地甩在了身后。
2016年第四季度,HTC营收为222亿台币(约合7.2亿美元),同比下滑13.62%,净亏损为31亿台币(约合1亿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34亿台币(约合1.1亿美元)。2016年全年,HTC营收为781.6亿台币(约合25.4亿美元),同比下滑35.77%,净亏损105亿台币(约合3.4亿美元),同比收窄32%。从季度营收来看,HTC已经连续7个季度出现亏损。据业内人士分析,HTC手机2016年的总出货量仅1000万台,不及华为、小米一个季度的销量,连全球前十的榜单都无法进入。
2016年的迷茫让HTC几乎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遇之中,就这样尴尬地迎来了自己潮起潮落的第20个年头,在2017年的财报电话会议上,HTC全球销售总裁张嘉临表示,手机低端市场存在过度竞争,没必要执着于从这里获得利润,HTC将改变以往的发展战略,退出低端手机市场,专注高端旗舰机型的研发和生产,只有如此才能维持智能手机业务的盈利能力,这对HTC来说至关重要。
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调整,全新的U系列旗舰应运而生,它不仅将取代One系列的旗舰产品地位,还承载着HTC高端战略的梦想。U系列在HTC官网的表达中指向用户(You),一系列“你”字文案寄托了HTC围绕用户创造价值的美好愿望。若从自身角度来解读,U似乎也隐喻着HTC对手机业务报以的满心期待,从曾经的辉煌到跌入谷底,HTC急需一次U形逆转重回巅峰。
作为HTC2017年的开年之作,也是U系列旗舰的开山之作,HTC U Ultra顶着为全新的U系列打头阵的重任,几乎倾注了HTC所有的创新变革与心血才华。
从设计上来说,U Ultra完全摒弃了以往One系列金属机身加三段式的传统,改用了市场主流的双面玻璃加金属中框的组合,并且使用了号称多年研究成果的全新3D水漾玻璃设计,不仅在外形上有着手感与美感兼具的流线型八曲面,更引入了所谓分光混合成色技术,使得手机背面的3D玻璃在不同光线照射下呈现不同的颜色变幻,呈现出流光溢彩的惊艳之美,除此之外,在边框与棱角、金属与玻璃的结合处还采用了高压与高热特殊处理,让整机的触感如流水般温润,让人不禁怀疑这款给人以全新视觉和触觉体验的产品真的是出自HTC之手么?
从硬件上而言,U Ultra最大的特色莫过于搭载了5.7寸1440 x 2560 Super LCD5主屏加上2.03寸160 x 1040副屏的双屏组合,这样的设计也是首次出现在HTC的手机之上。虽然双屏设计的理念来自于LG V系列,但两者在操作方式上却略有不同,U Ultra的这块副屏可以熄灭,双击也可以单独点亮。点亮后显示天气,播放歌曲,能选择快捷联系人和应用等等,除了上面可选的几个项目之外,副屏还能够在主屏处于工作状态(如全屏玩游戏时)取代弹窗的方式直接显示各种APP的推送消息,从而起到消息通知的作用。
从性能方面看,U Ultra依然继承和发扬了One系列的优良传统:听筒加底部扬声器的另类双扬声器设计一如既往地保证了BoomSound环绕立体音效的出色发挥,除此之外更是用上4颗高灵敏度收音麦克风,从而实现了录制视频和音频时更加真实的录音环绕效果。另外,U Ultra还随机附赠了配备USB-C接口的HTC USonic智能声纳耳机,这款款耳机通过采用声纳感知耳蜗构造,将信号反馈到手机中,根据每个耳朵的特定形状进行自定义调整,再通过USB-C接口输出无损音色,提供良好的智能音频体验。而在拍照方面,全新升级的第二代HTC UltraPixel 1200万像素高感光摄像头(背照式设计,1.55μm大像素,F1.8大光圈,OIS光学防抖,4K高清摄入)也成为了一大亮点。
然而U Ultra并没有像HTC所希望的那样载誉而归,作为一款2017年初发布的旗舰级产品,出于产能的考虑HTC并没有在U Utral上用上高通最新的骁龙835处理器,而是采用了旧款的骁龙821处理器来代替。这个失误的决策成为了这款旗舰产品最大的槽点,加之续航表现不尽如人意,没有双摄、三防和无线充电等当今旗舰必备的属性,却有着高达5088元人民币的高昂售价,自然难以让消费者买账。于是乎HTC U Ultra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在继任者HTC U11正式发布后,这款仅仅上市发售不到四个月的产品便以价格暴降2000多元近乎腰斩的形式尴尬地成为了史上降价最快的跳水旗舰。
“HTC作死了自己。”“HTC居然还没有倒闭?”“HTC?为什么我不买小米6?”……越来越多曾经的肠粉失望透顶,越来越多旁观的路人冷嘲热讽,围绕着这个当初世界首屈一指的OEM制造商,曾经为谷歌打下半壁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Android一哥,昔日国内最为成功巅峰时期世界第二的老牌手机厂商的,只剩下无尽的悲凉、叹息、无奈和质疑。
HTC,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Part-6 HTC U11:2017上半年最全面的旗舰手机
在HTC U Ultra再度遭遇滑铁卢之后,另一款U系列的新旗舰进入了公众的视线,这就是HTC U11。正是U Utral的失利让兄弟U11加快了登台亮相的步伐,2017年5月16日,也就是在度过自己20岁生日的第二天,HTC在台北发布了这款真正意义上的年度旗舰。
作为U Ultra的继任者,HTC U11在设计美学上继承了前任所奠定的双面玻璃结合金属中框的设计语言,同样采用了八曲面的3D水漾玻璃设计和分光混合成色技术,拥有出色的颜值和手感,目前已有沉思黑,远望蓝,皎月银、云涌白和火炽红(其实是王雪红啦)五个颜色版本可选。
U11并未延续前任的双屏设计,这点上稍有遗憾,但这块5.5英寸2K Super LCD的表现依旧是非常不错的,无论是色彩还原、亮度、显示通透性,还是显示面板和玻璃的贴合工艺,U11的这块屏幕基本都没什么能挑刺的,是一块足以媲美iPhone的顶级LCD。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不可弯曲的LCD显示面板所带来的缺陷,就是无法像采用柔性OLED面板的三星Galaxy S8那样,将屏幕显示区域延伸到左右两侧的3D玻璃上(也就是俗称的“双曲面屏幕”),而只能将显示区域覆盖到3D玻璃的平面部分。因此HTC U11并不具有像三星S8全面屏那样高屏占比的惊艳之美,依然存在的上下额头和两侧的黑边使其在与S8颜值比拼中处于下风。另外在最初的批次中出现了屏幕和金属中框之间缝隙较大的问题,因此被人大为吐槽,但在之后品控质量得到改善的批次中这一现象得到了改善。
在配置方面,HTC这次终于没有再犯错,旗舰配置基本应有尽有:高通骁龙835,LPDDR4运行内存和UFS 2.1内置闪存,顶配版拥有6GB+128GB的组合(只比4GB+64GB组合高出400元,堪称业界良心),支持IP67级防水,QC3.0快充技术,同样拥有BoomSound扬声器、3D立体环绕收音系统和能够智能调音和主动降噪的Usonic智能声纳耳机的组合所带来的完美音频体验。出色的配置使得HTC U11在各项手机性能的主流测试中都拥有着不凡的表现:充电速度仅次于一加3T,与韩国双雄三星和LG的旗舰产品G6及S8+平分秋色;虽然电池仅有3000mAh但在续航测试中的表现仅以微弱差距稍逊于iPhone 7 Plus;而在没什么实质意义却又被很多人所看重的跑分测试中更是第一次击败了长盛不衰的iPhone 7 Plus,成功登顶机皇宝座。
除了优秀的旗舰配置和性能之外,HTC U11在创新方面也不甘于人后,最为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全新的智能手机交互方式——基于边框的Edge Sense功能。Edge Sense的原理不难理解,就是在手机的左右中框的下半部分(注意并不是整个中框)加入了压力感应功能,用户通过用力握压对应的压力感应部位,就可以便捷地实现某些功能。具体到功能上而言,Edge Sense可以通过短握按压和长握按压(具体的触发力度可以在设置中进行调节)来对应实现两个不同的功能,如打开相机、屏幕截图、启动与百度合作的语音助手等。除此之外,官方最新的演示视频展示了Edge Sense可定制化的特性,通过在APP中的单独设置,利用挤压边框和用力挤压边框这两个动作,来完成单击甚至双击屏幕的某些功能,例如在短信界面中,可以通过短握按压启动语音输入,在地图中,设置短握按压中框开始导航,长握按压中框放大或缩小地图等等。
现在还很难去断定Edge Sense在未来是否能够改变手机的交互方式,但这种通过边框按压来实现的操作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单手持握手机的状态下或者雨水影响屏幕触控操作的特殊场景中)的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希望在将来HTC和第三方应用开发者能够通过Edge Sense为我们带来更多更便捷的手机交互体验。
当然,HTC U11最为惊人之处还是其所拥有的顶级拍照水准。相机部分,HTC U11配备了160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和1200万像素的后置摄像头,其中后者拥有1.4微米的单像素尺寸和f/1.7镜头光圈,并且采用了全新升级的第三代HTC UltraPixel摄像头技术层,支持光学防抖(OIS)和电子防抖(EIS)技术、自动HDR功能和UltraSpeed双像素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出色的硬件水准和全新的相机技术帮助HTC U11在权威相机评测机构DxO的测试之中拿到了创纪录的也是迄今唯一的一个90分,超越Google Pixel(89分)以及三星S8(88分),成为有史以来最好的智能手机相机。
以上所有这些综合起来,足以让U11成为HTC历史上最为优秀的手机产品,出色的配置和性能、创新的交互方式以及顶级的影音体验,这样优秀的综合实力也足以让U11成为2017上半年最为全面的旗舰手机。虽然没有全面屏的加持是极大的遗憾,HTC Sense UI近乎于原生Android的简洁在功能上也许不如深度定制的各种国产UI,顶配版4999元的定价比起小米6、一加5等一系列835国产旗舰少了些许的性价比,但HTC U11依然足够出色并且迎来了广泛的好评。
终于在这一次,HTC迎来了久违的翻身之作,根据Digitimes援引HTC的数据,受益于U11的优异表现,HTC的手机销售收入在六月暴涨,达到了2.2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3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更为重要的是,HTC通过U11再次向人们证明了自己依然有能力为消费者打造出足够优秀的手机产品并且在这个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在经历了多部旗舰产品的惨痛失利之后,U11为HTC交出了一份让自己和消费者都颇为满意的答卷,这个在迷途中困顿了太久的老牌厂商,又让人看到了久违的惊喜和未来的希望。
至此,这个关于HTC20年沉浮经历的冗长故事总算是告一段落了,但在最后这个部分,我依然想记录和分享一些自己创作这篇文章时真实的内心感受。
我并不是一个肠粉,HTC U11是我使用的第一部火腿肠手机,之前我为自己深爱的诺基亚和WP系统写过文章,也为我欣赏的索尼手机写过文章,但HTC的故事,却最让我有感而发。
虽然之前并没有使用过任何HTC的产品,但让我和很大一部分人最先接触到并熟悉Android的,正是HTC。在入手U11的前后,我花了很多的时间阅读了大量有关HTC及其产品的相关资料,作为比肩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的老牌手机制造厂商,HTC的历史也许是最短的,但却是最能够反映近十年智能手机发展历程的缩影。
崛起、辉煌、失利、下跌、救赎到最后迷失,这不仅仅是关于HTC的故事,这也是诺基亚、摩托罗拉、黑莓、索尼等这些早先曾经叱咤风云的老牌企业在近十年里所经历的一切,而如今,诺基亚、摩托罗拉和黑莓都已经出售了自己的手机业务,只剩下HTC和索尼还在市场的边缘苦苦挣扎。随着苹果和三星的持续强势,以及小米、华为、OV等国产品牌的迅速崛起,HTC和索尼这样真正有着底蕴和传统的品牌越来越显得边缘化,消费者的冷眼相待和冷嘲热讽也随之成为常事。
这段时间我最常接触到的一个话题就是“HTC U11究竟有什么好,小米6的性价比难道不是更好?”从开始的激烈争论,到后来的逐渐沉默,我慢慢学会了接受,成王败寇,历史是这样,手机市场也是这样,成功者总是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而失败者往往就只剩下那满腔悲壮、不被这个时代所买账的情怀。
“这些昔日的王者到底怎么了?其实他们一直都没变。在这个时代变了的战场里。当出现了在某个层面高一个维度的对手时,他们会硬生生重塑这个世界的玩法与规则,而看不懂这一切的选手只能被挤出局。这不但是HTC的倒塌,还是一个时代的倒塌。”
这是我最为欣赏,也最为刺痛人心的评论。历史和市场永远不会同情弱者,现实始终是如此残酷无情的存在,对于过往那个崩塌的时代而言,残存的情怀和信仰也在逐渐变得一钱不值。
最后的最后,让我们再缅怀一下那个属于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黑莓和HTC们的时代,并真诚地祝愿他们在这个全新的时代中能够勇敢无畏地重返征程,追寻与取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