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手机

变化进化与同化 手机屏幕多大最为适宜

CNMO科技

关注

作者:王孜

在笔者开始今天的“胡说八道”之前,我要首先诠释一下这个标题。“变化”是指近十多年来,移动电话在外形方面的转变;“进化”是指用户对于各种造型手机的审美改变;“同化”就比较好理解了,是指那些千篇一律让用户已经审美疲劳的外观设计,这也是近一两年才刚刚出现的现象。

当然了,本文的内容大多是针对于Android用户的,毕竟到目前为止,iPhone最大的屏幕也才仅仅只是4英寸而已,比起早已拥有着魔兽级别屏幕的Android阵营来说,只能用“呵呵”二字来形容了。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手小的女性用户就一定会选用小屏幕的手机,地铁中公车内,拿着巨屏手机的女汉子比比皆是。性别,已经不再是衡量如何选择一款手机的依据了。那究竟,手机屏幕多大才最为适宜呢?尽管这是一个仁者见者的话题,但笔者相信接下来的内容还是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启示的。“胡 说八道”正式开始,请大家翻页。

十年前手机概况

笔者依稀记得,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的母亲购入了她人生第一台移动电话——爱立信GF768,绚丽的外壳为那个年代的移动通信终端增添了几份 活力的色彩。尽管那一条窄窄的只能显示几个像素字的屏幕在如今看起来是那么的寒酸,但对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以及人们的审美来说,足够了。

爱立信作为昔日移动通信的巨头,曾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惊艳的产品,经典作品便是那个时候深受商务人士大爱的T28与T39。尽管我无法确定这几款手机的屏幕大小为多少,但很肯定的是,手机屏幕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逐渐地被做大。

当老妈淘汰她的爱立信GF768而换用诺基亚蓝蝴蝶8250的时候,我也迎来了我的第一台手机——摩托罗拉C289,它可是一台能够自录铃声的手机。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手机铃声还停留在单音阶的阶段,鼎鼎大名的“16和弦”也是随后才流行起来的。

咦?笔者怎么说着说着就跑题了呢?还是让我们速速回到正题上吧。诺基亚8250也好、摩托罗拉C289也罢,它们的屏幕尺寸都被拉大了一些,而屏幕背景色也被换成了多彩(诺基亚8250为蓝色,摩托罗拉C289为七彩可选背光)。

屏幕尺寸方面,诺记与摩托的手机正在往2英寸以上发展了,尽管那个时候的手机还不普及,用户对于手机的需求量没那么大,但不得不说,屏幕尺寸的增加已经是一种趋势了。

智能手机的兴起

2002年,国足依靠着晋级规则破天荒地首次杀入到世界杯的决赛圈。虽然此事与手机并没有任何关系,但对于笔者来说,还是意义非凡。因为就在这一年,我求爷爷告奶奶地找家里要来钱,买了当时应该是最贵的诺基亚7650。

可以说,诺基亚7650不仅是我第一台彩屏手机,它也是那个年代的第一台滑盖手机,高大上的感觉瞬间有了。同时,它的屏幕相比此前的旗舰产品而言又被拉长了一些,分辨率也提升到176×208像素。

那个年代正值诺基亚王朝,3310、8210、8250、8310已经不足为奇,只是没人会想到手机的屏幕还可以再大一些。说实话,诺基亚7650的身材是够庞大的,拿在手机真的与砖头没什么区别,154克的重量更是奠定了其当年的王者地位。

大家可以仔细想想,现在的154克手机还算重吗?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诺基亚7650对于屏幕尺寸的提升做得很坚决,但用现在的“屏幕占比”术语来衡量的话,这款产品很失败。可视面积太小,同时对于单手操作又有些不便。

塞班死与安卓生

承接上文,诺基亚7650同时也是第一款五维摇杆手机(后期的索爱机型均有采用),更是第一款塞班系统智能手机。塞班,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眼熟?是这样的,塞班曾经叱咤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多年,到现在仍然还有部分人群在使用,可见它当初所打拼下来的市场份额。

渐渐地,诺基亚6600、诺基亚7610、诺基亚N72等重量级产品的发布,预示着智能操作系统的来临。Symbian OS(塞班)所带来的体验也是前所未有的,该系统经历了v3、v5等版本后,迎来了末路的Symbian^3。无论是Symbian^3 Anna还是Symbian^3 Belle,都未能再续诺基亚时代的辉煌。究其原因就是那一沉不变的屏幕分辨率,而不变的分辨率也造就了塞班时代屏幕无法做大的根本。

就在Symbian OS逐渐走向没落的时候,Android系统异军突起,而此前放弃Symbian OS的三星终于迎来机会,给予了诺基亚重重的一击。作为Galaxy S系列的旗舰机型,三星I9000凭借着时尚的外观以及强于Symbian的安卓系统,征服了全球用户。

笔者也正是在2010年该机发布之后,迅速将其收入囊中。不过,在刚刚接触的时候,我真的不很适应。4年前的4寸屏幕真的算是大屏手机了,拿在手里真的太大了,但后来才知道这仅仅只是大屏手机泛滥的开始。要知道,三星的Note系列才是罪魁祸首。

手机同化的雏形

如果说苹果的贡献是让全人类真正认知到什么是智能手机的话,那三星的贡献绝对是“设计”了。与十几年前那批换汤不换药(样子差不多,型号一大 推)的手机一样,三星的Android手机依然很专一,除了个头大小有变化之外,就真的没什么区别了。当然,我们不可否认三星在Android阵营中所带 来的优异成绩,不然我们也不会给它“最具有皮质手感的塑料Android手机”的称号了。

调侃归调侃,事实归事实,Android系统为开发者提供了非常自由的平台,三星Note为硬件厂商起到了临摹效应。这就是笔者之前提到的变 化,现在几乎所有的厂商都在为大屏手机而做变化。同时,对于我们消费者,对于我们用户而言,我们的审美,我们的操作习惯也在与此同时地进化,可最终我们看 到的却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同化。

如果把现在市面上能够见到的所有Android手机扔在一起的话(颜色统一),谁能在很短时间内分辨是哪个是哪个?相信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即 便是它们本身的设计师,当然,这里除了个别的大屏巨屏的手机。我们反问自己一下,大屏手机能够带来的是什么?是为了真正体验大屏所带来的不一样的感觉?还 是根本就为了跟风才选用大屏手机呢?

大屏巨屏非首选

大屏是有大屏的好处,看电影爽、玩游戏痛快、移动办公方便、拍照更精准,但它好像忘了它是一部手机,它真正该做的事情是通讯。当然,大屏手机是一种趋势,即便有人钟爱有人唾弃。那手机屏幕多大最为适宜呢?

乔布斯曾经说过,适合人类操控的屏幕尺寸是3.5英寸。笔者也曾经这么认为过,但实际上乔老爷子的这个理论还是有漏洞的。如果就单手把持度来讲 的话,3.5英寸的确很合适,不过他没有考虑到边框问题,如果iPhone的边框做得足够窄的话,屏幕适当地加大对于单手操控来说也绝对没有问题。

举个比较典型的例子,HTC G12这款手机虽然没有窄边框设计,虽然其屏幕达到了3.7英寸,但是对于单手操控来说也同样没有问题,对于手型中等的用户来说,单手也依然可以触控到屏幕的对角儿。

或许4英寸以下的手机并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那接下来笔者就和大家来聊聊更大屏幕尺寸的手机。

大屏机单手操控

作为国产Android当家小生,小米手机自然是最受关注的了。可以说,小米2(s)无论是设计、销量,还是用户口碑都是史无前例的。其选用的 4.3寸屏幕刚刚好,整体机身不会显得很宽,也不会让人觉得太长,对于男女用户都非常适宜。可到了小米手机3这一代,就完全成为全民吐槽的对象了。被指抄 袭来的外观、笨拙的外形,名副其实地成为了最失败的小米手机。

如果按照小米3的整体外观设计参考的话,它本可以再融入进去更大一点级别的屏幕,但最终雷老师以5英寸的屏幕招来了诸多骂声。要知道,搭载着5.2英寸屏幕的LG G2都要比小米3拿起来更舒服,单手操作起来更容易一些。为什么?这就是笔者先前提到的屏幕占比的问题。

小屏手机不一定拿起来舒服,而大屏手机也不一定不合适单手操作。举几个例子:努比亚小牛2采用了4.7英寸的屏幕,但由于机身薄边框窄,使得握 感极佳;IUNI U2同样采用了4.7英寸的屏幕,但由于该系统对于单手操作的优化,让我们使用起来得心应手;LG Nexus 5拥有着4.95英寸的屏幕,但是整体的把控感觉要比小米3以及三星S4要舒服得太多,要知道它们都是属于5英寸屏幕级别的手机。

到这里,文章就要暂告一段落了,关于手机屏幕尺寸多大为宜,相信各位读者心中都有了自己的新的想法。大屏所来带的视觉体验固然是小屏无法比拟的,但有些大屏手机依然可以做到形如小屏手机那种可单手操控的感觉。“英寸”固然重要,但用户的体验更为重要,大家认为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