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充电曲线实测解析 让电池充满并不是充到100%
本文来自手机之家
就目前手机在大家生活中所占的地位来说,让手机电池吃饱的重要性可一点都不比我们自己吃饱来得差,毕竟无论一款手机性能有多么强大,其娱乐体验有多么丰富,只要没电一切都是白搭。
除了各种不同负载的电量消耗以外,对续航体验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两个因素了,第一是电池,第二则是充电,今天咱们不关注电池容量的大小,单纯聊聊充电曲线本身,尤其是我们平时觉得特别不给力的充电最后阶段。
首先是两款不同充电效率手机的充电曲线对比,这里我们选择一加6T测试,因为一加6T普通版为20W Dash闪充,迈凯伦定制版为30W Warp闪充,正好作为对比。
两个版本电池容量均为3700mAh,就充电速度来说,充至100%时间分别为55分钟与87分钟,30W的Warp闪充明显快于20W的Dash闪充,总时长领先了近半小时。
但是从曲线的前半段斜率来看二者的差距其实并没有这么大,Warp闪充电量充至100%时,Dash闪充也只剩下了14%就能充满,但就是这14%的电量消耗了超过30分钟的时间,充电效率的下降表现在曲线上就是斜率的降低,可以说正是Dash闪充后半段曲线的放缓进一步拉大了二者的差距。
我们使用另一款充电功率更高的手机来进行实测(44W iQOO),iQOO仅耗时45分钟就充至100%,但我们能看到其充电曲线的斜率同样是有变化的,在接近充电末期时,iQOO的充电曲线同样有一定程度的放缓。
这也是所有手机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充电功率并不是恒定的。在快充时代之前,充电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最开始的电池预充、中间的恒流充电以及接近末尾的恒压充电三个阶段。
预充阶段是以小功率输入将电池电压补充至设定电压之上(通常为3.0V左右,起保护电池作用),之后则可以开启正常的恒定电流充电,而当电池电压上升至4.2-4.3V的限压值附近时,则会在保持恒压的情况下逐步降低充电电流,当电流小于一定范围时(通常为恒流阶段电流1/10以下),整个充电过程结束。
而当进入快充时代之后,整个过程的动态调节性变得更强,充电过程中电压和电流可能随时会进行不同细微程度的调节(与充电设备和采用的快充协议有关),但整体来说,末期的充电功率放缓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大家能做的主要是通过改变充电算法及调节的细腻程度让手机尽可能长时间的保持更高功率的快充。
我们还是以iQOO为例,这次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充电末期,所以我们将手机电量保持在较高水平(93%)开始充电,并使用实际充电曲线而不是简化版本来显示充电过程电压/电流的改变。
实际充电曲线如上图所示,在93%-100%阶段,iQOO维持9V高压,电流逐档降低,中间红框区域时手机显示电量充至100%,此时iQOO回调至5V/2A标准充电规格,然后电池维持5V不变,电流逐渐降低,直到末尾红框区域,电池真正充满,此时电流切换至趋近于0,仅在电池产生消耗后进行二次充电。
所以在实测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手机的充电速度与快充功率有着强相关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功率越高一定充得越快,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实际充电环境中温度、峰值功率维持时间、动态调节算法等各类因素的影响。
同时,充电曲线也告诉我们,手机充到100%的时候其电量并不真的是完全充满了,而真正充满时,手机也会自动切断充电(趋近0电流),这至少带来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当使用符合规范的充电器时,你即使长时间插着电源也不用担心过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