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手机

全息空中触控体验如何? takee 1手机评测

新浪手机

关注

或许还有不少用户不了解takee全息手机,我们就先普及下全息这个概念。据官网的解释,它不同于裸眼3D技术,手机前置摄像头能捕捉眼球的位置,根据眼球的位置分别反射给两只眼球不同的画面以形成3D立体画面。全息的优势在于主动捕捉眼球位置,同时画面容易让人适应,不容易产生眩晕感。

除了全息显示之外,空中触控技术及肌肤仿生工艺也是其标榜的优点。它能实现这三项优势吗?让我们一一解析。

外观设计



takee 1底部新增摄像头及传感器

takee 1并没有采用新颖或者怪异的设计,只是在正面下方增加了一个摄像头,摄像头右侧隐藏了一个传感器,两者用来捕捉空中手势。




机身顶部及底部

顶部、底部的弧度,耳机孔、Micro USB孔位置让人想起诺基亚Lumia 920,边框的处理也极为相似,但Lumia 920整机使用了塑料材质,takee 1则是铝合金。




机身两侧

与Lumia不同的是,takee 1没有采用弧形玻璃屏幕设计,屏幕玻璃四周的保护框不是与边框的圆润完美结合,两边能明显看出高出机身,因而凸显另一种层次美。



机身顶部

takee在底部与顶部打磨出两个椭圆形亮边,并且四个角向内收,手感不错,避免了咯手的情况,配合上金属边框整体的磨砂处理,使手机呈现不同的反射光芒。另外,正面金属边框顶部的扬声器也使手机增色不少。



机身背部

据takee官网介绍,其后壳采用了“肌肤仿生工艺”。takee 1后壳的磨砂纹理比一般市面手机更加细腻,几乎看不出颗粒感,手感在光滑与阻力中间取得一个比较好的均衡,不过笔者担心是否容易留下指纹及油污,有待现实验证。

总体上讲,takee 1在机身工艺及后壳处理上还是比较优秀的,手感不错。77.3毫米宽、9.9毫米厚、180克(Lumia 920为185克,iPhone 5s为112克)的重量决定了其用户更多为男性。

全息显示



全息空间是一个集成了视频、游戏的入口

这项技术给用户的最大影响是游戏、视频及图片上的3D体验。除了3D影视、全息游戏、3D图库等入口外,全息体验可以通过全息空间来展现。(注:由于全息技术只能识别人眼,将图像投射进人眼,所以相机拍照及截图都感觉比较模糊不能在照片中展现全息显示技术)



僵尸前线游戏画面



武士2游戏画面



游戏偶尔存在不完美显示的时候



赛车游戏




运行普通游戏时的画面

takee 1采用OGS全贴合且为特殊材质屏幕,由于全息显示的原因,以前惯有的颗粒感在游戏上也同样出现。手机内置了几款游戏,有武士、僵尸前线、赛车等。当然,在FPS第一视角射击类游戏中,3D显示会更适合,但长时间玩后,部分人群由于生理因素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眩晕感。



有专门的全息游戏供用户下载

takee有专门的全息游戏应用,提供游戏下载,尽管不能与普通游戏量相比,但日常玩游戏足够了。




3D影视效果非常震撼,飞机出屏效果非常明显




图片3D/2D切换效果对比

3D影视/图片方面,takee 1的表现比游戏好得多,首先画面更为细致,颗粒感大大降低,其次头部转动能感到画面随之变动来适应头部位置变动。



3D电影商店



片源不多,仅有片花

takee同样提供片源下载,并且多数为国外大片,但数量不多,且均为片花,展示的意义更多。播放器中可以设置2D/3D切换。

应该说,在硬件与技术方面,takee做的很到位。如果再往后发展,takee需要更多考虑的是整个生态系统或是内容、应用方面的建设,这才是全息手机之所以全息的地方。

空中触控技术



手机底部的摄像头及感应器

在发布之初,这款手机附带一个“太空眼”配件,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后,既能通过四个额外的摄像头捕捉空中手势,还能作为手机支撑架。不过,在我们的评测样机中,非常遗憾没有提供这个配件,只是正面底部的一颗摄像头及感应器来捕捉手势。



锁屏界面

目前隔空手势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开启设置中的“空中触控”,可以隔空解锁手机或是打开相机;二是部分游戏中应用。

实际结果是,第一个功能会有一定几率误触,在不经意间就打开了某种快捷方式或解锁,可能只是想看下时间,结果手机就会解锁;手机只能通过点击电源键解锁,既然已经触摸到手机,再隔空解锁有点失去意义,如果能手势点亮屏幕再解锁就比较合适了。



注意画面上的小绿点,它代表了手指所在位置

目前游戏中支持空中触控技术的只有切水果一个游戏,游戏属于改良版,点击进去直接玩,没有截至时间,也没有得分,也就是说,演示的意义更大。

手机凭借底部的摄像头来捕捉手势,那么就有一个问题,不能探测到左撇子的手部动作,因为摄像头有一个探测范围,手部不在那个范围,这个功能就不能实现。如果不小心遮盖住手机底部摄像头,那么这个功能同样不能使用,所以体验应在摄像头范围内操作。

无论是看视频还是玩游戏,开启全息功能后,都会遇到发热问题(这也是目前智能手机的普遍问题),此时金属边框的劣势就表现出来了,它能将同等的热量以更快温度更高的方式表现出来。除了边框之外,横屏下(玩游戏及看视频最主要的姿势)左手心发热集中。同时,在全息、发热等多层原因下,本来就比较耗电的视频、游戏功能会更加耗电。

系统UI



主屏及所有应用页

takee 1运行takee T OS系统,也可以说是百度云OS的定制版。开机界面、所有应用页都加入了takee的元素——六边形。

takee T OS并没有采用目前流行的扁平化设计,而是拟物化。这也正好契合takee 1的全息技术——物体以立体、3D、实物本来样子出镜,与市面上手机设计严格区分开。



最左侧的瀑布流及最右侧的拍照页面

除了加入为全息设计的应用外,它又是一部具有百度云OS的智能手机。最左侧的主屏为信息流页面,最右是拍照界面,类似OPPO的Color OS,可以快速启动拍照,用时间轴记录照片。

拍照



拍照界面

作为一款全息手机,takee 1的拍照功能不算特别优秀,右上角可以切换美食、智能、HDR、全景等模式。对焦速度较慢,在拍夜景时成像较慢。



中间建筑出现了过亮的情况

不过样张的表现没那么差,为拍照体验拉回不少形象分。白天光照充足情况下,1300万像素镜头表现出不错的解析力,色彩还原也不错。夜景对光源的处理不太好,会出现高光点细节不能分辨的情况。

拍照样张:



室内样张



白天样张



室内样张



夜景样张



夜景样张

总结

takee 1搭载了2.0GHz主频联发科MT6592T八核处理器,这也是今年初一个热门的处理器;2GB内存+32GB存储空间的组合;5.5英寸1080P屏幕;1300万像素主摄像头+5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的组合;2500毫安时可拆卸电池,支持快速充电;双SIM卡组合,一张是标准SIM卡,另一张是Micro SIM卡。

如果连续开启全息视频及游戏,续航只能支撑一下午,正常使用的话,也就是一天时间。



takee 1

takee 1最大的意义在于开辟了另外一片蓝海,一个全新领域。你可以认为这是新的需求点的开端,也可以看做新的功能点。takee没有大讲配置,也没有特别强调手感、工艺,而是拿出了与别的手机厂商完全不同的东西。对目前一味拼硬件的手机竞争来说,他们经过自主研发实现了技术差异化,这点值得肯定。

尽管出发点很好,目前云立方平台在打造全息生态圈时,takee还面临着开发建设、内容丰富、版权保护的问题,在全息技术上,takee依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