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手机

金属机身指纹识别 华为Ascend Mate7评测

新浪手机

关注

在新品扎堆的九月,华为交出的“答卷”是Ascend Mate7(以下简称Mate 7)。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它比前代产品Mate 2有着不仅一代的变化,首次搭载了指纹识别,金属材质的运用大幅提升,分辨率也提升至1080P。

Mate 7分为标配版与高配版两个版本,两者在机身配色及内存上做了区分。其他配置,比如屏幕、处理器、主摄像头、4100毫安时电池都没有区别。在高配版中,数双4G版本最实用,我们就为你讲讲使用数天后的感受。

外观设计



华为Mate 7

6英寸,相比前代产品,大屏系列新机Mate 7反而将屏幕尺寸减小了0.1英寸。另外,Mate 7将“HUAWEI”logo由上面听筒调整到下面,上部区域因此更窄,Mate 2头重脚轻的视觉效果在Mate 7上不再出现。



LOGO被安置在下方

这与LG G3的设计理念类似,整体突出一块屏幕,并增大下方区域面积,视觉重心下移,并在下方安置品牌logo提神。相比G3,Mate 7四角角度更大,风格更硬朗。



华为Mate 7

金色配色固然好看,但难以驾驭,iPhone 5s的配色就比较取巧,没有采用俗气的纯金色,而是淡雅的香槟金,雍容不失优雅。尺寸越大,金色配色裸露越多,亮色金就会显得愚蠢,所以Mate 7的配色比iPhone更淡,整体上属于香槟金。在锁屏状态下,黑色屏幕与深色面板的搭配并不突兀。



中框设计

仔细观察,Mate 7的中框分为三个层次,与屏幕接壤的亮色边框,中框,与背部接壤的斜边处理。再加上弧度设计的背部,这款手机的侧面视觉效果非常薄。中框与背部是一体式的金属材质,覆盖以颜色涂层,避免了金属的冰冷触感,增大了摩擦力。



背部设计

Mate 7在工信部网站上曝光的时候,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它的背部与HTC One Max极为神似,主要因为两者摄像头与指纹识别区域的布局、指纹识别区域的形状、背部金属材质、闪光灯的布局基本一致。



指纹识别区域

不过考虑到大屏手机放置指纹识别的种种可能性,在背部似乎是一个最高效的解决方案,比如vivo Xplay3S、HTC One Max均是此类设计,G3将电源键与音量键放置在摄像头下方也是异曲同工之妙。在日常使用中,食指还是能很方便触控。



摄像头区域

需要吐槽的是,Mate 7未能拿出平整的摄像头设计,凸出机身虽然不多,但放置在桌面上,四周的保护圈还是会被磨损。另外,顶部与底部放置天线的区域是塑料材质,导致颜色与背部主体的颜色有小小的区别。

手感/单手操作



单手操作还是有难度的

大屏与易操作性是一对矛盾,解决方法就是尽可能减小机身尺寸,在发布会上,华为拿6英寸的Mate 7与5.5英寸的iPhone 6 Plus做对比,机身长度比后者短1.1毫米,体现了前者在机身尺寸方面的优势。华为称,Mate 7的机身尺寸相当于一款5.7英寸的手机。

实际上,这款手机在握持和携带上还是比较方便,以笔者这样的男性用户为例,一只手能勉强握着,拇指操控区域在30%左右,只要不穿紧身衣服,也能轻松放在裤子口袋。

但操作起来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尽管它有单手模式,有懒人模式的下拉操作,指纹识别在背部,单手只能控制平衡和操作中的一个,要么不能专心打字或操作,要么就是控制不好掉地上。所以,正常使用,还是需要两个手共同完成。

虽然外表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质,Mate 7在机身重量上控制的不错,为185克。作为对比,6英寸塑料外壳的Lumia 1520重量为209克,较轻的机身重量是手感一个组成部分,再加上磨砂纹理涂层、弧度设计背部,Mate 7综合手感可以说比较优秀。

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区域

指纹识别可以算是Mate 7最大的卖点。首先,它是一个按压式的指纹识别功能,在安卓手机上算是首次搭载。在整个手机市场,目前采用按压式指纹识别技术的也只有苹果与华为两家。

苹果在2012年收购了移动安全公司AuthenTec,并申请了相关专利,买断了传感器供应商。所以三星、vivo采用的指纹识别技术均为滑擦式,自然在体验上弱于iPhone。

据华为介绍,其另找瑞典一家名为FPC的公司来做指纹识别技术,支持干湿手操作。

Mate 7的指纹识别不同于iPhone的操作方式,无需再次按压,只需要将手指放在对应区域,手机就会识别。两者互有优劣,锁屏状态下,iPhone的操作方式多了一步,需要下压,Mate 7只要放在上面就好,节省了时间和步骤。但Mate 7的指纹识别轻轻接触是不能识别的,需要一定力度,有学习成本,iPhone按压步骤的力度足够识别指纹。

另外,从背部按压需要其他手指提供力来均衡,防止滑落,iPhone尺寸比较小,又在下方,按压下去不需要考虑滑落问题。



隐私功能



机主指纹和访客指纹可以分别设置

其次,指纹识别除了应用在解锁及自拍(任意手指覆盖指纹识别区域即可,无需事前录入指纹)之外,还可设置访客模式、应用锁及文件加密。打开设置-隐私保护,即可进入相应界面。



还可设置访客密码

访客模式及文件加密相当于系统将手机开辟了一个专属的隐私区,不同的手指获得不同的权限,看到的界面也不一样。在访客模式下,即使连上电脑,访客也不能获取机主的隐私信息。



访客模式下查看相册(左),机主模式下查看相册(右)

即使别人知道手机有这个功能,要当着面看机主的隐私信息,机主仍可以通过其他手指或者访客密码进入手机,隐私性比较好。

EMUI 3.0



双卡4G待机界面及锁屏界面



通话及短信界面

Emotion UI 2.3到EMUI 3.0,改变不仅是名字,界面及功能都有不少改变。时间轴、点线圈、四向操作是整个UI的设计理念。不过笔者认为,整个应用图标LOGO、系统细节跟手机的风格不符,过于丰腴,不算精致。



通知栏界面

通知栏改为时间轴形式比较直观,也便于操作。



拍照界面及短信界面下拉

单手下拉功能在相册界面最实用,拉一次半屏显示拍照,半屏显示相册,再拉一次就是全屏拍照。联系人界面下拉功能意义不大,并且单手下拉仅适用部分系统应用,大多数需要大屏优化的应用不能使用有些遗憾。



重力键盘

重力键盘在使用过程中测量不准,不得不在输入界面用箭头调整回来。



从上往下渐变色出现了横条纹

EMUI 3.0的一些细节做得还不到位,比如有些应用界面渐变色中居然出现了横条纹,不只是因为素材压缩过度还是什么原因。

用百度音乐听音乐的过程中,来电和短信时,歌曲没有自动暂停,也没有减小音量。微博使用中有卡顿现象,触控也不是很灵敏,需要停下的时候停不下来。

拍照功能

Mate 7与荣耀6在拍照功能及成像水准上有诸多相似之处。锁屏状态下双击音量下键可急速抓拍,不过质量很难有保证,适用于多年不见的场景下抓拍。



拍照设置界面

大多数用户点击电源键,从右下角的拍照快捷键进入,或是指纹解锁,直接进入拍照都可以。



右侧红色物体会比较鲜艳

白天光线充足情况下,测光准确,成像迅速,在颜色鲜艳的场景下,表现稍微浓烈。在手机上看不出来,在压缩极为厉害的社交客户端上,本来细节都会消失,只剩下失真的鲜艳颜色,就会特别难看。当然,这也是安卓系统及安卓客户端的通病。



木偶脸上的细节

实际上,这个1300万像素的镜头对细节的把控还是很到位的。在一些光照达不到的区域内,它表现不是那么完美,会呈现一种青灰色。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光区域不同,样片会有不同风格





从上往下,可以看出不同样片亮度下的溢光情况

夜景表现超出预期,关闭闪光灯的情况下,手机能判断所需光线量,并给出用户长时间端稳手机的提示,实际上它的成像很快。点击不同的曝光区,手机会给出不同的样片表现,有些样片纯净度极高。

回看样片时,不得不吐槽相册的加载机制,先加载大致形状再加载细节会给人一种处理器过慢的感觉,视觉体验上也不讨好。

拍照样张:



白天样张



白天样张



室内样张



室内样张



室内样张



白天样张



夜景样张



夜景样张



夜景样张



夜景样张

使用心得

在发布会上,华为称Mate 7布局了双天线,避免握持姿势对手机信号带来影响。如握在上面,那么下面的天线即自动切换到工作状态,避免手机掉线的问题。



北京联通4G网速室内实测

实际上,它的确信号比iPhone 5s要好,即使同样没有网络,至少Mate 7有信号,可以接打电话,收发短信,不至于错过重要事情。在地铁上、一些偏僻的地方都会体现出来。



下面卡槽可插SIM卡或者是Micro SD卡

双4G版有一个Micro SIM卡槽、一个nano SIM卡槽,均支持移动/联通4G,等于说用户可以移动双卡、联通双卡、一联通一移动,不过两个卡槽不能同时开启4G网络。用户可以在设置界面指定网络、电话、短信分别用哪个卡当主卡。



数据及通信可分别指定

nano SIM卡槽除了支持SIM之外,还支持Micro SD卡,如果用户认为自己手机存储空间不够,可以选择单卡待机,将nano SIM卡槽放置Micro SD卡。



计步器应用只能看当天和前一天的

在海思麒麟920处理器发布会上,其已经内置了i3协处理器,麒麟925是将这个协处理器真正应用起来,负责手机的重力感应器、光感应器、指纹感应器、加速感应器、陀螺仪和指南针等感应装置。目前与用户关系最密切的还是计步器应用。

在使用的几天中,笔者曾经不小心将它从桌子上掉在了薄地毯上,正面向下触地。拿起来一看,手机没有留下痕迹,只是屏幕与后背分离了,用手按压一下一切又恢复原状,后来的使用中没有留下后遗症。可见大屏手机更容易受损,在日常使用中还是需要一个保护套。

发热及续航

尽管Mate 7是八核处理器,实际上big.LITTLE架构能很好地均衡功耗,使用几天都没有经历发热情况,即使是充电操作手机,也不会感到太热。

Mate 7在续航上面有一个特征,运行的时候节电表现一般,只要关闭屏幕,节电功力就会显现出来,单卡3G待机情况下,正常使用两天没问题。双卡3G正常使用只有一天的续航时间。

总结

优势:

屏占比大,大面积应用了金属材质,视觉冲击力及手感极佳

指纹识别操作便利,应用范围广

日间拍照与夜景拍照表现都不错

高配双4G版支持移动联通双4G,并且支持双卡双待,应用内可切换主副卡

劣势:

EMUI无论是细节还是功能都还需优化



华为Mate 7

3500元似乎是国内高端安卓手机的一个价格坎,vivo、OPPO定位自家旗舰手机时都选择了3498元,LG G3即使标榜了3999元的发售价,实际上也是以3499元的价格在售卖。Mate 7标准版售2999元,高配版售3699元。

Mate 7外在的、硬件上的表现不弱于,甚至高于同级别竞争对手,但UI是其短板。如果你在寻找一个安卓旗舰手机,它依旧是一个名列前茅的考虑对象。

(刘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