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体验Windows Mobile 6.5系统(组图)

新浪数码
以下是以为海外手机专业用户对Windows Mobile 6.5的体验与评价。
在这里我不并不像对WinMo有太多批评,因为这确实让人感觉很无趣,但微软这次推出的Windows Mobile 6.5让我不得不这么做,它很多方面的表现确实有些差强人意。
对于Windows Mobile 6.5或者说Windows手机已经翘首期待了一段时间,早在今年2月份就传出即将上市的消息,我们甚至早就介绍过了相关软件的升级方法,但一直都没有见到它的真面目。我使用最后的测试版本也是几个月之前的事情了,这可能意味着两件事:一是我们已经知道太多关于它的东西没有什么兴趣了,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这个系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不能够正式推出。
体验Windows Mobile 6.5
这次升级更多停留在外观层面,内核部分变动并不是很大,它是一个过渡产品,希望能够改变一些现在在使用Windows系统手机用户的习惯,为即将上市的Windows Mobile 7做个基础,它能不能做到这一点,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界面
你最先注意到的是Windows Mobile 6.5是Titanium(钛),全新的主菜单界面。它很大有十足的印刷感,感觉有点儿像Zune,这是个不错的开始。
界面风格
每个菜单都提供了一个程序、功能、组件的快捷方式,有很好的预览效果:你可以通过滑动手指来查看图片、未接来电,或是浏览邮件、日程、喜爱的网页,而这一切你都不需要离开主菜单。菜单滚动很流畅,同时增加了6.1没有的惯性移动效果,锁定屏幕后,屏幕会自动显示一些信息,但不是很多(它可以告诉你你有一条未查看的短信,但看不到短信的内容)。但非常有可能你见不到这个菜单,因为很多手机厂商上都会使用它们自己常用的菜单。
第二个明显的改变是开始菜单,这也是微软一向非常自信的一部分,因为他们认为这使得手机和电脑的差别越来越小。同样这个菜单也非常流畅,但跟多方面设计都不够完善,有很多东西需要改进。比如只有一个工具你可以对所有的程序进行排序就是“移动至顶部”命令,没有按字母排序的设置,这使得你的程序管理更像是一个益智游戏。
程序布局
除了上面的问题,它还不能告诉你有多少插件,不能进行删除插件,也不能显示在开始菜单的第几页。后退按键的位置也不顺手,同时效果也不好。那开始按键呢?它和之前使用的也不太一样,它可以打开菜单,但不能关闭,整体都感觉有很大的问题。
但有一点有一些改进,就是侧面的滑动杆,它很大,可以用拇指来操作查看上下文档。
进入到界面你会感觉更糟糕,这些年这个系统的功能没有太大改变,整体感觉和Windows Mobile 6.1很像。主菜单开始按钮,屏幕锁定和文本按钮也没没什么变化,而且按键也不是很大。
日历的设计
其它界面方面的改变也不是很明显,只是使得Mobile 6.5不使用触摸笔也能操作(但新上市的Windows手机都还有触摸笔设计,是不是感觉有些多余)。感觉不太像是一个重新设计,只是6.1有一些细节上的调整,菜单上的间隔变大,看起来更加清晰。
糟糕的Media Player还是一样,浏览相册只能通过侧面流畅滚动栏和仅本地滑动手势,文本、邮件、设置页面也感觉很老套,对于刚刚使用Windows手机的用户来讲,最好还是使用触摸笔来操作更方便一些。
使用了6.5一段时间之后再回去使用6.1,唯一觉得不太习惯的就是菜单变得窄了一些,页面滚动感觉不是那么流畅。
Windows手机市场的转变
Windows最终也有了一个软件库,但是看看现在还有那个厂商没有这个准备?界面设计感觉不太时尚,虽然没有主界面大字体设计那么漂亮,但还是比一般的用户界面好一下吧,有些像Zune HD,只是不漂亮。你能够找到一些程序分类,或者通过搜索、下载和安装完成,过程很简单只要一个按键就可以了,只是个别程序安装需要认证码。
程序的安装
现在我还不能对这个程序库有过多的评价,因为上线时间不是很久,更新速度还是一个稳定的程度,就目前来看程序不是很多。每个程序需要支付20美元下载,没有打破iPhone程序库每个5美元的记录。
但其实这个程序库是个很不错的东西,希望它能够降低一些价格,同时优化一下搜索系统,就像iPhone程序库能够提供的服务就可以了,如果做不到,最少也要达到黑莓程序库的水平。而且这个程序库不是只有6.5可以使用,之前的6.1或是6.0系统也可以兼容,下面是使用程序库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
用户在24小时之内可以退款
可以通过手机或是电脑浏览网页
可以使用话费充值或是单独充值,但大部分用户都会采用话费的方式吧。
6.0和6.1专用的程序库将在12月正式上市。
程序库只显示该程序在你的手机上的使用效果。
程序只能被保存在内存里,但你可以手动将其专一到SD卡中。
程序购买和你的Windows Live ID绑定,可以在五部手机上使用。
我的手机
6.5还有一个主打功能就是会针对不同的Windows手机有不同的变化,这点被称为“我的手机”。我之前没有使用过,在这款测试机上我才正式见到。
我的手机类似我的电脑
手机可以让你远程查看手机存储的文件。
你可以在一个地图上定位你的手机,这样如果手机丢失了,可以方便寻找。
你可以搜索文件。
我最喜欢的是这个功能:
你可以远程将手机从静音或是震动调整到最大音量,如果你找不到它这个功能就非常实用了。
这些功能都是有偿的,我使用的是试用版,在11月30日之前是免费的,但之后是7天4.99英镑(大部分功能都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免费的使用我感觉很不错,对于日常图片、文档管理也有一些帮助,网页界面也不错。
浏览器
浏览器的明明有一些混乱,手机IE 6相当于手机IE5就像IE 7相对于IE6的区别,这样举例是不是够清楚?也就是说升级还是很大的,但和IE 7一样,它增加了一些功能,但这些功能在两年前其它浏览器已经使用了。它增加了滚屏设计、智能缩放,支持CSS和Java代码。
浏览器的效果
渲染方面效果也不错,但没有WebKit效果好,浏览器滚动文本还是采用传统方式,但是渲染方面还是改进了很多,没有达到Zune HD浏览器的效果,但速度更快,感觉更流畅。页面打开速度有些慢,及时通过快速无线连接帮助也不大,经常会感觉页面几乎已经打开的时候,机器会有假死的情况。简单的说如果你想要安装Opera或是Skyfire,前者渲染速度更快,导航也更加清晰,后者有更好的Flash读取能力(IE6支持Flash Lite,但Skyfire全兼容)。最后无论你选择那个都比预置的浏览器效果更好一些。
因为你也不能完全抱起IE,因微软计划使用全新的Windows Mobile平台,这意味着可能很多的程序都不能再使用了,但是IE 6的驱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表现
微软并没有强调Windows Mobile 6.5的速度,也就是说6.5之前的6.1、6.0一样,也是在Windows CE version (5.2)基础之上的。换句话说已经很老了,使用中程序安装很快,但比不上6.1,在更大的程序安装时会有更明显的延迟(Touch Diamond2使用的6.5,Touch Pro使用的6.1)。
对于Windows手机,延迟的问题一直比较明显,因为华而不实的动画效果增加了程序运行的负担,关闭或是最小化都很慢。6.5的滚动更加流畅,导航也更简单,延迟的问题也有轻微的改善。
也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系统非常占内存,会慢慢拖慢手机的运行速度,在我见到的6.5上还是有这个问题。
问题
上个月我评测了HTC Touch Pro2,虽然它的报价比较高,但软件方面确实给我不晓得惊喜。图标菜单使用了更大可以用手指操作的按键;应用程序可以自动分组;内置浏览器也不错,有的版本有开始菜单的替代设置,可以滚动查看所有的程序。它使用的是Windows Mobile 6.1,HTC修正了6.5本身很多的问题,使用TouchFLO 3D代替了主菜单。6.5版本增加的是我的手机和软件功能,升级方面非常简单。
从6.1到6.5的变化
手机生产商在过去的两年对Windows系统的改进远远比微软做的更多,因为Windows Mobile 6.0是2007年2月上市的,苹果已经发布了iPhone,Palm推出了Pre,也就是全新的webOS。Android也上市了,这几年发展也不错,RIM还推出了全新的触摸手机,和黑莓手机,因为这些公司,这个市场已经改变了很多。
微软做了什么呢?它只是表现方面有了不太明显的提升,6.1有一个新的主界面,6.5也只是进步不大。微软只有一款今年不错的手机,有出色的软件、严谨的浏览器和程序库,但有一个问题,严格意义它不是一款手机,它是Zune。我理解两个平台不能直接比较,Zune OS在智能手机上使用效果不好。HD有更好的浏览器比微软智能手机操作斯通更好,所以微软针对要小心了。
这还不够
从6.5系统的第一款手机来看,系统方面的变化还是很明显的,还有可以替代的界面TouchFLO和TouchWiz,不会有根本上的改变或者新的程序退出。用户购买Windows手机还是因为第三方插件的质量,相信以后插件还会越来越多,因为这个市场还是很大的。不知道微软的软件库什么时候可以兼容基于Windows CE 5-的操作系统?有传言说可能是明年4月,就是Windows Mobile 7正式上市的时候。
我想6.5失败主要在于并没有根本上的改变,可能微软需要在这方面更多的努力,或者他们希望等到Windows Mobile 7上市在正式推出,同时还需要更多的厂商来配合这个系统,需要更多用户的真是体验效果。
优点:
全新开始菜单、主界面和锁定屏幕效果感觉更加时尚
浏览器效果不错
“我的手机”和软件库功能加入增加了手机的实用性
不足:
操作系统的核心依然和6.1、6.0一样
不支持多手势操作,触摸功能依然比较单一
严格的说需要很多改进
需要更多厂商使用,但大部分厂商依然青睐6.1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