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软硬件

当我们谈跑步时,我们谈不谈Apple Watch

经济观察报

关注

颜启真

“8 kilometers …average pace:5 minutes 2 seconds…”

我摆动着的右臂会说话?那是我的iPhone 6,她正通过Nike Running App,兢兢业业地即时报告我的运动数据。

但每当跑到后半段,摆臂变得很沉重,平时把玩在手的iPhone 6如同灌了铅。这真是无奈之举,我不是没用过专业运动腕表,但相信我,体验之后,你说不定还会选择绑上iPhone 6。

专业运动表、智能腕表、机械表……特别是正当红的Apple Watch,当我们跑步的时候,我们佩戴什么?

Soho中国的潘石屹、张欣夫妇常在微博上秀他们的训练信息。从他们戴着耳机线的互拍照片以及手机记录的跑步路线图上,我知道,他们和我一样,用的是智能手机。他们既没用专业运动腕表,也没用智能腕表。

专业运动腕表,我指电子表产品。在我看来,那些机械计时码表、机械潜水表的本质是奢侈品玩物,跟专业的运动电子表比起来,精准度不够,功能和记录的数据都太少,配合运动是不够用的。专业运动腕表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础功能:计时和计速,天气和地理信息,GPS定位,以及健康数据。

还很年轻的智能腕表首先得能与智能手机互联,并执行部分智能手机的功能;还要能安装使用App软件;最后是要有与专业运动腕表差不多的功能,但不是必备。

其实,智能腕表与专业运动腕表在物理结构上相差并不多,只是智能腕表的芯片颗数更多,芯片上的集成电路密度更高,运算速度更快,功能更丰富;外壳上专业腕表偏重防水、防撞等实用更能,而智能腕表更偏向时尚、炫酷和科技。

做专业运动表的品牌很多,历史久、口碑较好的有Suunto、Carmin、Casio等等。Tissot也出产过含计时器、气压计、温度计、 高度计和指南针等功能在内的电子表。不少腕表品牌对智能腕表还在处在观察和议论阶段,而Tissot早年就在专业运动腕表领域里“插足”了。

Suunto是芬兰品牌,在户外运动领域里有七十年的历史,从机械原理的装备开始一直发展到现代电子装备,涉及领域也是从基本的跑步、游泳到专业的潜水、登山。我的第一只跑步腕表便是Suunto M系列。

M系是入门,一两千元的价格,除计时外,自身还有记步和卡路里计算功能;搭配心率带可以记录心跳数据;搭配GPS POD可以记录运动轨迹和距 离以及计算速度;搭配USB转换器可以连接电脑传输数据。这就是我用Suunto M的困难点——繁琐复杂的搭配。当然它的优点是可以方便地带在腕上,很 轻,比手机绑在胳膊上轻快许多;没有集成那么多功能,电池电量也不成问题,可以像普通电子表那样使用个一年半载。

M系的同门师兄Ambit系则集成上述大部分功能于一表之内,不需要那么多配件,但是价格也升到六千开外。还有个缺点就是心率带仍然不能集成, 所以每次跑步前要脱光衣服,把心率带贴在心脏位置。夏天天热,大冬天光着身子就已经很冷,还要绑个冰冰凉的塑料在身上……我放弃了心跳这个数据的收集。

我很快改投Garmin的阵营,Garmin fenix 系列与Ambit功能相似,价格大概只有后者的一半,我在升级时选择更划算的。

Garmin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美国成立,历史比Suunto短了几十年,但得益于美国GPS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Garmin在陆、海、空领域都建立起基于GPS定位功能的产品线。

fenix不但集成了GPS功能,还增加了蓝牙模块,能以无线传输方式同智能手机连接,可以同步运动数据,还可以接收手机邮件、短信和来电提示。

这款2013年升级的运动表向智能腕表的方向迈了一步。于是它的新问题也来了:增加了功能也就增加了功耗,电池使用时间明显不如M系,甚至是使 用蓝牙连接手机同步运动数据,都要耗费一半的电量,几乎得天天充电。这也就是我宁愿绑着智能手机在胳膊上,很少使用fenix的原因——充电和同步数据都 很麻烦。

然而,这个相对小众安静的圈子,今年春天突然闯进了一个大明星。苹果发布Apple Watch,售价2588元起,贵金属版本则是74800元起。

与大家猜测的一样,Apple Watch的软肋就是电池问题,官方公布的使用时间是18小时,但你懂的,苹果官方还说iPhone6能待机10天呢,还不是天天充电?

Apple Watch Sport版本最让我纠结,我用惯了iPhone手机,习惯了iOS系统,一直期待这只智能腕表来配合运动生活。尽管 三星的Gear已经更迭了很多代、都用上了妖娆的曲面屏,尽管摩托罗拉的Moto 360早已得到使用者超高的性价比评价,但它们的软件系统让我使用不 便。

苹果对“运动”的定义是指它的铝金属表壳,相比于其他两款的不锈钢和18K金更轻盈;有机玻璃表镜相对于蓝宝石镜面,耐腐蚀、耐撞击,防水性能更好;塑胶表带相比于金属和皮质表带,更适合运动时佩戴。而功能上来说,与其他两款并没有差别。

Apple Watch对站立、活动、锻炼的分析是来自加速传感器的数据,与传统的专业运动腕表功能实现原理一样。但Apple Watch  没有GPS模块,要记录轨迹和速度计算得与i-Phone 连接,使用iPhone的GPS功能,这让Apple Watch没有办法作为运动腕表独立使 用。对于专业运动要求很高的使用者,这个成为了Apple Watch的硬伤。

心跳数据收集,Apple Watch和其他智能手表一样,通过光感原件在手腕上采集——终于可以不用穿心率带了,这是智能腕表的一大进步。 Apple Watch表背处的那个“四眼灯”装置,就是处在蓝宝石玻璃保护下的光学感应器,它通过使用红外线和可见光 LED 以及感光器来检测脉搏,反应心率数据。

另外,Apple Watch 还设计了一个叫Taptic Engine的线性致动器,用来生成触觉反馈,在久坐或者是设定提醒的情况下,它会对手腕产生一个按压动作,提醒佩戴者相关信息。

若是为了搭配运动,Apple Watch可能并不合适,不但要绑个手机在右臂上,可能还需要绑个充电宝在左臂上才能完成一次马拉松,甚至还不 如它的老对手三星。三星最新的一款Gear S,不但配置了GPS模块,甚至还增加了SIM卡槽,完全就是一只带在手腕上的智能手机!

Gear S的2.0寸曲面屏让它科技感十足,曲面弧度紧紧贴合手腕,像科幻电影里的装备。这一设计来自于三星在显示面板领域里深耕多年的优势,随后上市的三星Edge手机系列也使用到了曲面屏,是三星与苹果竞争的一大优势。

Gear S支持2G和3G通信,安装SIM卡后可以作为电话独立使用;另外,Gear S还具有Wifi 模块,可以独立连接网络,这些功能 是Apple Watch不具有的。Gear S的App应用同Apple Watch一样,可以同过三星的App store 下载。

配合运动App,具有GPS功能和心率监测功能的Gear S可以独立完成运动过程的数据监控,包括运动速度、里程和时间、天气状况以及心跳数据等等。这部分Gear S比Apple Watch和Garmin等运动腕表有优势。

虽然Gear S 看上去像是一只完美的腕上独立智能设备,但是三星还是给它做了捆绑:开机时要与三星手机连接,下载App也是要在三星手机上进行操作。想使用这款Gear S就必须配置一台三星高端手机产品才行。

另外,Gear S和Apple Watch一样,电池电量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Gear S的电池容量也只有300毫安时,更大的屏幕和 更多的使用功能,Gear S的耗电要比Apple Watch更快,佩戴Gear S出门必须也得随身携带一款充电宝,随时准备为Gear S“续 命”。

智能腕表因为更强大的芯片能力,不断扩充的功能,几乎涵盖专业运动腕表的范畴,而传统的专业运动腕表也是在保持原来的运动物理结构功能的同时, 装进更强大的芯将“软实力”提升,也向智能腕表领域延伸,二者渐渐失去了界限。作为奢侈玩物的机械运动腕表倒是不用理会这电子“芯”的争斗,可以继续在机 械芯上作文章。

然而对于我这样的运动爱好者来说,智能腕表和专业运动腕表的互相跨界并不是个好消息。我需要一只运动功能集成度高、电池功效持久的专业运动腕 表,让我佩戴一只在腕上就可以出去运动了,而不要再戴个心率带、智能手机,甚至充电宝起出门。而智能腕表,就不要什么健康和运动功能了,将科技和炫酷功能 持续到底就够了。

像当年老海耶克说过的,一个人不只要有一块手表,要购买第二块。我认为现代的人至少应该有三块,一只机械表,一只专业运动表,一只智能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