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软硬件

献给IT一线的女CIO们:她们的20·30·40

足球界有一句名言:“足球让女人走开。”

IT界有一个共识:“技术让女人走开。”

在别人眼中,她们是“腐女”,只写代码不解风情;在自己眼中,她们是“小清新”,拆解机器还会舞文弄墨。

她们很强大、她们很“萌”、她们很“文艺”、她们很神秘??

她们是著名的“IT技术女”。

程序员、系统架构师、网络工程师??查看清单上这一连串职称的招聘要求时,你会发现其中大概率出现的一句短语是“谢绝女性”;如果与一群技术男在同一办公室里工作,你会发现某些人目光中的异样;与多年不见的“闺蜜”喝下午茶时,她会惊讶地问:“你怎么去做技术了?”

作为一位身处技术前沿的女性,你可能早就烦透了“珍稀动物式”的待遇,早就习惯了“女人当男人使”的生活,早就厌倦了向初次见面的人解释“你怎么会去做技术”的缘由。

你可能在后悔,你可能在坚持,你也可能乐在其中??

技术是一种选择,职业是一种态度。IT技术女的选择是什么?经历了激情与奋斗、阵痛与磨砺之后,她们又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值此“三八”妇女节,本报特聚焦于“IT技术女”,并以20、30和40为符号代码,展现她们不同人生经历的不同情怀。

本报实习记者 黄柏雪 赵琳 梁菲 甘露

首先欢迎你来到这里,我不知道你出于什么样的理由和动机做了这个选择,我也不知道面试你的人有没有好好动过脑子。

我可不像人事部那么好对付——我不会给你任何特殊照顾,你的身板就像纸片那么薄,还有你的脑子里装着许多对工作来说无用的东西??这些我统统不关心,我只关心你能不能像这里的其他人一样,让我每天下班回家后还能有心情去喝一杯。

你最好在近期内不要有生孩子的打算。好吧,我真希望站在我面前的是个男人。去干活吧,可能用不了多久你自己就会受不了走人了。

——一个老板的自述

20 我选择 我喜欢

2月29日,晚上7点,北京市海淀中关村的一家咖啡店内。

软件测试工程师张爱(化名)和记者同时在困惑。记者的问题是“你真是做技术的吗?”张爱的困惑则是“为什么你要怀疑?”

近日,一张“IT女上班标准装备图”在网上迅速蹿红,许多网友将此张图片转发收藏,理由是“太形象了,IT女民工经典造型。”

齐腰长发、身材高挑、一袭时尚装扮的张爱显然与“IT标准女”的经典造型格格不入,她对此的调侃是:“‘IT女民工’在我这里就是个传说,‘IT美少女战士’还比较贴切。”

2月20日,晚上7点30分,北京市丰台区。

下班后,信息系统工程师贾岚(化名)走进公司附近的一家麦当劳店,一口气点了几乎两倍于她平时食量的套餐。堆积如山的炸鸡、薯条、汉堡,与外型纤细秀气的贾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贾岚已经顾不上别人的目光了,因为她满脑子都是当天下午领导说的一句话:“你的项目被停了。”在此之前,贾岚已经为这个项目耗费了数月的时间和精力。这对于入职刚半年、憋着气想打赢头一场仗的她来说,无疑是一桶冷水。“有一种还没‘上阵’就被‘射杀’了的感觉。”

这就是正值青春的IT技术女。她们靓丽、充满活力,她们又承受着这个年龄段女孩所难以承受的压力和枯燥。不过,这些都无所谓,在无数的代码里,内心强大的她们依然能找到乐趣,因为“我选择,我喜欢!”

被磨砺的坚韧

2月29日晚上9点,女博士李丽(化名)刚结束了一天的繁忙工作回到家。部门领导的一个突然袭击让她有些措手不及,一个几天后的演讲中将会演示她参与研发的人脸识别系统——这个系统原本的预定完成时间应该是在一周以后。接到通知后,是近乎铁血般的疯狂加班,双休日对李丽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奢侈。

其实这不是什么新鲜事,李丽的工作节奏一向令人窒息:每天早上6点起床,坐车两小时在8点30分以前赶到公司;一打开电脑就必须进入工作状态,她需要面对前一天所有的数据汇总,并在此基础上快速规划当天要做的事情。“我做的人脸识别系统涉及到调研、编程、数据处理等环节,结果出来后马上就要在电脑中演示。对我来说,工作期间出现空闲是不可原谅的。”

性格独立的李丽已经习惯了掌控一切。对她来说,单纯的忙碌劳累根本就算不上什么挫折,真正的考验来自于她从事的技术工作本身。“做技术必须要有一些男性特质,太柔弱的女性扛不住。”

千万别以为IT技术女“物以稀为贵”,会受到男同胞的特殊照顾,李丽在工作时经常连个人影都看不到。她通常独自一人承担项目的前期调研,然后把握主线进行针对性的系统设计、研发、调试,期间除了向领导汇报,几乎没有任何人际交流。“体力上的差距是一方面,女性再怎么理性,情感上也会比男人细腻一些,长时间只对着各种代码参数自言自语,很压抑。”时间久了,李丽自嘲这种工作方式为“第三类人——女博士的宿命”。

两年前,李丽决定申请博士学位时,大学同窗好友贾岚选择出国留学,攻读计算机硕士学位。

这是另一种维度的磨砺。在强调企业实战与团队协作的国外教育体系下,完成各种课程项目的同时,体验的就是不同技术岗位工作的流程。

贾岚申请的大学以计算机学院著称,课程强度极大。“在这里做技术没有男女之分,所有的课程都围绕‘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设计。团队协作中人人平等,拖累整个团队的后果很严重。”

贾岚就这样在异国开始了“战斗”。除了最常见的编程研发,她还像技术工人一样,蹲在一堆轰鸣作响、热气弥漫的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中间配置布线,设计系统网络;像销售一样“扫荡大街”,挨家挨户地调研搜集需求、做产品演示或兜售各种后台系统设计;熬夜撰写各类枯燥的技术报告更是家常便饭。

“不能拖累团队进度”和“我再也不想干这些破事了”的矛盾心态,伴随着贾岚度过了无数个欲哭无泪的深夜。她经常通宵干活之后,又要马不停蹄地去上课或打工,回家后则继续“熬代码”,直到一个循环的结束。

毕业回国后,贾岚应聘到一家大型国企,继续从事技术工作,同事们对她的评价是“上手很快”。“国外的经历让我的思维和处事方式改变了很多。既然进来了,就必须独立担当,认真做事。”

“想做好技术女性,90%性格上会朝着坚韧强势的方向走。”李丽也发现了回国后贾岚的变化,原本她是一个柔弱的女生,“因为工作的性质,必须做到独立扛事。”

被守护的选择

“三从四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女性也不再是男性社会的附属品。但从社会分工和女性自身特点的角度出发,IT技术仍然被认为不适合绝大多数女性,因此就有了“技术让女人走开”的段子,IT技术行业就这样被打造成了女性就职的“禁飞区”。

张爱的性子一往无前,所以填报志愿时根本没有在乎这些。她选择了软件测试专业,理由很简单——喜欢。“我觉得自己是能耐心做事的人,这种工作也不是外界所想像的那种简单重复劳动,每个项目都会有新的软件需要学习。当掌握了一种新的软件,并运用它拿下一个项目的时候,成就感油然而生。”

张爱曾经的梦想职业还有模特和空姐,但最终选择了技术,职业生涯初期的张爱认为自己正在享受这个过程,并以成为一个资深的软件测试工程师为目标努力着。

当然,现实总不是像想象得那么简单。

张爱的工作日程逐渐开始紧张,许多业余时间已经不可避免地被占用,这对于兴趣爱好广泛的她来说显然不是好消息。尽管对于软件测试抱有热情,但是再喜欢的事情需要争分夺秒地去完成时,也会变成一种负担。“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不过我知道怎么去释放自己。”

有一段时间,公司的工作强度非常大,一向自认为精力旺盛的张爱也出现了精神上的动摇,数次有“一拳砸碎显示屏的冲动”。

负面情绪弥漫之际,张爱抽空去玩了一次蹦极。走上跳台时,她感受到了彻头彻尾的恐惧;俯冲下去的一瞬间,她以为自己要死了,直到下降至最底端,绷带猛地卡住脚踝、疼痛感袭来时,才又回到了现实。“那次以后,我觉得自己什么困难都不会在乎了。”

现在,蹦极、滑雪、攀岩等极限运动与软件测试一起,已经成为了张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丽会选择技术是一种偶然,也是必然。

小时候,李丽遭遇了亲人去世的变故,从小就开始承担家庭重担,塑造了她独立坚强的性格。不同于其他女生的文弱,李丽的脾气大方直接,偏向男性化,思维上追求缜密精确,酷爱理工类学科。“我一直想找一个能把自己逻辑思维发挥到极致的专业,在列表上看到计算机专业觉得很新奇,就误打误撞报上了。”

李丽的生活因为这个选择被改变了,或者从某种程度上说,她付出了代价。代价是生活不断受到工作的挤压。

但是,让被掌控的工作反过来掌控自己的生活,不符合李丽的逻辑,她不能容忍自己的业余生活是一张白纸。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性格爽朗的她是个“社交狂人”,朋友众多,各种活动也接踵而至,吃饭、打球、登山、看电影??只要有时间,李丽一周五天的工作日至少有两三天晚上是泡在外面。“这确实会占用一些工作时间,但对缓解技术工作的苦闷肯定是有必要的,我也不想因为工作放弃朋友。”

“IT女博士”的头衔没有让李丽成为传说中奇特的“第三类人”,一个月前刚交上了男朋友的她更加忙碌了,直来直去、独当一面的性格甚至让她成为了生活中的“被依赖的对象”;社交活动众多的她也被师兄师姐们戏称为“实验室里最不正经的博士”。

几年后,李丽回头看看,觉得选择也是一种必然。从本科到硕士、从博士再到工作,虽然谈不上对计算机技术有多狂热的兴趣,但是李丽很享受挑战带来的紧迫感,享受工作过程中攻克各种技术难题带来的自我实现感,以及目标明确的理性思维愉悦感。“如果有机会重新来过,我还是选择计算机,一直干到退休。”

我迷茫 我寻找

好吧,不得不承认,我确实有点吃惊,虽然刚开始漏洞百出,但是你居然挺过来了。

现在我决定让你做一些更有挑战性的事,你将会首次承担起领导团队的责任。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差事,尤其是对你,以前那些工作你可以通过毅力挺过去,但是现在你不仅得保证自己的工作进度,还必须让手底下的男人能够认同你——要知道,一个女人来做一群极客的头儿,这实在是太可笑了。老实说,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等着他们来向我抱怨了。

对了,你准备要孩子了?我预感到对你的工作来说,这不是什么好消息。去做事吧,希望你在新岗位上至少能撑过3个月再来递交辞职信。”

——一个老板的自述(二)

30 我迷茫 我寻找

2月20日,晚上6点30分,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刘月(化名)刚结束了和技术经理的沟通会议,对将要上线的新产品特性有了大致了解。需求文档已经入手,信息搜集整理完毕之后,就是正式的代码实现阶段,并在后端平台上进行版本控制。

这是明天的事情了。

现在,刘月想的只是尽快赴约,和朋友一起去看孟京辉的话剧《恋爱的犀牛》。2012年,是平台配置工程师刘月离开校园的第6年。

同一时间,硬件测试工程师张山(化名)仍然守在工作岗位上,双目紧盯着屏幕上的曲线纹丝不动,外卖送来的工作餐被遗忘在了桌角。

这是她技术生涯的第7年。被岁月磨平了棱角的她,开始怀疑自己最初的选择,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在房价飞涨的北京,究竟什么时候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窝?即将而立之年的IT技术女开始进入最为纠结的人生阶段——“我迷茫,我寻找。”

被揭开的迷茫

2月27日,晚上6点45分,北京市海淀某家咖啡馆内。

坐在记者面前的刘月刚下班,她的公司就在附近,平常收工的时间甚至会更晚一些。

尽管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日子,看得出刘月还是很精心地修饰了自己,衣着装扮时尚得体,举手投足温文尔雅,似乎与“IT工程师”这一强调“铁血纪律”与“严密逻辑”的称谓沾不上边。

她说:“人的心态是一段一段的,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特点。”

“那你现在是什么心态?”记者问。

这时咖啡厅的灯突然灭了,四周陷入一片漆黑。刘月淡定地说不用担心,马上就会恢复正常,这家店她经常来,以前也出过这样的状况。

刘月的父亲是一名电信工程师,这对于她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女性很多的思维都是从感性出发的,这会很纠结,因为看不清;而技术行业需要逻辑鲜明的理性思维,你能明确地得到结果。阴柔细致和硬朗冷酷同时从身上流过,这就是IT技术女性的特别之处。”

刘月自信在技术圈子里是个活跃的人,但与圈外的人在一起时还是差得太多了。“与一个陌生人可能会没有任何说话的欲望,这很可怕。”

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期,领导开始安排她在技术之外做一些培训和沟通工作。

在公司里,刘月的办公位置是经典的开放式格间区域,任何时候只要她从座位上起身,周围的同事都能一览无余。随着资历的不断增长,每一年刘月站在自己的格子间环顾,都会看见有人离开,然后头也不回地消失了,随即又会有新的同事进来替代他们。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视线内都是“90后”了,这是一种很强的压抑感。”互联网行业闪电般的认知更迭对于从业人员,尤其是像刘月这样的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不想Out的话,就拼命赶上来吧。”

继续走下去,是不是正确的选择?

有时,迷茫的感觉会在刘月的脑中一闪而过,她会找出一张白纸,仔细分析自己的性格、职业状况、兴趣爱好等,试图找出以后的出路,直到一整张白纸没有任何富余空间。

3月3日,晚上10点35分,北京海淀区某大厦内。

办公市里依然灯火通明,张山的加班仍然在继续,眼花缭乱的数据生硬地从液晶屏上挤入她眼中。

昏昏欲睡之际,同事从网上转过来一张“IT女上班标准样式装备图”,下面的标注是:“像你吗?”

几十秒钟后,同事得到了她的回复:“太像了,除了不会背那个大单肩包之外。”

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张山之前并没有想过会从事技术工作,只是在机缘巧合下自学了编程和开发,结果入行后一做就是7年。

现在,她正在迷茫中挣扎。

与典型的北漂白领一样,“加班”和“隔离感”成为张山身上挥之不去的关键词。想转行,但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目前我好像也只能做技术,好处是赚钱还算多。”缺少精神寄托,平均两周一次的看电影是张山工作之余仅有的娱乐内容,路途遥远也使得她与昔日挚友间的相聚逐渐减少。

刚领到结婚证的她想要尽快生小孩,这也是她目前最大的心结——现在的工作状态让她很难去真正实施这样的计划。

被抉择的未来

不久前,刘月去参加了一个电台访谈节目,当时3位嘉宾中就她一个女孩,另外两位男士从事的都是文字工作,当她说出自己是IT工程师时,主持人诧异地“质问”她为什么还在做这种“枯燥、无味、可怕的职业”。

“以前我会迫不及待地解释:事情不是他们想的那样。时间久了也就懒得说了。其实根本就不用去在意或者改变什么,按照我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就行了。”刘月已经学会了“不理不睬”,觉得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迷惑。

刘月的生活是飘忽的,与朋友结伴,在各种风景中留下足迹。除了技术,还有旅游、摄影、话剧。尤其是话剧,每看完一部刘月都有写剧评的习惯。“对我来说,技术和文字是互补的。写作能给我的理性工作带来灵感,而技术文档则必须通过文字撰写。”

“35岁之前,我的规划是沿着现在的路一直走下去。”刘月已经做出了决定,还会继续追随技术。“40岁时我希望能尝试全新的工作状态,比如创业或者当自由作家,告别一成不变的‘格子间坐班’日子。”刘月把这个过程看作是一种旅行,希望去不同的地方收获不同的风景,包括爱情。

与刘月不同,入行5年的软件工程师刘小美(化名)下班后通常是径直回家,同样从事IT行业的丈夫也会在差不多的时间回来。到家以后,刘小美脱下职业外套,捋顺了头上的高马尾后就开始做家务。毫无疑问,家庭在她眼里是第一位的。

前些日子,刘小美上网时无意中也看到那张著名的“IT女上班标准样式装备图”,她并不认为这代表了什么实质的意义。“这就是一种戏虐。女性从事IT技术确实很辛苦,但其他行业也一样辛苦,这很正常,IT只是职业的其中一种。”刘小美淡淡地说道。

“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素质通常都要弱于男性,但女性更善于沟通,这对团队协作很有帮助,一个优秀的团队不能缺少女生的加盟。”刘小美从不认同IT行业“把女人当男人使,把男人当骡子使”的说辞,企业文化不同、工作内容不同,工作强度也会有很大差别。

刘小美是一个“很稳当的人”,“做技术工作,没有‘办公室政治’,同事间关系融洽,有问题可以直截了当的提出来一起讨论,这让人觉得很轻松很舒服。”所以,刘小美不选择改行,“我刚走过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5年,接下来我会好好规划下一个5年。”

想离开的是张山。她开始考虑家人的意见,离开北京去二线城市生活。“我大概会在一两年以后离开北京,去老公的家乡沈阳考个公务员。”这样的规划似乎与现在的她差别太大。

但是,张山似乎依然有些留恋北京这个大都市,毕竟这是自己奋斗了7年的地方,究竟是离开还是坚守,张山也反复问自己很多次。而立之年做选择,这是谁也逃不掉的命题,冲过去,是领悟;改变轨迹,也会迎来别样的人生。强悍的内心和逻辑缜密的推理,已经成为IT技术女的人生方法论。

我坚强 我自信

“真是不可思议,身为一位女士,从事技术岗位能走到今天简直是一个奇迹。我之前一直这样认为,技术工作应该让女人走开。但是,你用毅力和才华向我们证实,自己是不可或缺的。

你的逻辑、想象力不逊于我们中间的任何人,你的细腻以及亲和力又像润滑剂一样将所有人和项目无缝连接。你同时承担着上司、母亲、妻子的角色,换做是我,一定会疯掉,但是你居然做到了。

我得向你脱帽致敬。”

——一个老板的自述(三)

40 我坚强 我自信

在人们眼中,她们是指点江山,笑看行业风起云涌的IT技术女高管,资深工程师;在记者的采访中,她们是有个性、有梦想、有家庭的可爱女人。

“我喜欢看电影,电影中必须有一位美丽的女主角,最好结局也是Happy Ending。”IBM大中华区全球技术服务部技术总监王守慧调皮地微笑着。

“我儿时崇拜居里夫人、爱因斯坦,长大后想成为一名科学家。那时,爸爸会给我买很多物理、数学书。”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嵌入式系统互联实验室马静宜说话时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亮。

“我和老公是在大学相识的,我们是初恋就结婚,很有规划,属于该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电话那边传来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张霞爽朗的笑声。

这就是故事的3位女主角,走过而立之年的她们,再回首往昔的人生之路,无论是纠结、焦躁、感恩还是遗憾,都锤炼出独特的坚强个性与富有逻辑的处事态度。步入不惑的感觉是这样的从容、美好,“我坚强,我自信!”

生活中的平衡术

见到王守慧是在北京盘古大厦IBM会议室。她一身深色短西服,带着丈夫去年情人节送的镂金花纹耳环,举手投足透露出自信和美丽。

“我是工作和生活整合的典型代表。我经常7点起床了,亲自送孩子上学;下午孩子放学之后,我尽量第一时间回到家。”王守慧认为,小学一年级正是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期,家长的陪同显得特别重要。王守慧在每天晚上照顾完孩子之后,就开始第二波工作时间——在跨国企业工作,王守慧经常在白天处理IBM中国区的业务,晚上则与美国同事开会。

这是王守慧的平衡术——明确优先级。“没有孩子时,我的工作最重要;有了孩子后,家庭的优先级就最高。”不过,这种平衡并非一朝一夕所练就的。多年前,王守慧刚休完产假重返工作岗位时也曾非常迷茫,甚至向IBM员工协助计划的专业心理咨询师求助。“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感觉到极度焦灼。孩子需要我全心全意的付出,我不断的问自己怎么可能离开他再去工作。”

很多人说孩子是女人的软肋,女性高管、资深工程师也不例外,因为她们首先是一个母亲和女儿。

“现阶段是我这辈子最忙碌的时候。上有四位老人需要照顾,下有一个刚上高中的孩子。”作为东软件集团的高级副总裁,张霞还兼任首席技术官、首席知识官,除了繁忙的工作占据大多数时间外,张霞将家里也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当孩子放学后,张霞都会在吃晚饭的时候和他聊天,讨论一天中学校发生的事儿,她希望这种讨论会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家庭带来的不全是甜蜜的负担。儿子“毛豆”出生以来,马静宜的工作效率就得到了飞速提高。“为了晚上抽出更多的时间陪孩子,我必须尽量在白天把工作做完。”她每天晚上下班前,都会把第二天要完成的工作做成时间表,这也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

事业上的多面手

除了平衡家庭与事业的管理能力,专业的IT技术也是女性走向资深工程师、高管的必备因素。“如果在IT企业要做到CTO的职位,技术背景是前提,你无法想象一个从来没有开发过具体产品的人,怎么胜任CTO的工作。”张霞坚定地说。但她也指出,光有技术背景是绝对不够的。

首先,沟通与表达能力在IT女性的职业成长之路上相当重要。“在英特尔研究院工作的几年里,我最大的改变就是提高了沟通能力。”在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的会议室里,马静宜侃侃而谈。

“我们最开始要研究一个项目时,要先说服经理,还要将阶段性的研究结果展示出来,获得团队的支持。”以前不善表达的马静宜为了让自己的想法可以有效传达,也让自己的工作、项目能够得到认同与支持,开始在会上主动发言。现在的她已经成为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嵌入式系统互联实验室的资深研究员。

此外,IT行业特有的知识更新换代快,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也给女性的职业生涯带来挑战。

作为东软集团的CTO,推动整个公司内部的复用和新业务的先行研发是张霞平时最重要的工作。从互联网上获取最新的技术动态,学习研究咨询机构报告、参加学术产业会议都是张霞保持自己对先进技术敏感性的秘诀。“我必须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学习,每天早上睁开眼睛首先就想工作的事。”虽然东软集团的下班时间是五点半,而张霞经常会七八点才回家,她的解释是“这段时间既可以避开交通高峰期,也能安静的学会儿东西。”

即便如此,为什么在我国IT行业中,坚持到最后的女性不多,而成功者也寥寥无几呢?

张霞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在自己,有很多女性被社会的观念所限制,对自己没信心,没等同事下判断先就觉得自己不行,最后在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下选择放弃。

“女人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并进行充分的准备与规划。”马静宜这样建议。“不要定太长远的目标,因为目前生活和工作可能看不清长远的未来;但短期目标却可以让我们更有目的地投入时间和精力。”马静宜一位导师曾告诉她,不要因为一份工作困难、别人不愿意做就不去尝试。一旦成功,你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女性仿佛一生都在找平衡。IT女性更是如此:没有孩子时,她们在老公和事业上找平衡;有了孩子后,她们又更多地在孩子和事业上找平衡。尽管如此,在采访中甜蜜的微笑、爽朗的笑声一直伴随着这3位女性,她们承担的压力最大,却最为淡定。谁没有年少轻狂过?只有经历了激情、冲出了迷茫,才能迎来现在的优雅从容,才有了真正品味人生的心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