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刻未来往哪走?葛宏:基于爱奇艺原创IP进行再创作

新浪科技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葛宏
新浪科技 何畅
7月10日,爱奇艺随刻App品牌全新升级,新版Logo为红白色调,与视频播放键组合并向上伸出触角,产品也同步改版,更聚焦年轻化与多元化。
短视频冲击之下,长视频走向了自我迭代,有关“谁是中国Youtube”的讨论也围绕对用户时长、创作者的争夺展开。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认为,在剧集、电影、综艺、动漫等由专业团队制作的内容,以及以秒为计量的短视频之外,还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的视频,而随刻正是在“填补市场的一个空缺”。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葛宏在接受新浪科技等媒体采访时称,随刻并不是要生产新的原创IP,而是基于爱奇艺众多原创IP进行二次创作和消费。“爱奇艺对随刻最大的加成其实是这些IP的加成。”葛宏介绍,其重点内容品类包括:综艺类、影视娱乐类、开箱类、游戏解说类、百科类等,由核心IP逐步拓展。以综艺类为例,葛宏透露,随刻所探索的是与综艺形成联动,而非简单地将长视频切成短视频。他给出了一组数据:《青春有你2》播出80天内共吸引超1.5万创作者加入内容再创作,产生了7万多条短视频内容,整体互动量超400万。“第一,用户喜欢,第二,对节目来说也是特别好的外延。”
龚宇曾用三个词形容随刻:海量视频、创作分享、社区互动。目前,随刻已有超300万PUGC创作者,3000余个频道标签。葛宏也提到,短视频给长视频的消费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场景,随刻不仅是一个承载爱奇艺原创IP二次创作内容的社区,也会满足用户对其他类别短视频的需求,并据此聚集用户,形成垂直圈层。
YouTube模式的特别之处在于用户对创作者的追随,正因如此,各平台都十分注重头部创作者的维护,这一点从最近B站和西瓜视频的创作者争夺战中也可见一斑。在葛宏看来,创作者是随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毋庸置疑,因此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我们具备哪些独特的与创作者结合的机会,这也是我们不停努力的方向。”
目前随刻部分创作者主页已有“商品橱窗”入口,开始试水直播、短视频带货等变现方式。葛宏告诉新浪科技,创作者制作视频存在时间等成本。“我们和很多创作者聊过,创作者也是要吃饭的,我们会探索多元的变现手段,让创作者有稳定的收入,进而去创作更多、更好的内容,这是我们推进商业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
随刻App于今年4月2日正式上线,其目标是“中国YouTube”,与爱奇艺品牌形成长短视频的战略协同。但随刻的曝光其实是在爱奇艺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彼时龚宇提到,类似YouTube的模式在中国市场上份额很低,未来将有很大机会,他透露,爱奇艺计划推出一款名为“随刻”的产品。7月10日,龚宇再次强调,希望投入巨大的力量来打造随刻。
谈及随刻今后的发展目标,葛宏向新浪科技表示,希望能够通过随刻使爱奇艺在原创IP生态以外,拥有更广阔的PUGC视频生态——其中一部分是原创IP的二次创作和消费。“你会发现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持续不断的原创爆款IP是PUGC视频生态的创作源泉,而二次创作和消费产生的作品可以很好地补全原创IP消费层面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消费需要。”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