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城刘春河回顾过往 讲述“第13个”办公室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3月21日下午消息,寻找中国创客第五季启动峰会在北京开幕,在下午的“纵横演讲”环节,赤子城创始人刘春河回顾了公司过往发展。
2009至2012,赤子城辗转7个办公室,收获到两个东西:团队和方向。
2013年在三元桥国际港小区,赤子城发布全球首款AI极简桌面Solo Launcher
2013到2019,是赤子城“三元桥合伙人”时代,全球化、AI、信息分发成为赤子城发展关键词。这一阶段,研发数十款产品,聚合数万款应用。
目前赤子城发展到“第13个办公室”,刘春河表示,公司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以下为刘春河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来自赤子城的刘春河。刚才听天驰演讲的时候看到了赤子之心这四个字,我就特别的兴奋。我还撺掇戴总拍照。赤子之心就是赤子城名字的缘由。
大家知道为什么叫“赤子”吗?赤子是什么?赤子实际上就是刚出生的婴儿,因为他浑身是红色的。我有幸见证过小孩刚出生的那一刻,浑身是红色的,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原理,但事实就是这样。孟子说过“所谓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这大概是我们创业的初心。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很简单,13个办公室的故事。赤子城已经十年了。我今天刚来到会场的时候看到主题有“十年”两个字,我也觉得挺纳闷的,原来有这么多创业十年的公司要分享吗?后来想想不是,原来是新十年。赤子城是一个成立十年的公司,我是从2009年开始创业的。
铭记十年创业路有一个很好的碎片化的标识就是办公室的搬迁,我们搬了12个办公室,乃至到今天的13个办公室。我就跟大家汇报一下在办公室发生过的故事。
从2009年到2019年,我们在搬办公室的过程中,实践了一个这样的过程,就是从0到1,由技术去改变世界的这样一个过程、由码农去改变世界的过程。一个写代码的程序员,他有机会通过十年日复一日的奋斗达到这样一个梦想。
2009年,赤子城实际上是在北邮的一个破旧的实验室里面创立的,在教214。成立的时候,没有方向,没有团队,没有资金,什么都没有。那个时候,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给公司起名字,这个名字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赤子城。这就是赤子城的原点。那个时候还没有意识到有投资、创业、风投这样的概念,我们就闷头开始干了。
从2009年到2012年,3年时间,从济南到北京,来回辗转,我们待过7个办公室。这7个办公室有地下室,有别人家公司的机房,有民宅,有民宅里面的小房间,无数个这样的大家很难想象的办公环境。我记得我有一次寻找的办公室是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那个四合院大概只有7平方。我很激动,因为它离地铁非常近,交通方便,也能放10个人。这个时候是非常惨无人道的办公环境的要求。但是,出门的时候我就放弃了这个办公室,因为出门的时候发现旁边是一个露天厕所,臭气熏天。没办法,我们放弃了这个四合院的办公室,转而找到了北苑的一个民宅。
在这3年的创业过程中,在7个办公室的变迁中,我们收获了两个东西。
第一个是团队。因为早期我们为了寻找到自己的团队,不得不采取一种非常原始的手段,叫做培训。也就是我们自己去教人,跟我们一块去创业。我教人去写代码,培训了很多的码农。今天回过头来看,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我们今天的核心团队大多是我的学生,我们那个历史阶段也称为黄埔军校阶段,形成了我们的核心团队。
第二个是方向。我们的创业过程中发现了事实上真正的互联网的真相是什么。我们看到很多媒体的PR,看到今天融资几千万、明天融资几个亿,真实的数据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对于做技术的程序员来说都比较务实,我们看一下数据就知道了,看一下产品大概就知道了。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无数次的淘汰掉很多新的方向,当然是以试错为代价的。
最终我们寻找到了方向,这个方向叫做中国互联网的全球化。从2013年年初开始,准确的时间是2013年的5月9号,我们的第一款产品上线,开启了中国互联网公司全球化的浪潮。从那时候起,我们影响了无数的公司走向海外。到今天为止,可能有数万家公司都在做互联网全球化的生意,也就是把中国互联网的先进模式输出向海外,不管是APP、游戏,甚至生活服务、金融、电商、文化、内容,所有的都在走向海外。赤子城是第一家纯做海外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从2009年到2012年,我们做了很好的积累,培养了核心团队,找到了方向。
从2013年开始,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办公室,叫做三元桥国际港。听上去名字很高大上,实际上它就是一个小区。我记得我面试一个人,他到小区门口的时候给我打电话说请问国际港办公楼在什么地方。他说他自己进了一个小区。我说就是那个小区,结果他头也不回的走了。
在这个办公室,我们推出了全球第一款AI极简桌面Lolo Launcher,它实际上是以手机桌面为载体的推荐引擎。它很快获得了几百万用户,而且也受到了Google、Facebook的关注,是第一款获得Google最佳应用和顶尖开发者的产品。它是一款爆款产品,为我们走向海外起到了关键作用。
从2013年开始,我们现在在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呢?办公室是怎么样变化的呢?大方向基本上都在三元桥附近,从国际港开始,我们大概换了4、5个地方,从一个小民宅到一个大民宅,从一个大民宅到一个小办公楼,从一个小办公楼到现在的大办公楼,到好几层的办公楼。赤子城现在要走的路是全球化的人工智能信息分发平台。这中间有三个词,全球化、人工智能和信息分发。
全球化就是我们的舞台和市场。我跟我们公司的人说我们所要服务的对象是全世界的用户,全世界有70亿以上的人口,全世界有三四十亿的移动终端。我们要服务全人类,这是我们的宗旨和使命。所以,这是我们的舞台和市场。全球化是我们的第一个标签。
人工智能,从2013年到今天,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围绕着如何使人和信息的精准连接更加的智能、更加的高效率。
信息分发是我们目前看到的全球流量的现状。从全世界来看,流量发展到今天依然是寡头垄断,依然存在着很多低效、灰色的东西。在全球信息分发领域,我们认为有极大的机会诞生新巨头。就拿中国来举例,当我们以为中国的流量已经牢不可破的时候,有一家信息流公司打开了缺口。在海外也同样是这样。全球的流量有很大的机会。我们的全球信息分发网络的建设也是乘着这样一个趋势在飞速的扩张。
这就是从2013年到2019年的战略,我们称之为三元桥合伙人的时代。我们内部有一个很高大上的英文表示,叫做三美金桥合伙人。我们有三个联合创始人,每个人凑了1美金,最后发展到今天。当然,这是开玩笑。
为了实现全球化人工智能信息分发平台的愿景,我们的方式是两个。
第一个方式是自研了数十款产品。我们产品的特点,一是品类丰富,大概有三四十款的产品。大概是中国出海的开发者里面品类最丰富的。二是时长非常长。我们做的所有产品,本质上是推荐引擎的载体,时长非常重要。也就是我们发现一个产品,大家都在关注用户数、日活的时候,最根源、最深处的价值是用户到底用了多长时间。我们所有的产品都围绕着这个核心指标,就是用户的总时长,而我们的系列产品都是围绕着时长来做文章的。三是我们在细分领域打造了爆款产品。我们的产品分类是非常多的,第一个是信息入口类产品,手机的入口部分,我们在做应用锁。第二类是休闲内容产品,新闻类、搜索类、资讯聚合类的。第三类是休闲娱乐产品,包含了小游戏、内容创新服务。还有诸如音乐、星座这样的细分产品。还有一类是生活服务类产品,像天气服务。
第二个方式是聚合了全球数万款应用。通过我们的核心AI引擎,能够做到千人千面,让每个人看到的信息是千姿百态的,是越来越上瘾的。我们聚合的其他应用也都是顶级产品,像亚马逊、吃鸡游戏,这些都是在海外非常出名的中国出海的产品。这就是信息分发的核心逻辑,我们希望可以用核心引擎去聚合全球各种各样的应用。通过我们自己的应用去获取数据。最终实现的目的是让信息找到你。打造全球化的人工智能信息分发平台成为我们今天的愿景。
这就是曾经陪我们走过无数办公室的团队,他们的平均年龄很小。
到今天,我们的目的非常清晰,我们希望在即将开启或者正在打造的第13个办公室,它可能是一个虚指的概念,它可能在美国、俄罗斯、印尼、巴西、泰国、韩国,它是一个泛指的概念。目前的成绩是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有6亿多的自有用户,覆盖了10亿多的其他产品设备。这条路还要走下去。
我曾经听别人说过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对一家公司来说同样是这样,公司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