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互联网

中信银行前行长朱小黄:金融科技需要回归理性

中国经营报

关注

杨井鑫

“理性姿态看待金融科技。它的本质是科技在金融领域的运用,不能认为银行能引领科技,也不存在一个独立的金融科技体系。同时,银行的服务要由业务部门引领,科技跟上,而不能由科技部门引领业务。”中信银行前行长、中国行为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会长朱小黄在2018(第十届)卓越竞争力金融峰会上说。

朱小黄表示,金融科技是一个很好的经济增长热点,但是也要避免热浪后的满地狼藉。“目前金融科技的发展进程很快,但是太快了,需要回归理性。”

从全球来看,2018年上半年全球市场金融科技的投融资额已经达到579亿美元,比2017年全年的285亿美元增长103.16%,从地区分布来看英国占比比较大,其次是亚洲和美国。从国内来看,2018年上半年国内金融科技的融资额是148亿美元,大约为2017年全年的13.5倍,其中蚂蚁金服新一轮的融资就是140亿美元。

他认为,对于金融科技来说,它的运用是一个方向。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要一哄而起,要避免激情后的一地鸡毛。科技的运用关键要照顾到客户的感受,尤其是银行,面对全社会,强调的是普惠,要社会所有成员能够有获得感。

据他介绍,银行作为金融服务企业不是为精英人群服务的专门机构,社会各种人群对于科技的运用感受是存在差异的。2017年全国初中以下学历的人口比例是68.57%,60岁以上人口占比是17.33%,乡村常住人口41%,这部分人群对于新生事物和对科技的运用程度相对比较低,但是银行所服务的客户包括了这样一个各种结构下的人群,所以在科技运用上要照顾到这类客户。

对于金融科技的本质,朱小黄认为就是科技在金融领域的运用,也可以理解成金融和科技的结合,并不存在独立的科技体系叫“金融科技”。这和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的道理一样,“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风险实际上已经有过不少教训。

同时,他认为金融创新不是单纯的科技创新,更是服务模式或商业模式的创新。科技本身不是针对金融的,它是一个信息的传递技术。银行没有科技基因,只有服务基因。银行业有运用科技的动因,是因为需要更好的服务质量,并能够压缩成本和扩大影响力。

“银行不能由科技部门来引领业务,让科技部门开发出好的产品,再让业务部门跟上;而是要业务部门来引领,各种技术手段跟上。接触市场面、跟客户打交道的是业务部门,一线市场的感受最准确,科技部是后台,不应该由它引领业务发展。”朱小黄表示。

此外,他认为,目前要降低对区块链技术的期望值。从全球区块链技术来看,发展的速度很快,但运用率还是比较低的。区块链未来在银行科技运用上会是一个主要技术,尤其是支付领域,但去中心化是一个生态建设的过程,不可能短时间内实现。区块链技术运用需要场景,场景也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另外,区块链技术在运用上要进行风险评估,没有准确的风险评估也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