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互联网

专访平安好医生邓远德:1.5亿用户在我们这行不够多

新浪科技

关注

新浪科技 周峰

去年5月成为独角兽公司的平安好医生今年想通一件事,要做互联网医疗,还是得往平台方向上整。

6月中旬,平安好医生总裁特助邓远德接受了新浪科技专访。其后几天,这家上线了两年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将要对外宣布已经获得1.5亿的用户量。也就是说,这个新晋的互联网平台已经覆盖了超过十分之一的中国人口。

但即便如此,邓远德表示,1.5亿的用户量,对于建立一个商业模式来说远远太少。和资讯、社交、游戏这几个常见互联网领域之间的差异相比,医疗行业和它们之间的不同要大得多。

比如说别的地方供大于求,医疗行业却是供少于求。再比方说看病不是高频需求,看一次病最多也只和医生交流几分钟,这和互联网商业模式对高频访问和高粘度的追求背道而驰。邓远德坦言,1.5亿用户规模下有45万日均问诊量,公司想要做到千亿美元级别,需求量不到百万、千万级别,目标没法实现。

这在整个互联网行业都是个老大难问题。去年1月,还没从丁香园离职的冯大辉在自媒体“小道消息”里面“凑”了300个字来吐槽各种没有意义的功能设置,核心问题是“低频应用怎么搞?”

这个问题放到平安好医生上,你就看到了一个很“奇特”的医疗平台:它不对接医患关系,雇了1000多个医生,把自己搞成了一个真正的“互联网医院”。去年用户都在拿它当“计步器”,搞起直播之后现在又变成了在线《养生堂》。

不过直播效果不错,把看病过程中的科普需求在没病的时候解决了。一个直播,一个问诊,现在公司有了流量入口,有了1.5亿用户,接下来就要考虑怎么搭一个平台,满足健康方面的所有需求。

用邓远德的话来说,本质上是黏度问题。

A轮融资完成已过一年,平安好医生目前没有启动下一轮融资的计划。邓远德表示,公司目前的造血能力很强,希望能在未来五年内服务6到7亿用户。

以下为邓远德专访,以口述方式整理:

我丈母娘今年66岁,去年她在我家,有天突然问我:这个计步器怎么不灵了?然后拿出手机上的平安好医生给我看。我这才想起来创业之后一直没有告诉她我在做什么。

她是怎么知道这个App的?广场舞。我家离湖边近,她跳完舞就去湖边散步,然后听了舞友们的“安利”拿来当计步器用。

后来丈母娘回到老家,跟街坊邻居说“你这个东西太贵,我上网帮你买。”每天搞义工,拿手机教,跟一帮老太太说你看你用什么什么。

我从来都没想到过老太太今天都能把手机用得那么溜,之前的老人机她都不会。有了智能机后,最开始只是用微信,我也不管她。但后来我看到她游戏都会装了。她们那个群体上了年纪,也突然对新事物感起了兴趣。

没想到的不光是我。之前在白云山制药开会,他们总经理后来他用了我们的App,发现有17个好友都在上面,很多人年龄都挺大的。但他之前怀疑老年人应该不会用我们的东西,也不会看我们的医疗讲座,肯定看《养生堂》,都是去看电视的。

其实回头看看我们做的直播,更像是电视的进化版。上海新华医院的乳腺外科主任韩宝山在我们这里做了几期直播,第一期没有任何推广,8万多人看,第二期往后每期都在10万人以上,每期都有4、5000人给他提问。

他讲乳腺癌,能把病理、医理讲得非常通俗易懂。一来权威、不是毒鸡汤;二来不是长篇大论。我觉得有问题,立刻就能向医生提问,用户跟医生的互动很频繁,也建立了很强的信任感。在这个过程里,有45分钟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还能整理出来再做二次服务。

这其实反映出了非常强大的科普需求。我们做过一些调研,发现中国老百姓对医疗、自己的身体和生理健康几乎一无所知,常识太少。别的领域我们现在都说“无知者无畏“,但在医疗行业,知道得越少越恐惧。所以当我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要么只信任三甲医院,要么准备扛。三甲医院人满为患,但大部分看的都是小毛病,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医疗健康知识太少。

为什么一个看病的地方也做直播

所以你问一个网上看病的地方为什么要做直播?因为我们发现用户其实对健康类内容的消费需求其实很旺盛。我们最开始切入这个行业的时候,靠的是问诊。经过两年时间做到每天45万人次的咨询量,而且上升很快。但对商业模式来说,这个量还是很少。我们希望有几百万、上千万人次的日需求量,几十万人次是满足不了成长成为千亿美元级别公司的战略目标的。

今天中国每天线下门诊的问诊量是2000万人次。为什么中国老百姓的问诊需求这么大?我们算了一笔账,来看医疗方面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比如说我生病了,第一需求是什么?挂号?买药?我们发现其实都不是。用户身体不舒服,马上会提出问题,希望知道目前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比如说我肚子疼,我起码想知道肚子疼的原因是什么:是消化有问题,还是有细菌或者病毒等等。完了我还要了解这个病症大概有那几种情况,在不同情况下是怎么发生的,病理 是什么样子,怎么去治疗,用什么药。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知道病理、医理和药理。这其实是中国老百姓今天问诊中的最大需求,需要有一个专业人士给他明确的建议和指导。

这其实也是上面反映出的科普需求,从生病不舒服往前看,我们在健康状态时就应该去了解更多专业的知识。可能我们有很多权威的医生,也有很好的线下资源,但是之前没有这样的平台。你总不能让一个用户在身体没问题的时候去读学术论文吧?更何况在今天这样碎片化消费时间的移动时代,用户也不可能去读完一篇2、3000字的官方文章,而且他的医疗知识也不够能让他读懂这个东西?那怎么做?我们就想到了直播。

对用户来讲,直播是绝对的刚需。而我们这样也覆盖了用户健康状态下的需求,用户黏度更高,使用时间也变长。我们看视频、看直播的用户,2、30分钟很容易就过去了。但平常让他看科普文章,可能两三分钟就走了。

除了健康状态的需求,我们也解决了医疗状态下的需要。韩宝山给我讲过一个事,他说他在某某同行的垂直网站写了一篇文章,两个月才400多阅读。在这直播一期就有10万人观看。这些人自己和亲友未来有需求的时候,第一反应就会是韩老师是这个领域最好的专家。

所以我们做直播,其实是希望打造医疗健康垂直内容消费的第一平台。中国今天没有这样的平台,也没有人去做这件事。但它有很强的社会效应。我们没有直接在里面做商业化,但可以通过更好的方式去满足科普需求。

1.5亿用户还是远远不够

你能看出来,医疗这个领域门槛还是很高的。它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一般创业者很难能真正切进去,因为医疗行业和别的互联网行业不同。比方说资讯,没有新浪之前,信息生产方其实是过剩的,只是需求方没有一个好的平台跟生产方对接起来。所以门户做资讯,很快就能结合进去,内容方的议价能力也没有用户那么强。

但中国的医疗行业整体供小于求。我一直在观察身边的人,去年春节我回老家,村里就一个卫生所,医生是县级市卫校毕业。一个村7个组,看病都要花很长时间到他那去。卫生所里也没多少药,都是感冒药,消炎药都很少。

中国医疗行业最大的问题是医疗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均。我一个堂哥得了脑梗,乡村医院没有任何办法,要送到县里去。去乡里面要一个多小时,从乡到县城又要一个多小时,这里面还要加上观察时间,也会延误病情。

虽然我们上线两年多,就积累了1.5亿的用户。但本来线下场景供应能力就不足,这时候再用上互联网,用户的需求就需要更多的资源去满足。中国有多少万医生,这个市场是恒定的。你就得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去提高效率和生产量本身,让一个医生每天至少服务5、600个用户。

这个行业的特性决定了想要快比较难。它不像游戏,我只要运营得好就行,一夜之间就能成功。但不管怎么说,所有人都看好这个市场,不管是我们、资本市场,还是同行。

大家都从不同的点去切入,有不同的业务判断,导致了切入角度各种各样。可能从问诊切,可能从挂号切,可能从专家资源去切等等。但最终肯定会发现,行业里最好的商业模式还是平台的模式。

为什么?因为这个领域的用户需求,也就是疾病状态下的需求频次本来就低。去年全国门诊总诊疗次数是70.9亿人次(卫生部2016年年报),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就是每年5次。处理一个挂号也就是3-5分钟的时间,每个用户一年只在这使用25分钟,商业价值就很低。

所以肯定会有一个平台,打通用户的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大部分时候我们还是处在健康状态,需要获得健康状态下的服务。而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有需要提供医疗服务。这样用户就离不开这个平台了。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能为用户的两种状态提供什么服务,支持我们的平台化?内容消费是其中一根柱子,然后是医疗服务,之后是药品交易,还有医疗保险。内容消费里面有刚才说的直播,还有科普文章用的头条;医疗服务有问诊;药品交易很明显;医疗保险这块我们有很多。

这里面内容和问诊是流量入口。我刚才算了一笔账,每天2000万的问诊人次,证明每天至少有2000万人次有需求。这其中假设我们满足20%,就是最少400万人次。我们今天做到了45万,跟400万中间还有接近10倍的差距。

用户流量进来了,有这么庞大的基础和需求,我就可以更好地满足他。比如说我问诊完后,该做物理处理做物理处理。需要挂号的我提供挂号服务给他。从问诊到电子处方,再到厂家送药的闭环服务。用户开始是问医生,消费内容,慢慢在不同状态下需要不同的服务。而未来两到三年,医药电商这个领域起码会是千亿级别的市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