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bit Aria智能乐活体重秤:鞭策减肥

爱活网
构建一个完整的减肥或健身生态圈,并不是单一个健康手环或者可穿戴产品可以完成的,检测健身成果的方法之一是称量体重,尤其对于那些需求减肥的用户。所以Fitbit早在2012年的CES大会上就展示了一款名为Fitbit Aria的WiFi智能乐活体重秤,我们也曾在Fitbit Flex手环评测中提到,若能将Flex手环与Aria体重秤配合使用,传说减肥可有事半功倍之效。不过这货将近1200元的售价还是稍稍有些颠覆体重秤的传统,敢卖这么贵究竟是靠何等法宝做支撑?
与家居环境水乳交融
姑且不论Fitbit Aria的功能如何,这款体重秤在长相上就相当有与大部分家居环境“水乳交融”的特质,不仅是因为Aria背面有着白皙可人、波浪迭起的曲线,还在于正面一整片较厚的强化玻璃,从各个角度看都具备了不错的质感。

Fitbit Aria智能乐活体重秤是这样鞭策减肥的
Aria体重秤正面的图案修饰非常简洁,小编脚下的这台白色版在家中灯光的映衬下能够呈现出晶莹剔透的感觉,摆在柜子上或地上都不显突兀。光滑的玻璃稍有镜面效果,甚至还能把光反射到墙壁和柜子上。赤脚站上去感觉就很不错,至是不知道到了冬天会不会显得太凉。
这款体重秤由四节AA电池驱动,其上除了前面板的正面玻璃可以算作一个大按钮,周身再无其他按键。交互界面就是正面上方中央的圆形黑白液晶屏幕,这块屏幕采用蓝色背光,和整体设计还是比较搭调的,虽然似乎很不耐刮。整体而言,Aria的外观应该会讨大部分人喜欢。
接入方式稍稍麻烦
在几乎没有交互按钮的情况下,即便知道Fitbit Aria体重秤支持接入WiFi网络,若是不看说明书恐怕也很难了解这个大盘子的操控方法。不过即使不设定,Aria也是可以用于称量体重的,虽然可能出现各种古怪的报错信息。

接入方式稍稍麻烦
要将这杆秤接入到WiFi网络,基本方法是在fitbit.com/start站点页面按照步骤一步步完成,当然你得首先有个Fitbit账户。取下电池再装上后,屏幕显示SETUP ACTIVE,此刻体重秤本身会发出一个名为AiraXXX的WiFi信号,用手机或PC/Mac接入该WiFi网络,随后按照页面提示接入到可连接至互联网的WiFi网络。这样一来,Aria体重秤就接入到最后一步选择的WiFi网络中了。此刻即便取下电池,系统中仍会记录有已连接WiFi的数据。

表示正在WiFi同步中,上方那一条是进度条
当然这个过程也可以通过相应的客户端设定完成,实现原理实际是一样的。说来虽然比较简单,但对于没有计算机操作基础的人而言可能稍稍麻烦了一些。在设定完成后,Aria体重秤就会在每次称量完体重和体脂率数据后,将数据上传至用户的Fitbit账户,如果发现WiFi网络无法连接,则会将数据暂存本地,下次称量时再行上传。如果要将秤转移到其他WiFi网络环境,则需要按照上面的步骤重新来一次。
称体重还有多翻讲究
Fitbit Aria的神奇之处主要在除了可称体重,还能测体脂率——据说整个过程是通过双脚往用户体内射一波180mA的电流实现的,电流走上一圈后就能获知体内脂肪含量了,而且系统能够根据体重和脂肪含量信息给出一个叫BMI(身体质量指数)的值,判定用户的胖瘦是否得宜。

将秤放在地毯上以及穿鞋上秤都是不合理的,最佳就是赤脚
很多小伙伴可能更关心Aria测量的准确性,这里无法找到一个绝对标准来判定Aria的准确性,但似乎其测定值的波动有点大。比如在同一天里,此秤测定小编体脂率可在16%至20%间波动,而且即便是测完后立刻再测,都会在多达3%的范围内波动。体重测量基本稳定,偶尔会出现上下1公斤的波动,或许对许多人来讲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出现BF?提示,表示体脂率没有测出来

16.9%的体脂率挺健康吧?虽然在Aria上这个值不够稳定
而且Aria在体重测量时还有一些别的讲究,比如说此秤不宜放在地毯或者其他软质地面上做体重测量,以实际测试来看,将Aria放在普通的短绒地毯上称以及放在木质地板上称,来去可达3公斤,如果你希望自己看起来轻一点,就大胆将它放在地毯上吧;再如一次称量后,必须等到WiFi同步完成(无论成功与否)才能进行下一次称量,时间大约在15秒左右,所以要是有人排队称重的话,加上称重所需大约5秒左右的耗时,多人称重时间耗的恐怕会比较久。

长时间不用秤时,在上秤后屏幕可能会显示SENSING感应中或THINKING思考中字样,此时需要稍待片刻
在极其偶尔的状况下(如长时间不用秤),站上秤,屏幕会显示SENSING和THINKING的字样,这样的话耗时就更久了;此外以小编的经验,穿鞋上秤几乎无法测出体脂率数据,以光脚测为最佳,这或许与Aria测体脂率的方式有关。
全家人都能上秤
在用户将Aria顺利接入WiFi网络且与Fitbit账户绑定后,首次过秤,用户就可以到Fitbit网站中选定本次做称量的人是谁,比如设置称量的人是用户自己,并设定此人身份的ID简称,最多3个字母。此后该用户再度称量时,Aria的屏幕上就会显示此用户的字母简称。

家里有客人来也能称,屏幕会显示GUEST,只不过不会显示体脂率,难道是给客人留面子?
一台Fitbit Aria体重秤最多支持8名用户的数据记录,用户可在Fitbit站点设定邀请其他7人共同使用此秤,也就是说8名用户都必须有Fitbit账户才行。这对三代同堂的全家人共同健身会显得很方便。而且Aria能够识别不同用户的身份,确认上秤的究竟是你隔壁的室友还是你女朋友,于是他们都能在自己的Fitbit账户中看到自己的体重——不同用户亦可设定自己体重的隐私,可不让其他人看到,显然体重对女性用户是个大型隐私。

在2个或多个用户体重相近时,Aria会发出询问当前称量的是谁,通过点按整个秤面就能选择是哪个用户
当然除去已加入使用群体的用户,若有客人要来你家称体重也是可行的,只不过屏幕上会显示GUEST字样,而且不会测量体脂率,GUEST的体重也会同步到云端。不过Aria似乎是根据不同人的体重来确认每个人的身份的,如果几个用户的体重相去甚远,则身份判断会比较容易,但如果家里有两个人的体重很相近,Aria就会要求用户选择当前称量体重的究竟是谁,屏幕上会显示“疑似”用户ID,后跟一个问号,如果不是该ID,用户可以通过用脚在整个秤面上点一下切换至其他用户,直到选择正确的用户ID后等待系统确认。

在Fitbit账户中就能清楚看到每个人的测量情况,当然这是根据隐私设定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闲置状态下,Aria体重秤屏幕会关闭,在感应到有人上秤后就会亮起并显示数据和提示。只是Aria并不能用于测量一般较轻物体的重量,也就是说若将可乐、手机之类的东西放到秤上,Aria是不会有任何反应的,似乎以10岁以下儿童的体重就难以在秤上得到应有的结果了,所以准备将Aria当普通电子秤来称各种东西的人的希望也就落空了。
赤果果鞭策减肥
称体重和体脂率,得出BMI值其实并没有多么神奇,关键就在其后的数据呈现。Fitbit目前在绝大部分平台都有配套的应用,包括了Windows Phone,这是个一站式的应用。Fitbit应用本身可对Fitbit Flex这样的可穿戴健康追踪设备做步数、卡路里消耗等数据呈现,也可显示Aria测得的体重和体脂率信息,显然这才构建起了完整的健身生态圈,毕竟对很多减肥人士来说,赤果果的体重数据和趋势,以及“肥胖”判定才能让他们真正醒悟该去减肥了,也才能拿起Flex去慢跑。

用了体重秤,体重立刻稳步下滑,因为看到数字会感觉很惊叹

和其他健康数据一样,用户可设定目标体重,Fitbit应用内每天就会显示离目标体重还有多远,并且以曲线形式描述每日体重变化趋势,如果能配合Fitbit的饮食建议和健康手环的运动目标,将体重降下来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即便1200元的价格对于体重秤而言还真是稍稍有那么点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