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极致还有多远?Surface Book 2评测

中关村在线
性能增强苏菲2.0
2015年秋季微软Surface Book横空出世,又一次将科技粉丝的目光聚焦在自己的身上。如今Surface Book 2已经问世,她有哪些进步?又会有怎样的实际性能?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来展开对这款新锐产品的评测分析。

距离极致还有多远?Surface Book 2评测
此前我们曾经预测过Surface Book 2可能的发展情况,批驳过Surface Book 2放弃铰链形态大改的谣言。如今“真命天子”已经登基,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定下结论——Surface Book 2的模具相比1代和Performance 基本没有变化,只有细节层面的调整,主要在于接口和性能配件的升级。

Surface Book 2 13.5英寸版
当然,我们知道Surface Book“性能增强版”也就是坊间传言的Surface Book 1.5在去年已经问世了,他搭载了更为强力的GTX965M 显卡。不过当时吃瓜群众们对此其实是不买账的——GTX965M 的GM206核心毕竟同样是过时落后产品。如今Surface Book 2尘埃落定终于配备了新锐配置,还增加了15英寸的新款,我们可以简单复盘一下。

13.5英寸两代Surface Book 参数对比

Surface Book 2 13.5英寸版
Surface Book 2的13.5英寸版 平板部分是无风扇设计,15英寸版则有风扇,除此之外两者几乎就是简单的放大关系,电池容量应该也都是70瓦时,根据微软官方数据据称可以达到17小时的使用时间。由于新款Surface Book2 除13寸低配版配备i5 7300U以外全线配备8代酷睿低电压旗舰四核i7 8650U处理器,并且两个尺寸的高配版拥有GTX1050/GTX1060显卡,性能提升可以用飞跃来形容,也让诸多玩家和笔记本爱好者由衷地感到欢喜。

测试几款笔记本平台

测试几款笔记本平台信息
本次ZOL 收到的是13.5 英寸产品,搭配GTX1050 显卡。考虑到8代酷睿低电压四核产品的性能水平同模具发挥关系极大,我们选择搭配i7 7820HQ 核显版的惠普Elite Book 1040以验证同为轻薄本时,Surface Book 2低电压处理器的性能定位水平。由于惠普这款产品的功耗墙非常明显,我们额外加入了Alienware 17 ,以满血的i7 7820HK为锚,标定Surface Book 2为代表的低电压CPU家族整体性能段位。在GPU方面,我们选择联想拯救者R720这款热门产品来对比Surface Book 2的游戏实力。
百炼模具绕指柔
Surface 家族就是为了惊爆大家的“眼球”而生的。从Surface Pro 到Surface Book,他们在功能形态和材质工艺上的创新、乃至外观美学的设计感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Surface Book 2的模具同一代基本没有原则上的区别,我们以手中的13.5英寸版本为例,为大家介绍如下。

Surface Book 2拆开模式
Surface Book产品给人的感受首先就在于其将二合一产品的分离形式实现了有意义的伟大创新。这个家族系列的屏幕部分可以被取下当做单独的平板使用,也可以反接换成联想Yoga 一样的帐篷方式使用,其灵活性优势显而易见,尤为难得的是Surface Book 完美支持热插拔的独立GPU设计。Surface Book系列连接部分的铰链设计,乃至键盘、涂层烤漆工艺都透露出精致的简约工艺美感。这也是Surface Book 能够成为明星的重要条件。



铰链细节 点击可看大图
在Surface Book 2上,铰链设计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 Surface Book 初代的单手开合是比较困难的,2代改善了阻尼系数使之成为可能。同时,Surface Book 2重新设计了铰链的连接结构,底座部分的厚度增加到了23毫米,使其更为牢固,避免了平板部分在打字时候的频繁颤动,在使用体验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两代Surface Book 2的屏幕开合角度都是125度,这并没有变化。

转轴外侧特写
13.5英寸是能够同时兼顾便携型、性能与视觉体验的理想尺寸,Surface Book 2机身基本不变,重量从1580g左右上升到了1640g左右,主要是内部部分细节结构调整的结果,外观不太能够分辨。Surface Book 2机身合盖之后的厚度约为13-23mm,基本没有变化,整体的便携型不错。至于那个屏幕与机身无法贴合的特色设计,Surface Book 2并不是大刀阔斧的革新者,依然完美地继承了下来,可能会誉满天下、谤满天下吧。
触控屏幕多种体验
由于可拆卸铰链的存在,Surface Book 家族拥有了二合一笔记本类型产品典型的多模工作模式——拆卸平板模式、帐篷模式、笔记本模式等。相比于初代,Surface Book 2的拆卸速度和稳定性都提高了不少,不会频发出现蓝屏或者键盘分离按钮失灵的情况了。当然,这种拆卸仍然会受到系统影响,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就发现,Adobe 服务乃至一些系统进程会阻碍分离的实施,必须注销或者结束相关进程才可以。

Surface Book 2 笔记本模式

拆下平板部分可以单独使用 续航时间后文会提及

部分系统进程 Adobe 进程可能妨碍分离

翻折后的工作室模式


结合自动旋转视图模式可以有更多组合
接口扩展性方面,Surface Book 2的键盘底座左侧配置了2个全尺寸USB 3.1 接口,1个SD卡读卡器插槽;底座右侧配置了USB 3.1 TYPE-C端口以及1个Surface Connect接口,此外在显示屏部分配置了1个耳麦插孔。



左右接口和耳机插孔 点击可看大图
需要注意的是,Surface Book 2相比初代不但升级了USB 的带宽,也增加了TYPE-C接口,该TYPE-C接口 拥有3.1规格但并不支持雷电。
此外,Surface Connect的Thunderbolt功能依然存在,可单口实现4×5Gbps USB3.0+2×4K 60Hz DP输出,配合微软官方推出的Surface Dock可以扩展出更多接口,同时保证数据传输速度。Surface Connect接口的宽非常高,可以轻松实现大容量数据高速传输。
超清触控细腻体验
Surface Book 2家族继承了Surface 家族的触控基因,其13.5英寸PixelSense多点触控显示屏,具有3000×2000分辨率(267 PPI)触控精度非常惊人,如果配合新一代的高精度触控笔以及Suface Dial 等附件,可以实现许多画师之前没有体验到的顺畅手感。

Surface Book 2屏幕显示细腻艳丽 有轻微过饱和现象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本次Surface Book 2并未附赠触控笔等附件,我们只能以常规形式来感受他的细腻触感。Surface Book 2来到我们手中的版本是1709创意者更新版,由于看起来这台机器有被人为重装过的迹象——“打开浏览器会自动弹出如何破解激活Windows 创意者更新的中文搜索引擎页面“,所以我们并不清楚Surface 的原生系统是否有特殊的优化。我们此前收到的Surface Studio 一体机设置页面就有单独定制的色域切换选项,可以在P3、Argb、Srgb等模式下自由选择。


Surface Book 2的可视角度达到了比较优秀的水平

Argb 色域77


NTSC 色域73 Srgb 色域97
这款屏幕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广色域屏,经过我们的测试其色域覆盖范围略微超出主流的轻薄笔记本产品,NTSC色域为73%,Srgb色域为97%,Argb色域为77。不过这款屏幕的过饱和显示现象比较明显,颜色失真同有些手机屏幕略有相似之处,这是Windows 系统级的颜色管理始终没有升级的后遗症。时至今日,只要不是古董环境的Windows软件,类似Surface Book 2这样3000X2000甚至更高分辨率的屏幕下,软件缩放的问题都基本能够解决。Windows 自身的缩放已经非常程度,对于实在无法兼容的老旧软件也有局部放大机制,但在颜色管理层面,桌面和任务栏仍然会面临过饱和情况,广色域显示器或者准广色域显示器的直观体验仍然比较糟糕,这是我们迫切期待微软以后能够尽快改善的Windows元素之一。

支持Windows Hello 人脸识别
Surface Book 2和上一代一样总共拥有两个前置摄像头和一个后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中,一个是Windows Hellow面部识别登录的专属摄像头,另一个是500万像素,1080P的规格,其后置摄像头则为800万像素。Windows Hellow的识别率很高,在人群中也会获得较高的回头率,科技感爆棚,而另外的两个摄像头画质也还算可以接受,APPX Modern 应用的设计也比较人性化。

前后摄像头操作比较明白清楚

前后摄像头操作比较明白清楚
Surface Book 2 的相机程序基本上还算比较实用,有常见的ISO、曝光补偿等功能,对焦速度也比较快,视频功能的UI设计同手机比较类似,用起来比较方便。从实际拍摄来看,拥有基本的记录价值。
键盘触感极限散热
Surface Book家族的键盘部分的做工非常精致,整个键盘面凸起布置在弧形拱起的艺术感C面上,同时由于键盘顶部预留位置较少,可以看到其腕托与触控板的面积非常大,打字时手腕放在上面非常的舒服。Surface Book 2的C面布置和之前的增强版以及初代基本一致,在键盘基准面的高度上可能略有差异。

Surface Book 2键盘面整体
初代的Surface Book 键程约为1.55毫米,虽然键程比较长,但回弹力度相对来说不是同类型里最突出的类型。Surface Book 2的键程加大到了1.6毫米,回弹力度大大增加,这次不但碾压MacBook 之类的产品没有压力,也可以同主流的ThinkPad等一较长短了。作为生产力工具,键盘是Surface 家族的核心奥义之一,升级正是题中之义。

Surface Book 2键帽
Surface Book 2键帽布局略微不同于其它产品的一点是,在按键区域右上方的Del键左侧配有屏幕卡扣的弹出键。因此要取下屏幕首先别忘了要长按这个弹出键,直到屏幕显示“Ready to Detach”的提示时,才能将屏幕取下,毕Surface Book 2键盘部分搭载了独立显卡,并且支持热插拔。这个按键有红、绿两种指示灯状态,非常好辨认。

Surface Book 2触控板
Surface Book 2的键盘背光为白色,支持二级调节,亮度不算很强,照亮键帽字母就够了,避免了对眼部的刺激。触控板方面,Surface Book 2继承了前辈的光荣传统,一体式触控板非常宽大,表面涂层触感细腻,完全可以同Mac系列一较长短。

Surface Book 2键盘特写
Surface Book 2屏幕部分没有风扇,但是散热格栅围绕了边框一圈,底座部分的屏轴进气孔也比较合理,整体设计是相对柯旭的。在极限散热方面,我们利用在AIDA 64和Furmark甜甜圈工具对Surface Book 2进行只靠,测试条件室温约为20摄氏度,时长约为15分钟。


Surface Book 2进气格栅特写
在过去的测试中,Surface Book初代的CPU、GPU没有出现任何降频情况,曾经让我们非常惊喜, 但是Surface Book 2毕竟搭载了跨时代的低电压四核心八代酷睿处理器,功耗墙的客观限制无法回避。在极限测试过程中,Surface Book 2的CPU降频到1.8GHz左右,GPU降频到1.3GHz附近,属于轻薄本的正常情况。

Surface Book 2内核温度

Surface Book 2内核温度

Surface Book 2内核温度

Surface Book 2键盘面表面温度


Surface Book 2顶盖和底盖的表面温度情况
温度方面,由于降频的作用,Surface Book 2的内核温度并不高,CPU只有66度附近,而GPU温度则控制在75度以内。在外温方面,由于屏幕部分布置了CPU 等核心部件,所以温度较高,键盘部分体积富裕,应付GPU的热量更加轻松。由于平板模式下用户很少重负荷使用,真正满载的笔记本模式下,发热区又集中于碰触不到的屏幕部分,Surface Book 2 形态的独特价值也因此而显现。
续航与产品细节品味
PCmark 8中,我们依次检验了Surface Book 2在平板模式与笔记本模式两种形态的性能和续航情况。根据媒体消息,Surface Book 2两种尺寸的电池容量都为70Wh左右,还是有相当潜力的。

测试采用节能模式 百分之七十五亮度

合体成绩接近7小时
我们的测试设置是百分之七十五亮度、平衡(系统只有平衡)模式下的节电模式,测试项目是PCMark 8的Work 模式。Surface Book 2的成绩为6小时53分钟,PCMark 8运行完成时电池仍有18%的余量。 我们用同样的设置单独测试平板模式时,其时长为1小时44分钟。无论是整体还是平板模式,Surface Book 2的续航时间都比Surface Book 有了约半小时的进步提升。

Surface Book 2包装箱内饰

Surface Book 2顶盖特写

Surface Book 2镜面屏幕略有反光

Surface Book 2 LOGO特写
在结束外观部分之前,我们最后补充一下Surface Book 2的一些细节特征。首先是这款产品的整体结构都是镁铝合金材质,其表面涂层有意识地像科技感方向靠拢,并没有凸显出金属亮光的质感,而是接近复合材质。 Surface Book 2的触控屏为镜面设计,在某些条件下会有一定反光情况出现,另外虽然比1代的连接更加牢固,但2代的平板部分重量还是比较大的,在握持时重心与普通笔记本仍然区别巨大,一定情况下容易倾倒,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