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太少or技术垄断 静电容键盘为何火不起来?
在机械键盘和薄膜键盘之外,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静电容键盘。与它同期出道的机械键盘如今已是大红大紫,反观静电容键盘,虽有着独特的手感,却长期叫好不叫座,产品也寥寥无几。那么问题就来了,静电容键盘为什么火不起来?
在讲故事之前,我们还是先来简要了解一下静电容键盘的构造。
从观感上来说,静电容键盘的构造可以说是薄膜键盘和机械键盘的融合。拆开键盘后,主体是一块PCB板,PCB板上面铺有一层带有碗状的橡胶薄膜,很像薄膜键盘;PCB板的下面,一般会用钢板加固,在橡胶碗和PCB板之间夹着锥形的弹簧。从原理上来看,静电容键盘是通过静电容原理触发的,所以它的PCB板和机械键盘的PCB板大不一样。正因为它拥有着巨大的PCB板,所以可以大量焊接防冲二极管,也就可以实现全键无冲。
好了,故事开始。
其实,静电容键盘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1980年代,德国的Cherry和美国的Keytronic两家公司就申请了许多项关于静电容键盘的专利。其中,Keytronic与后起的日系Topre就拥有很多关于静电容键盘中橡胶碗的专利。
我们知道,Cherry MX轴体的专利在2014年就到期了,国产轴体风起云涌,但是手感都不尽相同。这是因为在机械轴中,触点的金属片、弹簧、开关帽,甚至底座等都能在一定程度影响手感,所以山寨起来不是那么容易。但是静电容键盘却不同,静电容键盘中橡胶碗结构不仅是最容易也是最直接产生压力段落差的结构,容易造,且造价十分低廉。
在获得了橡胶碗专利之后,Keytronic和Topre两家公司的使用方式却不尽相同。美国的Keytronic将这些“碗”运用到了廉价的薄膜键盘中,并得以推广,其中不乏经典传世之作。而日本的Topre则坚持静电容键盘的生产,所以我们在静电容键盘的PCB板上经常会看到Topre的字样,这代表这这块板采用了Topre的标准。虽然Topre掌握着静电容键盘的制造技术,但是旗下RealForce和富士通的HHKB两大品牌却长期止步不前,没有什么革命性地突破。在2014年中旬,随着我国富勒自主静电容键盘FL8000的问世,才终结了Topre一统天下的局面。
虽然从此之后,国内生产静电容键盘的厂商逐渐增多,但是依旧改变不了它下行的命运,在火了一阵子之后便销声匿迹了。那些旧日的国产静电容键盘早已部分停产,目前电商平台上能搜到的也寥寥无几。
那么,静电容键盘为何火不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
第一,受众太少,市场需求小
众所周知,机械键盘的发展得益于游戏行业的推动,从手感多样、耐用度高、全键无冲,到后来RGB炫彩背光、插拔轴体和键帽文化,机械键盘的设计迎合了游戏用户的偏好。但是静电容键盘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单一的手感,高昂的价格,加上缺乏创新,就算它的目标群体明确,产品定位清晰,在游戏大环境的迅猛发展下,跟不上时代的静电容键盘只有被人遗忘的命运了。
第二,日本Topre技术垄断
日系Topre对静电容技术和专利几乎处于垄断地位,而像是锥形弹簧和橡胶碗这类部件是最能影响手感的。就算是富勒在2014年中旬推出了FL8000静电容键盘,也不得不改变原有设计,取消了锥形弹簧,采用空气阻力设计,外加黄金套,手感和日系的静电容键盘仍旧有所差别。
第三,高昂的售价
目前,京东搜索国产静电容键盘售价都将近1000元,而日系静电容键盘的售价更是在1500~2500元人民币之间,比起机械键盘,价格实在太过昂贵,这主要因为Topre定价高昂所致,这也是消费者们为什么不愿意去选择静电容键盘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四,市场宣传力度差
正因为静电容键盘不像机械键盘拥有庞大的游戏受众,所以宣传中get不到点,消费者也很难引起心理共鸣,这都是阻碍其市场宣传的原因。
其实,静电容键盘似乎被它的售价神化了,从本质上来看,它更像是一个采用了静电容触发原理和全键无冲的薄膜键盘。静电容键盘的案例也告诉我们,一款产品只有准确地定位自己,才能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