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寸曲面小米电视3S体验:内容是把双刃剑

新浪科技

一两年前,互联网电视给我们的直观认知有两点,智能、低价。然而近来,随着智能电视的普及,电视又属于耐耗品,低价促销已经不能有效刺激消费了,所以电视厂商纷纷提出高端化战略。
小米也不例外。上个月底,小米发布了第一款大尺寸曲面电视,,也是继小米电视3 70英寸后又一台接近万元级的产品。不过习惯了低价产品的网友可能摸不到头脑了,什么时候小米也卖这么贵了?
那么小米的首款曲面电视,价格又不菲,表现又如何呢?
外观

65寸曲面小米电视之所以命名为3S,外观设计和小米电视3十分相似。区别之处在于把屏幕换成了三星曲面UHD液晶面板,整机被掰弯了。

外观上最大的亮点即为机身的厚度,电视最薄处仅5.9mm,相比小米电视2S和3的9.9mm有大幅提升,视觉冲击力还是非常大的。

稍有遗憾的是,左下角边框做工有些粗糙,塑料边框未对其,而且缝隙较大,其它三个角几本贴合。
3S使用金属背板和标志性的人字形深灰金属底座。电视背面也非常简洁,仅有电源和“米线”两个接口。

这款产品依旧使用分体的设计,主机仍是上一代小米电视3的配置。包括MStar 6A928新品。采用主频1.4GHz的4核Cortex-A17 CPU、Mali-760 MP4 GPU、2GB DDR3内存和8GB eMMC 5.0闪存。

主机背后包括3个HDMI 2.0接口、一个USB 3.0、一个USB 2.0、米线接口、VGA、网口、AV、3.5mm耳机孔、有线闭路。
配件包装中,除了遥控器、电池、电源线、米线外,依旧配备了螺丝刀和额外的螺丝钉。
屏幕
根据实测,这款三星原装屏幕色域在87.12% NTFS,属于液晶电视中的中上水平。
把电视亮度调至最高后,实测为349.7流明,其中不同区域亮度波动较小,最大差在10名流最后,电视亮度想对均匀。得益于小米在背光模组上的研发,电视黑场亮度仅为0.02名流左右。

更低的黑场表现也让这款产品的对比度得以提升。使用钱教授4K测试图,可发现,暗处可达到4的级别,亮出可达到254,均超过平均水准。





清晰度方面使用钱教授4K测试图可发现,文字清晰,达4K解析度标准。


色彩还原方面,除绿色与黄色间出现些许偏差外,其它颜色还较为精准。
系统

系统方面依旧是一层式UI,这也被常用于之后许多互联网电视的设计。界面直观简单,最左侧是信号源选项,之后是在线视频分类,然后是应用中心、播放器、文件管理等常用默认软件,最后是全部应用。

下拉菜单中还是天气、日期、通知等消息和设置的快捷方式。如果外接了储存设备,这里也会有快速进入的接口。

介于小米生态链的诸多设备,小米在智能家庭的方面有着不小先发优势。通过电视可直接连接到安全摄像头等设备,可连接数量还是很多的。但有一点可惜的是,每个品类只有一款产品可选。

应用和游戏方面,常用的App基本都有过覆盖,但由于政策原因,应用和游戏的数量并不多。不过这倒算不上什么缺点,毕竟还是基于安卓系统开发,所以懂得自然懂。

游戏方面,电视支持手柄和体感游戏,并且在应用商店中可直接下载。不过随机并没有附赠游戏手柄与体感遥控器,还需要额外购买。

小米还推出了“投屏神器”手机App,通过手机可实现电视的控制、视频点播等、手机内容投影等功能。
目前这款App已经支持iOS和Android两个平台。
内容

内容方面自然是小米的强项。过去两年中,小米在视频方面动作连连,包括曾18亿入股爱奇艺、投资优酷土豆、参股华策影视等等。
目前小米视频网站联盟已经包括优酷、土豆、爱奇艺、搜狐视频等大多数视频网站,此外还有芒果TV、百事通、银河TV等牌照方。基本已经做到了除乐视、腾讯视频等全覆盖。这也是在发布会上,小米称内容是友商几倍的资本。

在发布会上,小米宣布与爱奇艺推出了奇异果VIP服务,售价199元包含了电视端、PC端和手机端的一年包年服务。

然而此前小米电视付费系统复杂的情况却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缓解。就比如像收看芒果旗下的VIP服务,依旧需要再单独购买。比如如下的这个界面。
其实这也不是小米不想解决,不能推出一个超级VIP是因为无法进行利益分成。总之支付问题,小米还需要解决。
体验
纵观下电视的历史,可以发现,从CRT到背投再到液晶乃至OLED,薄是电视发展的趋势之一。然而音质与超薄难两得,压缩机身的同时,音箱音腔也不可避免的减小了,所以音质一定会受损。
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年厂商纷纷推出分体电视或独立音响。
小米电视主机的音效相比普通的电视音响,效果还是要好很多的。低音浑厚,声音层次分明。
在4K播放方面,在样片测试中不会出现跳帧的情况,拖动也不会出现马赛克和卡顿现象。
总结
65寸曲面小米电视3S是定位中高端的产品,从画质的角度来看,测试结果有些出乎意料,画质方面可达到中上的水准。得益于分体设计,独立音响让产品的音效也超越了平均水平很多。
丰富的内容是小米电视的强大竞争力之一,但聚合各个平台,导致无法推出统一的会员服务依旧是小米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硬件细节上的做工,依旧是小米和顶尖标准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