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抗拒的薄 索尼9.9毫米ZX1液晶电视评测

IT168.com
去年的11月份,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在京宣布了即将发售截至目前世界最薄的液晶电视ZX1,其厚度只有9.9毫米。2009年4月20日,索尼中国公司终于实现了当初发布的消息,革命性的发布了久违了的9.9毫米ZX1系列液晶电视,成为了截止目前市场中最薄的液晶电视产品。
能够做到如此之薄的原因是其采用了新开发的边缘LED背光技术,在BRAVIA ZX1系列中,索尼首次运用了先进的炫薄边缘LED背光源技术。与传统的CCFL背光源的排列方式不同,炫薄边缘LED背光源技术将发光二极管分散在屏幕的四周,并依靠一层极薄的导光层,让背光均匀覆盖画面的每一处细节,不仅实现了优异的色彩表现,更节约了内部空间。这是9.9毫米超薄的奥秘所在。
端午节前一天我们正式收到了这款索尼40ZX1液晶电视,经过了几日的评测的试用过程,终于完成了今天这篇详细的测试内容,对该机感兴趣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LED背光应用在液晶电视中进来十分热门,并且分为白光LED和RGB LED两种。前者成本低、发热量小,可以让显示器件更为轻薄,但在对比度改善上仍然和冷阴极背光一样,只能做到整个画面的亮度调节。今天我们带来的这款40ZX1就是属于白光LED的类型,如果你对采用RGB LED背光的索尼55X4500感兴趣还可以关注一下我们之前的评测内容“动态LED背光初探 索尼旗舰55X4500详评”。
索尼边缘白光LED技术原理图
索尼9.9毫米ZX1液晶电视
索尼40ZX1主要参数 | |
显示面积 | 40英寸 对角线 |
物理分辨率 | 1920×1080 高清 |
重点技术 | Motionflow 100 Hz 、BRAVIA ENGINE 2、白光LED背光源、射频遥控器 |
接口 | 4xHDMI;2xYpbpr;2x AV;2xS端子 USB 2.0 |
机身厚度 | 9.9毫米(最薄处) |
外型尺寸 | 131mm × 302mm × 286mm |
重量 | 15kg (带底座) |
那么接下来今天的内容就正式开始,后面首先从产品拆箱开始。
索尼ZX1液晶电视拆箱
接下来就是第一手的拆箱过程,从整体包装箱的规格来看,相比索尼同尺寸的其他产品要小很多,毕竟机器只有9.9毫米嘛,将前后左右的四个白色卡子拿下后就可以将箱子上盖掀起。

索尼40ZX1包装箱

我们拿到的是40英寸的产品

侧面有生产日期以及产品的识别码,可以看到这台机器是5月22日生产的

掀起盖子后可以看到几大块附件

首先是无线信号发射盒

带音箱功能的金属底座

音箱金属底座全貌

索尼40ZX1庐山真面目

机身背后的产品标签
这款ZX1的附件非常之多,机械结构精密,接下来我们继续看一下产品的其他附件以及底座的安装方法。
索尼ZX1液晶电视拆箱二
前面看到了几个重要大附件,接下来机器还有很多小配件,下面来一一看一下。

配件盒子

说明书、保修卡、质量证书、维修地点等等

维修卡的局部特写(这应该是第297台?)

全部的附件
索尼ZX1丰富的配件很多,包括两条电源线、变压器、遥控器、挡线板、红外接收器等等,好了,看过全部的配件后马上开始安装底座了。
精密的机械结构 底座安装方法
索尼40ZX1拥有很出色的机械结构,尤其体现在底座的安装方面,将电视机反过来后可以看到40ZX1的底座连接卡口部分,如下图:

精密的底座卡口区
带音箱的金属底座特写

底座上方触点特写,用来传输音频信号

底座正面
在熟悉了一下机身与底座的卡口连接方法后,下面就可以开始安装底座了,其实这个过程十分简单,如下图:


安装底座方法
这样底座就安装完毕了,不过事情还没有结束,接下来要马上对这款号称无线产品的40ZX1做好线路的隐蔽工程,需要将电源线埋藏在机器内部,如下图:


大功告成,干净清爽吧?
以上,这台40ZX1的安装过程就全部完成了,这款产品的各个细节设计都非常精密,包括机身后面的挡线板的卡口等等。但是笔者发现了一个该机的缺点,大家都看到机身的背部是采用了镜面高光材质,所以灰尘会随着辐射和静电粘到机身后面,所以一定要经常清理,否则灰尘会越积越多,同时高光材质平时也不宜用手触摸,容易留下指纹痕迹。
索尼9.9毫米ZX1电视超薄之谜
在了解索尼ZX1超薄秘密之前,首先要了解液晶电视的成像原理,简单的说液晶面板是一块透明不发光的极薄的屏幕,是通过电视内部的背光源灯来照亮的,也就是说液晶面板加背光灯形成一个完整的液晶模组,然后将这块液晶模组安装到电视机中再连接各种电路板试用,因此液晶面板的成本占到了一台液晶电视的70%以上。目前大部分液晶电视都采用的是传统的冷阴极背光灯管,称为CCFL。
冷阴极背光灯
我们可以将它看做一个长明灯,它的光是不能间断的,因为灯管是同时照亮整个液晶面板的,而不是单一像素。通过上图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一台液晶电视的结构,最后面的是背光灯管,前面的还有一些漫射板、偏振板等等修正发光的材料,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普通液晶电视的结构,那么今天要说的是索尼9.9毫米的边缘LED背光技术,下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边缘LED技术的原理图。
索尼边缘白光LED技术原理图
和传统的CCFL相比,边缘LED背光是通过在电视的上下左右四个边上设有一排白光LED灯管,通过特殊的漫射技术来实现整体的均匀背光,虽然无法和RGB LED背光相比,但由于采用了LED技术,色彩显示上同样非常出色,下面是我们实拍ZX1内部的结构背光图。
这是一张俯拍的ZX1白光边缘LED背光图
上面图片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被切割的一部分屏幕上方的边缘LED灯,这样一来就省去了厚重的背光灯模组,从而实现了9.9毫米的超薄机身。
美女为大家展示ZX1的厚度,甚至比手机还要薄
实际上索尼这种边缘LED背光不仅在液晶电视上使用过,熟悉的朋友都知道索尼早已推出了自己的LED笔记本,这种边缘LED技术也应用于笔记本电脑领域,这次的ZX1相当于引用了过去的技术,实现了新的突破,不过以ZX1的技术含量来看,高达26000余元的售价还是过高了。
索尼9.9毫米ZX1电视外观赏析
索尼新型的边缘LED背光技术无疑是ZX1系列最大的亮点所在,该技术让ZX1的机身达到了目前市场最薄的厚度。简单的说,ZX1没有采纳传统液晶模组中背后安装CCFL背光灯的设计,而在液晶面板的上下左右四个边上安装了LED灯管,从而实现9.9毫米超薄的机身,那么下面就来看一下这样的超薄设计能带来多少震撼。

索尼40ZX1液晶电视正面实拍
华丽而且纤细的机身

其他角度特写

左上方印着BRAVIA的标志

右侧设计了功能按键区和电源指示灯

底座安装后的效果
从底座到机身,索尼40ZX1全部采用了金属的机身材料,但机身重量仍然保持到了惊人的15kg (带底座),这也算打破了40英寸液晶电视的一项记录。
强大实用的射频遥控器解析
通常在评测电视的时候遥控器很少单独拿出来说,但这款40ZX1的遥控器还是单独介绍一下比较好,因为其采用了目前国内很少见的射频信号方式,可以没有角度没有阻碍的进行遥控,并且遥控器的也有所改良,整体而言可以说是更加的人性化了,下面来看一下遥控器的特写。

遥控器整体效果
索尼的遥控器设计一直以来是公认的科学,按键的排列可谓是千锤百炼,相当顺手。这款新品40ZX1的遥控器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并且增加了更加人性化的设计,其将各种信号切换设计成为了单键切换,这样一来可以省去非常许多麻烦的操作。
射频遥控器强大的地方就是能不必考虑方向和障碍物,但如果家中有两台索尼电视的话该怎么办呢?实际上采用射频遥控器的产品是可以单机匹配的,也就是说可以设置只能控制这一台电视。
无线传输装置图赏
为了让外观更显轻薄,BRAVIA ZX1将接收器和机身分离,从而使得机身实现了15KG的超轻化。应用索尼BRAVIA 1080 wireless无线高清传输技术,调节器通过内置的无线发射器可以将与之连接的蓝光播放器、数码摄像机等高清设备里的视频信号无线传送到ZX1屏幕上,如下图:

可以无线传输的ZX1液晶电视
我们过去曾经测试过一个索尼推出的专门用于无线传输的设备,名为location free。这台索尼40ZX1相信就是借用了自家的location free的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实现最高1080i的高清信号传输。而这台无线发射器就相当于location free的发射器,40ZX1则内置了接收装置,那么下面就来看看无线传输盒的外观赏析。

无线信号传输盒

无线信号传输盒细节特写

无线信号传输盒正面特写

无线信号传输盒背后接口实拍
前面已经提到了,电视机本身只有一组HDMI接口,但无线发射盒后面则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接口,包括1组AV、1组分量、3组HDMI接口、天线接口等等,这些信号源均是通过索尼的无线高清技术传输到40ZX1当中,此时只需要连接40ZX1的电源线即可享受没有线的数字家庭感觉。

索尼无线高清播放机正面

索尼高清数据传输盒打开后的样子
表面看似时尚的无线传输盒其实内置了许多功能按键,里面还有一个USB接口,方便我们连接USB设备浏览照片等等的功能。
40ZX1首次开机导航设置曝光
前面用了8页来讲述产品的外观和细节后,终于可以开始正题。索尼ZX1和X4500系列机器一样,首次开机会有一个设置向导界面,通过向导可以完成最初其电视机的设置内容。

首次开机的语言选择

对无线媒体信号发射盒进行设定

快速开机功能
略有延迟 ZX1 XMB菜单深入解析
索尼强大的工业设计水平是毋庸置疑的,这款ZX1电视上面的功能设置按键也十分特别,采用隐藏式的背光功能区设计,一开始笔者也完全没有发现这个菜单区的存在,后来将手在电视下方不小心碰了一个按键才发现了这个隐藏的秘密,如下图:

背光式功能按键区,尤其是夜晚极为漂亮

科技感十足
索尼40ZX1是一台很有特点的电视机,除了各种极致的工业设计结构以及超薄的机身外,还拥有一个无线信号媒体发射盒,通过这个装置来对电视机进行操控,这本是一个更加别出心裁的设计,但实际使用起来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小问题。大家都知道索尼的新一代BRAVIA液晶电视已经将操作界面全部更新到了XMB跨界导航菜单,但ZX1和索尼的其他电视不同,其XMB操作界面是内置在这个媒体发射装置上的,我们所看到的XMB菜单是来自媒体发射盒向显示屏发射的无线信号,这是自动发射的。因此会牵扯到了一个同步传输信号和延迟的问题。
简单的说,索尼全新的菜单系统是由XMB界面和传统菜单的结合方案。一般的产品是同时内置传统菜单和XMB菜单的,然后互相调配使用。但因为ZX1采用了分离式的多媒体设计,所以液晶屏本身只内置了一个索尼传统电视的操作界面,另一个XMB界面则放到了无线传输装置中。
时常出现的菜单信号不稳定情况
如果采用电视机本身的屏幕HDMI接口则表示不通过多媒体发射盒,这样电视机只能使用传统菜单,就不存在延迟的问题了。但连接了多媒体发射盒后,发射盒就会自动发射一个XMB菜单界面来调用ZX1本身的传统菜单界面,类似一个快捷方式的作用,但这样的设计就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在两个操作菜单交流的时候会出现一个延迟,这个延迟体现在XMB菜单调用传统菜单的过程中和直接操作XMB菜单的过程。并且因为机器的无线传输能力率有限,在同时传输高清视频的时候如果进行菜单操作的话会感觉到非常明显的延迟感,不过笔者个人感觉索尼的设计师也应该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最大化的简化了XMB菜单,下面就来看一下40ZX1的XMB菜单解析。

设定列表

外接输入列表

照片功能
大家都应该十分了解索尼的XMB界面了,这里笔者就不多做介绍了后面就来看一下具体菜单中的各种功能设置选项解析。
由于搭配XMB菜单使用速度实在太慢,所以我们关闭了多媒体发射器直接使用电视本身的菜单,这样就没有延迟问题了,而且实际上40ZX1的菜单速度非常快,如果没有媒体盒的XMB的无线设计也许会非常的完美。那么下面言归正传来看一下电视的菜单功能解析,首先按下菜单键后弹出了熟悉的主菜单界面,如下图:

索尼40ZX1主菜单界面
全新的40ZX1液晶电视的传统菜单界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在主菜单中进入图像设定二级菜单后,发现几个重点技术同画质调节归类为了同一级别选项,如Motionflow、电影模式等等,而画质的设定则放到了三级菜单,如下图:

画质调节
图像和声音设定中都没有需要特别介绍的,都是基本的选择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定。
因为电视没有提供VGA接口,所以该设定里面的功能都用处不多,有一些符合视频信号可能会需要进行画面位置的调整,其他的数字信号均不需要调整,同时电视提供了显示区域的设定,后面会有测试的图片对比介绍。
实际上给笔者感觉这些设置后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在多媒体发射盒与电视之间的操作总会有大概1秒的延迟。
图像色彩与1080p点对点测试
通过前面对功能菜单的介绍,大家都已经有了一个了解,这里笔者就测试了两个最常用的功能,一个是色彩的各种效果,另一个则是很重要的1080p全像素设定。首先来看一下电视机内设的三种显示模式,分别为标准、鲜艳和电影,电影模式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不过这款40ZX1新增的彩色增强技术可是非常强大的,下面笔者就拍摄的三张效果的对比图,如下:



其中标准模式最中庸,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另外的鲜艳模式颜色非常丰富靓丽,但看时间长了也会引起眼睛不适,最后还是电影模式最有味道,而且适合收看,不过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选择。下面来看一下全像素功能:


其实这个功能的好处就是将数字信号的额外信号进行全部显示,这样可以看到更广的内容,类似单反相机上面的全画幅概念。
玩游戏需注意ZX1媒体盒轻微延迟
前面我们提到了索尼40ZX1的媒体盒在信号传输上大概有1秒的延迟,如果是看电影或者电视节目的话,比原信号慢1秒不算什么,但如果玩起游戏来就基本没法进行了,为此笔者还是特意测试了两个游戏机,分别是Wii和PS2。

PS2基本无法进行游戏


浅谈Motionflow 100Hz与24p平滑处理技术
比较让笔者意外的是这款40ZX1也支持了Motionflow 100Hz技术以及24p的平滑处理技术。其中看到100Hz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了,就是一个插帧算法技术,可以将国内50Hz刷新的电视节目通过100Hz输出,目地是减少拖尾。而24p平滑处理技术可能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和普通DVD影片不同,高清影片的拍摄都是采用24p的刷新进行拍摄的,这要比正常电视节目的帧速少一倍,那么也就是说,画面会稍微不流畅。尤其是刚看完50Hz电影的时候,马上看24p会觉得十分不适应。

索尼蓝光视频测试设备
Motionflow是索尼第三代BRAVIA电视主推的一项技术,通过增加普通画面的帧画面量来达到更高的刷新度,目地是让画面移动更加平滑,大大减少拖尾现象。

如果有2台电视同时对比的话,能更明显的看出Motionflow的优势
没有开启Motionflow功能的机型,通过快速移动的画面,画面则稍微模糊,而开启后,动态清晰度会有所提升。尤其是在看球赛的时候,普通的液晶电视容易造成拖尾问题,不过Motionflow技术通过增加帧图像信息量来达到平滑的画面移动,就可以减少拖尾的问题。
·24p平滑处理技术
另外一项技术是24p平滑显示技术,由于高清片源都是以24帧每秒进行播放的,所以就会造成我们通常说的丢帧现象,索尼针对这以现象推出了24p的平滑移动技术,让24p的画面以更加流畅相当于五倍24帧画面的120帧来进行画面显示,当然是通过了特殊的算法,例如AB为一个画面,那么可能是ABABAAABB等组合顺序来进行演算以达到120帧的显示,并非通过普通的插帧技术实现。
有线电视效果实测
虽然40ZX1没有像X4500那样提供了强大的DRC处理技术,但有线电视的标清效果依然不错,画面细节处理较好,圆滑没有锯齿感,下面来看一下实拍效果。









因为没有X4500那样出色的DRC技术,原本以为ZX1的有线电视效果会令人失望,不过通过测试发现已经非常不错了,接下来继续看一下高清频道的效果。
LED实力展现 高清数字频道效果曝光
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标清中徘徊,这款ZX1实际上最大的卖点是在LED的背光上,所以在高清信号上其才算有用武之地,我们通过HDMI直接连接电视的显示屏,以保证无损的高清画面进行测试,总体画质表现令人惊喜,现在目前北京地区的已开通高清频道是四部,分别为CCTV高清、CHC高清电影、HD新视觉以及BTV奥运高清频道,下面就是我们对这四个高清频道进行的测试画面实拍。







因为笔者一直测试比较多的是CCFL背光的液晶电视,突然换了LED背光后就在颜色上发现了明显的区别,为了将两种背光的区别展现出来,笔者特意做了相同画面和相同参数下的对比测试,下面就来看一下传统CCFL背光PK LED背光的结果吧。
色彩风格截然不同 LED PK CCFL背光
这个测试的目的仅仅在于发现LED背光和CCFL背光之间的色彩风格的区别,这也是笔者一直很想进行对比的内容之一。测试方法很简单,我们挑选了一台普通的索尼CCFL背光液晶电视和40ZX1进行相同画面的对比。为了公平的测试,两台机器均采用HDMI链接,片源为CBHD 1080p信号,电视参数全部调整到亮度50、色彩50、色温中间色调,通过实际的对比发现LED背光的确有着不同的色彩风格,下面直接看对比照片。








通过本次测试大家应该都看到了明显的区别,但是对于色彩而言,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也不能说LED背光的色彩风格就更好,如果从实际判断来看,可以看出LED光源色画面的色域更广一些,而且颜色偏暖,宽容度也有所提升,但因为是白光LED,所以暗部细节和CCFL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薄与厚的概念 9.9毫米带来了什么?
之前见到很多朋友对索尼40ZX1都有一个观点,就是薄有什么好?其实笔者也想过电视到底有没有必要那么薄,不过当看到了这款9.9毫米的ZX1实物后就没有这个想法了,因为只有看到了这款机器才会发现薄的价值所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款9.9毫米的ZX1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本来笔者十分想将ZX1挂到墙壁上看看效果,但是没有支架最终还是没能实现,不过通过比划来看,把ZX1贴在墙上的确和一副油画的感觉差不多,通过上面的对比大家也能够看出9.9毫米的震撼了,不过高达26000元的天价也的确有些夸张。不过根据笔者判断,ZX1应该还处于测试阶段,等待成熟期后相信会有更低价更出色的产品出现。
内置壁画 USB照片功能测试
终于到了今天评测的尾声,在最后一个测试的环节就是机器的照片功能,借助ZX1强大的壁挂实力,索尼也为其提供了非常不错的图像幻灯片功能,操作非常简单,下面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并且机器内置了6幅油画,下面来看看这六幅画。

设置菜单一览









关于照片功能,值得一提的是LED背光源的寿命理论上将比CCFL更称,因此有希望作为大型数码相框挂在家中。总体该功能的操作感已经非常成熟了,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在外出后如果拍摄了照片就可以通过此功能直接在电视上播放了。
总结:26000元值不值?
经过了长时间的试用和测试总体来说,索尼ZX1的成熟度比较高,但还是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如果从大市场环境来看,LED已经是必然趋势,但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无论从产量和技术成熟度方面来说都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考验。以目前索尼ZX1的产品形态来看,26000元还是过高,如果价格定位再低一些相信会很抢手。毕竟无论从ZX1的工业设计还是机械结构上都非常的出色,首先从做工方面笔者就非常满意,唯一的遗憾应该还是无线媒体盒的设计需要进一步改进。

索尼KLV-40ZX1液晶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