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数码

中画幅新锐 富士GFX 50S无反相机评测

天极网

关注

富士近年来致力于APS-C画幅无反相机的研发,先后推出X-T2、X-Pro2等多款明星产品,然而人们对于相机画质的追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用户期待看到更大画幅,同时又便于携带的相机出现。基于这一需求,富士研发了代表未来潜力的中画幅无反相机GFX 50S。

中画幅传感器主要有53.7x40.4mm和43.8x32.9mm两种规格,53.7x40.4mm定位于中高端相机,像素在6000万至一亿之间。43.8x32.9mm属于入门级中画幅,像素在5000万左右。富士GFX 50S采用一块43.8x32.9mm的传感器。

值得一提的是,GFX 50S采用拜尔排列传感器而非X-Trans排列,因为中画幅感光元件尺寸较大,单位像素的面积较大,能够有效抑制摩尔纹及伪色的产生,因此无需借助X-Trans特殊的排列方式。这块传感器还采用了“无隙”微透镜技术,该技术以牺牲空间采样为代价来防止杂光进入、增加了单个像素的锐度。

富士GFX 50S采用G卡口,该卡口专为中画幅系统设计,卡口直径为65mm,法兰距为26.7mm,最小后焦距为16.7mm。使用多达12个电子触点发送和接收数据,由于富士无反系统结构缩短了后焦距,使镜头设计更自由,有助于开发快速、紧凑和高性能的G卡口镜头,同时防止暗角影响图像边缘画质。

GFX 50S机身由坚固的镁合金制成,坚固耐用。机身58处气密密封处理可以应对严苛复杂的室外环境。尽管传感器尺寸较大,但是采用无反光板设计的GFX 50S依旧保持着紧凑的机身,机身净重仅740克。

[为什么使用中画幅]

现在人们对于中画幅相机本身,以及为什么使用中画幅相机存在许多误解,就像多数人无法理解其高昂的定价一样(这点稍后阐述)。比起显而易见的高价,中画幅其实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优势。

首先,中画幅相机拥有更大的图像传感器,44x33mm格式中画幅的传感器尺寸是35mm格式的1.7倍。传感器大小决定了相机的像素和单位像素面积,两者都是直接影响画质的因素。可以说如果没有一个大面积的传感器,无论你的镜头和后期算法如何优秀,画质都只能差强人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44x33中画幅传感器与35mm,APS-C画幅的尺寸对比44x33中画幅传感器与35mm,APS-C画幅的尺寸对比

尽管35mm相机在画质上也拥有不俗的表现,但其传感器的记录方式依旧无法与较大的传感器相媲美。在“大底”相机上,我们不仅能获得更高的像素(目前中画幅像素已突破一亿大关),还有更广泛的动态范围,能够带来更好的色彩过渡,色调准确性以及色彩精准度。

相机传感器的信噪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指标。以富士GFX 50S为例,其拥有5140万有效像素,在它的传感器上,每个像素点的尺寸约为5.3微米,而在35mm相机上则为4.14微米,这就意味着GFX 50S比后者对光的捕捉性能高出28%。对图像质量而言,便意味着高像素和高动态范围的结合,能够产生柔滑的色调范围及出色的分辨率。GFX 50S的RAW格式动态范围14档,位宽14bit,明显优于大多数35mm单反和无反相机。

在传统印象里,中画幅相机都给人以庞大笨重的感觉,这是因为传感器的面积增大,光学取景器与反光箱的体积就会膨胀。相应的,镜头也要做得更大以便投射大面积的传感器,一切体积上的让步都是为了获取更高的透光性以及光学素质。

而采用无反设计的GFX 50S,则打破了中画幅给人固有的印象。由于取消反光板结构和模块化设计,GFX 50S的体积与一台35mm单反无异。富士为新系统设计的GF镜头,体积也控制得恰到好处。可见,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中画幅轻便化也不再是梦想。

最后,我们来谈谈大家对中画幅系统最大的误解——定价。自中画幅相机诞生起,它就精确地定位为业务型工具(Business Tool),被设计用来满足摄影师和客户最严苛的要求。因此,它不会便宜。其实若将中画幅和35mm相机系统做价格对比,它也没想象中那么贵(富士GFX 50S就相对便宜)。如果你是一名注重质量的摄影师,需要为完美主义的客户提供最佳画质的图像,那么在设备方面就不应该有让步和妥协。  

[感光度测试]

GFX 50S原生感光度范围ISO100-12800。在CCD时代,高感可谓中画幅相机的软肋(一般不超过ISO400),然而随着CMOS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中画幅换上CMOS传感器。那么GFX 50S的高感表现如何呢?我们一起看看。

测试场景:

测试条件:

使用GF32-64mm/F4镜头的32mm端,光圈固定为F4;设定RAW+JPEG格式存储,RAW设为未压缩并使用ACR导出。

通过测试可以看到,GFX 50S的RAW格式在ISO3200以下保持着很高的抑噪水准,ISO6400开始噪点加剧,对比度降低,不过都是细腻的白色噪点,整体颜色没有发生偏离;而JPEG格式则全感光度范围画面纯净,只是会相应损失一些细节。

(说到JPEG,富士的JPEG引擎始终业界领先地位,无论是其APS-C无反还是中画幅无反,直出效果都非常好。相形之下,GFX 50S最直接的竞品——哈苏X1D甚至不能输出全尺寸JPEG)

随着CMOS技术日新月异,如今中画幅相机的高感比起CCD时代已不可同日而语。就这台GFX 50S而言,其高感表现超越了绝大部分全画幅相机。用户在日常拍摄中,可安心使用高感不必依赖三脚架的帮助,从而大大提升拍摄的机动性及效率。

[宽容度测试]

接下来测试富士GFX 50S的宽容度。我选择光比较大的室内环境,通过拍摄±5档过曝/欠曝照片后再反向拉回,以此来测试GFX 50S的RAW格式可调整空间。   

测试场景(正常曝光):

测试条件:

使用GF23mm/F4镜头拍摄,光圈固定为F11,ISO固定为100;设定RAW(未压缩)格式存储并用ACR导出。

过曝5档测试:

欠曝5档测试:

在过曝测试环节,+4档后拉回画面亮部损失较大,但暗部细节及色彩尚有保留,+5档后无论高光还是阴影部分细节均丢失殆尽,后期可用余地所剩无几。而在欠曝环节,GFX 50S则表现出惊人的宽容度,-5档拉回画面暗部的楼梯及树木都清晰可见。

虽然中画幅的宽容度相较于全画幅有了显著提升,但是在日常拍摄中,用户还是应当牢记“宁欠勿曝”的法则,尽量避免画面高光部分的流失。如遇大光比环境,对曝光尺度无法准确拿捏时,可使用包围曝光进行拍摄。

[样张]

所有样张均可点击看大图

[结语]

早在胶片时代,富士的中画幅胶片相机就以高画质而闻名。如今,已在数码影像领域建立稳固市场地位后,富士携GFX 50S再度王者归来。凭借制造大画幅相机积累的经验并融合近年来富士数码影像的发展,富士GFX 50S成就了摄影质量的新标准。

富士GFX 50S将现有的无反系统优势发挥到极致,并将超高画质的中画幅做到和单反同等的大小和重量,对于不满足135画幅质量的商业摄影师及发烧友而言,GFX 50S的出现极具吸引力。相信不久将来会有更多厂商加入中画幅相机的阵营,同时也期待中画幅无反的开拓者富士,能制造出更高像素、更高画质的相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