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数码

追寻欧若拉女神的魅影 极光摄影技法教程

新浪综合

关注

本文来自佳友在线

在北欧神话中有一位女神,每天清晨时分飞向天空,向大地宣布黎明的来临。在无尽的黑夜中在天空洒下色彩,为人间带来希望和光明。这位女神就是欧若拉,掌管着黎明和极光。时间已经来到九月,又是一年中人们观测极光的最好时节,各地的游客和摄影师都会纷纷涌向极光观测地去追寻欧若拉女神的踪迹。相信在我们的读者中,也有不少朋友已经开始打点行囊准备动身了。今天我们带来一篇极光摄影技法教程,希望能助去拍极光的朋友一臂之力。

特别提示:本文中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极光形成的原理和适宜观测地

极光是怎么产生的呢?许多世纪以来,这一直是人们猜测和探索的天象之谜。随着科技的进步,极光的奥秘也越来越为我们所知。原来,这美丽的景色是太阳与大气层合作表演出来的作品。在太阳创造的诸如光和热等形式的能量中,有一种能量被称为“太阳风”。

“太阳风”是太阳喷射出的带电粒子,是一束可以覆盖地球的强大的带电亚原子颗粒流。“太阳风”在地球上空环绕地球流动,以大约每秒400公里的速度撞击地球磁场。

地球磁场形如漏斗,尖端对着地球的南北两个磁极,因此太阳发出的带电粒子沿着地磁场这个漏斗沉降,进入地球的两极地区。两极的高层大气受到太阳风的轰击后会发出光芒,这就形成了极光。

极 光一般只在南北两极的高纬度地区出现,但普遍情况下还是在北半球能成功观测到极光的几率更大。目前比较热门的观赏地点包括挪威北部地区、冰岛以及美国的阿 拉斯加。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盘点了全球几个最适合观赏极光的地区,大家可以作为参考:美国——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冰岛——杰古沙龙湖;芬 兰——拉普兰——帕茨河;芬兰拉普兰区——穆奥尼奥和吉尔匹斯扎尔维;格陵兰——康克鲁斯瓦格(Kangerlussuaq);加拿大——耶洛奈夫 (yellowKnife 黄刀镇);挪威——特罗姆瑟;瑞典——阿比斯库。

此外,极光是一种适宜在夜间观赏的自然现象,因此我们需要将自己的行程计划定在秋季或者冬季,夏季的北极圈附近地区将会经历24小时的极昼现象,如果这个时候去你就只能扑空了。另外,一定要选择远离光污染的地区,在城市中你是看不到极光的。

器材准备

首先你需要一个全画幅单反相机,在野外拍摄的摄影师,一般都会准备两个机身,搭载不同的镜头以便拍摄,所以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准备两个机身。

带上两台机身一来是保障一旦一个机身出现故障,可以有备份机器;二来我们可以用一部相机拍照片,一部相机拍摄高清视频。

在镜头方面就是一只大光圈超广角镜头,焦距至少24mm以下,越广越好,最好的配置是一只超广角配一只鱼眼,鱼眼夸张的变形会增加极光的视觉冲击力,会让片子更有趣。

一个结实稳固的三脚架也是必需的,在极光摄影长时间的曝光中,它必须能胜任在严寒地区稳固支撑相机的工作。

快门线或快门遥控器也是你需要携带的配件之一,一来是保证相机的稳定性,二来可以不用频繁的操作相机,减少不必要的电力消耗,三是搭配反光板预升能让画面更加清晰。

大面上的器材准备我们已经说完了,不过想要拍好极光摄影,在器材的准备上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这一部分我们留在了下一页。

器材的使用细节和保护

拍摄极光时,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电池容量缩水。在非常低的温度下,电池的实际容量大概只有夏天时的2/3。数码相机离开电源是不能工作的,因此首先要注意的问题是相机的电源,多准备几组备用电池是十分必要的。

电池的保暖工作也是必须的,将备用电池放在衣袋中,能够使其保持一定的温度。但要注意衣袋中不要有其他金属物品,以防金属物品搭接电池的触点造成短路。这样一来,主电池和备用电池加起来的使用时间应该可以有效延长。

对于机身的防护自然也是必不可少,在拍摄时,如果外部温度太低,就有可能造成照相机电子和机械部件失灵,以至快门不能开启。

为了不让照相机因室外气温而“撂挑子”,我们最好为心爱的器材配备一件类似“羽绒服”的100%羽绒填充高品质单反相机防寒防冻套,有了它您就可以在极为严寒的地方拍摄极光摄影作品,再也不用担心冻坏相机。

在严寒气候下,要避免照相机经受太大太快的温度变化。当从室内走到室外,相机突然暴露在寒冷中,机体内热气中的潮湿成份就会马上结霜或冻住,金属快门容易发生故障,镜头也 容易开胶,出现龟裂现象,就会给摄影创作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在这种情况下,摄影者应事先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不拍照时,应把相机带在身上,揣在怀 里,只在拍摄需要时,才从怀中取出。从室外进入室内时,由于室内有暖气,又会在镜头、取景框上出现热气冷凝而“出汗”的现象,造成金属机件生锈而失灵。从 户外回到室内后,不要立即取出照相机,须待温度接近室内温度时,方可取出,这样才不致使照相机的部件失灵。

在取景或拍摄时,要注意不要让冰冻的金属部分与脸部皮肤直接接触,也要注意不要将气呼到相机上。呼吸造成的水气会冻伤或粘掉皮肤,也有可能使相机上的取景器或镜头受潮而结上一层薄冰,影响拍摄。

说 完了对于器材的使用细节和防护,那就得说说摄影师自身的防护了。在寒冷的地区搞摄影创作,首先要注意自身的保暖。摄影师的衣着要视寒冷的程度而定,一般宜 穿羽绒服,电热袜和一件厚毛衣,头上宜戴带护耳的厚帽子,双手戴上专用的摄影手套。在摄影时,摄影师的鼻尖、耳朵,手指等暴露部位最易冻伤,要格外注重保 护,要经常揉搓,以加快血液循环,增强防寒能力。

相机参数设置

说了这么多前期的准备工作,相信大家已经等不及要询问拍摄极光的各项参数了。别急,就让我们一项一项慢慢说。首先就来说说光圈的大小。

在拍摄极光的时候,如果你手中的超广角镜头是F2.8的最大光圈,可以尝试缩小一档光圈至F4以提高画质,或者全开光圈来获得更多进光量减少曝光时间。如果手中镜头是F4或更小的最大光圈值,直接全开光圈吧。

快 门速度的设定需要依据极光的强度而定。有人曾经历过用ISO 400加1秒快门的组合拍摄下极光的情况,但更多时候大家需要使用ISO 3200和长达20秒的曝光时间才能记录下它们。不过还需记住的是,曝光也不能一味地过长,要知道极光是运动的,过长的快门时间可能会让极光因为模糊而丢 失掉部分细节。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提高ISO,然后加快快门速度,以便保留住极光的所有细节。

在这里需要额外强调的是,画面中会发生移动的并不只有极光,还有星星。如果快门速度超过25秒,我们就会在画面中发现星轨的产生。有时星轨能够为画面增加趣味,但如果你想要呈现出的是一种锐利的静态画面时,快门速度最好不要高于25秒。

在极光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就是白平衡的设置。拍摄极光时的白平衡最好设定在3000-4000K的范围内,这能让我们得到一张具备冷色调及更加自然的夜空照片。

如果超过4000K,你就会发现极光中的绿色部分将变得浑浊。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避免使用自动白平衡以及诸如阴天白平衡模式,用它们拍出的画面色彩会变得十分奇怪。

取景、构图、对焦与后期

在取景方面,拍摄极光和拍摄星轨比较类似,都是有点前景会比较好看。在拍摄一开始笔者就推荐大家直奔最黑暗的地方,这样肉眼看极光才看得清楚,也可以尽量避免有光的前景造成过曝。

构图方面如果大家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思路和创意,可以利用最基本的三分法进行构图,既简单也不容易出错。把地面安排到画面下三分之一的位置,极光占画面上方三分之二。

如果你拍摄的画面中有前景的话,那就把焦点对焦在前景上,保证前景的和后景共同的清晰度。如果没有前景的话,就直接把对焦环拧到无限远吧。

存储格式一定要选择RAW档,这样才能在后期中有比较大的空间,也不会损失画质。否则用JPG进行存储的话,前期曝光不正确的照片就真的废了。

因为有了RAW超高的可操作性和宽容度,我们可以在前期拍摄照片的时候稍微欠曝一点,利用后期提亮暗部达到准确曝光的目的。这样也可以避免由于曝光时间太长,星星变成星轨,极光糊成一片的情况。

编辑结语:

极光在东西方的神话传说中都留下了美丽的身影,现代科学的发展,使科学家能够对它作出科学的解释。现代摄影艺术的发展,也使我们摄影人能更多的记录下欧若拉 女神的窈窕倩影。极光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好礼物,当黑暗笼罩下的夜空不时地出现各种颜色斑斓的绚烂光华,相信每个见到它的人都会被它的神奇和梦幻所深深 震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