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拍人像 让人像作品变low的三大错误
很多朋友买相机都是为了拍家人或者女友,想把他们最美的一刻用相机记录下来。不过好容易熟悉了相机的使用方法,光圈快门什么的也都折腾明白了,发现 拍下来的东西还是缺乏一种美感,甚至极具农业重金属那种特有的“low范儿”。今天笔者就跟大家聊聊,最容易让人像照变low的三个错误。
特别提示:本文中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头顶上的多余元素
当然了,正常人的头上是怎么也不可能“长角”的,不过在摄影中,这样的细节小错误就比较常见了。而且,长出来的不是角,是更奇怪的一些东西,比如电线杆什么的。
产生这样错误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摄影师在拍摄时没有仔细观察取景器中的画面。在拍摄人像前,一定要避免多余的元素进入画面。
如果摄影师懒得在取景的时候多加留意,那么这个细节上的小纰漏就很可能毁掉一副优秀的人像摄影作品。
避免这个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取景时就回避掉它们。最有效的工具是你的眼睛,拍人像时,养成检查取景器内一切元素的习惯是很重要的。
每次按下快门之前,都不要忘记检查取景器中的每一个角落。如果发现有不该出现的东西出现在了人物的头顶,通过改变拍摄角度或高度来回避它们吧。
错误的光质选择
光是摄影的灵魂,恰当的用光能让照片绽放出别样的生命力。绝大多数朋友都懂得用光的重要性,但是在人像摄影中同样重要的光质问题,则经常会被人所忽略。
光 质是指拍摄所用光线的软硬性质。可分为硬质光和软质光。硬质光即是强烈的直射光,如晴天的阳光,人工灯中的聚光灯、回光灯的灯光等。硬质光照射下的被摄体 表面的物理特性表现为:受光面、背光面及投影非常鲜明,明暗反差较大,对比效果明显,有助于表现受光面的细节及质感,造成有力度、鲜活等视觉艺术效果。
软质光是一种漫散射性质的光,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在被照物上不留明显的阴影。如大雾中的阳光,泛光灯光源等。软质光的特点是光线柔和,强度均匀,光比较小,形成的影像反差不大,主体感和质感较弱。
两种光质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对于人像摄影来说这种区别会被放大到一种更夸张的地步,所以根据拍摄对象的不同,一定要选择恰当的光质来衬托表现。
例如拍摄男性肖像时,一般选择光质较硬的光线来描写轮廓和整体造型。这样能够表现男性的阳刚之气和面部表情的坚毅硬朗,有助于衬托人物气质。
而拍摄女性或儿童时,比较推荐使用较软的光质来进行表现。不仅能衬托出她们柔美可爱的一面,还能掩盖一些面部的小瑕疵,可谓一举两得。
错误的摆姿
在人像摄影中,摆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容易让照片变low的一个环节。虽然大家未见得都能像专业模特一样具有超强表现力,但一些基本的摆姿小技巧还是很好记的。
选对角度
从上往下,每个人都会好看!记得拍照时,相机位置至少要在眼睛的高度--如果不能更高的话。这个角度会让美丽的眼睛更突出,并且隐藏下巴底下的小东西(象是双下巴)。
发自真心地笑
这个很难,而且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一种笑容,不过还是有些小秘诀: 最棒的笑容一定会是真心的笑,所以在拍照时可以想一些会让你笑的人、事、物。如果你得假笑,试着把舌头往嘴巴的上前端顶,这会让脸颊往上,使你的笑容感觉比较真。
四肢要有些动作
不要让手就这样垂着,你可以插口袋、放屁股上或者双手交叉。基本上任何姿势都会比让手垂在那好。而且一定要在在四肢与身体之间留空,一方面可以避免挤出你四肢上的脂肪,二来可以透过足够的身体阔度,来制造更苗条的视觉效果。
注意动作合理性
人物所摆的姿势应该要合理可信,即是人物在有关的场景中,要摆出与之配合的自然动作。虽然叫你的拍摄对象做出各种特别的动作,或是走去古怪的位置拍摄也很有趣,但最终如果你想要出色的作品,还是要注意动作合理性。
编者结语:
人像摄影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仅需要炉火纯青的拍摄技巧,还需要与模特之间合理幽默的引逗功夫。咱们普通爱好者虽然达不到这种高度,不过比起后期繁琐的各种液化、修补、加阴影上渐变,其实只要拍照时多用心观察,避免一些常见错误,马上也能让你的人像作品变得高大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