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广角大作 适马24mm/1.4 Art评测
适马在新任掌门山木和人先生的带领下,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为整个影像界带来了全新的活力。当然一系列的动作里最值得称道的除了基于X3传感器的DP系列相机外,那就属适马全新高端镜头系列Art镜头产品了。从最初的35mm Art镜头开始,这一系列镜头以其超高的锐度表现无疑赢得了一个良好的开局,至少现在应有中流传的适马“黑科技”的爱称便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流传的。时间来到了2015年,适马带着他们的Art系列新镜头再次出战。CP+上赢得极大关注的24mm F/1.4 Art镜头,近期来到了佳友在线编辑部,通过一段时间的拍摄体验,我们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支镜头的详细表现。
流淌一黑到底的基因 24/1.4 Art参数概况
从账面参数来看,适马24mm F/1.4 Art镜头采用11组15片镜片的结构设计,其中包含三枚FLD、4枚SLD、外加两枚非球面镜并且采用9叶片圆形光圈设计。基于FLD和SLD镜片的设计,这枚镜头在控制慧差、色散、特别是边缘色差和色散方面应该说已经做足了抑制手段。这一点我们会通过稍后的具体实拍测试将其表现出来。
与此同时,基于全玻璃镜片的构造设计,这枚镜头在光学素质方面同样做到了不妥协的极致。而两枚非球面镜的加入,让其在控制边缘形变的能力上又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为什么说这支24mm镜头是适马黑科技的又一力作呢?这不仅仅在于其刚刚看到的内部镜片结构上,同时在镜头的整体用料方面同样可以让我们看到它的用心之处。由于采用了全新的TSC复合材料,让这枚镜头轻松做到了坚固度与轻巧度的结合。基于TSC复合材料的特性,相比聚碳酸酯(俗称塑料)相比新材料在弹性方面具有70%的提高,相比玻璃纤维材质也能有着近20%韧性提升。而与此同时,TSC复合材料可制作成更为纤细的部件,从而对于缩小镜头尺寸,降低镜头重量有着很大的作用。
整体外观 小巧轻盈便携性高
该镜头尺寸85×90.2mm,重665g,外观设计属于典型的“黑科技”外观。作为一款全画幅镜头,其整体高度和一台苹果6的高度相仿,不是6 plus就是肾6哦。
尺寸高度相当于一台肾6
外观整体设计风格沿袭了自35mm F/1.4 Art以来的外观设计风格,金属的外壳,配以高精度的打磨工艺,镜头整体看上去精致典雅。为了增加握持的稳定性,在我们握持镜头的一面,适马在镜头表面采用细密的纵向条纹雕刻工艺,在转动镜头时会增加握持摩擦力,从而防止镜头从手上滑脱。
适马24mm F/1.4 Art镜头采用金属卡口工艺设计,金属卡口为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铜材,卡口坚韧性得到极大提升,由此可见这支镜头的耐用性还是很可观的。
外观细节 精密做工对得起售价
看完了整体外部的设计和镜头材质之后,我们不妨来感受一下这支镜头在细节做工上的诚意。
AF-MF切换按键
焦距视窗
代表高端大气上档次的Art系列标志
最近对焦距离支持0.25米
佳能卡口
泛着幽幽萤绿色的镀膜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一分钱一分货”,但如果说放在适马的这支镜头身上,我们只能说”一分钱一块的货”。适马对于Art 1.4光圈系列镜头的定位,从35mm那支上市以来便遵循高性价比的售价+高画质的产品策略。从24mm F/1.4 Art日本发布后,其官方的定价来看也不过就6k-7k的售价,相比起原厂动辄9k到1万的价格,但看做工这块的表现,相信已经有不少人已经开始心动了吧。但作为理性的消费者,一定还想知道这支镜头的成像品质究竟如何?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枚镜头的画质表现。
客观测试:再次锐到没朋友
分辨率标版是不论哪支镜头也躲不开的测试环节,在这个环节,我们采用EOS-1D X加适马24mm F/1.4 Art镜头拍摄,我们知道EOS-1D X虽然是全画幅机身,但是1800万像素只能说在动态宽容和控噪方面给与强有力的支持,在细节表现上自然比不上EOS 5DS或者D810这种高像素杀器的细节表现力。不过纵然如此,这支镜头还是给了笔者不小的震动。
整体来看,这支镜头在光圈F4.0状态下可达到3590LW/PH的得分。纵然在最大光圈F1.4状态下,这支镜头的纵向分辨率可以达到3180LW/PH,同样是令人惊异的一个成绩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广角镜头来创作人像,不仅仅是为了能够获得广视角下环境人像的亲和感,同时也是为了利用广角镜头的透视特性来“削尖”模特的面庞。
同时,借助于1.4大光圈高度可用的独特优势,我们不仅可以轻松拍出环境人像的作品,更可借助大光圈的优势来营造清新柔滑的焦外质感。
暗角与畸变测试
对于几乎所有广角镜头来说,都存在两个共同的问题——暗角和畸变。那么适马24mm/F1.4是如何克服这两个难题呢?
边缘失光对于广角大光圈镜头来说是一个很难避免的问题,但是我们看到适马的这支24mm F/1.4 Art镜头基于镜头结构上的优化设计,在这个问题的控制上要出色很多。F1.4下虽然有失光现象,但是尚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适当收缩两档光圈,F2.8下已经完全看不出暗角表现。相比某些同类型镜头已是优秀的表现了。
畸变控制
大广角镜头的桶形畸变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只能依赖非球面镜的补偿效果,而我们看到适马的这支镜头,采用了两片两组前后对置的设计思路,不妨让我们通过实拍来检验其抗畸变的效果吧。
通过实拍样片不难看出,这支镜头的畸变控制水平相当惊艳,虽然我们还是能从画面中看到一些畸变的痕迹,但已经算是微乎其微,完全可以接受这样的结果了。
星芒及焦外光圈表现
星芒的表现往往取决于镜头光圈叶片形状,此款镜头采用9叶片圆形光圈,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实拍样片来验证一下。
F8光圈下的星芒效果
F8光圈下的星芒效果
F8光圈下的星芒效果
我们知道一般在小光圈下星芒效果才回显现,因此我们此次样片的拍摄从F8-16进行采样,从样片表现来看,当光圈镜头缩至F8以后开始出璀璨的星芒效果,F11之后获得的星芒表现则更加出色。这一组测试数据说明,这支镜头的光圈叶片设计的紧密程度很高,叶片之间的夹角十分紧密。
焦外虚化效果测试
由于采用了9叶片加圆形光圈的设计,因此最大光圈情况下可以保证焦外圆斑的平滑。从100%放大样片截图来看,镜头在大光圈情况下拥有近乎完美的焦外圆斑表现,完全没有二线性问题。
抗眩光与紫边表现
适马24 F1.4镜头镜片经过超多层镀膜技术处理,并且配以3枚FLD(类萤石效果超低色散镜片)及4枚SLD超低色散镜片的配合,因此在抗眩光和抑制紫边方面应有着不错的发挥。
F1.4光圈下的眩光表现
F2光圈下的眩光表现
F2.8光圈下的眩光表现
F4光圈下的眩光表现
基于适马24 F1.4 Art镜头所采用的多枚超低色散镜片以及镀膜工艺,我们可以看到这枚镜头在逆光拍摄点光源,我们以上样片拍摄的是太阳,从样片的表现来看,这枚镜头在抗眩光的表现上有着极为优异的发挥。
边缘色散:紫边控制
在逆光拍摄表现中,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镜头在F1.4以及F2大光圈情况下存在轻微紫边现象,虽然肉眼可见但也属于高度可接受范围,随着之后光圈收缩,紫边明显减轻,到F2.8紫边已逐渐可以忽略不计。
总结与样片赏 高性价比广角大杀器
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样片拍摄,我们不仅可以从客观数据上了解这支镜头的实际表现,在实际拍摄中,这支镜头的稳定发挥也带给笔者极大的惊喜。基于11组15片镜片的结构,外加内置的9枚特殊镜片设计,这支镜头的内在用料可谓相当有诚意。这一点,我们在一系列的客观测试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而基于Art系列镜头一贯的精细做工,让我们不由得再一次将其和性价比这个词联系到了一起,毕竟作为一块售价约6千左右的镜头(近期从淘宝出查得),对比原厂镜头有着便宜近1/3的售价差,不论从理性角度还是从感性角度来说,消费者心中便已然做出了选择。
当然,购买非原厂镜头的玩家多少会有一些是否会跑焦的疑问,从我们此次测试的这支佳能口的适马24mm F/1.4 Art镜头来看,完全没有跑焦的问题。同时,随着近几年适马镜头在做工工艺,以及卡口通信协议上的改进,相信跑焦将不再是一个问题,同时,我们不可忽视的一点是,适马早已推出调焦适配器,现在不少经销商都已经推出包调焦的免费服务,消费者大可放下这方面的顾虑。好了,让我们在全文最后,欣赏一些有这枚镜头拍摄的样片吧。
样片表现
佳能EOS-1D X+适马24mm F/1.4 Art镜头实拍样片
佳能EOS-1D X+适马24mm F/1.4 Art镜头实拍样片
佳能EOS-1D X+适马24mm F/1.4 Art镜头实拍样片
佳能EOS-1D X+适马24mm F/1.4 Art镜头实拍样片
佳能EOS-1D X+适马24mm F/1.4 Art镜头实拍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