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终极画质 索尼全幅微单α7R评测

《色影无忌》
2013年10月16日索尼正式发布全画幅微单相机α7R和α7(型号ILCE-7R/ILCE-7)。自2012年索尼推出全画幅的NEX-VG900E后,我们就会发现索尼推出全画幅微单是蓄谋已久的。
索尼α7与α7R的外观设计基本一致,但规格上两者还是存在差距,索尼α7R(资料 图片 论坛)和α7的关系就像尼康D800E和D610,型号中的“R”与 RX1R意思一样,即Resolution(分辨率)。索尼α7R搭载了有效像素约3640万的全画幅Exmor CMOS传感器,且取消了低通效果。而α7则搭载有效像素约2430万的全画幅Exmor CMOS传感器,其实索尼这样安排也是为了迎合用户的需求,索尼今年推出RX1R时,就有人提出RX1R虽然定位偏重风光,但与人文机RX1仅仅是低通上 的区别,并未搭载更高像素的传感器。如今这些愿望都在α7R身上实现了,α7与α7R由于传感器的不同,造成两者定位也不同。当然如果我们套用 RX1/RX1R的命名规则,会感到α7与α7R的型号比较混乱,因为从型号上看两者似乎仅仅是低通有区别(如RX1R与RX1),但实际上两者像素也有 很大差距。下面我们看一下索尼α7R与α7、D610、6D等全幅产品规格对比:
规格对比
从图表上不难看出,除了像素和低通滤镜,α7R与α7在对焦方式、闪光同步速度、电子前帘快门、连拍速度以及机身材质上存在明显区别。α7R并 未搭载了117点相位检测的智能自动对焦系统,而是单纯反差检测自动对焦,不支持电子前帘快门,闪光同步速度和连拍速度比α7低。α7R/α7与传统全画 幅单反相机相比,无反光镜的结构,能让机身更为轻薄小巧,即便是佳能EOS 6D、尼康Df也有所不如。无反机构法兰距更短能使其转接能力更强。所谓有得必有失,在连续追焦、连拍、续航、镜头群等方面,传统单反仍占有优势。此外 α7R/α7内置了NFC及Wi-Fi分享功能,传统全幅单反中仅有6D内置Wi-Fi,且没有NFC快速连接功能,索尼的产品还是占有一定优势。
技术亮点
那么索尼α7R硬件上有什么亮点吗?前文提到α7R与α7最大区别就是那块CMOS传感器。索尼α7R搭载了有效像素约3640万的全画幅 Exmor CMOS传感器,且取消了低通效果。这款传感器支持光聚合技术和光电二级管扩展技术,此前我们在α99、RX1的评测中都介绍过,这里就不多谈了。
优化的芯片镜片布位
与α7不同的是α7R的Exmor CMOS传感器还采用了无隙的芯片镜片设计和优化的芯片镜片布位。所谓“优化的芯片镜片布位”技术其实与徕卡M系列上的边缘的微透镜偏移技术类似,都是为 了解决短法兰距光线斜射影响边缘画质的问题。编辑在此要强调索尼这个改善边缘画质的技术是针对自家镜头,对于转接其他品牌镜头是没有优化作用的,所以就转 接而言α7R并不会比α7好,α7R由于像素较高,转接一些老镜头,反而会将一些短处放大(比如紫边)。
低通原理与RX1R一致
那么α7R传感器与尼康D800E相同?单纯从像素来看,两者确实比较相近,CMOS也均采用无间隙微透镜技术,但也并非没有差别。尼康、索尼 两家均宣称取消低通效果,但做法并不相同,索尼α7R应该与RX1R相同采用了不含有低通滤波层的光学滤镜,光线可以直接到达成像组件,与D800E有所 不同。也就是说索尼将第一和第二片低通滤镜去掉,仅剩下光学玻璃(不改变相位),但这些玻璃滤镜还要起到阻隔红外线作用,避免红外线对成像效果造成干扰。 从结构来说,索尼的做法更为直接、简单。
α7R的CMOS传感器
D800E的IMX094AQP 索尼CMOS
注意两者针脚完全一致
除了低通滤镜不同,索尼的α7R支持50p/60p全高清视频,而尼康仅支持30p,编辑觉得一方面可能是传感器确实有区别(数据输出能力), 另外也与影像处理器有关,比如佳能的DIGIC 6和尼康的EXPEED 4都开始支持1080 60p/50p。当然索尼一直采用AVCHD标准压缩技术也是重要原因。外观设计
索尼α7和α7R机身材质区别
索尼α7和α7R机身设计基本一致,只不过材质上有所区别,α7R的前面板和顶部3个转盘是镁铝合金而α7是工程塑料,其他如顶盖、卡口(内衬),α7和α7R均是镁铝合金。α7R主体机身和操作按钮采用密封组件防尘防滴,能满足高端摄影爱好者的要求。
取景器顶部居中设计,握持相机更为稳定
外观体积 α7和α7R一致
外观方面α7R是个集合体,机身顶部像RX1系列,握柄部分像NEX-7/6,机身背面按键分布与NEX-7类似。事实上如果去掉尖顶,α7、 α7R和NEX系列就非常接近了。顶部电子取景器外观比较像美能达胶片单反,将取景器设计在顶部中间,效仿单反造型,可能是受了奥林巴斯OM-D的影响。 整体来看,编辑觉得顶部与下面机身并不协调。
α7R比最小巧单反Df更小,无反相机在机身厚度上更有优势
体积方面,由于α7R为无反相机,与单反相机相比,取消了反光镜、棱镜等机构,机身可以做的更薄更轻巧。索尼α7机身尺寸仅约 126.9x94.4x48.2mm,重量控制在407g,便于用户单手持握拍摄。这使其成为目前最轻便的全画幅可换镜数码相机。全幅单反中最轻便的佳能 EOS 6D、尼康Df跟α7R比起来,仍显得笨重不少(EOS 6D:144.5×110.5×71.2mm 仅机身675g;Df:143.5×110×66.5mm 仅机身710g)。
取景器遮挡翻转屏
细节设计上,此前我们已经对α7进行了详细介绍(参看α7评测),由于α7R与α7基本一致,这里就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α7和α7R背面均配备了一块可翻折Xtra Fine液晶屏(92万点),向上约90度,向下约45度。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腰平取景时,取景器凸出的眼罩会遮挡一部分屏幕影响取景。
至于所谓4K影像输出是指α7和α7R可通过HDMI线或Wi-Fi将相机连接至4K电视机,播放4K静态影像(显示分辨率为 3840x2160)。编辑觉得虽然目前这两款相机仅仅是输出静态影像,但未来数码相机支持4K视频拍摄是趋势,索尼在接口方面还是比较超前的。
不支持电子前帘快门
关于电子前帘快门,我们以前在α77、NEX-5N的评测中有过介绍。(焦平面)快门由前帘和后帘组成,快门动作时,处于光轴上的前帘首先收 起,传感器开始接收光线,当到达指定快门速度前,处于光轴旁边的后帘打开,挡住光轴,曝光结束。微单相机的结构决定,在取景时快门幕帘是收起的状态,没有 任何遮挡,这样可以让图像传感器接收光线进行取景。而开始曝光之前,前帘先要打开,挡住图像传感器,形成初始状态,之后才正式开始曝光,这让微单出现多次 快门声。如果将快门前帘改成电子快门,曝光之前取景无需前帘先打开,通过让传感器信号清零,这样就会好很多,振动也可接受。
索尼α7R快门开合过程
本次测试的索尼α7R并不支持该功能,可能是由于这块高像素的传感器刷新频率不够。不管怎样α7R由于不支持电子前帘快门,每次按下快门拍摄总会出现“咔咔咔”如连拍般的响动,相机振动比较明显。
镜头介绍
镜头采用T*镀膜,产地日本
此次与α7R搭配的是卡尔蔡司Sonnar T* FE 35mm F2.8 ZA,它是一款人文视角的全画幅广角镜头,体积为约61.5x36.5mm,滤镜尺寸49mm,仅重约120g。这款镜头比较适合扫街拍摄和旅行拍摄。
采用Sonnar结构
卡尔蔡司Sonnar T* FE 35mm F2.8 ZA采用经典的Sonnar结构,5组7片设计,提供出色的对比度和分辨率。此外,该镜头具备一定的防尘防滴防护性能。
规格及镜头结构
MTF曲线
提到这款镜头不由得让人想起RX1/RX1R上的卡尔蔡司Sonnar T* 35mm F2,两款镜头均是Sonnar结构,但卡尔蔡司 Sonnar T* 35mm F2为7组8片,使用了包括AA(Advanced Aspherical)高级非球面镜片在内的3片非球面镜。卡尔蔡司Sonnar T* FE 35mm F2.8 ZA的5组7片中虽然也是3片非球面镜片,但并未提到含有AA镜片。此外,卡尔蔡司Sonnar T* 35mm F2最近对焦距离为0.3m(微距模式0.2m),配备9叶片光圈,卡尔蔡司Sonnar T* FE 35mm F2.8 ZA则是0.35m,不支持近摄,光圈则有7叶片。综合来看,两者虽然比较相近,但毕竟一个是固定镜头一个是可换镜头,与传感器的距离并不相同,光学设计 上针对不同需求进行优化。不过这款卡尔蔡司Sonnar T* FE 35mm F2.8 ZA没做到F2.0(以上)还是比较遗憾的,可能索尼考虑到体积、价格等方面因素才这样决定的。
镜头遮光罩设计非常特别,可以和镜头盖一同取下
ISO与白平衡测试
关于α7R的菜单界面等内容,可以参考α7评测,像眼控 AF、Wi-Fi/NFC无线控制及分享、PlayMemories相机应用程序等功能与α7一致。
下面我们看一下α7R的白平衡和ISO性能,首先看看白平衡,由于在室内评测,编辑选择自动、白炽灯、自定义分别拍摄。
自动
白炽灯
自定义
从结果上看自动白平衡稍显偏暖、白炽灯偏冷。如果用户需要较为准确的白平衡,建议使用自定义模式。
此次索尼α7R采用全画幅约3640万有效像素Exmor CMOS,感光范围为ISO100至ISO25600,并可扩展至ISO50。使用多帧降噪功能时,感光度的最高上限可延伸至ISO51200。为了测试 索尼α7R的高ISO性能,我们将其与同等像素的尼康D800E进行对比。考虑到视角尽量一致,α7R搭配卡尔蔡司Sonnar T* FE 35mm F2.8 ZA,而D800E搭配适马35mm f/1.4 DG HSM(A) 。两款相机设置为RAW、多区分割测光(矩阵测光)、自定义白平衡、焦距35mm、光圈f8.0。PS自带Adobe Camera RAW 8.3打开RAW文件。
ISO测试截取位置
左:α7R 右:D800E
ISO 50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ISO 3200
ISO 6400
ISO 12800
ISO 25600
从测试结果来看,ISO50-ISO800的中低感光度下,两款相机画面保持比较干净,不过两款相机在曝光上存在差别,以ISO200为例, 同样F8.0光圈,索尼为1/5s而尼康则是1/3s,尼康由于曝光时间更长画面更亮,由于曝光倾向不同以上对比仅作参考。在ISO 1600时两款相机的RAW均出现轻微噪点,但不明显,D800E由于画面更亮,暗部噪点要好一些。ISO上升至ISO3200,两台相机的RAW噪点开 始明显,颗粒稍有粗糙,娃娃发丝边缘细节有所损失。到了ISO6400两款相机的噪点都非常明显了,不过都没有出现彩色噪点,至于ISO12800- ISO25600细节已经损失严重,噪点很多,实用价值不高。RAW下索尼α7R与D800E的噪点控制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只不过由于尼康曝光时间更 长,造成画面更亮,让暗部噪点不那么“扎眼”。如果设置为JPG,索尼的降噪效果会更为“干净”,比起尼康高ISO(6400以上)降噪产生色块,感官上 会更好一些。
镜头成像测试:
前文我们详细介绍了索尼α7R配备了卡尔蔡司Sonnar T* FE 35mm F2.8 ZA镜头,这款镜头采用卡尔 蔡司著名镜头结构“Sonnar”,配备了三片非球面镜片。T*镜头镀膜工艺可以有效的降低鬼影和眩光,提高成像质量。实际效果如何呢?我们下面进行实测 (阴影、色差、失真这三项机内校正关闭):
下面我们看一下这款镜头的实拍效果:拍摄时设置为RAW+XFINE、AWB设置、ISO 100。
1.中心锐度
锐度测试截取位置
F2.8,F4.0,F5.6,F8.0
F11,F16,F22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支镜头F2.8下,画面偏软。光圈收缩至F4.0锐度有较大提升,而F4-F8属于这支镜头最佳范围,锐度出色。当然光圈收缩至F11,锐度有一点下降,而F16的锐度下降就明显了一些,F22的表现就比较差了。
2.近摄细节对比
为了验证卡尔蔡司Sonnar T* FE 35mm F2.8 ZA在索尼α7R上的实拍效果,我们找来的参照对象是D800E配35mm f/1.4 DG HSM(A)组合,两者均以35mm视角拍摄树皮,光圈范围F2.8-F16,两台相机均设置RAW、ISO100、AWB。
近摄测试截取位置
左:α7R 右:D800E
F2.8
F4.0
F5.6
F8.0
F11
F16
从图中可以看出F2.8下,卡尔蔡司Sonnar T* FE 35mm F2.8 ZA表现一般。光圈收缩至F4-F8下,索尼组合的锐度逐渐接近尼康适马组合。而在F16-F22时,我们可以看到两款高像素组合均受到衍射影响画面发 肉。我们知道适马35mm f/1.4 DG HSM(A)以锐度著称,甚至还在尼康佳能同规格产品之上,索尼这支35mm有这样的表现还算可以。
3.远摄锐度对比
远摄测试截取位置
左:α7R 右:D800E
F2.8
F4.0
F5.6
F8.0
F11
F16
我们使用两套组合拍摄远处建筑,光圈范围在F2.8-F16之间,从对比来看差异并不像近摄那么明显,两者画面锐度差别非常微小。
4.畸变与暗角
F2.8
F3.5
F4.0
F5.6
从实拍来看,这款镜头存在轻微桶形畸变,对于一支等效35mm的镜头来说,这样的表现中规中矩。F2.8全开光圈下存在明显暗角,光圈收到F3.5后有所减轻,到F4.0后便不明显了。
5.紫边表现
紫边测试
F2.8/F3.5/F4/F4.5 紫边情况
大光比逆光下,我们观察一下树枝明暗交接部分。从图中可以看到这款镜头F2.8全开光圈存在一点紫边,并不明显,光圈收缩后并未明显减轻。
6.焦外效果
F2.8虚化效果
全开F2.8光圈下,无限远点光源呈圆形光斑,形状还是比较圆,从虚化效果图来看这款镜头的虚化能力还行,二线性不明显,比较柔和。焦外光斑呈圆形得益于这支镜头采用7叶片光圈。
7.抗眩光表现
逆光效果
Sonnar T* FE 35mm F2.8 ZA采用T*镜头镀膜,可有效控制鬼影和眩光。逆光下,近乎直接拍摄阳光,从实拍来看这款镜头没有产生明显的眩光和鬼影,可见镀膜还是起到一定作用。
摩尔纹测试
我们知道相机的光学低通滤镜,移除了低通功能,会让摩尔纹和伪色的发生机率增加。那么这种几率有多高呢?这个很难界定,一般来说高像素高密度, 使得像素尺寸更小,这样可以减少出现摩尔纹几率,本文中索尼α7R与尼康D800E的像素基本相当,像素大小约为4.88微米,与NEX-5T、NEX- 6的4.8微米接近。那么索尼α7R的摩尔纹情况呢?
下面小编进行了简单测试,索尼α7R、尼康D800E设置为RAW、多重测光、自动白平衡、PS自带Adobe Camera RAW8.3打开RAW文件对比。光圈值为F8,对标版上条纹密集的部分进行拍摄。
摩尔纹测试截取位置
左:α7R 右:D800E
从上面实拍来看,放大至100%后,两款相机在高密度的9、10上出现了摩尔纹。不过大家要注意标版上的条纹是非常密的。两款相机在摩尔纹控 制方面基本相当。实际拍摄当中,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拍摄水平、后期水平来选择,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可以通过改变拍摄角度、距离以及后期调整来减少摩尔纹的影响。
实拍样片
下面为编辑使用索尼α7R搭配卡尔蔡司Sonnar T* FE 35mm F2.8 ZA拍摄的样片。ISO选择自动,白平衡为自动。(以下样片仅缩小至1200宽,保留EXIF信息)
评测总结
索尼α7R与α7相比RX1系列,定位更为清晰,索尼α7R拥有高像素和高锐度,更像是一款高画质的全画幅数码背。不过在机身方面,由于α7R 与α7的设计基本一致,这造成α7R操控并未与α7拉开差距,一些按键设计的问题,同样存在。除了操控,α7R仅支持反差检测对焦,虽然在较好的光照条件 时α7R与α7对焦速度差别不大,但在低反差、低光照时α7R的对焦性能仍比α7逊色。如果说对焦可以归结于产品对象不同,α7R针对高端风光用户,对速 度要求不高。那么不支持电子前帘快门,让快门振动比较明显,这对一款高像素机并非好事。
索尼α7R与α7一样,售价是它的杀手锏,单机身官方定价13580元(实际交易价更低),这样的售价还是颇具竞争力的,要知道同样3600万 像素无低通效果的D800E售价要1.9万元。虽然无反相机由于结构问题,在追焦、连拍、续航扔不如传统单反,但这些优势并非每个用户都需要,巨大差价面 前,α7R的诱惑十足。
目前索尼α7和α7R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镜头群比较薄弱,毕竟此前E卡口的镜头建设集中在APS-C画幅上,现在如同另起炉灶。虽然发布了 Vario-Tessar T* FE 24-70mm F4 ZA OSS、Sonnar T* FE 35mm F2.8 ZA、Sonnar T* FE 55mm F1.8 ZA、FE 28-70mm F3.5-5.6 OSS及FE 70-200mm F4 G OSS 等五支E卡口全画幅镜头,但真正上市的目前仅有作为套头的Sonnar T* FE 35mm F2.8 ZA和FE 28-70mm F3.5-5.6 OSS,以及最新上市的Sonnar T* FE 55mm F1.8 ZA。这三支镜头中,能够“喂饱”α7R的仅有的FE 35mm F2.8 ZA和FE 55mm F1.8 ZA两支定焦镜头。当然有不少用户购买索尼α7R是冲着转接的,此前在索尼α7评测中编辑已经介绍过,不少摄影师和器材玩家针对转接做过实拍测试,结果并 不乐观,甚至α7R红移问题比α7更为严重。编辑觉得玩转接还是要慎重,如果注重画质两支原厂定焦镜头才是首选。
优点:
1.3640万有效像素,低ISO画质出色
2.短片拍摄,支持1080 50P高帧率
3.机身小巧轻便
4.新热靴提供更好的扩展性
5.法兰距短转接性能优于单反
6.支持NFC的Wi-Fi连接分享
7.售价合理
缺点:
1.对焦速度一般(不如α7)
2.机身个别按键设计不顺手
3.不支持电子前帘快门,快门振动较大
4.电池续航能力一般
5.镜头群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