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身卖20万 奢华级单反徕卡S摄影师试用

太平洋科技
说起徕卡S大家一定不会很陌生,至少对这个摄影界的神级品牌多少有些了解。使用徕卡S已经一个多月。从上手到熟悉的时间极短,经过半天的实际操 作就已经能熟练操作了。凡是用过135数码单反的朋友都会很快熟悉徕卡S的操作模式,直观简洁的操作界面也为徕卡S在摄影人心里拿到了高分。
徕卡S简介:
如果对徕卡S2有所了解的朋友就会知道,该系列的机身都拥有极高的防护系数,而有徕卡用户戏称,觉得机子脏了,直接用水龙头冲干净就好了。徕卡S依旧使用了这个防护等级的机身,整体使用了全金属材质,重量十分足,但比哈苏等机身要轻。
徕卡 S
和徕卡最传统的M旁轴相机设计理念一样,徕卡S身上就没有一个多余的键位,一个机顶拨轮、一个四维操作键、四个机背按钮和一个屏幕就组成了徕卡S基本的整个操作系统。
徕卡 S
从外观上看,S和S2区别不大,明显的地方有3处,一是机身镜头前的机壳有一圈银色,二机顶左侧有突出的GPS模块(可惜该模块在中国大陆被禁止使用,走出大陆即可使用,包括香港和澳门),三是S的机背有个类似佳能中高端单反相机的四维操作键。
徕卡 S
机身整体看来保持了S2的造型,略显厚实,握在手里很有质感,手指位的设计非常符合人工力学——既握得紧拿得牢,又减少按快门时的机震。
徕卡S简介二
徕卡 S
用过徕卡已停产的135单反相机的影友可能会觉得S就像是R8或R9的放大版。的确,在设计理念上这台新颖的145相机确实有着与R9异曲同工的设计思 路,但它远比R9先进得多。徕卡S兼容焦平面快门镜头和镜间快门镜头。机背左上角的开机拨杆同时也兼具根据不同镜头选择快门模式的功能。
徕卡 S
对徕卡的忠实粉丝来说S是台纯德国血统的徕卡相机。与竞争对手——120中画幅相机的王者哈苏相比,哈苏就是个德日混血儿,S还是纯正的德国货。哈苏当年委托合作伙伴日本富士龙生产新一代H系列相机的镜头,曾让多少忠实哈苏蔡司镜头的铁杆粉丝强烈抗议。
徕卡 S
在经历了数年进步之后,富士龙生产的哈苏镜头才逐渐被影友接受。徕卡这次对粉丝可算是有个交代,机身及镜头都保持德国原厂生产。对徕卡来说S的出现是个巨大的突破,因为它显示了徕卡要向中画幅市场进军的野心。
徕卡 S
尽管在像素方面徕卡仍落后于竞争对手哈苏、利图和飞思,但在镜头方面却占据了优势。S镜头保持了徕卡镜头传统的优点——虚化漂亮,色彩还原准、焦内清晰锐利、分辨率高,而且新的S镜头家族成员还有变焦镜。这着实让很多追求高素质影相的摄影人兴奋不已。
接下来我会陆续提供一些用徕卡S拍摄的各类型的照片供大家参考。但由于原图文件体积很大,所以并不是全部都提供了原图,敬请谅解。
试用样张
1、试拍动物
实拍样张
实拍样张
实拍样张
实拍样张
实拍样张
拍摄活泼好动的动物自然少不了陷阱对焦。LEICA S 拥有明亮的中画幅级的取景器,自然能看得更清楚,判断景深和焦点更准确。S系列的镜头保持德国镜头一贯的高水准,完全没有令徕卡迷失望——焦内锐利,焦外柔和过渡虚化,色彩还原准确。
2、夜景试拍
实拍样张
实拍样张
实拍样张
实拍样张
实拍样张
夜间拍摄非常考验数码相机的降噪能力。每张照片都是使用小光圈长时间曝光拍摄。100%放大照片后你会惊叹S镜头的细节还原能力,可以说是细致入微,肉 眼难以看清的细节它也可以准确还原。另外不得不赞的是对红色的还原能力。最后一张桥和水面的波纹没有因为大面积的红色而损失细节变成色块。要知道红色是所 有数码相机的死穴。在高光比的条件下,明部和暗部的细节也都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可见LEICA S的宽容度非常高。
3、黑白试拍
实拍样张
实拍样张
实拍样张
实拍样张
实拍样张
尽管我们不能要求中画幅相机的对焦速度能达到135顶级旗舰单反机的水平,但是只要熟练掌握预判对焦和保持足够快的快门,还是可以用LEICA S抓拍 到精彩的瞬间。以上照片拍摄的是星海音乐学院舞蹈系学生上课及排练。照片从原始的彩色转为黑白依然很有徕卡传统的黑白片味道。
4、小物品试拍
实拍样张
实拍样张
实拍样张
实拍样张
实拍样张
景物拍摄是LEICA S 最佳的用途之一。高调的照片依然不失自然的过渡和锐利的细节,同一画面内极端色温对比的充分表现都足以让摄影者相信这是台高素质的拍摄利器。
5、棚拍试拍
实拍样张
实拍样张
实拍样张
实拍样张
实拍样张
不管是极端的逆光还是柔和的顺光都没有难倒LEICA S的表现。应该说用S拍人像最受考验的不是相机镜头,而是被拍的人或化妆师,因为S可以将人的皮肤细节极其细致的还原出来,任何一点瑕疵都会被“忠实”的暴露出来。
总结
我想关于这款产品的优点已经不用多说了,就说说缺点把。徕卡S的缺点我认为主要有两个。一是操作设计方面。我经过一个多月的测试觉得机背的四维操作键是 个败笔。因为它太敏感了,稍微用力触碰就容易把不需要的直方图等数据调出来,而且必须连续按2次才能返回基本看图的界面。二是价格。纯德国设计生产带来了 高昂的成本,使得S的性价比落后于我熟悉的哈苏。尽管其画质优秀,但高高在上的价格让不少人只能望机兴叹。为弥补价格劣势,尤其是镜头方面的价格劣势,徕 卡相继设计生产了哈苏H镜头转接环和康泰时645转接环和MAMIYA镜头转接环,并且可以实现自动准确对焦。这无疑让那些拥有上述品牌的用户有转系统的 想法。因此,徕卡S我只能称其为数码中画幅的奢华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