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总在变 浅谈DPREVIEW打分不合理性

中关村在线
第1页:总揽 影像圈里都知道 第一媒体
提起相机评测,在这个圈里呆过一段时间的朋友肯定会说目前全球最好的媒体非DPREVIEW莫属,作为全球最知名的影像媒体,DPREVIEW每一次都能领先我们甚多拿到相机新品,堪称是整个行业的最权威。不过今天小子还是想自大一把,小小的来谈一谈DPREVIEW对于数码相机评测的打分标准到底问题在哪。
总揽 影像圈里都知道 第一媒体
DPREVIEW在影像圈里边绝对算是第一媒体,他的第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DPREVIEW经常能提前其他媒体拿到产品,DPREVIEW的评测内容覆盖面可以说是目前最全的,DPREVIEW的结论不会受到商业因素的干涉,DPREVIEW从不报道非正式消息,不做以讹传讹(这点现在已经开始松动了),正是因为这种坚持,才让DPREVIEW成为世界上那个最好的影像类媒体。
当年亚马逊收购DPREVIEW的消息
因为DPREVIEW的优秀表现,所以在2007年亚马逊主动收购了DPREVIEW这家媒体,收购后的DPREIVEW可以说是财大气粗了很多,虽然仍然保留了以往的管理团队,不过做事方法也逐渐向主流媒体靠近,后来的低分产品滥颁金奖更是让人觉得掉价,不得不说什么都避免不了商业因素的干扰,这就是现实啊。
不过DPREVIEW的运营模式只能说是更加主流化了,ZOL也是个主流媒体,所以在这一点上也没什么可批判的,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则是DPREVIEW最为自豪的相机打分系统,这也是DPREVIEW表现自己媒体属性和客观性的重要依据,那么他真的客观吗?就让我们来看看文章吧!
第2页:评分 新规则仅有四年 涉及甚全
评分 新规则仅有四年 涉及甚全
那么首先就来讲讲DPREVIEW的评分系统吧,这套评分系统从2009年开始使用,评分从0分-100分,涉及材质、手感、特色、测光对焦、RAW画质、JPEG画质、高感、取景器及屏幕、机械性能、视频性能、性价比这10项,可以说涵盖了绝大多数相机的测试以及我们需要想到的东西。
DPREVIEW关于每个测试项目的详细解析
不过虽然表面上是100分,但是实际上呢?截止到发稿时DPREVIEW一共测试了91台数码相机,但是最低分数为57分,最高分数为89分,而且全部为整分。也就是说92台相机要共享33个分数差,差距显然拉不开,更不要说64%的相机分数都集中在70-79分。
DPREVIEW这套评分标准的分数分布 显然过于集中了
的确每个评分体系都会有自己的取向性,但是一个完全拉不开任何差距的评分体系在笔者看来也是让人极其郁闷的事情,不过好在DPREVIEW给我们准备了一个详细的后台可以查看分项成绩的功能,不过分项的差距仍然也是不大,无法让人感觉到信服。
第3页:规则 每年分数都在改 却不告知
规则 每年分数都在改 却不告知
拉不开差距其实也就算了,DPREVIEW的打分标准在制定之初并没有考虑到最高可以到什么程度,导致于很多产品的分项得分直接到了顶部,而后续产品仍然留有了相当的进步空间,在这种环境下,DPREVIEW的做法非常的粗暴简单,那就是更改了评分标准。
DPREVIEW这套打分标准之初就出现了诸多冒尖的现象
更改评分标准后,过去一些可以到顶的项目自然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4年相机进步实在是不少,但是所有相机的分数却恰好都在一个相似的水平线上,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DPREVIEW做的非常好,调整之后的总得分总是没有什么变化。
DPREVIEW连续多次说明过自己的分数 但是每一次都是含糊其辞的
而且DPREVIEW每一次调整评分规则都没有做出具体的单项说明,也就是说我们压根不知道每一项得分到底是个什么标准,他为什么会得到这么高的分数。虽然说一些项目标准还是说得过去的,但是这种东西只要有一个不靠谱,总体就会很不靠谱,更不要说靠谱的项目数量还没有不靠谱的多,这可就是没法说了。
第4页:得分 单向根本没法比 而且好猜
得分 单向根本没法比 而且好猜
这种没法比具体在哪呢,笔者就给大家找几个具体的案例吧,这里边最不靠谱的就是视频,我们来比较一下尼康的D7000和D7100,D7100相对D7000一个很大的提升就是视频方面的进步,D7100加入了24Mbps码率的AVCHD编码,分辨率直接提高了200线,具备了1080/30P以及720/60P的拍摄,增加了诸多手动功能,高感也加入了降噪功能,音频附带监听,可谓是全面超越,但是DPREVIEW的评价如何呢?
DPREVIEW对于D7000以及D7100视频给出的得分成绩
我们可以看到,尼康D7100的视频得分比D7000低了甚多,甚至只达到了一半,对此DPREVIEW并没有给出任何的解释,而且D5100增加的翻转屏给视频拍摄带来了莫大的方便,并且视频拍摄功能与D7000完全相同,但是最终的结果却也是D5100分数低。只能说DPREVIEW不可能再给D7100高出D7000的视频分数了,甚至必须拼命压低,因为一旦给出,那么综合分数就会超越佳能EOS-1D Mark IV和尼康D3X获得第一名,这怎么能够让人信服。
尼康D800的取景器与佳能5D Mark II应该打一样的分数吗?
如果再往高端点看,就拿D800和5D Mark II举例子,这2台相距4年的相机有差距是大家都相信的事情,但是DPREVIEW给D800与5D Mark II几乎相同的测光、对焦、画质、取景器分数,高感和视频方面5D Mark II超过D800不少,尼康的新品打不过4年前的佳能吗?这话我觉得谁都不会信的,无非是DPREVIEW为了平衡分数,所以采取的下策。
D600的确是台好机器 但是直出画质和高感画质直秒5D Mark III我也不信
在这样的平衡机制下,我们的诸多同事都表示除了DPREVIEW分数不用看,而且每一次DPREVIEW的新品得分我们大多数人都能猜的在±3分之内,对此笔者只能说在DPREVIEW各种权衡的打分机制下,你要是猜不中,未免智商有些问题了。
第5页:结论 得分怎能有上限 仍是最强
结论 得分怎能有上限 仍是最强
好了,挤兑了DPREVIEW这么多,归根到底的原因还是在于DPREVIEW这套打分机制保留了一个最高分限制,在这种限制之下,打分者如果不进行权衡,那么只能导致另一种混乱。不过目前DPREVIEW的打分和奖项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靠谱的存在,可以说并不具备什么参考价值。
DPREVIEW的评奖机制更是让人感觉莫名其妙
不过另一方面,DPREVIEW的评测依旧代表了目前互联网这个圈子当中的最高水平,其详尽程度无人能及,之前的很多客观测试项目虽然不够严谨,在和DxOMarks合作之后也逐渐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可以说DPREVIEW仍是最强,只是打分和奖项已经不具备了当年那般的参考价值。
DPREVIEW新推出的镜头评测的确是业界最高标准 只是不知多年以后会怎么样
其实作为一个职业媒体人,批判别人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相信笔者今天的文章一出,绝对会招来无数的骂声,不过总归我们要尊重事实,DPREVIEW的确是一个国内所有人在短期内都无法超越的标杆,但是并不代表他每个细节都完好,我们要学习DPREVIEW对于整体内容的高标准,同时也要正式DPREVIEW的错误和失败,如果您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也请在文章下方留言,笔者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