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数码

入门微单加DIY柔光箱 简易汽车模型拍摄攻略

蜂鸟摄影君

关注

上周为读者带来了500D拍摄汽车模型的拍摄方法。有网友留言说在这个技法中的辅助设备太贵了,甚至超越了一台500D套机的价值。所以这一期为大家带来了自制柔光箱拍摄汽车模型的方法。特别说明:因自制条件简陋,成片效果有限,这里仅仅表达拍摄手法和以及后期技法。

·器材准备篇

这次拍摄中需要的器材均为身边随手可得的装备。

相机:索尼NEX-5R

镜头:索尼E卡口16-50mm PZ镜头。

索尼NEX-5R机身以及E卡口16-50mm f/3.5-5.6镜头

使用材料:泡沫塑料两块,显示屏一个,笔记本电脑一台,反光板一块,手机一个。

静物柔光箱简单造型,使用时将投影发布到显示器上,倒扣于泡沫塑料上即可

将显示器全屏后的状态

说了那么多装备了,具体使用方法如下:将显示器与笔记本相连,以显示器为主显示。使用白色做显示器背景,将显示器倒扣在泡沫塑料搭建成的柔光箱内。柔光箱下的黑布来自于我常用的反光板,如果有更高档的黑色天鹅绒布使用,效果更佳。

拍摄注意事项:

1.在室内拍摄时需要关闭室内所有照明灯,否则其他光源会干扰小型柔光箱光源引起色偏。

2.要注意拍摄时所使用的镜头焦距尽量使用长焦端拍摄,避免广角端畸变。

本页小结:用泡沫塑料制作柔光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A4纸将其坑洼部分覆盖起来,最好是在反面用透明胶将其粘好后才覆盖(我在拍摄时并没有使用大量A4纸覆盖其不平整部分,导致最终成片拍摄完成后后期处理工作量增加)。

·拍摄注意事项

之所以选择写这一段,是因为所有读者都有丰富拍摄经验,或者DIY的经验,第一次总是会失败的,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在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使用泡沫塑料板和显示器制作成的DIY柔光箱拍摄效果

补光问题:在实际拍摄中补光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拍摄时可以适当的使用手机或者强光手电进行简单的补光。在拍摄时相机设置为最低感光度,长时间曝光拍摄,所有需要借助三脚架保证长时间曝光成像质量。在拍摄的同时可以选择用强光手电或者手机闪光灯进行1秒到2秒的补光。

在拍摄时进行适当的补光

在曝光的过程中适当的用手机上的闪灯或者强光手电进行补光。图中是用iPod Touch5代的闪光灯(注:其他手机闪光灯也可以进行补光)进行的补光操作。

在补光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下两点:

1.在曝光时请计算好补光时间,我在拍摄中补光时间为1秒到2秒。

2.不要照射太长时间,虽然大部分的卡片机是可以设置小光圈、低感光度以及慢门拍摄,但是照射的光源强度不在相机的计算范围内,所以需要控制补光的时间。

经过补光后的模型发动机舱细节

色温控制:大家可以通过我拍摄的工作照发现我的柔光箱上架设了一个用来补光的台灯,所以需要将相机的白平衡设置为钨丝灯模式保证拍摄出来的照片色彩准确。

家用台灯作为补光灯

不同光源的色温也不同,简单来说,色温低颜色偏黄,色温高颜色偏蓝。所以在拍摄时一定要注意色温对于成片色彩的影响。

·后期处理弥补拍摄问题

照片拍摄完成,进入到后期处理的环节了。在处理中用到了钢笔工具以及加深减淡工具。也许读到这里读者会有疑问,又不需要抠图,用钢笔干嘛?请先观看以下三组前后期对比图。 

通过这三组照片大家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前挡风以及车身玻璃的不同。之所以这么处理,是因为在右侧拍摄出来的原图中发现如下几个问题:车挡风玻璃上有不明原因 的彩色光斑,车身曝光不是很准确,细节不完美等问题。挡风玻璃上的彩色光斑是因为使用的顶光源是一台液晶显示器造成了车体挡风玻璃上的光线比较凌乱,需要 通过后期在Photoshop软件中处理解决问题。

·1:64模型的后期处理过程

首先来讲解1:64比例的小车模型该如何处对原片瑕疵进行处理。通过对原片的观察,由于风挡玻璃的材质问题,造成了模型车玻璃有很多色斑,所以在后期处理照片时,首要做的便是要将这些色斑进行消除,具体方法如下:

未经处理的车辆,轮胎部分细节缺失,车身玻璃有莫名的彩色光斑

首先,在打开图片后使用快捷键“Ctrl+J”复制建立新图层。 

之后选择钢笔工具,沿着前挡风玻璃进行选区勾选。建立好路径后找到路径面板将工作路径保存。

保存路径过程 

保存路径之后按住“Crtl”点击路径建立选区,之后使用快捷键“Ctrl+J”复制选区建立新图层,并使用加深工具对复制出来的图层进行涂抹,直到彩色光斑消失为止。

通过建立选区对车身其他部位玻璃进行同样的处理 

将选区内的图像复制建立新图层进行处理

使用NIK公司插件Colour Efex Pro 4 中的添加反光板命令增加车身亮度

最终效果图

完成这些处理后,这张照片便基本完成了,这时要用加深工具对边边角角进行一些小修饰即可。

处理后的最终效果图,相比原图挡风玻璃相对干净,车轮细节也可以看到。

本页小结:通过选区结合加深减淡工具便可以完美处理挡风玻璃上的色斑。经过处理后的车身细节相比之前更丰富,挡风玻璃虽然变成不透明的状态,但是整体却没有了凌乱。

·1:18模型处理过程

在拍摄1:18模型的时候发现了一些问题,大型模型在DIY柔光箱中拍摄,由于模型提及原因,很容易造成泡沫塑料的穿帮,所以这些问题需要在后期处理时进行调整,方法便是将汽车模型进行抠图操作,将模型与背景完全分离进行处理。

通过图片可以看到背景部分明显很凌乱,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用A4纸和纸盒子制作DIY柔光箱

在抠图操作之前,首先需要对车窗反射和色斑进行处理,使用上文对1比64模型处理时的方法即可。

同样使用钢笔工具将车体抠出,并复制独立图层

通过图片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车体略微发黄,这时需要使用Photoshop对色彩进行调整

经过调整后的成片。

小结:在这张照片前期拍摄的时候,由于拍摄时 并没有很好的对背景进行处理,所以造成了拍摄出来的照片背景杂乱,只能用将车主体抠出来的办法将照片完成。所以当各位在DIY制作柔光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选择平整的背景,当时只顾着考虑反光材料中既能承重又能反光的材料就是这些泡沫塑料,却没有考虑使用泡沫塑料形成杂乱的背景。

·全文小结

前期拍摄以及后期处理的方法在前面几页大家应该都看到了,在这里简单说下我在拍摄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造成后期工作量加重的原因。

人有失手,马有失蹄。这次拍摄总的来说我并不是很满意,当然跟我制作柔光箱的材料有一定的关系。希望大家在制作柔光箱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两个因素,一个是 柔光箱材料是否反光,反光强度是否达到您所需求的效果。另外一个便是柔光箱只做好后是否能做到拍摄时不会穿帮,造成后期困扰。

重新合成的图片

在我这次拍摄中出现的问题是因为没有考虑到柔光箱材料的穿帮问题造成了后期在制作的时候需要将车体抠出并重新制作合成图片。

经过重新构图调整和处理后的照片

在上图中也遇到了问题,在拍摄时选择的背景尽量平整,千万不要出现这样的褶皱。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虽然整体看上去干净但是却依然有些凌乱。

通过柔光箱拍摄的细节图片

写在最后:本文只是为大家讲一个方法,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方法拍摄出更好的照片。在最后我补充一句,这样的自制柔光箱适合大型车模细节。与1:18的模型相比,自制柔光箱更适合拍摄1:43或者1:64的汽车模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