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小畸变边缘优质 富士XF14/2.8评测

蜂鸟摄影君
继上次的文章之后,富士XF14/2.8的更多测试项目终于完成,之前笔者提到过对这支镜头印象不错,这是较为主观的判断,到底怎么个好法,我们还是看看“标版们”怎么说。
既然是一篇后续文章,就得到了和大家互动的机会,非常难得。我们看看大家留言都是怎么谈的,首先一点是围绕外观的讨论:“富士在外观设计方面真的是十分用心”“这头哪里复古了~~”“有点大,不轻便,个人拙见哈。”确实,以这款镜头的外观和做工值得品评一番。说这镜头复古,是基于几个点:一是全金属的镜身、二是带有光圈环(这个和富士系统的操作方式设计有关)、三是对焦范围的刻度标示、四是如推拉式变焦等对机械式操作的模拟。
测试平台:闪迪32G至尊超极速SD储存卡
相对于一些其他的厂家,这支镜头确实不偏向于便携,其实无论X-E1还是X-Pro1也都不是以便携为亮点的机型,这支镜头的体积配合这样的系统,笔者认为倒也无伤大雅。并且过于紧凑的设计容易出现畸变、暗角、边缘画质降低等问题,个人认为富士XF 14mm f/2.8 R还是一款以画质为第一诉求的产品。不过既然有读者提出问题,就说明有需求,富士也可以考虑以后为广大用户多出几款便携型的镜头。
·参数与光学解析
首先我们看看具体参数,富士官网方面并没有提供光学结构图,但参数中表明结构为7组10片,其中包括2片非球面镜片和3片ED超低色散镜片,配置算是比较豪华了。7片的圆形光圈也应该有助于改善焦外的质感。
富士官网规格表
而MTF上,首先看低频,曲线位置高而平稳(特别是切向),表明这支镜头的反差表现很优秀。
而高频则代表分辨率的水平,曲线起点较高随横轴右移而下滑,表明中心分辨率良好,随着更接近边缘画质有一定下降,但根据经验,对于超广角镜头,边缘画质有一定下降是正常情况,不少超广角镜头的边缘画质都惨不忍睹。基于微评测时的初步数据,富士XF 14mm f/2.8R的表现相对同类产品还是很不错的,而稍后我们会在展示出更具体的分辨率实景测试。
·畸变控制
畸变控制是该镜头在初步测试中最让笔者印象深刻的环节。14mm为大家带来了非常震撼的冲击感,但视角和畸变并不是一回事,XF 14mm f/2.8 R虽然视角很广,透视感强烈,但畸变却控制的非常优秀。
XF 14mm f/2.8 R畸变示意
我们拍摄规律图形,并在图赏标注水平线以方便大家参考,可以看到拍得的景物横平竖直,非常接近水平,这在超广角镜头中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一流的表现。基本没有轻易察觉的桶形畸变。
·标板分辨率测试
我们接下来使用国际通用的ISO12233标准分辨率测试标板进行测试,看看这支镜头在数字上的表现。
ISO12233标板
测试方法:
测试中,我们将相机放置水平并设为中心对焦模式,将画面中心对准标板中心的对焦区。然后根据画幅比例将标板调至充满画面,分别从最大光圈开始到最小光圈,使用整档光圈分别拍摄,每档拍摄多张,从中选取最为清晰一张为准。最后选取各样张上图中红框内区域读数,分别得出横向和纵向分辨率,并统计成表。(为保证测试客观体现镜头素质,我们采用相应接口主流全画幅相机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
从图表中可以看到XF 14mm f/2.8 R的全开光圈可用度非常好,从全开到F16分辨率一直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上,仅在F22时有所下降。这种表现可以说得上优秀,在环境较暗时会有不错表现。
·中心及边缘分辨率实测
下面我们看看实际拍摄中的分辨率表现,这样的表现形式更有利于读者直观了解镜头解像能力,特别是在各档光圈上的表现差异。并且我们分别截取中心和边缘100%的局部纵向对比,对于观测刚才提到的边缘画质表现,提供了很客观的参考。
截取位置
测试结果
这个测试比较形象的说明了XF 14mm f/2.8 R在分辨率表现上的特点:画面中心F4-F11为最佳状态,F2.8和F16的可用度也非常高,F22有明显下降;画面边缘则相对表现更加平稳,仅在最大最小时有所下滑,F2.8时稍有重影,F22时成像扁肉,但仍然属于较为优秀的表现。
·焦外成像测试
我们将焦点手动设为最近(0.18m),并对在位于测试场景前30cm处的纸板上,将光圈由大至小变化,观察位于焦外的测试场景的成像表现。
截取位置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对于14mm镜头,我并没有指望它有多柔美的焦外,而在评测室中的表现反而高于了我的期待。在F2.8的时候,焦外还是比较均匀的化开了。
·星芒效果测试
XF 14mm f/2.8 R为7片圆形光圈叶片,星芒效果测试结果如下:
截取位置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广角头拍风光自是少不了夜景的星星点点,想必是由于圆形光圈的设计,F11才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星芒,随着收缩光孔越发明显,但介于F22的画质下降,想拍闪耀的灯火阑珊,还是推荐F16左右的光圈设定。
·暗角现象测试
暗角测试,对着光线较为均匀的白墙曝光,通过对比各档光圈下的表现很容易就可以看出这支镜头对暗角的控制。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实话说,笔者认为XF 14mm f/2.8 R在暗角控制上的表现真的很赞,它是笔者半年以来测试过的镜头中表现最好的,基本上光圈从最大到最小,我都没看见明显可见的暗角。非常值得称赞!
·色散测试
说到色散还是要强调超广角镜头的边缘问题,这里依旧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介于此处入射的光线入射角很大,就愈发的考验EBC镀膜和光学镜片设计的实力。
截取位置
测试结果
该镜头对色散的控制还是比较好的,无论是中心的笔刷还是边缘的硬币,在金属的高光处都没有太明显的色散。
·对焦测试
该环节测试富士X-E1搭配XF 14mm f/2.8 R镜头的对焦速度,首先是S档(单次对焦),我们用视频的方式为大家展现。
接下来是C档(伺服对焦)此时即便不半按快门相机也会根据场景变化自动对焦,不过要说明的是对于无反相机来讲,要达到单反相机那种紧咬被摄体的表现还是不太现实的。
总体来讲,这套系统对焦迅速(对于无反相机而言),虽然不是同类产品中最快的,但至少不会形成短板。
·实拍样张100%截图
首先室外大场景的拍摄,我们截取了画面左上角的100%局部。
照片原图
100%局部
从局部截图上看,在实战中边缘画质也可以得到不错的保证,细节丰富并且没有明显的色散。
接下来,我们拍摄了一张近景,以验证这支最近对焦距离仅0.18米的镜头在拍摄近处时的表现。
照片原图
100%截图
截图上可以看到清晰印刷纹理,分辨率表现优秀。
·更多实拍样张
近一段时间的北方一直雾气蒙蒙,没有机会为大家展现蓝天白云,但我们还是挑了一些能够说明问题的照片来作为给大家参考的依据。
焦距:14mm 光圈:f/11.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4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4mm 光圈:f/11.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40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首先是一些室外大场景,大家可以点击下载原图,观看其丰富的细节。
焦距:14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42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室内环境的明暗变化则可以看出更多镜头在明暗细节记录上的表现,同时也能表现该广角镜头的视角。
焦距:14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5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从这张近景可以看出在近距离拍摄时,垂直的瓶体并没有发生扭曲,近景的畸变抑制也不错。
焦距:14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500
曝光时间:1/3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4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58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最后我们拍摄了一些夜市街景,14mm镜头本来对安全快门的要求就不高,搭配F2.8的光圈,适当提高感光度后扫街很是方便,通过大图可以看到画面中焦内的成像非常锐利。
·评测总结
从各方面看,XF 14mm f/2.8 R的表现符合我们上手后的第一印象,精致的做工让它看起来就不像个廉价货,事实上它也确实有些高贵。不过呢,贵有贵的道理,它提供了不错的解像能力,特别是难能可贵的边角画质以及令人难忘的畸变和暗角控制能力。
景深范围标尺
笔者很有好感的其实还有XF 14mm f/2.8 R的外观和结构,本来XF镜头带光圈环的设计就已经俘获了很多钟情操作的人,此次再加上推拉式AF转换和景深范围标尺,传统的气质进一步提升,加上金属顶盖蒙皮机身的X系列相机,真是复古相机中的“战斗机”。
富士XF 14mm f/2.8 R
虽说造型复古,但内心“时尚”,其实XF 14mm f/2.8 R是一支完全电气化的镜头,在数码优化上也已经做足功课,从色散的控制上可以看出这点。
优点:
边角画质较好
优秀的畸变控制
基本上没暗角
精致的外观
操作感一流
不足:
较为昂贵
莲花形塑料遮光罩实在有失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