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纠结于画幅 解读尼康微单V1/J1!
作者:小熊在线-孤竹の子
千呼万唤始出来
关于尼康将发布无反光镜可更换镜头相机的消息在传了一年多之后,终于于9月21日正式与我们见面。尼康将自家微单命名为“1”系列,包括两款全新的产品,分别为“V1”和“J1”,其中“V1”定位高端,内置144W像素EVF电子取景器,“J1”则定位时尚人群,多达5种颜色简约机身设计非常适合时尚年轻人使用。尼康同时还发布了四款与之配套的镜头,分别为1尼克尔 VR 10-30mm f/3.5-5.6、1尼克尔 VR 30-110mm f/3.8-5.6、1尼克尔10mm f/2.8和1尼克尔 VR 10-100mm f/4.5-5.6 PD变焦,另外还发布了与之对应的三款附件,包括闪光灯SB-N5、GPS装置GP-N100、卡口适配器FT1等。
从此次发布的1系列产品及附件来看,尼康可谓来势汹汹,不但两款定位不同的微单齐发,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与之配套的四款镜头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之作,焦距覆盖非常之广,并且也有定焦镜头可供选择,这与某些品牌微单发布时只有一款标准镜头和一只定焦镜头相比显然更具诚意。而三款附件也足以满足专业级用户的创作需求,尤其是卡口适配器FT1,有了它之后尼康用户就可以在1系列相机上使用F卡口的单反镜头,并且可以实现自动对焦(尼康注明有些镜头可能会失去自动对焦功能),通过丰富的尼康F卡口单反镜头群使1系列相机的可玩性再次提升。
如果不是日本海啸的影响,尼康微单的发布时间很可能会在提前到春季,而最早关于尼康微单的规格信息出现于上个月,其中最受关注的信息在于传感器的尺寸,当时的消息尼康微单与全画幅的焦距换算为2.7x,也就是其传感器尺寸面积甚至还小于奥林巴斯与松下Micro 4/3画幅,更不要说是索尼NEX系列的APS-C画幅传感器,当然很多人不希望这是真的。然而“V1”和“J1”确实是采用这种规格的传感器,并且其媒体售价也并不便宜,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尼康有如此有把握以小尺寸传感器去迎战大尺寸传感器?
尼康1系列的传感器并非微单中最小的一款,至少还比PENTAX Q采用的1/2.33英寸传感器大的多,在《别人笑我太疯癫 你不理解的PENTAX Q》我们就对PENTAX Q提出了肯定的看法, 此次尼康的微单也不例外,相信通过本文的分析,大家会明白这个看似无法理解的尼康的1系列。
小熊数码影像俱乐部( 点击进入 )欢迎各位网友光临交流,论坛可以实现照片批量上传照片功能,上传照片大小和尺寸均没有限制,也没有用户等级限制,注册经过验证即可发布帖子及照片!另外欢迎大家加入小熊在线数码影像频道官方群进行讨论:1群(116944131)、2群(31732788)、3群(122216279)、4群(1734017)、5群(29446539)、6群(81542768)、7群(51131145)。作者微博: 点击进入 !
着眼大局的布局
在去年撰写的《从NEX5/NEX3谈起 微单/单反谁终结谁?》一文中,我们曾明确的指出引领这场革命的不会是佳能和尼康,因为在单反阵营中,佳能和尼康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获得者,他们不会率先研发微单去打破这种格局,改变这种格局的只能是传统单反阵营的二线厂商,包括奥林巴斯、松下、索尼、宾得、三星等。奥林巴斯(包括松下)之前的4/3系统单反核心内容就是体积小巧,可惜单反的实际产品却并非如此,未能发挥体积上的优势,因此奥林巴斯与松下发布了Micro 4/3系统微单系统,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如今奥林巴斯除了旗舰级产品几乎已经全面4/3系统。索尼和宾得加入微单阵营之前,单反阵营虽然小有成绩,但是也仍属二线范畴,与佳能与尼康单反业务相去甚远,因此也毅然加入了微单阵营。而三星的单反产品本来就是宾得相机的马甲,单反业务对三星来说本就是可有可无,因此也毅然加入了微单阵营也。
尼康V1
反观尼康,在单反业务上一直都是与佳能并驾齐驱,单反产品线布局非常完善,无论是旗舰级的全画幅,还是入门级的小型APS-C画幅相机都非常丰富,使人们曾一度认为尼康会死守单反阵营,不会发布微单产品。但是微单的发展速度似乎已经超越了所有的预期,除了上述提到厂家外,甚至连抱着旁轴不妨的德国老牌光学厂商徕卡也有发布微单的计划,到现在为止,微单已经成为了一个足以与传统单反抗衡的新阵营。从现在的局势看,任何一家缺席微单的厂商都会在今后的相机产业的长跑发展中落后,这就使尼康不得不重新规划自身发展路线。
尼康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厂商,当年佳能用全电子接口的EF卡口代替FD卡口,全面普及超声波马达镜头把尼康从单反老大的位置上赶了下来。尼康当时虽然也意识到了全电子接口的优势,但是为了兼容之前的老镜头,并没有采用全电子接口,因此我们现在还能在尼康F卡口上看到光圈拨杆。虽然之后尼康也采用了超声波马达,在整体业务上赶上了佳能,但那都是之后的事情了。不过尼康的保守对于老用户来说是非常人道的,至少不会让用户手中的牛头变成废铁。尼康此次对1系列微单虽然采用了全新的接口,但是仍然没有做到足够的突破,这主要体现在定位上,尼康显然不想让微单系统冲击自己传统单反系统的优势,因此在传感器的尺寸上采用了保守的CX画幅,在画幅上拉开了与传统单反的差距。
尼康J1
外界还有一种说法是尼康和索尼的关系很好,因此不想发布APS-C画幅的微单与其直接竞争,这显然是非常不靠谱的说法,尼康和索尼不是亲兄弟,现在微单比索尼晚发布一年半,算是还了当年索尼全画幅a900比尼康全画幅D3晚发布一年时间的人情,因此尼康采用CX画幅传感器显然是有自己的想法!
不必纠结与画幅尺寸
那些纠结于尼康微单传感器尺寸的人,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奥林巴斯与松下的Micro 4/3系统微单在价格普遍高于索尼和三星的APS-C画幅微单,而销量却要超越之,难道买Micro 4/3画幅微单的人都是傻子吗?难道他们不知道传感器的大小决定画质,不知道APS-C画幅大于M4/3画幅吗?
当然不排除一些人确实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但是相信更多人是在充分了解了画幅的差别之后,仍然选择的Micro 4/3系统,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消费者做出的这种决定?
尼康V1
我们这里排除一些个人主观因素,比如各家的造型设计,品牌的认知度等等,只从机身性能考虑,小尺寸传感器的对于画质的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可以获得更大的等效焦距,比如同样全画幅上实际焦距50mm的镜头,在APS-C画幅上为75mm,在M4/3画幅上为100mm,而如果在尼康CX画幅上,则变为了135mm,同镜头换算倍率越大等效焦距大,如果我们将尼康的小竹炮II二代AF-S VR 70-200mm f/2.8G IF-ED通过卡口适配器FT1转接到CX画幅上的话,等效焦距将达到190-540mm,变成不折不扣的超远望镜头,用来拍摄月亮也可以轻松胜任。小尺寸传感器的另一个优势是画面的锐度表现会更好,这点我们在《索尼NEX-C3与奥林巴斯E-P3画质对比!》一文中已经详细说明,这里不在赘述!
如果拿这两点就来论证尼康的单反超越索尼、奥林巴斯和松下,那么理由也未免太过牵强,因此大尺寸传感器也存在自己固有优势,比如广角和虚化的优势。尼康1系列真正的杀手锏是那套全新的高级复合自动对焦系统,可进行焦平面相位侦测AF,与现有其它可换镜数码相机比较,具有极快的自动对焦速度,并且在对焦点数量上达到了73点,尼康1系列无论是在速度和对焦点数量上都是目前微单之最,甚至超越了目前的中端单反。如果你还记得当年松下是如何宣传自家的0.1s超高速对焦和奥林巴斯的“Fast AF”对焦优势的话,你就能明白我在说什么!
尼康J1
尼康1系列的另一个重点是拥有超快的连拍速度,对象追踪模式下可实现约10幅/秒的高速连拍;固定焦点模式下则可实现约60幅/秒的高速连拍,这个连拍速度也毫无疑问是目前微单的顶级配置,甚至已经赶上来顶级旗舰级单反相机!
相机首先要解决的是能不能拍到的问题,画质是在能拍到的前提下才搭建的上层建筑——领会精神!
对焦性能与连拍性能一直都是划分相机档次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也不难理解尼康1系列的定价了!另外如果你觉得V1价格还是高的难以接受的话,那么你也要考虑一下,这是目前内置EVF电子取景器体积最小的微单的产品……
从“1”开始……
尼康 1”是有革新性的影像系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数码相机影像呈现的传统概念,搭载了高附加价值的新功能(具体请参考《尼康开启影像之门 尼康1系列全球同步发布》专题)。全新开发的影像系统成为数码时代先驱,命名为“尼康 1”,同时也蕴含了从“0”开始,进而诞生了“1”的深刻寓意。
无可否认,尼康的1系列微单相比其他品牌来的还是有些晚,但是迟到总比不到好,至少就目前阶段来看,尼康对微单的策略还是非常保守的,尼康潜意识里仍然把1系列作为单反与卡片的一个补充,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是,因此尼康的单反太强大了。当然,如果只限于微单系统,我们仍然希望看到尼康放手一搏!
相信凭借品牌的认知度与1系列出色的对焦和连拍性能,以及独有的动态快照等实用功能,可以在让1系列产品获得足够的认可……
尼康J1
小熊数码影像俱乐部( 点击进入 )欢迎各位网友光临交流,论坛可以实现照片批量上传照片功能,上传照片大小和尺寸均没有限制,也没有用户等级限制,注册经过验证即可发布帖子及照片!另外欢迎大家加入小熊在线数码影像频道官方群进行讨论:1群(116944131)、2群(31732788)、3群(122216279)、4群(1734017)、5群(29446539)、6群(81542768)、7群(51131145)。作者微博: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