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数码

550D生产的秘密 佳能总部/大分工厂揭秘

IT168.com

关注

【IT168 资讯】上周我们跟随佳能参观了位于横滨的CP+展会,同时受佳能的邀请还参观了佳能位于东京下丸子地区的总部以及位于大分的佳能工厂,可以说佳能作为数码影像领域数一数二领军人物,除了生产了众多优秀的影像产品之外,佳能公司的总部是什么样子以及佳能是如何做到年产3000万的目标的,这些都随着我们的参观一一得到了解答,而今天我们IT168也将带着大家一起看看佳能的总部以及工厂,看看鲜有人知的秘密。


到达佳能总部

参观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东京下丸子地区的佳能总部,有关参观总部的文章我们以前已经在当天报道过,只是比较简单的给大家展示了总部的照片,尤其是有关佳能历史的照片,那么今天我们对佳能总部再做一个补充或者是一个综述,给大家一个直观的印象。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上篇:数码影像前沿阵地 佳能东京总部参观记


佳能总部一隅

在佳能的历史博物馆,我们看到了佳能整个的发展历史,从1933年佳能设立“精机光学研究所”开始,到1947年公司更名为“佳能照相机株式会社”,再到1969年更名为“佳能株式会社”,佳能通过36年的努力,为后来在照相机以及其他领域的发展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佳能总部俯瞰

在公司创立的第二年,也就是1934年,佳能推出的第一款35mm焦平面快门照相机,英文名是“KWANON”,译作“观音”,成为了照相机发展的试水之作,并经过不断的创新,成长为今天的佳能。此外,佳能除了在照相机领域拥有一流的技术之外,佳能在其他领域也有颇深的造诣,譬如在1964年推出世界首台10键式电子计算器,在1970年推出日本首创普通纸复印机,1979年推出世界首创内置半导体激光打印机,1985年推出世界首创气泡式喷墨打印机,可见,佳能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开拓了多元化的发展之路。


有关佳能历史的展馆


佳能全球营销网络

成长到今天,佳能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年销售额3兆7069亿日元,纯利润2466亿日元的全球性公司,产品涉及办公、消费类产品以及工业,全球范围内员工人数20万的大型企业。

参观完总部的第二天,我们乘坐飞机来到佳能位于大分的工厂进行参观,佳能大分工厂是目前佳能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一座工厂,2005年正式投入运营。在这里我们详细了解了佳能生产的秘密,包括佳能独创的在业内非常有名的细胞式生产,甚至是如何运作、如何调配生产目标等都有了解,在参观的最后我们也会介绍佳能大分工厂在生产产品的同时所肩负的责任,无论是对产品的还是对环境的,都能看出佳能的细心之处。


大分工厂距离东京总部还是很远的,飞机要飞1小时40分钟

佳能大分工厂位于日本九州东北部的大分县,占地36.7万平米,由3间大型厂房以及N座小厂房组成,总建筑面积7.7万平米,在这里生产的产品包括中低端EOS单反、消费类相机、民用级数码摄像机。


佳能大分工厂

也正是因为佳能大分工厂承担了如此重要的责任,拥有如何大的生产规模,所以出于商业机密的考虑,一般是不对外开放的,一年中也仅有几次能够让当地学生参观并且举行一些活动,所以这次中国媒体能够参观佳能工厂的机会也是非常难得的。当然了,进入工厂之后是禁止拍照的,所以后面我们使用的照片也均由佳能提供,更多的介绍,需要大家详细的看我们的文字部分了。

提到佳能工厂,就不得不提在佳能运行的颇为成熟的细胞式生产模式,这是佳能生产线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变革,为佳能产能的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要知道在工业时代,多数企业的生产都是以流水线模式运行的,工人站在流水线上,进行了简单而重复的劳动,流水线生产明显有两个缺点,一个是人得去适应机器,机器以一定速度运行,如果你跟不上机器的速度,那么整个生产线就会崩溃。第二,每个工人永远只会干一件事,换一个工作岗位或者是今天有人生病,那么这个生产线就运行不了。有关流水线最为形象的例子可能就是在卓别林所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回味一下这部经典的电影作品。


佳能细胞式生产的工作间,大厦没有立柱,整个房间随意调配生产布局

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日本在生产效率的提高上有着迫切的需求。而佳能作为日本企业的一分子,也有这样的需求。尽管佳能也曾经为自己庞大的生产线而感到骄傲,但是佳能渐渐的发现,流水线生产并不适合高速发展的佳能。所以佳能开始进行生产方式的创新,将细胞式生产渐渐的运用到自己的生产中。

那么相比较流水线式的生产,细胞式生产是什么呢?这里我们在网上找到了一段有关佳能细胞式生产的详细介绍,我们直接引用进来,因为比我自己总结的要好。“何谓细胞式生产方式?顾名思义,细胞就是生产过程中最小的单位。在车间中,若干个工人为一个基本单位,几个人就能完成一项复杂的生产。它的特点就是打破以往的传送带模式,其效果是劳动者意识的改变。几个人代表一个小小的生产细胞,就要对整个产品的质量及效率负责,职工对产品自发性的改善活动已成为车间的风气。”


一个细胞内的一个人,负责装配一个组件或者进行一项测试

以我们在工厂看到的佳能550D为例,一个完整的550D在一个细胞中(也就是一个小组)大致需要14个人,这14个人大概有10个人是需要将550D散落的零件分别组装起来,每个人负责一个零件,装配完一个就交给下一个人,以此类推,直到550D完全装配完毕就会交给第十一个人进行试拍,第十二个人测试各种功能,第十三个人进行收尾,第十四个人进行装箱,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式生产细节。


装配中的相机


检测相机

据佳能介绍,一个细胞单位生产一款产品最少需要10个人,最多需要40个人,依据不同的产品调配每个细胞内的人数。而且细胞内的每个人经过一段时间会调整岗位,要让每个员工熟悉任何一个步骤,就算有员工请假或者生病,其他人也能补充上来,而培养这样一个员工大概需要8个月。佳能的细胞式生产可以说是人工与机器互相协作的工作方式,远远有别于流水线式生产。

从官方统计的数据来看,5年间,公司利润从11亿日元上升到118亿日元,增长了10.7倍;利润率从1.5%上升到10.7%,增长了8.8倍。相比之下,工厂用地却节省了70%;电费、水费、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50%,生产效率提高了4倍。

这样的生产线生产下来的良品率大概在98%,而有问题的机器在封装之前,就从生产线上撤出,留给专门的检测人员进行检测,确保产品100%合格再放到市场上进行销售。而面对一款新机器,具体需要多少步骤,也要经过不断的尝试,生产1000台确保无误才会大规模投入量产,可见佳能对细节以及品质的苛求。

大分佳能作为社会的一员,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积极的参与社会的公益活动。譬如佳能会组织员工清扫城市的垃圾,会组织志愿者加入到运动会的行列中,同时也注重于当地居民的互动,使大分佳能成为一个全面的有活力的工厂。


大分佳能

当然在环境保护方面,大分佳能也做的相当到位,譬如大分佳能的生产每天需要410吨水,这些水并没有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中,而是在大分佳能内就实现了循环利用,佳能称之为封闭的污水处理系统。譬如佳能也致力于阻止全球变暖,大分佳能也有与日俱增的环境保护意识,讲究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现出佳能“共生”的企业理念。

至此,佳能大分工厂就参观完毕,短暂的两个小时参观,并不能给人太深的印象,但是对于佳能的企业文化,佳能工厂的运行,佳能工厂的责任,佳能神秘的细胞式生产、佳能对品质的苛求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另外,佳能的细心的安排让我们真正的感受到了佳能的口号“感动常在”,我想,佳能也正是用这样的态度在做事情,在做产品,使得我们对佳能产品更加放心,更加信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