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数码

尼康适马领衔 2010年度单反镜头评述!

作者:小熊在线-烟花


无标题文档

前言

2010年的单反市场异常火爆,在Photokina展前夕,各大厂商均发布了年度单反产品,如佳能的EOS 60D,尼康的D3100、D7000,索尼的a55、a33、a580、a560,宾得的K-5、K-r,奥林巴斯的E-5等。

单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可换镜头以适应不同的拍摄题材,用户考虑单反系统时,除了要考虑机身性能外,镜头群是否完整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用户的购买意向,因为镜头群而改换门庭的用户也是大有人在,因此单反厂商一般都会适时发布或者更新镜头系统。

那今年各家都有那些镜头更新呢?我们今天将分品牌和大家一起回顾2010年更新的镜头,包括佳能、尼康、宾得、索尼、腾龙、适马等,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佳能篇——全新升级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在传统大三元中,70-200mm焦段镜头绝对是普及率最高的之一,而佳能的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绝对是今年最重量级的镜头,这是继2001年EF 70-200mm F2.8 L IS USM升级之后,佳能推出的第三款小白镜头,也是第二代防抖小白镜头,用来与尼康的小竹炮二代——AF-S Nikkor 70-200mm f/2.8G ED VR II直接竞争。

佳能的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拥有多达5片UD及1片萤石镜片,影像质素自然更加青出于蓝,在实测中,无论细节保留还是色散控制都要好于尼康AF-S Nikkor 70-200mm f/2.8G ED VR II。

佳能EF 70-200mm F2.8 L IS II USM在外观上跟上代可说是极为相似,镜身同样采用防尘防水滴设计,足以应付各种严苛的拍摄环境。随着数码相机的像素越来越高,不少旧镜头在解像力上已经力不从心,全新的EF 70-200mm F2.8 L IS II USM重点之一便是改善整体的画质。相比上代的4片UD,新镜在19组23片的镜组中用上了多达5片UD及1片萤石镜片,彻底的消除全焦段的色散,从而提供更高影像素质。唯一遗憾的是,EF 70-200mm F2.8 L IS II USM的IS防抖只是一般的4级防抖,而非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所提供的Hybrid IS,只能修正垂直及水平的晃动。

除了光学质素提升,佳能EF 70-200mm F2.8 L IS II USM在操控上也有一定的改进,配备了全新的高速处理器及进一步优化的演算法,以提供更快更静的自动对焦。 此外,新镜在近摄能力上也有一定增强,EF 70-200mm F2.8 L IS II USM的最近对焦距离便由上代的1.4m缩短至1.2m,放大率达到了0.21倍,镜头甚至有一定的近距离生态摄影特写能力。

EF 70-200mm F2.8 L IS II USM
焦距
70mm-200mm
光圈
F2.8
光圈叶片
8片
最近对焦
1.2m
放大倍率
0.21倍
镜头群组
19组23片 5片UD及1片萤石
滤镜尺寸
77mm
重量
1490g
体积
199mm(长度)x88.8mm(直径)

佳能篇——鱼眼变焦EF 8-15mm F4 L Fisheye USM

历史上出现过鱼眼变焦的厂商的只有适马和俄罗斯厂商,宾得也有一只鱼眼变焦——Fish-Eye 10-17mm,不过并非全程鱼眼,17mm已经变成了广角。佳能过去仅推出过一支15mm f/2.8的对角全覆盖的鱼眼镜头,此次EF 8-15mm F4 L Fisheye USM算是给用户多了一个选择。

不过佳能EF 8-15mm F4 L Fisheye USM并非全程对焦全覆盖,在全画幅相机上8mm焦段成像会形成黑圈,15mm才能全面覆盖CMOS,当然这与佳能普通的APS-C画幅镜头还是有区别的,APS-C画幅镜头如果用在全画幅相机上也会产生黑圈,但是对于佳能来说,APS-C画幅镜头是不能使用在全画幅相机上,这也是这颗同样会产生黑圈的镜头与佳能APS-C画幅镜头的本质区别。

佳能EF 8-15mm F4 L Fisheye USM最大可提供180度的视角,最短对焦距离仅0.15m,可以做出极度夸张的前大后小视觉效果。镜片结构为11组14片,包括采用两片UD超色散镜片及一片非球面镜。最大光圈为f/4,由7片圆形光圈叶组成对焦与一般L镜头一样,配备USM超声波马达,当然也支持全程手动对焦。但由于是超广角镜关系,所以并未提供防抖功能。

在设计上,佳能留意到超广角镜片最容易遇到的眩光及镜片凸出易沾污的问题,所以镜片采用了SWC (Sub Wavelength Structure Coating) 镀膜技术处理,将眩光减至最低。 此外,镜片也应用氟素镀膜去帮助防尘防污,使其容易清洁。

这款镜头除了可以拍摄别具一格的风景外,也是用来玩VR虚拟实景或拍摄运动如滑板、越野单车等高动态体育活动的最佳工具,无论是摄影或配合电影拍摄功能也相当合适。 佳能EF 8-15mm F4 L Fisheye USM日本官方定价为150,000 日元,折合人民币12000远左右,预计明年3月份发售。

佳能EF 8-15mm F4 L Fisheye USM
焦距
8mm-15mm
光圈
F4.0
光圈叶片
7片
最近对焦
0.15m
放大倍率
0.39倍
镜头群组
11组14片 两片UD超色散
滤镜尺寸
67mm
重量
540g
体积
83mm(长度)x79mm(直径)

佳能篇——超越IS小小白的EF 70-300mm f/4-5.6L

佳能的70-200mm/F2.8小白已经更新到了IS防抖二代,而IS小小白70-200mm/F4.0则一直不见更新,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用户放弃了IS小白二代而选择IS小小白,其中价格当然有一部分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IS小小白的重量合适,更适合户外长期使用。如今佳能EF 70-300mm f/4-5.6L发布后,用户又多了一个选择,L镜本身就是素质的保证,而多了100mm焦段以后,户外拍摄就更加便利了,同时在长度上相比小小白IS更短,只有143mm,不过总量比小小白IS290g,达到了1050g,但仍比小白IS二代轻了1/3!

佳能EF 70-300mm f/4-5.6L采用了两片超低色散UD 镜片及一组浮动镜片,防抖也达4 级,对长焦段来说相当的有必要。镜身内置USM马达及独立处理器,提供宁静快速准确的对焦。此镜也同时支持全时手动对焦,在自动对焦后仍可按需要使用手动。镜头采用还有8片圆形光圈叶片,令虚化保持圆润。佳能EF 70-300mm f/4-5.6L同样有L镜必备的防尘防水滴功能,镜片还采用了新形氟素镀膜,令清洁油脂污渍更容易。

此镜一出,日后是否有新的小小白推出又多一点变数。佳能EF 70-300mm f/4-5.6L IS USM售价约为158,000 日元,折合人民币13000元左右。

佳能EF 70-300mm f/4-5.6L IS USM
焦距
70mm-300mm
光圈
F4.0
光圈叶片
8片
最近对焦
0.12m
放大倍率
0.21倍
镜头群组
14组19片 两片超低色散UD镜片及一组浮动镜片
滤镜尺寸
67mm
重量
1050g
体积
143mm(长度)x89mm(直径)

佳能篇——全新升级的长定焦300/400mm L

佳能的长定焦系列一些都是体育和生态摄影的首选,凭借出色快速的超声波对焦系统及优秀的画质,奠定了佳能在此领域的王者地位。

大光圈系列的EF 300mm f/2.8 L IS II USM 及EF 400mm f/2.8 L IS II USM此次推出的新镜采用镁合金及钛合金物料制造,除了确保镜头坚固耐用外,还大大减轻了镜头的重量,如EF 400mm f/2.8 L IS II USM 就比上一代减轻了1.5 kg,减少多达28%!至于EF 300mm f/2.8 L IS II USM 也只重2.4 kg,比上一代减少了约8% 的重量。 因为摄影师有时需要为转变拍摄角度或地点而将重量超过5kg的镜头搬来搬去,对摄影师的体力消耗构成相当大压力,为器材减轻重量绝对是有必要的,所以此次佳能的长定焦更新非常的有必要。


EF 300mm f/2.8 L IS II USM

除了减轻重量之外,新镜在影像质素方面也得到了提升。新镜将采用全新设计的光学结构,并且加入最新的SWC镀膜,能有效减少相片鬼影的形成。镜头前组及后组镜片更有氟素镀膜帮助防尘防污,对于通常不加装保护镜的大炮来说相当实用。

在拍摄性能方面,EF 300mm f/2.8 L IS II USM 及EF 400mm f/2.8 L IS II USM均配备4级IS光学防抖,除了mode 1及mode 2之外,还额外加上第三种IS模式,可以只在曝光时才开启IS功能,令IS系统不会妨碍用户追踪快速移动的主体;环形USM配上全新自动对焦运算程序及高速CPU,相信对焦将有更快更准的表现。AF暂停按钮也可让用户转动位置,令用户更加得心应手。此外,新镜的三脚架转环也采用了新的旋转结构,转换横直倒时更加容易。


EF 400mm f/2.8 L IS II USM

佳能EF 300mm f/2.8 L IS II USM
焦距
300mm
光圈
F2.8
光圈叶片
9片
最近对焦
2m
放大倍率
0.18倍
镜头群组
12组16片 两片萤石
滤镜尺寸
52mm(嵌入式)
重量
2040g
体积
248mm(长度)x128mm(直径)

佳能EF 400mm f/2.8 L IS II USM
焦距
400mm
光圈
F2.8
光圈叶片
9片
最近对焦
2.7m
放大倍率
0.17倍
镜头群组
12组16片 两片萤石
滤镜尺寸
52mm(嵌入式)
重量
3850g
体积
343mm(长度)x163mm(直径)

尼康篇——风景杀手AF-S Nikkor 24mm f/1.4G ED

今年尼康和索尼都针对了24mm定焦焦段进行了更新,不过索尼的那只蔡司T*24mm只提供了F2.0光圈,而尼康的AF-S Nikkor 24mm f/1.4G ED则提供了F1.4大光圈,这也是继佳能和徕卡后,第三个在24mm拥有F1.4光圈的厂商。

我们知道,传统大三元广角变焦和标准变焦就是以24mm作为分界点,可见24mm是一个非常实用焦段,用来拍摄风景是绝佳视角,同时定焦在畸变上控制要远好于大三元。

AF-S Nikkor 24mm f/1.4G ED支持FX全画幅格式,镜片也采了纳米结晶镀膜技术,加强抗眩光能力。广角镜头由于景深较长,想做到虚化效果一向较中、长焦镜困难。 此次新镜做到f/1.4,可以在近摄状态下轻易做到虚化效果,大大提高摄影乐趣。镜头内置SWM超声波马达,对焦时快速宁静,并支持切换AF/MF对焦。

尼康AF-S Nikkor 24mm f/1.4G ED
焦距
24mm
光圈
F1.4
光圈叶片
9片
最近对焦
0.25m
放大倍率
0.18倍
镜头群组
10组12片 2片ED及2片非球面
滤镜尺寸
77mm
重量
620g
体积
88.5mm(长度)x83mm(直径)

尼康篇——人像镜皇AF-S Nikkor 85mm f/1.4G

85mm是经典的人像镜头焦段,因为雕塑家告诉我们,85mm的视角透视最舒服,在主流的单反阵营中,佳能的85mm/1.2L绝对是王者中的王者,索尼的85mm/1.4ZA也以出色的色彩和焦外占据一席之地,宾得的FA*85/1.4虽然已经停产,但是目前而是宾得的看家人像镜头之一,在二手市场上供不应求,而尼康的85/1.4D则是一只毁誉参半的镜头,15年后的今天,对于数码相机已经力不从心!今年,尼康终于发布了人像镜皇AF-S Nikkor 85mm f/1.4G,从已知测试来看,这是一只在全开画质最好的镜头,真是超越了佳能那只被神话的85L。

尼康AF Nikkor 85mm f/1.4D IF设有光圈环,但现在的数码单反已经全部由机身控制光圈,因此新镜也改为G系列,镜头省却了光圈环。在光学设计方面,新镜保留9片圆形光圈叶,漂亮虚化背景唾手可得,镜群则由8组9片增加至9组10片。新加入的Nano Crystal防鬼影纳米镀膜,其减低眩光方面的效能已于其他没有相同镀膜的镜头上得到证实。此外,由于这类大光圈镜头对焦行程一般较长,因此新镜顺理成章加入SWM宁静超声波马达,除可加快对焦速度,也支持全时手动对焦。滤镜直径仍为77mm,而重量则稍为增加了45g达到了595g。虽然镜头售价方面提高了不少,不过如果成像质素方面也有相应的提升,相信不乏摄影爱好者捧场。

尼康AF-S Nikkor 85mm f/1.4G
焦距
85mm
光圈
F1.4
光圈叶片
9片
最近对焦
0.85m
放大倍率
0.12倍
镜头群组
9组10片
滤镜尺寸
77mm
重量
595g
体积
84mm(长度)x86.5mm(直径)

尼康篇——人文之王AF-S Nikkor 35mm f/1.4G

尼康今年更新的两只全画幅定焦AF-S Nikkor 85mm f/1.4G及AF-S Nikkor 35mm f/1.4G绝对是尼康用户兴奋的事,因为在大三元方面,尼康的更新一直都比佳能快,24-70mm更比佳能先进了一代,不过说到顶级定焦头,尼康之前确实无法与佳能相比,不过随着24/1.4G、85/1.4G以及此篇介绍的35/1.4G发布后,尼康的顶级定焦群再也不比佳能逊色了!

35mm焦段之前一直是人文焦段,也是一镜走天下主流镜之一,其仿佛双眼的视角几乎可拍拍摄任何题材,最近又很多人专门用35mm/1.4焦段来拍人像,以获得广角的视角以及F1.4光圈带来的足够虚化。

去年尼康推出AF-S DX Nikkor 35mm f/1.8G镜头,虽然两者同是35mm,不过在级数上却是完全不同,尼康AF-S Nikkor 35mm f/1.4G除了可对应FX全画幅格式之外,还有全天候镁合金镜身、SWM超声波马达及尼康招牌货Nano-Crystal防鬼影纳米涂层,足以应付专业摄影记者的需要。

由于镜头卡口较小,f/1.4光圈是尼康镜头现时的极限,以往只有24mm f/1.4、28mm f/1.4、50mm f/1.4及85mm f/1.4四个焦段,此次推出的AF-S Nikkor 35mm f/1.4G是尼康第五个f/1.4级数镜头焦段。镜头采用7组10片镜片结构,其中拥有一片非球面镜片,另外镜头还采用了9片圆形光圈叶片。

尼康AF-S Nikkor 35mm f/1.4G
焦距
35mm
光圈
F1.4
光圈叶片
9片
最近对焦
0.3m
放大倍率
0.2倍
镜头群组
7组10片 一片非球面
滤镜尺寸
67mm
重量
600g
体积
89.5mm(长度)x83mm(直径)

尼康篇——世间神器AF-S Nikkor 200mm f/2G ED VR II

世间有几只神器,拥有他的人都可以用大侠来形容了,这些神器,普通摄友可能连看上一眼的机会都没有,这其中就包括尼康的200mm/F2,今天尼康再次针对这只神器再次进行升级,变身为——尼康AF-S Nikkor 200mm f/2G ED VR II。

大光圈加上VR II防抖,AF-S Nikkor 200mm f/2G ED VR II是应付光线不足拍摄环境的最强组合。利用f/2.0的大光圈,镜头不单可提供足够的快门速度以捕足如室内运动等题材,大光圈也可在人像拍摄中造出梦幻般的虚化效果,配合内置的VR II四级防抖,实用性绝对比前作要高得多。

作为其中一支招牌镜头,AF-S Nikkor 200mm f/2G ED VR II在素质方面自然也是最后的,9组13片的设计中,使用了上了3片ED及1片Super ED镜片,镜头并采用了尼康引以自豪的Nano Crystal Coat纳米涂层技术,以减少鬼影及眩光等问题。而除了新增VR II 防抖与强化光学质素,镜头在操控上也作出了一定优化,采用SWM驱动快速对焦不在话下,更于已往的M/A及M对焦模式以外另外新增了自动对焦优先A/M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大的弹性操作。

尼康AF-S Nikkor 200mm f/2G ED VR II
焦距
200mm
光圈
F2.0
光圈叶片
9片
最近对焦
1.9m
放大倍率
0.12倍
镜头群组
9组13片 3片ED及1片Super ED
滤镜尺寸
52mm(内嵌式)
重量
2930g
体积
204mm(长度)x124mm(直径)

尼康篇——实用全幅镜AF-S NIKKOR 24-120mm F4 G ED VR

如果砸锅卖铁买了一个全画幅,却发现自己买不起一只实用的镜头,那将是一件多么尴尬的事,佳能已经已经有了24-105mm/F4.0这只相对经济的全画幅实用焦段镜头,而尼康则一直缺乏这种焦段恒定焦段镜头,这只AF-S NIKKOR 24-120mm F4 G ED VR可以看作是一直尼康蓄谋已久用来制衡佳能24-105mm/F4.0的产品。

作为一支高质素的恒定光圈标准变焦镜头,尼康AF-S NIKKOR 24-120mm F4 G ED VR上可谓用料十足,其13组17片镜片结构中,拥有2片ED镜片及3片非球面镜片,以减低色散及各种像差问题,当然有Nano Crystal镀膜也必然会出现在这只镜头上。此外,镜头也采用了9片圆形光圈叶片,令背景散虚化光斑能呈现漂亮的圆形。镜头设有VR II四级防抖功能,更可选择Norma及Active两种防抖模式。 由于镜头用料十足,因此重量也达到710g,比佳能同级别的EF 24-105mm f4.0L IS USM多出40g。

尼康AF-S NIKKOR 24-120mm F4 G ED VR
焦距
24mm-120mm
光圈
F4.0
光圈叶片
9片
最近对焦
0.45m
放大倍率
0.24倍
镜头群组
13组17片 2片ED镜片及3片非球面
滤镜尺寸
77mm
重量
710g
体积
103.5mm(长度)x84mm(直径)

尼康篇——防抖小三元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在专业镜头系列中,佳能有著名的f/4光圈“小三元”,即EF 17-40mm f/4.0L USM、EF 24-105mm f4.0L IS USM 及EF 70-200mm f/4.0 L IS USM。尼康方面,除了刚刚介绍的AF-S NIKKOR 24-120mm F4 G ED VR外,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也发布了,不知道AF-S NIKKOR 70-200mm f/4G ED VR?会何时发布呢?此篇介绍的就是之前发布的广角小三元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尼康的广角变焦选择一向很少,这款超广角变焦镜头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相比较早推出AF-S Nikkor 14-24mm f/2.8G ED虽然角度较窄,光圈较小,但就加入了VR防抖及新纳米镀膜技术及内置减震(VR II)功能,是超广角镜较少加入的配置。镜身内置SWM超声波马达,可切换AF/MF 对焦,重量只是680g,比14-24mm的1000g 轻便不少,给用户多一个拍摄风景的灵活选择。

尼康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焦距
16mm-35mm
光圈
F4.0
光圈叶片
9片
最近对焦
0.29m
放大倍率
0.25倍
镜头群组
12组17片,包括2片ED及3片非球面
滤镜尺寸
77mm
重量
680g
体积
125mm(长度)x82.5mm(直径)

尼康篇——全幅天涯镜AF-S Nikkor 28-300mm f/3.5-5.6G ED VR

超过10倍变焦的镜头,一直很少出现在全画幅数码镜头群中,不过今年尼康就发布了一直超大变焦一镜走天下镜头——AF-S Nikkor 28-300mm f/3.5-5.6G ED VR。

与DX格式版本AF-S DX NIKKOR 18-200mm f/3.5-5.6G ED VR II一样,AF-S Nikkor 28-300mm f/3.5-5.6G ED VR同样配备了VR II防抖,而且更有Normal及Active 两种模式,即使用上300mm长焦也不轻易出现抖动问题。新镜同样配备SWM对焦马达,确保对焦快速安静。不要以为这支新镜只不过将D版18-200mm镜头放大,其实在构造上两者是有很大差别的。虽然两者都有2片ED镜片及3片非球面镜,不过DX版18-200mm镜头构造为12组16片,新镜则为14组19片,具用上9片光圈叶片,比DX版的7片为多。由于要支持全画幅,镜头比DX版明显要打,滤镜为77mm,而重量更达到800g,比DX版的565g多出235g。

尼康AF-S Nikkor 28-300mm f/3.5-5.6G ED VR
焦距
28-300mm
光圈
f/3.5-5.6
光圈叶片
9片
最近对焦
0.5m
放大倍率
0.32倍
镜头群组
14组19片,包括2片ED镜片及3片非球面
滤镜尺寸
77mm
重量
800g
体积
114.5mm(长度)x83mm(直径)

尼康篇——恒定F4防抖大炮AF-S NIKKOR 200-400mm F4 G ED VR II

尼康今年的镜头群更新粗略算下来竟然有8只之多,如果一直以这种速度更新下去,恐怕佳能也要被比下去了,此篇介绍的是恒定F4防抖大炮AF-S NIKKOR 200-400mm F4 G ED VR II。

无论对于DC或是单反系统,防抖几乎已成为了标准功能,特别对于长焦距摄影,效果更加明显。新一代的AF-S NIKKOR 200-400mm F4 G ED VR II,防抖由上代的VR改为最新的VR II系统,提供达4级快门的防抖效果(上代为3级)。

与上代相比,AF-S NIKKOR 200-400mm F4 G ED VR II 于外观上变化并不大,最主要不同只是镜头的型号名牌由金底黑字改为黑底金字,而VR字样则由上代的红色改为现在的金色。除了加强了防抖效能,新镜在提升影像质素上也下了一定功夫,镜头中17组24片中用上4片ED镜片的结构虽然跟上代一样,不过新镜却引入了尼康 引以自豪的Nano Crystal Coat纳米结晶镀膜技术,除了可更有效的消除鬼影等问题,相信对色彩还原也非常有帮助。

尼康AF-S NIKKOR 200-400mm F4 G ED VR II
焦距
200-400mm
光圈
f/4
光圈叶片
9片
最近对焦
2m
放大倍率
0.27倍
镜头群组
17组24片,4片ED
滤镜尺寸
52mm(内嵌式)
重量
3360g
体积
365.5mm(长度)x124mm(直径)

宾得篇——超声波防水smc PENTAX-DA 18-135mm F3.5-5.6 ED AL [IF] DC WR

宾得包含广角的变焦镜头其实并不少,如DA* 16-50/2.8、DA 17-70/F4.0、DA 16-45/F4.0(已停产)、DA 18-55/F3.5-5.6(包含1、2代、DA L、WR),但是他们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几款套头和DA16-45/F4.0不支持超声波,DA 17-70/F4.0不支持机身对焦、DA* 16-50/2.8价格太贵,并且他们还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变焦倍数不足。虽然宾得也有18-250这种大变焦镜头,但是目前也已经停产,因此宾得少了一款能够即轻便又具有大变焦倍数的超声波马达镜头。于是smc PENTAX-DA 18-135mm F3.5-5.6 ED AL [IF] DC WR镜头变应运而生了……

这颗镜头将作为K-5套机镜头出现,同时也是对于宾得来说意义非常重大的一颗镜头,他让K-5一镜走天下成为了可能,宾得smc PENTAX-DA 18-135mm F3.5-5.6 ED AL [IF] DC WR镜头专为宾得数码单反相机开发,提供7.5倍变焦的同时,这款标准变焦镜头还具有应付恶劣天气的防水结构,内建的马达可为用户带来十分顺滑的自动对焦操作。不过看起说明这款镜头应该也不支持机身对焦,当然这对于宾得K100DS之后相机来说也无所谓了。

宾得新发布的smc PENTAX-DA 35mmF2.4 AL和smc PENTAX-DA 18-135mm F3.5-5.6 ED AL [IF] DC WR这两款镜头可谓煞费苦心,K-r+DA35/2.4即美观又轻便,标准镜头的视角几乎可以胜任任何题材,彩色时尚造型走在街上绝对亮骚,而K-5+18-135mm F3.5-5.6 WR在重量上也颇具优势,尤其他们组合的防水防尘性能,对于那些驴行天下者,恐怕是最好的选择了!

宾得smc PENTAX-DA 18-135mm F3.5-5.6 ED AL [IF] DC WR
焦距
18-135mm
光圈
F3.5-5.6
光圈叶片
7片
最近对焦
0.4m
放大倍率
0.24倍
镜头群组
11组13片,一枚ED(超低色散)镜片,一枚混合非球面镜片和一枚玻璃模压非球
滤镜尺寸
62mm
重量
405g
体积
76mm(长度)x73mm(直径)

宾得篇——数码标准廉镜SMC PENTAX-DA 35mmF2.4 AL

K-r发布时还有一款SMC PENTAX-DA 35mmF2.4 AL一同发布,拥有多款颜色,与K-r多达120种颜色的机身非常相配。这是一款一款专为宾得数码单反相机设计的定焦标准镜头。装在宾得数码单反相机机身时,此款标准镜头提供相当于53.5mm(折合35mm胶片规格)的视角。由于该自然舒适的视角与人类裸眼近似,因此这款全新的镜头非常适合拍摄各种题材的照片。紧凑、轻便的设计 仅重约124克且只有45mm长,此款镜头的设计十分紧凑与轻巧,不仅能够轻松地随身携带,更使其在各种拍摄场合下具备更好的机动性,并且为数码摄影做了专门的优化。

根据之前宾得DA定焦头的设计思路来看,最大光圈F2.4即使可用光圈,因此虽然最大光圈不是很大,但是相信实用程度将与别家的35mm F1.8镜头相差无几。与宾得著名的“暗星”FA 35/2.0相比,相信在数码上色彩将更具优势,但是在锐度上可能会有所不及。

宾得SMC PENTAX-DA 35mmF2.4 AL
焦距
35mm
光圈
F2.4
光圈叶片
6片
最近对焦
0.3m
放大倍率
未知
镜头群组
5组6片 非球面数量未知
滤镜尺寸
49mm
重量
124g
体积
45mm(长度)x未知mm(直径)

索尼篇——蔡司经典重现Distagon T* 24mm f/2 SSM

索尼自家的G系列镜头虽然名气也不小,不过和大名鼎鼎的卡尔·蔡司系列镜头比起来,恐怕就差的远了,索尼单反如今能够渐入佳境,与卡尔·蔡司T*系列自动镜头的加入是分不开的!

前文提到,今年尼康也发布了一款35mm镜头,光圈达到了F1.4,索尼的这款Distagon T* 24mm f/2 SSM虽然光圈只有F2.0,但是对于广角来说,大光圈一般实用价值不大,而蔡司的色彩则是一直是日系镜头追求的典范,因此这只Distagon T* 24mm f/2 SSM是一只完全不下于尼康AF-S Nikkor 24mm f/1.4G ED的镜头。

索尼Distagon T* 24mm f/2 SSM与Carl Zeiss Distagon T* 18mm F3.5 ZE一样,采用Retro Focus设计,以变形轻微及中央解像力高取胜。 加上配备了索尼的SSM对焦系统,可以做到快速灵静的对焦,成为了索尼Alpha镜头系统独享自动对焦Carl Zeiss镜头的优势。 一如以往的全金属外壳的坚固造功绝对不会令人失望。内含两片ED低色散镜及两片非球面镜,加上0.19m的最短距对焦及f/2光圈,相信可以让用户享受到与别不同的广角浅景深体验。

索尼Distagon T* 24mm f/2 SSM
焦距
24mm
光圈
F2.0
光圈叶片
9片
最近对焦
0.19m
放大倍率
0.29倍
镜头群组
7组9片,2片ED及2片非球面
滤镜尺寸
72mm
重量
555g
体积
76mm(长度)x78mm(直径)

索尼篇——APS-C标准镜头DT 35mm F1.8 SAM

前面刚刚介绍了宾得数码标准镜头——SMC PENTAX-DA 35mmF2.4 AL,索尼早在这颗镜头之前就发布了DT 35mm F1.8 SAM,同样是针对x1.5的APS-C画幅设计,不过光圈却达到了F1.8,与尼康那只AF-S 35mm/F.18APS-C画幅表头相同。

索尼本来已经有 DT 30 mm F2.8 SAM MACRO,再推出焦段相近的35mm F1.8其实有点意想不到,更全更大,虚化自己更加漂亮。至于对焦距离不算弱,仍有0.23m的最近对焦距离。 以APS-C机身上变成标准镜来说,仍然是相当近。镜头采用SAM流畅自动对焦马达系统,重量仅170g,属于轻身一族,相信会受抓拍族欢迎。

索尼DT 35mm F1.8 SAM
焦距
35mm
光圈
F1.8
光圈叶片
7片
最近对焦
0.25m
放大倍率
0.23倍
镜头群组
5组6片
滤镜尺寸
55mm
重量
170g
体积
52mm(长度)x70mm(直径)

索尼篇——廉价人像镜头85mm F2.8 SAM

索尼目前已经拥有了顶级85mm人像镜头Planar T* 85mm f/1.4 ZA,这只出自蔡司之手的镜头实力非凡,不过期价格也非一般主流用户所能接受,而廉价人像镜头85mm F2.8 SAM则给了索尼用户多一个选择。

SAM系列终于出现第一款全画幅定焦SAM系镜头,85mm是人像的常用焦段,相比起如f/1.2 或f/1.4等大光圈虚化可能有所不及,但能做到超轻量175g及0.6m的最短对焦距离,对于一般家用用户来说则非常实用了。如用于APS-C画幅相机,焦距转换后相当于127.5mm。镜片组采用经典Sonnar型设计,也属过去蔡司镜头常于用中长焦镜的类型,期特点是成像由中央至边缘均锐利。

索尼85mm F2.8 SAM
焦距
85mm
光圈
F2.8
光圈叶片
7片
最近对焦
0.6m
放大倍率
0.2倍
镜头群组
5组6片
滤镜尺寸
55mm
重量
175g
体积
52mm(长度)x70mm(直径)

适马篇——防抖小黑问世APO 70-200mm F2.8 EX DG OS HSM

适马小黑一向是副厂中70-200m的最佳选择,无经济能力购买原厂小竹炮及小白的人,会毫无犹豫的购买,你腾龙的小龙炮更受欢迎。不过之前的小黑虽然更新了一代又一代,但始终无防抖功能加入,这对于长焦镜头来说,几乎是不可原谅的事情,因此今年适马终于更新了防抖小黑——APO 70-200mm F2.8 EX DG OS HSM。

适马APO 70-200mm F2.8 EX DG OS HSM与原厂一样,可提升4级安全快门,配合f/2.8的大光圈,镜头应付弱光拍摄的能力大为提高。

针对画质,APO 70-200mm F2.8 EX DG OS HSM采用了全新的光学设计,17组22片的镜组中便用上了2片全新的FLD低色散(效果接近萤石)以及3片SLD超低色散镜片,新镜于操控方面则沿用了一向的HSM超声波对焦,除了更快更静对焦,也支持用户随时手动进行微调。


适马APO 70-200mm F2.8 EX DG OS HSM
焦距
70-200mm
光圈
F2.8
光圈叶片
9片
最近对焦
1.4m
放大倍率
0.125倍
镜头群组
17组22片,2片FLD,3片SLD
滤镜尺寸
77mm
重量
未知
体积
197.6mm(长度)x86.4mm(直径)

适马篇——副厂人像镜皇85mm F1.4 EX DG HSM

今年数码单反镜头有三只人像镜头发布,包括前文介绍的尼AF-S Nikkor 85mm f/1.4G、索尼85mm F2.8 SAM以及适马的这款85mm F1.4 EX DG HSM,今后在85mm人家镜头领域,我们又多可一个选择。

与同门的50mm F1.4 EX DG HSM一样,85mm F1.4 EX DG HSM的另一特点是镜身比同级原厂明显要大,以达77mm的滤镜口径为例,甚至便比光圈更大的Canon EF 85mm f/1.2 L II USM(72mm)还要大。镜头采用了8组11片设计,当中用上了1片SLD低色散镜片,针对讲求虚化的人像摄影,镜头更采用了9片光圈设计,务求营造出更为柔和的焦外。

适马85mm F1.4 EX DG HSM
焦距
85mm
光圈
F1.4
光圈叶片
9片
最近对焦
0.85m
放大倍率
0.125倍
镜头群组
8组11片 1片SLD
滤镜尺寸
77mm
重量
未知
体积
87.6mm(长度)x84.7mm(直径)

适马篇——APS-C画幅标变之王17-50mm F2.8 EX DC OS HSM

针对APS-C画幅设计标准变焦镜头并不少,各家的18-55mm也是更新一代又一代,但是针对APS-C画幅的高端F2.8恒定变焦镜头就屈指可数了,尼康、佳能、宾得各有一款,反倒是适马针对这个焦段非常用心,F2.8的恒定标准变焦更新了一代又一代,最新的17-50mm F2.8 EX DC OS HSM也于今年发布。

适马17-50mm F2.8 EX DC OS HSM既有大光圈,又内置了OS防抖,一支相当全面的镜头,比起颇受用户欢迎的18-50mm F2.8 EX DC MACRO,新镜最明显的不同是加入了OS防抖,以适马声称的4级防抖计算,镜头理论上便可以低至1/5s的快门手持拍出清晰的照片。

作为顶级EX系列的其中一员,适马17-50mm F2.8 EX DC OS HSM除了用上最新的FLD低色散镜以提升画质,当然还有HSM超声波驱动对焦,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为0.28m(放大率为1:5),在同级别镜头之中算是不俗。

适马17-50mm F2.8 EX DC OS HSM
焦距
85mm
光圈
F1.4
光圈叶片
7片
最近对焦
0.28m
放大倍率
0.2倍
镜头群组
13组17片 2片FLD 3片非球面镜
滤镜尺寸
77mm
重量
未知
体积
91.8mm(长度)x83.5mm(直径)

适马篇——APS-C广角首选8-16mm F4.5-5.6 DC HSM

APS-C画幅超广角选择一直都是个老大难,因为需要乘以1.5(或者1.6)换算系数,以16mm超广来说,换算后只有24mm,变成了一直广角镜头,针对这种情况,适马今年发布了一只针对APS-C画幅的8-16mm F4.5-5.6 DC HSM镜头,换算后焦距可达12-24mm,更为一颗绝对的超过变焦镜头。

适马8-16mm F4.5-5.6 DC HSM虽然并非属于自家顶级的EX系列,不过镜头便依然配备了HSM对焦,镜头于11组15片的镜组中使用了4片新开发的FLD低色散镜片,以减少色散问题。镜头的最近对焦为24cm,不过由于镜片前组采用了凸出设计,适马8-16mm F4.5-5.6 DC HSM 并不支持加装外置滤镜,用家使用时可能要小心了。

适马8-16mm F4.5-5.6 DC HSM
焦距
8-16mm
光圈
F4.5-5.6
光圈叶片
7片
最近对焦
0.24m
放大倍率
0.13倍
镜头群组
11组15片 4 片FLD
滤镜尺寸
不支持
重量
545g
体积
105.7mm(长度)x75mm(直径)

适马篇——10倍防抖大炮APO 50-500mm F4.5-6.3 DG OS HSM

如果你很喜欢生态摄影,而又对原厂的400mm、500mm大炮望而却步,那么适马今年发布的APO 50-500mm F4.5-6.3 DG OS HSM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全新的加入4级防抖功能更为实用。

镜头的光学设计为全新的16组22片,其中4片为SLD超低色散镜片。值得一提的是,不单是远摄,原来镜头的近拍能力也相当优异,镜头于200mm时最高便可提供1:3.1的放大倍率,足以应付近距离的特写拍摄。

适马APO 50-500mm F4.5-6.3 DG OS HSM
焦距
50-500mm
光圈
F4.5-6.3
光圈叶片
9片
最近对焦
0.5-1.8m
放大倍率
0.32倍(200mm)
镜头群组
16组22片 4 片FLD
滤镜尺寸
95mm
重量
1970g
体积
219mm(长度)x104.4mm(直径)

适马篇——防抖微距登场APO Macro 150mm F2.8 EX DG OS HSM

适马宣布SD1数码单反的同时,还发布了两只恒定大光圈镜头——APO Macro 150mm F2.8 EX DG OS HSM及120-300mm f/2.8 EX DG OS HSM,我们先来一下微距镜头APO Macro 150mm F2.8 EX DG OS HSM。

适马APO Macro 150mm F2.8 EX DG OS HSM前作04年首度现身,此次加入防抖再上阵,并且采用新镜组及对焦设计。首先是镜片,由前作16片12组增加至19片13组,采用3片SLD (Special Low Dispersion) 特别低色散镜片,同时采用浮动镜组对焦设计,在对焦时将两组镜片在内部移动至不同位置,可减低像散及球形像差带来的问题,令影像即使在大光圈时仍能保持清晰。此镜内含9 片圆形光圈叶,最短对焦距离为0.38m,可做到1:1 放大倍率。也可配合APO增距器一同使用。此外,镜头加入了防抖系统,可提供最多四级防抖,并采用了HSM超声波马达,提供快速露静的对焦效果,兼支持全时手动对焦作出最佳微调。

适马APO Macro 150mm F2.8 EX DG OS HSM
焦距
150mm
光圈
F2.8
光圈叶片
9片
最近对焦
0.38m
放大倍率
1倍
镜头群组
13组19片,3 片SLD 超级低色散镜片
滤镜尺寸
72mm
重量
未知
体积
150mm(长度)x79.6mm(直径)

适马篇——全天候镜身120-300mm f/2.8 EX DG OS HSM

适马120-300mm f/2.8 EX DG OS HSM前作是05年的120-300mm f/2.8 EX DG HSM。此次新作主要是加入四级防抖及全天候密封设计,可防尘防水滴,加强户外操作性能。与前作比较,镜组由18片16组增加至23片18组,包括两片FLD超低色散镜片及1片SLD 特别低色散镜片。FLD是适马中最高级数的低色散镜片,透光率也非常高,适马声称其效能等于萤石。

镜片也采用了Super Multi-Layer,减少鬼影的出现。此镜内含9片圆形光圈叶,采用HSM超声波马达,支持全时手动对焦,并以内对焦设计,可配全APO距器一同时使用。

适马120-300mm f/2.8 EX DG OS HSM
焦距
120-300mm
光圈
F2.8
光圈叶片
9片
最近对焦
1.5-2.50m
放大倍率
0.12倍
镜头群组
18组23片,1 片FLD 超低色散镜镜片2 片SLD 超低色散镜片
滤镜尺寸
105mm
重量
未知
体积
289.2mm(长度)x114.4mm(直径)

腾龙篇——超声波防抖加入SP 70-300mm f/4-5.6 Di VC USD

两大副厂镜头品牌中,腾龙今天显得非常低调,面对适马如山的镜头攻势,腾龙今年只有一款SP 70-300mm f/4-5.6 Di VC USD发布,看来腾龙要继续努力了!

腾龙SP 70-300mm f/4-5.6 Di VC USD的前作AF70-300mm f/4-5.6 Di LD Macro 1:2(A17)在副厂中的知名度实在是太高了,高达几乎人手一只的地步,虽然200mm-300mm几乎属于赠送焦段,但是千元出头的价格和1:2的微距能力,使很多人放弃了原厂的55-200mm。此次腾龙SP 70-300mm f/4-5.6 Di VC USD加入了防抖功能,超声波马达也被加入,相信会被很多消费者所青睐,

新镜采用的XLD (Extra Low Dispersion) 镜片据称拥有与莹石相近的光学质素,与LD低色散镜结合使用,可减低色散或变焦放大时所产生的紫边问题,令画质在整个焦段都保持一定水平。同类镜头中,不少原厂、副厂型号早已加入光学防抖功能,减低非恒定大光圈设计而容易出现的手抖问题。继佳能、尼康、适马之后,此次腾龙新镜也终于加入VC震动补偿技术,有助用户在光线不足环境下以较慢快门拍摄。

腾龙SP 70-300mm f/4-5.6 Di VC USD可供全画幅或APS-C机型使用,APS-C机种可得到相当于约109–465mm焦距(1.55X) ,适合用于运动竞赛等高速摄影场合的要求。 镜片也采用了BBAR (Broad-Band Anti Reflection) 宽频谱防反射多层镜膜设计,减少强光产生鬼影及眩光的影响。

腾龙SP 70-300mm f/4-5.6 Di VC USD
焦距
70-300mm
光圈
F4-5.6
光圈叶片
9片
最近对焦
1.5-2.50m
放大倍率
0.25倍
镜头群组
12组17片,1片XLD
滤镜尺寸
1.5mm
重量
765
体积
142.2mm(长度)x81.3mm(直径)

写在最后

2010年新境发布非常之多,其中不乏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尼康AF-S Nikkor 85mm f/1.4G这样重量级的新作!对于各个厂商而言,2010年是尼康主流定焦镜头全面翻身的一年,24mm、35mm、85mm、200mm等一系列足以媲美佳能的顶级定焦发布,让尼康的主流定焦群成为了一个可以佳能全面对抗的镜头群,而对于佳能来说,2010年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的更新也是意义非常重大的事件,大三元中至少有一只跟上可尼康的脚步!2010年宾得和索尼的镜头群更新并无太多惊喜,副厂中适马今年全面发力,多款经典镜头全都进行了更新,腾龙则明显要低调的多!

2011年将会有更多的新境发布,其中最值得我们期待的莫过于佳能新版的大三元标准变焦24-70mm/F2.8,目前已经有消息透露将在2011年发布,而佳能今年宣布的几只超级大炮——300mm、400mm、500mm、600mm如无意外也将全部在明年发售,尼康方面,今年主流定焦群已经更新完成,相信明年其超长焦镜头群也将面临着一个大的更新,索尼方面,则希望他们继续与蔡司加强合作,发布更多T*系列镜头,T*35mm/F1.4希望能在明年见到,对于宾得,我们并不抱太多希望,因为对于APS-C画幅来说,目前它的镜头群已经严重饱和了。

虽然适马今年发布了多款重量级镜头,但是指望适马消停是不太可能的,明年适马也许将会涉足35mm、24mm这些经典定焦焦段。腾龙说不定明年将是爆发的一年,看到小龙炮更新也不是没有可能!


宾得smc PENTAX-DA 18-135mm F3.5-5.6 ED AL [IF] DC WR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