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长焦 索尼H20与奥巴μ9000对比评测

IT.COM.CN
作者:JC
本期的3言2拍我们将为大家带来目前市场上最为热点的便携长焦--索尼H20 (资料 报价 图片 论坛) 及奥林巴斯μ9000 (资料 报价 图片 论坛) 的对比评测。便携长焦这一概念在07年已经被提出,相比传统长焦DC,便携长焦在保留了大变焦比镜头下,省略了部分高级手动功能,但却换来机身体积更小型化的优势。
索尼H20 vs 奥林巴斯μ9000
相对较早期的便携小长焦机型有理光的R系列、宾得Z10、三星NV7等等,然而这些机型的推出并没有引起消费者的太大关注,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是宣传推广、品牌效应等因素等。真正引起消费者关注这一概念的是在07年末、08年初佳能、索尼、松下等推出的便携长焦并大力宣传,在此后的发展中,便携长焦一直是每次新品发布的亮点之一。而本期3言2拍的主角索尼H20及奥林巴斯μ9000就是09年10倍光变便携长焦市场的有力竞争者,无论是体积、镜头性能以及拍摄性能,两者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下面我们将深入浅出,以直观的对比方式,从不同角度对比这两款机的性能。
索尼H20 vs 奥林巴斯μ9000
索尼H20与奥林巴斯μ9000刚好是两种不同风格便携长焦的代表,H20以突出拍摄性能为主,在配备了全新的iAUTO自动模式外,还保留了M档手动曝光功能并加入HD录影;而μ9000则以配备应用范围更广的28mm广角镜头,出众的机身体积,并加入多种特色功能,使消费者以简单的操作便能拍摄出色照片。
索尼H20 vs 奥林巴斯μ9000
对比一:外观、便携性
H20的机身体积为107.3×68.7×47.1mm,重250g,整体外形保留了H10的风格,但改进了手柄的设计,而且在背面母指接触部位设计了防滑垫,使操作手感更佳,单手操作很轻松。
索尼H20
索尼H20
索尼H20
不过由于相机的镜筒设计巨型,而且突出于机身,所以在便携性方面打了一定的折扣。
索尼H20
而μ9000在机身体积相比H20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它的机身尺寸只有96×60×31mm,重量也只有185g,和卡片机并无太大差别。但相机并没有很好地设计机身防滑条,只是在边缘有轻微突出金属边,所以在单手操作相机时会有一定的不便,持机方式还是以双手为佳。
奥林巴斯μ9000
奥林巴斯μ9000
其实μ9000的外型与我们常见的家用卡片机无异,方方正正的外型,可轻易地放在衣服的口袋之中。
奥林巴斯μ9000
下面我们通过第三方参照物对比两款机的外型大小,就如下图,奥林巴斯μ9000的外型设计要比索尼H20要更玲珑,相机与一张普通的卡片对比时,就可以清楚的反映μ9000在外观方面的优势。
索尼H20 vs 奥林巴斯μ9000
在机身厚度的对比当中,通过1元硬币,同样可以直观地了解两款机的厚度差,μ9000依然领先于H20。
索尼H20 vs 奥林巴斯μ9000
对比二:操控性能PK
相机的操控性是否人性化,将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简单、方便的操作方式亦会赢得消费者更多的认同。而在这方面的对比中,我们会着重对比H20及μ9000的操控是否人性化,并反映两者在操控上的一些不足。
索尼H20 vs 奥林巴斯μ9000
变焦操控
作为长焦相机,在日常使用中不断变换焦距拍摄肯定是少不了的,所以变焦操控手感是比较重要的环节,索尼H20的变焦杆为拨动式,为各位熟悉的与快门一替换设计,操作手感很舒服,而且阻尼适中,用户可以较为准确的变换镜头焦距。
操作界面
相比起H20的舒适手感,μ9000的变焦杆设计受限于机身的体积,只能安置在极为有限的空间里,所以相机的变焦杆变得极为“精致”,这样就直接牺牲了操作手感,而且变焦杆的键程极短过于灵敏,导致用户在操作μ9000变焦时的不便。
操作界面
快捷键设置
快捷键的好处是可以快速设置对应的功能,H20只设计了“笑脸快门”快捷键,待机状态下按该键即可以启动笑脸快门功能,操作极为简单。不过笑脸快门功能的使用率似乎不太高。
操作界面
操作界面
奥林巴斯μ9000同样设置了单个快捷键“OR”,只要在待机状态下按OR按钮,即可进入相机的特色功能切换界面,相机分别提供了“全景”“阴影调整”及“完美预览”这三项特色功能。(在特色功能对比中会作详细介绍)
操作界面
操作界面
按键设计谁更合理?
在按键设计上,H20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例如很多消费者在日常的使用中都会调节曝光补偿,然而这么一个常用的功能,索尼H20居然还要进入菜单当中才能设置,这显得非常的不合理,对部分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
操作界面
操作界面
另外,索尼将H20的所有拍摄功能设置都归纳入MENU菜单中,不论是测光方式还是对焦方式都要统一进入菜单当中设置,为什么不独立设计一个拍摄设置功能,将一些常用的拍摄功能整合呢?毕竟这是一款支持手动功能的便携长焦相机!
操作界面
对于索尼将所有拍摄设置“一刀切”的放在一个MEUN目录下的做法,奥林巴斯的表现则要好一些,单独的曝光补偿键可以方便地调整补偿值,另外还将一些使用较为频繁的拍摄设置统一放置在“OK/FUNC”按钮下。
“OK/FUNC”
“OK/FUNC”按钮当中就包括有白平衡、ISO感光度、测光方式及画质等设置。
操作界面
若要更详细的拍摄设置,可以通过MENU进入拍摄菜单当中进行设定。
操作界面
操作界面
对比三:屏幕对比
户外拍照是经常遇到的情况,而绝大部分的小型数码相机都以屏幕取景为主(H20和μ9000均没有光学取景器),所以屏幕的可视角度大小,在户外强光之下的色彩还原、抗炫光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拍摄取景及回放效果。我们在拍摄屏幕对比照片的当天,也正好赶上了大晴天,室外温度直迫40度,而且艳阳高照。
索尼H20 vs 奥林巴斯μ9000
从屏幕参数看,奥林巴斯μ9000采用裸露式2.7英寸第3代超晶液晶显示屏,约23万像素,上下左右160度的宽视角特点。而从下图也可以直接反映出这块屏幕的优势,室外强太阳光线直射下,μ9000屏幕依然清晰显示,没有出现炫光现象,即使在高角度下,取景还是很舒服。
索尼H20 vs 奥林巴斯μ9000
而索尼H20则采用一块3.0英寸液晶显示屏,像素同样约23万,表面则覆盖了一层保护膜。H20的屏幕在抗炫光能力上不及μ9000,在强光直射下,屏幕已经出现了反光现象,取景、回放就比较吃力了。
索尼H20 vs 奥林巴斯μ9000
索尼H20 vs 奥林巴斯μ9000
索尼H20 vs 奥林巴斯μ9000
索尼H20 vs 奥林巴斯μ9000
索尼H20 vs 奥林巴斯μ9000
对比四:特色功能
iAUTO智能场景:
H20及μ9000都是主要针对家庭用户,在特色功能上有一定的共通性,主要是让用户更简单地拍摄优质的照片,这也是家用数码相机的一个发展趋势。其中的“iAUTO智能场景”模式是09年各大品牌都在不遗余力推广的重点功能。
索尼H20 vs 奥林巴斯μ9000
iAUTO智能场景
本文中的两位主角H20及μ9000亦同样具备这一功能,μ9000可自动判断五种不同场景(肖像,风景,夜景人物,微距,运动);而H20则可以识别8种场景(人像、风景、微距、夜景人像、背光人像、夜景、背光、使用三脚架、夜景)。并且都在模式转盘上设置了专用的档位,便于用户快速进入模式中。我们分别选择了逆光、微距、风景这3种经常在拍摄时遇到的场景,以达到测试iAUTO智能场景的判断准确性。
操作界面
在对逆光环境的识别测试中,H20及μ9000的识别速度并不算快,而μ9000无法识别逆光环境的情况在测试中时有发生,或者将逆光场境误识别为微距场境。
操作界面
在微距环境下测试,两款机的表现理想,都能迅速识别出微距状态。
操作界面
如奥林巴斯μ9000的iAUTO模式未能识别使用合适的场景模式则会向用户提示以何种设定进行拍摄。
操作界面
在对两款机的iAUTO模式进行实测后,H20基本及格但μ9000的表现并不如理想。目前,智能场景处于发展阶段,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iAUTO的准确性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奥林巴斯μ9000 美颜模式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两款机的其它特色功能,首先是奥林巴斯μ9000,该机支持目前很流行的美颜模式,可以在拍摄后将人脸肤色美化,此功能基本可以省略电脑后期美化的步骤。
操作界面
此外,在回放状态下,同样可以将照片中的人像脸部进行美化,而且支持局部修正。
操作界面
除了人像的美化以外,μ9000还支持其它照片的后期“完美修复”功能,该功能可以将一些曝光不足的照片修复以及补正红眼等。
操作界面
奥林巴斯μ9000 “OR”按钮内藏特色
还记得μ9000的“OR”按钮吧,它可以快速进入相机的特定功能,当中有全景拍摄、阴影调整以及完美预览这三大特色功能。μ9000全新的全景拍摄有别于以往我们所知的拍摄方式,因为在启动全景功能后,会在屏幕上提示,只要将十字光标移到与菱形点的重合位置上,相机自动记录。
操作界面
启动阴影调整功能后,相机将提高拍摄照片的亮度,去除光线不足或逆光所造成的画面偏暗现象。
操作界面
至于完美预览功能,我觉得还是挺实用的,因为它可以预览不同的效果。以预览白平衡为例,相机可以在屏幕上同时显示4种不同的白平衡风格,并可以快速选择。
操作界面
索尼H20没有美颜、完美预览,但有其索尼首创的笑脸快门功能,可以在相机检测到笑脸时自动拍摄,不会错过每一个动人的微笑画面。H20的面部对焦功能同样强大,它可以识别儿童或成人,并可以作出优先选择。
操作界面
高清视频录影在09年得到了全面的爆发,在H20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这一功能。索尼还专门针对弱光环境的拍摄而增加了“高感光度HD”模式,可以在低照明(弱光)条件下拍摄更为明亮的画面。
操作界面
其实H20支持M档手动曝光是两款机的最大区别,虽然H20的M档只能在最大及最小光圈间选择,但30-1/2000秒的快门速度还是有很大的创作空间,特别是拍摄夜景的流光溢彩效果,慢速快门曝光更是必不可少的。
M档手动
样张
对比五:10倍光学变焦镜头
作为以长焦镜头为卖点的相机,镜头的性能参数显得非常重要,焦距、光圈、变焦速度等等都是重要的指标。索尼H20采用的是等效焦距38-380mm的10倍光学变焦卡尔·蔡司(Vario-Tessar)镜头,镜头结构为9组10片(包括1片非球面镜),最大光圈为F3.5-4.4,镜头内置光学防抖系统,最近对焦距离为2cm。
索尼H20 vs 奥林巴斯μ9000
H20在拍摄视频时还可实现光学变焦及自动对焦,虽然与普通DV相比,在变焦速度方面要慢一些,但10倍光学变焦的拍摄范围还是很大的。
而奥林巴斯μ9000则采用了等效焦距为28-280mm的10倍光学变焦镜头,镜头结构为9片6组,含5片非球面镜片,1片ED镜片,镜头最大光圈为F3.2/5.9,超微距对焦距离为1cm,相机采用感光元件位移光学防抖。μ9000镜头最大优势是广角端达到28mm,广角镜头的拍摄应用范围更大,特别是风景拍摄时有极大的优势。
索尼H20 vs 奥林巴斯μ9000
索尼H20 vs 奥林巴斯μ9000
在对比两款机的镜头参数后,下面来看看它们的速度如何。由于太过数字化并不能很好地反映两者之间的差别,所以我们采用了最直观的表达方式,以视频来展示H20及μ9000的镜头变焦速度差异以及关机速度。
对比六:成像大PK
经过一轮的PK,大家应该对我们文中的这两个主角从外观及操控性能上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吧!不过对于数码相机而言,成像的效果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们也准备了大量的样张对比,让广大网友更深入了解索尼H20及奥林巴斯μ9000的成像特性。好了,下面就进入成像PK环节:
1,广角&长焦对比
两款相机的镜头焦距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索尼H20镜头的等效焦距为38-380mm,而奥林巴斯μ9000的镜头等效焦距为28-280mm,一款有着28mm广角端的优势,而另一款则有着380mm长焦端优势,下面来看看它们各自在广角与长焦端下的成像对比。此环节中,我们会选用此固定场景(即今后每期3言2拍的广角&长焦对比均选用此场景)
样张
索尼H20在长焦端下可将远处宣传牌上的文字清晰还原,但广角端下却缺失了不少的景物。
样张
通过对比,奥林巴斯μ9000的28mm广角优势就立杆见影地得到展现,虽然在长焦端下稍为逊色于H20,但我觉得在配备28mm广角镜头下可获得更广的拍摄范围,这一优势比拍得更远一些会来得有优势。
样张
样张
(μ9000广角端) (H20广角端)
2,逆光PK
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尽可能避免在逆光下拍摄,但现实的使用环境下,我们又无可避免地要面对逆光场景。在逆光环境下,相机的镜头成像缺陷将曝露无遗。
μ9000在逆光的处理方面比较理想,高反差边缘没有出现明显的紫边现像,不过色散控制上,还有很一定的改进空间。
(μ9000广角端) (μ9000长焦端)
索尼H20在逆光下,边缘会有明显的紫边及色散的问题,对于配备卡尔·蔡司镜头的相机来说,表现令人失望。
(H20广角端) (H20长焦端)
在宽容度对比测试的两幅图片中,前景的树叶与背景的天空对比之下,索尼H20的整体表现要更为优秀,光暗过渡更自然。不过奥林巴斯μ9000的色彩饱和度更高。
(μ9000样张) (H20样张)
3,风景样张
为了达到较佳的拍摄效果,所以样张的拍摄我们来到了广州烈士陵园取景。从下面样张当中,奥林巴斯μ9000的色彩表现稍为偏淡,而索尼H20在绿色的还原上则更为之优秀。
(μ9000广角端) (H20广角端)
在拍摄池塘中的荷花时,长焦镜头就非常有优势,与普通3-5倍光变的DC相比,我们站在池塘边长焦可以更接近荷花,让主体更突出于画面。由于两部相机在长焦端的焦段有所差别(奥林巴斯μ9000长焦端为280mm,而索尼H20的长焦端为380mm),所以H20的优势更明显。
(μ9000长焦端) (H20长焦端)
(μ9000样张) (H20样张)
(μ9000样张) (H20样张)
(μ9000样张) (H20样张)
另外,在测光、曝光的准确度上,H20的表现同样要领先于奥林巴斯的μ9000。在原图100%的截图下,我们就可以清楚看到μ9000画质边缘的清晰度有明显下降。
(μ9000样张) (H20样张)
(μ9000样张) (H20样张)
4,微距
在微距模式下,索尼H20广角端最近对焦距离为2cm;而奥林巴斯μ9000的超微距能力为1cm,但在设定超微距后,相机变焦功能被锁定,而且焦距会固定在40mm。从广角微距样张分析,其实两者的表现相近,照片锐度很高,此外在微距对焦速度上,没有迟滞的感觉。
(μ9000样张) (H20样张)
(μ9000样张) (H20样张)
然而在长焦端下的微距就能反映出问题了,在大家都采用相同的测光方式之下,奥林巴斯μ9000的测光准确度比较低,H20则能很好地捕捉到停留在花朵上的蝴蝶,并且画面准确曝光;而μ9000虽然设定为点测光模式,但并不准确,反而为了迁就树叶部分的曝光,μ9000的成像花朵部分已经过曝,导致花和蝴蝶的细节都有所损失。
(μ9000样张) (H20样张)
(奥林巴斯μ9000 100%截图) (索尼H20 100%截图)
5,ISO测试
ISO测试下,我们选用色彩丰富的场景,采用固定相机,并关闭相机的光学防抖(因为在低速快门下,防抖功能会影响测式的公正性),在相同焦距下设定各档ISO拍摄,然后采用100%截图对比。
样张
ISO测试1
(奥林巴斯μ9000 ISO 64) (索尼H20 ISO 80)
(奥林巴斯μ9000 ISO 100) (索尼H20 ISO 100)
(奥林巴斯μ9000 ISO 200) (索尼H20 ISO 200)
(奥林巴斯μ9000 ISO 400) (索尼H20 ISO 400)
(奥林巴斯μ9000 ISO 800) (索尼H20 ISO 800)
(奥林巴斯μ9000 ISO 1600) (索尼H20 ISO 1600)
(索尼H20 ISO 3200)
ISO测试2
(奥林巴斯μ9000 ISO 64) (索尼H20 ISO 80)
(奥林巴斯μ9000 ISO 100) (索尼H20 ISO 100)
(奥林巴斯μ9000 ISO 200) (索尼H20 ISO 200)
(奥林巴斯μ9000 ISO 400) (索尼H20 ISO 400)
(奥林巴斯μ9000 ISO 800) (索尼H20 ISO 800)
(奥林巴斯μ9000 ISO 1600) (索尼H20 ISO 1600)
(索尼H20 ISO 3200)
6,夜景样张
为了达到最佳的夜景拍摄效果,所以采用了三脚架固定相机,并采用慢速快门增加曝光量。相信优美的珠江夜景早已被大家所认识,所以夜景对比就选择在广州著名的白鹅潭酒吧街眺望夜幕下的珠江。
(索尼H20样张)
由于索尼H20支持M档手动曝光,所以在夜景拍摄当中优势尽显。而H20的4秒曝光时间使到珠江的流光溢彩得到了更完美的还原。夜景对焦速度方面,H20也并没有多少含糊。
(索尼H20样张)
(索尼H20样张)
(索尼H20样张)
奥林巴斯μ9000不支持手动曝光,所以在一些场景下会显得束手无策,不过有着28mm广角,可以将更多景物收纳在镜头以内,也弥补了在手动功能上的不足。
(索尼H20样张)
(索尼H20样张)
相信通过上面的样张,H20与μ9000在夜景中的表现谁优谁劣,已经非常明显了。
编辑评价
数码相机频道编辑:明
名声响亮的索尼H20似乎更注重拍摄的稳打稳扎,画质表现出色。而μ9000相比H20显得有点花俏,除了让人满意的拍摄画质外,还增多了28mm广角拍摄,宏伟的广角带来更多的拍摄惊喜。
仔细斟酌,最后我还是比较喜欢μ9000,哈,虽然H20的画质更好,但对于我这种对拍摄细节没太高要求的用户来说,28mm广角和更便携的μ9000更有诱惑力。
数码相机频道主编:小白
关于众人最关心的样张部分,看完了各部分的样张对比后发表一下我的看法。首先不能不提的是两者镜头焦段的差别,我个人偏爱广角的视觉冲击力,奥林巴斯μ9000的28mm广角更吸引我,而H20在广角上就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从广角长焦场景对比部分,奥林巴斯μ9000的成像锐度表现要均衡一些,H20的边缘锐度下降比较明显。不过索尼毕竟是一线品牌,H20在成像的各种处理上都比较老练,如曝光控制、色彩还原、画面宽容度等都比奥林巴斯μ9000显得成熟些。
奥林巴斯μ9000虽然拥有豪华的配置,丰富的功能,但在成像上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而索尼H20的成像从细节上看也存在不少问题,但整体上还是比较能够讨好普通用户的。
经过紧张的制作,新一期的3言2拍总算能呈现在大家的面前,通过本期的对比评测,相信大家对于文中的两位主角索尼H20及奥林巴斯μ9000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从操控性能及样张拍摄,两款机都表现出各有的优缺点。奥林巴斯μ9000则以轻巧的机身来突破以往便携长焦相机在机身尺寸方面的瓶颈,并加入拍摄范围更为宽广的28mm广角镜头以及iAUTO智能场景及完美预览等实用的功能。
奥林巴斯μ9000
文中的另一位主角索尼H20则注重相机的操控及拍摄性能,所以在相比之下,它的机身宽大一些也是很有必要,而且符合舒适操控原侧的手柄及机背防滑胶都显示出H20的定位。H20在长焦端下较有优势,380mm的长焦端对于打鸟来说是非常的方便。注重操控性与实用性的H20在支持iAUTO智能场景识别及笑脸快门等一些自动功能的同时,对操控性更强的M档手动曝光同样是支持的。
索尼H20
两款相机在成像上各有优劣,奥林巴斯μ9000的色彩虽然偏向于平淡的风格,但是紫边的控制方面却有着很好的表现,而且28mm广角镜头在拍摄风景照片时可以大派用场。索尼H20没有28mm广角端,但在镜头的380mm长焦端下,更有望远镜的感觉。而在测光、对焦及控噪等方面都可以看出H20的优点,但在高反差之下,严重的紫边问题也让人很烦恼。
适用人群:
其实在文章开始的时候,我就说过关于索尼H20及奥林巴斯μ9000两者的市场定位问题。索尼H20以操控性能及强调手动功能为卖点的便携长焦数码相机,所以它非常适合那些希望相机在足够轻便的同时,又需要相机有一定的手动曝光能力的家庭用户。
索尼H20 vs 奥林巴斯μ9000
而奥林巴斯μ9000我们从它的机身设计已经可以看出它的定位,轻便有如卡片机的机身,可以轻松地放在衫、裤的口袋之中。在功能上,相机更是以自动、智能为主,而且不支持手动曝光,所以μ9000是一款很适合女性用户使用的便携长焦相机。不要忘记了,μ9000在镜头上的优势,因为它配备了一枚28mm的广角镜头,所以它的拍摄空间相对更大一些。
星级评分:
为了体现我们3言2拍的公正性,所以每一期文章中,都会由我们的资深编辑对相机的各项测试指标进行星级评定,最高为5粒星:
选择谁?索尼H20vs奥林巴斯μ9000便携长焦PK | ||||
主编:小白 | 编辑:明 | 编辑:jc | ||
外观: | 索尼H20 | |||
奥林巴斯μ9000 | ||||
屏幕: | 索尼H20 | |||
奥林巴斯μ9000 | ||||
操控: | 索尼H20 | |||
奥林巴斯μ9000 | ||||
特色功能: | 索尼H20 | |||
奥林巴斯μ9000 | ||||
样张: | 索尼H20 | |||
奥林巴斯μ9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