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数码

尼康D700搭载蔡司镜头人像实拍测试

天极yesky

关注

    到现在为止,“Zeiss Ikon”只生产过一系列胶片测距相机,适用于ZM镜头(徕卡M卡口)、单反相机的MF镜头(尼康F卡口的ZF系列镜头以及M-42卡口的ZS镜头,还有K卡口的ZK镜头)。

尼康D700(资料 评价 图片 样张)搭载蔡司镜头

在过去,“Zeiss Ikon”以其产品的独特品质,常常被相机爱好者们与徕卡和康泰时等相提并论,而由于它的价格定位更加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因此,它的拥护者也越来越多。现在,很多摄影爱好者甚至专业摄影史都是它的用户。

● 无论在世界的哪里造就的Zeiss都是Zeiss

这4年,是卡尔??蔡司宣布与Cosina合作,重新恢复“Zeiss Ikon”这一品牌以后展开合作的4年。

两者的合作成果首次被发表是在2004年。2005年还发表了作为range finder照相机的Zeiss Ikon,还有交换镜头ZM镜头系列的阵容。

2006年,作为35mm单反相机用的交换镜头系列,ZF系列、ZS系列重新登场了。2007年还发售了ZK系列,所以种类在不断增加,达到了现在的从25mm到100mm的焦段共有7种镜头齐聚。在这个秋天Distagon T*3.5/18 ZF也将登场了。

银盐range finder照相机Zeiss Ikon

Distagon T*3.5/18 ZF

在康泰时退出相机事业后,康泰时的用户们就一直处于空中的漂浮状态。而上述已经面世的各种卡口的系列镜头自然就成为蔡司爱好者们新的救世主,同时也发展出了新的用户。

由于过去京瓷康泰时用户普遍使用镜头转接环,以使得佳能EOS数码相机也能安装各种YC(Yashica Contax)卡口的镜头进行拍摄,但是事实上,谁都知道能直接安装各种镜头到相机上,才不会影响到相机的操作性,光学性能和精度也才更好。

这些的镜头全部是MF(手动调焦),虽然没有AF的便利性,但是它们的良好设计和做工,各个转动环的手感、齿轮感是MF镜头才有的。再说只有MF才有的光学设计,是连纯正的AF镜头也绝对不能媲美的。Zeiss的个性化的描写还是值得大家期待的。

表示T*(Tea star)表面涂层的标志。这个表面涂层也是Zeiss独家的东西

这些镜头由Carl Zeiss设计,Cosina制造,这也使得一些拘泥德国制的Zeiss狂热用户有所不满。事实上,我在Cosina的工厂中实际参观过Zeiss镜头制造工序,能清楚地知道,这些镜头都是一个个在无尘室内被工人手工做出来的,之后还有复杂繁琐的检验和光学测量被反复执行,我真的感到很吃惊。这是和现代批量生产光学制品的制造方法完全不同的制作工序,相当的费工夫。

    诚然,Zeiss的这些产品在今天仍然能将Zeiss的光学特性进行完美和高水平的阐述,无论在世界的哪里被造就都没有区别。

作为擅长多品种、少产量的照相机,光学产品,OEM产品制造的Cosina,接受了Zeiss的严格的要求,而且它还能将价格设置在人们更容易接受的位置。被认为是理想的光学设计的Zeiss,与将其设计转化为实际产品的Cosina的协作是如此完美而成功。

为了提高Zeiss镜头的精度,Cosina在制作过程中非常严谨,下面就是Cosina制作工序中的几个部分。由此我们看到很多步骤都是手工制作,其严谨程度可见一斑。

Planar T*1.4/85 ZF的镜筒构造工序,手工制作

在无尘室内的Zeiss镜头制造工序的一部分

向镜头内编入Planar T*1.4/85 ZF的镜头要素

使用产品用的Carl Zeiss制MTF测量装置,对成品镜头进行测量。Zeiss的基准严格是有名的

测量中的Planar T*1.4/50 ZF。镜头前部的化妆板被取下

经过了测量装置的检验以后,最后进行目测检验

    7个ZF镜头和2个VF镜头摄影

果真,此次来自编辑部的报价,新发售的尼康D700关于各个镜头的报告全部在使用这些Carl Zeiss ZF镜头。

我个人现在为止的经验,不用说尼康胶卷单反相机了,D2X以后大部分都在尝试用尼康DSLR相机组合Zeiss ZF镜头。

因为原来是用于填补35mmfull size的ZF镜头,持APS-C尺寸传感器的DSLR相机后就浪费了,同时本来50mm镜头的视角不能弄活周边地区,所以不满也变得强烈起来。

理论上镜头周边地区的画质当然会下降明显,APS-C的DSLR相机都是这样的,但周边地区的性能降低对实际的照片制作不利。我们并不是在使用Zeiss复写报纸。对方是个立体物。只是周边的画质并不能决定画像的优劣。此次使用的Zeiss ZF镜头中没有周边成像极端恶劣的情况。

这是定焦镜头的情况,当然我用惯了胶卷单反相机,我的经验是持有full size传感器的DSLR相机是理想的。

D700画像也可以说和旗舰机D3大体上是同样的,D700和ZF的组合也是现在最能发挥Zeiss镜头力量的最好组合吧。

因为ZF镜头没有内置CPU,要想让D700的TTL仪表有作用,而且弄活RGB多图形测光就需要预先输入镜头的信息。因为这个最多能登记到9个,一旦登记了镜头如果交换的时候就不再需要逐一输入了,转换也就能更容易的进行。

再者,此次除了ZeissZF以外,我也试着尝试了Cosina发售的另外一个品牌Voigtlander的2个VF卡口镜头,Ultron 40mm F2 SL II Aspherical(Ai-S)和Nokton 58mm F1.4 SL II(Ai-S)。

这2个镜头有内置的CPU,因为卡口设置了电子切点,用D700安装的话能直接传达镜头信息,镜头信息是不用输入的。focusing作为MF的之外,有和AF镜头同等的功能性。所以希望ZeissZF无论如何也能内置CPU。

设定是D700默认的那样,picture控制标准摄影,主动D-照明,V网络控制,噪点降低全部为OFF。除了摄影的时候手动设定用灰色卡、以RAW(12bit)摄影,以Nikon Capture NX2冲洗,画像的亮度等只在外观上进行最低限度的调整。

D700镜头信息输入画面

Ultron 40mm F2 SL II的卡口部分。设置电子切点,在机身与镜头间交换各种信息

D700取景器

和我前面叙述了的一样,此次的镜头全部是MF,摄影者在D700取景器屏幕内最好要看清焦点,因为对焦点前后有富余,需要在使用时加以注意。

D700取景器因为是FX格式,倍率也高而明亮,与D300啦、D80比的话更容易对焦,但作为从MF时代开始的尼康单反相机的取景器一直持续使用的我,觉得有关取景器的倍率还是有改良的余地的。

尽管如此,此次摄影的画像因为对焦准确率相当高,所以错误出乎意料地少,如果是有MF对焦经验的人,那么就不存在紧张的状态吧。如果初学者也能稍稍习惯MF对焦,摄影应该就可以变得快乐起来。

但对焦的位置是关乎摄影者的作品构思的重要问题。大口径镜头的景深很浅,所以对焦点的位置选取变得更为重要,疏忽大意是十分禁忌的。

※单击后会在新窗口打开RAW摄影后冲洗了的画像本身。

※全部尺寸4,256×2,832象素,没有曝光补偿。

    Distagon T*2.8/25 ZF

尼康D700搭载Distagon T*2.8/25 ZF

25mm焦距的镜头是Zeiss传统的东西。本镜头的前身是YC卡口的Distagon T*25mm F2.8 MM,但现在的设计经过全面重新评估了。

金属镜筒,Food by Bayonet的遮光罩安装是和ZS,ZK共同的方法也有高级感。重量460g是漂亮的重量感,跟D700的组合平衡非常好。甚至在摄影的时候都会忘记重量的。变焦环的转弯角不小,但转动环的手感适宜,使之觉得拥有愉快的使用感。

最大光圈附近的描写是挺有个性的风格。画面中心部位的sharpness相当高,对比度也高。周边阶段的线状描写已经失真。可是那个画像让人很有兴趣。

颜色再现、皮肤的描写也都很好。看头发的再现,偏离画面中心的话会稍稍变粗的感觉。这是本镜头的个性吧 1/60秒/ F4/光圈优先AE / ISO400/ AWB 接近摄影,但中心部位尖锐。前后颜色沉重了一点。开放的时候周边光量已经降低,但D700能对应V网络控制的 1/500秒/ F2.8/ 手动曝光/ ISO200

光圈叶片有9张,正因为是超广角镜头,前后的颜色已经显得沉重了一点。随着缩小画面的均质性变高。被拍对象在近距离里的时候能进行顺畅的对焦,但也有因为景深比较深的原因,最好能看清对焦点位置,通过目测决定焦点,连拍也能有成品率好的情况。

最短摄影距离是0.17m,可进行所谓的广角微距摄影。因为没内置floating装置,理论上接近摄影的时候周边成像应该会恶化,但实际上完全没觉得有问题。在color reversal film的使用,有使之感到质朴的印象,但我想可能是因为D700中立的再现性。总之这是只有个性描写力的广角镜头。

    DistagonT*2/28 ZF

尼康D700搭载DistagonT*2/28 ZF

和YC卡口时代开始相同配置的镜头阵容,但这个时候为何中途中断了销售呢?是成品率低的制造方法存在弊病,还是受欢迎的高价镜头还没出来呢?本镜头是新设计的镜头,最短摄影距离是0.24m。

光是窥视了安装镜头的D700取景器,也就忽然能明白了害。所谓大口径的广角镜头,在最大光圈值附近容易对焦,但本镜头在画面周边地区中也很容易做对焦,感觉就象在使用标准镜头一样。这个也说不定是最大光圈的时候残余象差少的原因。

最大光圈的对焦极尖锐,颜色非常自然 1/500秒/ F2/ 手动曝光/ ISO200高光到阴影的灰度等级的关联度非常好,这让我很吃惊。D700自身的成像能力很好,但我认为也有镜头的力量在里面的 1/500秒/ F2.8/ 手动曝光/ ISO200

内置floating装置,近距离摄影的时候画质降低较少。如果在F2附近设定了光圈,我觉得画面中心画像比Distagon T*2.8/25还要明亮,但纤细的线性描写、晕少也是它的特征。这个灰度等级能流畅的再现,画像的细节再现也十分出色。

同时应该特别坦率的指出它前后的颜色,我不认为像所谓的广角镜头那样。画面的均质性缩小而变高,但中心部位的性能好象并没有那么大的变化。小的优秀的镜头也会因为光圈的性能而发生变化。本镜头特有的宽广视角、景深浅的效果能使用以最大光圈状态进行近摄。在Zeiss ZF广角镜头中,它成为了代表性的存在吧。

    Distagon T*2/35 ZF

尼康D700搭载Distagon T*2/35 ZF

转动本镜头的变焦环,能以1度决定。画面周边地区这个也不会变,是性能出奇厉害的镜头。

这是略为奢侈的烦恼,但是使人想到最大光圈的时候不也是太尖锐吗。来自最大光圈的晕很少,高对比度好象应该特别指出,所以拥有一只这样的广角镜头怎么也不为过。有评价说它是高性能的万能镜头。本镜头有着尖锐的焦点和高对比度,是充分具备个性的镜头。

以前35mm的YC卡口镜头只有Distagon T*35mm F1.4 MM和Distagon T*35mm F2.8 MM两个。与本镜头同样是35mm F2配置的产品后来就没有了。由于这次是Zeiss最新设计的东西,所以也是我个人最盼望的镜头配置。

仅仅周边光量好象不足,但是强调主题的感觉。颜色的感觉好象是长焦镜头的风格,我感到非常可喜 1/250秒/ F2/ 手动曝光/ ISO200皮肤的光泽再现很好,这个也是和D700的高画质配合好的证据吧 1/500秒/ F2/ 手动曝光/ ISO200

内置floating装置,近距离摄影的时候周边成像的混乱少得很。我想作为广角镜头来说,它的再现自然。因为有9张光圈叶片,缩小状态下光源的颜色也能被坦率地描写。

从肖像到风景,这是一只应用范围十分宽广的镜头。

    Planar T*1.4/50 ZF

尼康D700搭载Planar T*1.4/50 ZF

1856年鲁道夫设计的Planar成为了代表Zeiss的标准镜头的名称。

时代从35mm相机演变到DSLR相机也没有变的是Planar的大受欢迎。数字而且变焦镜头时代的现在,往往有轻视50mm标准镜头们的倾向,但我认为试看本镜头的描写的话,它不是正好能做与变焦镜头的50mm设定不同的个性画像吗。

本镜头的基本设计是与YC卡口时代不变的古典风格。对ZF镜头相同的focusing的转动环手感非常好,MF的对焦变得快乐。但,最大光圈的时候景深相当浅。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最好能经常练习一下。

高光部分有象挂上了薄纱一样的描写。古典的画像的气氛 1/250秒/ F1.4/ 手动曝光/ ISO200sharpness并不是极端提高,但感觉是很好的印象1/250秒/ F2/ 手动曝光/ ISO400

以前YC卡口的Plana T*50mm F1.4最大光圈的时候描写的对比度很高,分辨力略低,最大光圈设定的时候这个可以提高实用性。这个特性在本镜头中基本上也不会发生变化,但根据数字和胶卷的差异,实际与摄影条件的不同而不能一概判断。

根据此次的几个条件,摄影的综合印象评论是在最大光圈附近能确认一点点的晕,我觉得对比度已经很低了。光圈缩小的时候的画像的均质性是非常良好的。根据光圈的设定,再现性在逐渐变化。灰度等级再现性能很好地识别,单纯的高光中、阴影中灰度等级表现也很丰富。

颜色也是好印象。光圈叶片也有9张。是最好的肖像镜头。因为有着与Nikkor 50mm F1.4明显差异的描写特性,得到了只有本镜头才能有的画像。

    Planar T*1.4/85 ZF Zeiss

尼康D700搭载Planar T*1.4/85 ZF Zeiss

85mm F1.4镜头。在相同配置的镜头中是评价很高的一只镜头。

可是,我个人对YC卡口时代的镜头没有那样高地估价。当然也可能是我能力的问题,但最大光圈时总是有晕的比较多,对焦难的情况也常互相结合。

但是从F2.8附近到F4附近,象剃刀一样尖锐的描写让我认为是非常中意的镜头。

然而让我略感吃惊的是它的描写特性,本镜头的基本设计和YC卡口同样。如果设定了最大光圈,焦点能好好地确认,对比度也高,有充分的实用性能。我想本镜头的性能与YC卡口的东西比有所提高,比以前的镜头性能也都提高了。这个在写实中也得到了确认。

YC卡口镜头在最大光圈的时候的sharpness。焦点容易对准,也就是因为性能被提高了 1/200秒/ F1.4/ 手动曝光/ ISO400本镜头的特性使得sharpness和颜色的平衡成为了有进深的描写 1/250秒/ F2/ 手动曝光/ ISO200

大口径镜头的颜色很美丽。光圈的叶片是9张。

如果在最大光圈附近设定了的话,由于本镜头独创的性能,如果选有光线的状态,就能增加被拍对象的立体感效果。但是我想在F4附近画质已经饱和了。正因为它的描写性能,MF对焦也很容易做到。残余象差也能被很好地补正吧。如果有对其它的85mm F1.4镜头不满的人,可以试着使用我推荐的这款镜头。

Makro-Planar T*2/50 ZF

尼康D700搭载Makro-Planar T*2/50 ZF

好象光是听到Makro-Planar的名称,对Zeiss爱好者来说也能感到神圣。从近距离到远距离都能不变的描写力,是Makro Planar的领先优势。

如果看本镜头的详细说明就能明白它与YC卡口的东西有很大地差异。焦距从60mm变短到了50mm,最大光圈从F2.8大幅度提高到了F2,也很明亮。是通常的标准镜头所没有的亮度。为了用微距镜头,避开由于象差的增大而导致的性能降低,以前最大光圈只在F3.5附近,充其量是F2.8左右。总之为了提高性能而降低镜头的亮度是微距镜头的常识,但本镜头的情况简直是象在无视这个理由一样。

试着摄影的话就能理解了。最大光圈完全能确认对焦,在只调整光量和景深的变化时,完全没有必要为了提高描写性能而缩小光圈的。

最大光圈的时候表现极好。是与Planar T*50mm F1.4完全不同的描写。如果说只能够选出1个Zeiss 50mm的话,我毫无疑问会选择本镜头的1/250秒/ F2/ 手动曝光/ ISO200歪曲象差的补正后微距更漂亮。背景有强光的时候也不觉得有光晕等现象 1/250秒/ F2/ 手动曝光/ ISO800

最大摄影倍率1/2倍和现在的微距镜头做比较,我没觉得有特别不满的地方。同时,从通常距离变化到无限远处的性能也完全不会感到差异。颜色也自然,9张光圈叶片,点光源进入后的flaming的情况也能再现美丽的光源颜色。

进行特写的时候,MF的对焦情况也很多。可以说使用方便,也完全没有问题,本镜头能得到比AF镜头更光滑的转动环手感。我想也是最佳的可代替标准镜头使用的镜头。

    Makro-Planar T*2/100 ZF

尼康D700搭载Makro-Planar T*2/100 ZF

YC卡口的100mm镜头有Makro Planar T*100mm F2.8 AE和Planar T*100mm F2两个。本镜头的详细说明有使这2者合2为1了的印象。

镜筒稍长,重量是660g,虽然沉重了一点,但跟D700的平衡相当良好,手持摄影也很容易使用。变焦环的幅度宽广,转动环的转矩感也很适宜,容易处理也是它的一大特征吧。

F2时的取景器,确实因为明亮而易懂,深度浅,对焦点位置容易看清。但以打开了光圈的状况进行特写的话,景深变得象纸一样薄,摄影者需要按照自己的表现固定恰当的焦点位置。

本镜头的感觉很好。也适合肖像的拍摄 1/500秒/ F2/ 手动曝光/ ISO200尼康的speedlightSB-800试着自然地保持了光的平衡。是3D没有的RGB多区测光,但我对理想的曝光结果感到吃惊 1/60秒/ F2.8/光圈优先AE / ISO400/ AWB

这个镜头也有着Makro Planar的代表性能。由于光圈的性能变化极小,F2作为最大光圈是完全实用的东西。光圈叶片是9张。

摄影倍率最高是1/2倍,花、肖像的摄影等应该是不成问题吧。可以说本镜头确实是中长焦的万能镜头。稍稍有些高价,但性价比高。是重量级的镜头,跟D700的平衡很好。

    Nokton 58mm F1.4 SL II(Ai-S)

尼康D700搭载Nokton 58mm F1.4 SL II(Ai-S)

以前东京光学发售的RE用镜头Topcor 58mm F1.4被Cosina复活了,本镜头成为和这个镜头完全同样的设计。

所谓58mm的焦距的确是不完整的,但以前很多的单反相机采用了F1.4级的大口径标准镜头,但后来设计有了大的进步,大口径镜头也能够实现50mm的焦距。本镜头的情况是58mm,出于对这个的兴趣,我用不同的视角操纵了摄影,发现微妙不同的地方非常有趣。

映像是非常古典的感觉。

灰度等级的再现与中画幅的胶卷相机相似 1/125秒/ F2/ 手动曝光/ ISO400极为柔软的描写。数值性的性能不高吧,但用现代科技再现以往的镜头,这样的尝试设计已经是很大的成功 1/125秒/ F2/ 手动曝光/ ISO400

看写实的话,高光的部分象附有微妙的光斑。

在F2附近,这个时候线的再现性很纤细。虽然残留了若干的光斑,但是平衡很好,成为本镜头的特征。我想在女性肖像等拍摄中可以发挥出众的效果。光圈在F4附近光斑消失,象性能被提高了一样,变成非常尖锐的描写。由于光圈的变化大,成为了能自如运用的镜头。因为内置了CPU,最小光圈能够结合D700丰富多彩的曝光方式。

    Ultron40mm F2 SL II Aspherical(Ai-S)

尼康D700搭载Ultron40mm F2 SL II Aspherical(Ai-S)

事前宣扬这是一款饼干型的镜头,但镜筒的全长有24.5mm。我也感到要说它是饼干型有略微夸大了的感觉,但200g重量确实是小型轻量的。试着安装在D700上的话,跟机身的大小比,就看不见镜头盖了。所以这还是属于饼干型的镜头吧。

很多的饼干型镜头采用比较单纯的光学设计,但本镜头因为是变形的高斯类型,作为标准镜头是正统派的设计。

本镜头,由于配置了非球面镜片,以更进一步的提高性能作为目标,我在写实中也完成了能够得到非常优秀的画像的确认。

是与Zeiss的再现性有差异的现代感镜头1/250秒/ F2.5/ 手动曝光/ ISO400所谓0mm的视角,我能体会到显现perspective的再现性。full size格式也应该会对这样的视角识别有用的 1/125秒/ F2.8/ 手动曝光/ ISO400

有趣的是附属了巨蛋型的遮光罩,但不仅仅是设计方面,实用中的效果也会很大吧。在这个遮光罩顶端能安装专用的放大镜头,这个时候的近接摄影倍率为1/4倍。单体的最短摄影距离为0.38m也很短了。

也许是因为采用了非球面镜片,成像流畅尖锐。光圈叶片有9张。虽然这是短镜筒的镜头,但因为变焦环的幅度适宜,MF对焦也容易做。就好象我前面叙述了的一样,和D700组合是失调的,但感到那个误配反过来是很有趣的感觉。

模特:菅野优香子(主要角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