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凡杀不死我的,必会使我更强大”
来源:科学大院
某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看到这个问题,笔者不禁笑出声来,只想替蟑螂说上一句:too young too simple。
就目前人类与蟑螂的对抗情况来看,我们对于1.8厘米的蟑螂尚且束手无策,就更不要说1米8的蟑螂了……
“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凡杀不死我的,必会使我更强大)”,尼采要是知道我们用这句话来形容蟑螂,不知道会不会气到复活。然而小编以为,用这句话来形容人类的“好朋友”蟑螂来说,的确是再合适不过了。
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25亿美金投入与蟑螂和其他害虫的对抗之中(剧透一下,这些钱都白花了……)。这些蟑螂,有体长5cm的美洲大蠊,也有身长1厘米8的德国小蠊。它们几乎无孔不入,可以引发哮喘、携带有抗生素抗性的微生物、破坏电力及网络系统。
但是,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蟑螂对抗战中,人类屡战屡败。
自20世纪50年代,人类就开始使用杀虫剂来对抗这些恼人的昆虫。在经历了几十年与蟑螂的斗智斗勇之后,人类不仅没有通过杀虫剂将它们从生活中清除出去,反而在人类的“帮助”下,蟑螂变得愈来愈强!
杀虫剂?蟑螂没在怕的!
一项于今年6月份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的文章揭示了一项赤裸又恐怖的真相——家居蟑螂有耐药性!
来自普渡大学的研究者利用6个月的时间,分别在Danville(IL)和Indianapolis(IN) 两个城市的多个建筑物中进行了不同种类的杀虫剂及其组合的测试。
在测试前,研究人员根据每个家庭的蟑螂数目,把纳入实验的家庭分成了三类:第一类,胶板平均捕获蟑螂数(AVG)为0-6只;第二类,胶板平均捕获蟑螂数为6只以上;第三类,你家有多少蟑螂不管,你邻居家没有蟑螂。
同时,他们也对这些蟑螂进行了耐药性测试。研究者一共测试了14种常见的杀虫剂成分,最后挑选了三种对蟑螂最有效的成分进行了后续的实验,它们是阿维菌素、硼酸以及噻虫嗪。
在确定好了成分之后,研究者对这些家庭分别采用了三种杀虫策略,包括:单一成分给药,交替给药以及混合给药。
单一组仅使用阿维菌素一种成分进行测试;交替组在6个月的时间里,使用了三种不同的产品进行了测试;混合组在前四个月使用杀虫喷雾,后两个月改用了杀虫诱饵,两者均为混合成分。
在一切安排妥当之后,便是遇见“惊”喜的时刻了!
从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单一成分阿维菌素组,仅在Indianapolis这个城市中起到了全部杀死蟑螂的效果,其他成分以及其他给药方式均没有能够有效的控制蟑螂数量。而这其中,混合成分喷雾不仅没有控制住蟑螂的数量,甚至在4个月的时间里,蟑螂的数量不减反增,在改使用混合成分诱饵后,这一情况方得到控制。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说,原来这些杀虫剂如此无效,幸亏我家里没有蟑螂。但是,即便你家里现在还没有蟑螂,也不代表着你可以高枕无忧哦。不要忘记,还有第三种情况,就是邻居家里没蟑螂!
即使是邻居家里没有发现蟑螂,在测试家庭使用杀虫剂以后,邻居家可就遭了殃了,尤其是使用了无效混合成分喷雾以后,蟑螂就大规模的迁徙到了隔壁……这可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庆幸的是,在4个月改换诱饵杀虫剂后,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
凡杀不死它的,必会使它的儿子们更强大
家居蟑螂不但自身耐药,其后代还“青出于蓝”,耐药性最高提高了近8倍!!!
研究者以杀死99%敏感蟑螂的杀虫剂剂量为测试剂量,对以上实验中幸存蟑螂的后代进行了耐药性测试,并与药物敏感蟑螂、以及杀虫剂处理前捕获蟑螂的后代进行了对比。不过结果同样是有惊无喜。
幸存蟑螂的后代,对比未经杀虫剂处理蟑螂后代,存活率最高可提高8倍,在某些组别中,竟有94%的处理蟑螂后代存活!!!而且,这些后代还进化出了一种更可怕的能力——交叉耐药!!!
在这以后,研究者又对美国的市售蟑螂药进行了测试,并得到了一致的结论。
结果显示,蟑螂后代对于多种成分的杀虫剂均有耐药性,即使在无选择测试中可以杀死大部分蟑螂的成分,在有选择逃离测试中,也没能发挥很好的效果。那么这些跑掉蟑螂去哪了呢?很简单,去隔壁邻居家了……
研究者认为,虽然杀虫剂中某些成分可以控制蟑螂的数量,但是趋利避害的本能促使蟑螂对这些成分排斥,相比于诱饵,喷雾更给了蟑螂逃脱的时间和机会,因此效果不佳。至于蟑螂如何感知毒素甚至分解毒素,请戳 蟑螂何止是“小”强。
杀虫剂的威力小,没有“炸弹”来的好?
既然用普通杀虫剂没有办法杀死蟑螂,那我们不如就用炸弹炸死它们吧!!!
大家放心,不是笔者被蟑螂吓疯了,而是真有一种叫做“蟑螂炸弹”的产品。
据广告商称,灭蟑烟雾弹又名灭蟑烟剂或除虫烟弹,以发烟助剂产生大量的烟体为载体,把具备除虫功能的药物通过烟体输送到设定范围内的所有空间从而杀死蟑螂、苍蝇、蚊子等城市害虫。
一项同样于今年发表的文章中,北卡罗莱州立大学的研究者们就对这种“新型武器”进行了测试。
研究者在20个家庭中用4种不同品牌的炸弹进行了除虫,在另外10个家庭中使用2种不同品牌的诱饵进行除虫。结果发现,炸弹只是名字响,实际效果不咋样!
从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炸弹的效果相比于诱饵简直差太多了(虽然诱饵也不能完全清除蟑螂),不但没有控制住蟑螂的数量,而且大有繁荣之势。
如果说这些炸弹没有效果也就罢了,最多就是浪费点钱而已,但是研究者在对厨房指定地点进行采样分析以后发现,这些炸弹不仅对蟑螂无效,且很有可能会对人类产生伤害!
研究者在烟雾炸弹释放前、释放4小时和1个月之后,对厨房的指定地点进行了采样,分析了其残留程度。这些地点包括:距离释放处0.5m的地板;距离释放处1.0m的地板;最近柜子顶部,约0.9m高;上层储藏柜的内侧,约1.4m高;最近的墙壁,约0.9m高,大约都是孩子可以触及的高度。
结果发现,炸弹造成的厨房内杀虫剂蓄积,最多高于使用前603倍,平均提高了85倍。一个月后,仍有34%的家庭检测出显著高于使用前的药物残留,50%家庭检测出中等水平高于使用前的药物残留。
残留水平检测的结果明确的说明了一个问题:杀虫剂在厨房内有高度的残留,而且这些高度残留药物的地方,多数在柜台的表面,根本不是蟑螂经常出没的地方,反而是人类的活动范围!因此这些残留的药物,不仅不会对蟑螂产生什么影响,反而会对宠物和儿童造成危害!
同时笔者也看了一下目前的蟑螂炸弹成分,多数还是拟除虫菊酯类药物,但是这种成分在蟑螂中早就产生了耐药性,最高可达到90%耐药(不仅在蟑螂中,对于其他昆虫,如蚊子,这种成分的耐药性也是极高的,限于篇幅,不展开说明),因此炸弹的效果为何如此差,也就不言而喻。
研究者也分析,烟雾虽然可以蔓延,但是在很多蟑螂聚集的角落里,烟雾并不能到达。而且根据普渡大学的研究,这些不死的蟑螂很可能会因为你们家释放了烟雾,而搬迁到邻居家,不仅自己家里没效果,邻居家里反遭殃。
这是一个动图,会倒挂的蟑螂,通过这种方法,蟑螂或许可以躲避高续集药物的表面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这不是一个动图,蟑螂可以把自己的身体压缩,藏到边边角角,这些地方或许烟雾无法抵达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综上,烟雾炸弹就是,无效成分+无法抵达=蟑螂的无所畏惧!
对抗蟑螂六(七)大建议
综合以上两个研究,笔者觉得对抗蟑螂有以下几点可以注意:
1。 有条件的自己先抓几只蟑螂,然后对不同杀虫剂成分做个检测,选择最有效的杀虫剂成分使用;
2。 一直使用一种产品效果会不太好,但是过于频繁轮换会加速蟑螂的交叉耐药;
3。 诱饵的效果优于其他,吃进去的才是最有效的;
4。 保持家里卫生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5。 邻居家杀虫的时候,你最好也跟着一起杀一下;
6。 蟑螂炸弹不是炸弹,最多是个哑炮……
最后,一个最中肯(但是估计没人肯听)的建议:放弃吧,不可能打败它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