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文太”现实版:非洲巨蛙能吃恐龙
本文来源:蝌蚪五线谱
如果这种青蛙与它们的现代近亲的习性相似,它们将非常具有威胁性。考虑到它们的巨大体形,不仅蜥蜴、哺乳动物或者小型青蛙会成为它们的美食,甚至刚出生的恐龙幼崽都将沦为它的猎物。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世界已经变成二次元的了,各种动漫及其周边产品似乎不再是儿童的专利,拥有更多财力的中青年反而成为了动漫消费的主流人群。比如提起马达加斯加,我们会想到什么?老虎,企鹅,长颈鹿,马戏团……很明显,这是被美国康拉德·弗农导演的《马达加斯加》系列动画电影洗脑的结果。那么,提起蟾蜍呢?年纪大一些的人可能会想到一些童年在泥地抓蟾蜍的经历,但是在当今较年轻的一代人中,他们可能首先就会想到日本动漫《火影忍者》中的“蛤蟆文太”。
《火影忍者》被岸本齐史创作以来,一直更新了15年,直到2014年才完结,它承载了无数人的青春记忆。在这部动漫中,“鸣人”(动漫人物)的通灵兽“蛤蟆文太”,其叼着一根烟的“大哥范儿”形象也深入人心。然而,文太那样的巨型蛤蟆在无数动漫迷的眼中也不过是作者的一次有趣创作而已,现实中当然不会存在一跃能翻山,喜欢抽烟的大蛤蟆了。但是,肚子饿了能把恐龙当点心吃掉的蛤蟆却是真实存在的,怎么样?动漫迷们想要学习通灵术了吗?
这种巨蛙的“通灵术”可不是源自“自来也”(动漫人物)的学习,想要拜师的话,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古生物学者戴维·克劳斯才是正确的选择。1993年开始,克劳斯就在马达加斯加岛上搜寻着异常巨型青蛙的骨头碎片,经过不断的探索发掘,克劳斯和他的研究小组才终于寻找到足够多的青蛙骨头碎片,并将这些碎片拼接起来,基本确定了巨蛙的形态和样貌。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青蛙是非洲巨蛙,它可以长到30厘米左右长,重3公斤多。若是将它的两腿拉开,身长可达1米多。但克劳斯发现的这种巨蛙有4.5公斤重,40.6厘米长,可谓是“蛙中之王”,并且,化石表明这类蛙有张大嘴,下颚有力,长有牙齿,其骨头上的起伏则显示它可能有某种骨质“甲胄”。科学家给这种奇特的远古巨蛙起名“魔鬼蛙”,由希腊文的“魔鬼”和拉丁文的“青蛙”组成。“魔鬼”这样的称谓总是让人觉得有些不寒而栗,不就是一种比现代蛤蟆大一点的蛤蟆吗?就算有牙齿、铠甲,又能有多可怕呢?
根据挖掘出来的化石推测,“魔鬼蛙”生存于距今7000多万年前的恐龙时代末期(即白垩纪后期)。原本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魔鬼蛙应该是处于慌忙逃窜,流离失所的状况才对。可是魔鬼蛙却无畏强权,常常喜欢“在太岁爷头上动土”,它和当今世界的青蛙不一样,它不以蜗牛、蚊虫等小动物为食,反而通常都把蜥蜴,小恐龙当作美餐。这一点跟它签下“通灵契约”的克劳斯就曾证实过:“如果这种青蛙与它们的现代近亲的习性相似,它们将非常具有威胁性。考虑到它们的巨大体形,不仅蜥蜴、哺乳动物或者小型青蛙会成为它们的美食,甚至刚出生的恐龙幼崽都将沦为它的猎物。”不仅食性不同,科学家们认为魔鬼蛙的栖息环境和当今的青蛙也有差异,“魔鬼蛙”通常不生活在水生环境中,也不像当今的近亲那样在睡莲叶子上跳来跳去。相反,它们通常生活在半干旱环境中,利用环境伪装自己,然后突然跃起,从而捕食猎物。
然而体型巨大、习性差异却不是科学家们如此关注魔鬼蛙的全部原因,魔鬼蛙的“族谱”在科学家间也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科学家们发现,魔鬼蛙出现于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而它的现代近亲却生活在南美洲。难道魔鬼蛙真是蛤蟆文太的现实版吗?它可以一跃跳过印度洋和大洋洲?
比起“二次元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对于生物化石专家来说,“魔鬼蛙”化石的发现促使他们重新思考远古时代的大陆板块究竟是如何连接的。美国科学家在2008年2月18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文章说,这种巨蛙的发现可能有助于对地球板块漂移学说的研究。在以前关于地球板块迁移的研究中,科学家们认为马达加斯加在大约1.6亿年前与非洲大陆分离,但与印度、南美洲、南极洲和澳洲仍连接在一起,在约1.2亿年前,马达加斯加和印度板块与其它大陆板块分离,到了8800万年前,马达加斯加又与印度板块分离。
但有关“巨蛙”的最新发现则表明,马达加斯加和南美洲之间曾经由一条大陆桥连接,直到恐龙时代后期消失。研究人员随后在马达加斯加岛发现了很多与魔鬼蛙同时代的动物化石,与它们在南美洲的近亲也非常相似,更加证实了“马达加斯加和南美洲之间曾经由一条大陆桥连接”这一结论。魔鬼蛙出现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而它的现代近亲却生活在南美洲,这也成为了马达加斯加与南美洲以及南极之间曾经存在一条大陆桥的最新证据。
人们常常讲“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不知道岸本齐史君在创作动漫人物“蛤蟆文太”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科学家们会发现“文太”在现实世界中的原型呢?(文:吴任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