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探索

航天驭星赵磊:让卫星更好用,让卫星更易用

新浪科技

关注

来源:空天界

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4.24)即将到来之际,为统筹做好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和推动航天产业发展,北京航空航天学会计划联合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卫星产业投资合作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新浪科技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线上航天日活动,以宣传、科普、合作为目标,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汇聚航天领域优秀企业、专家,搭建网络科普互动及线上产业合作平台,促进航天产业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创新生态。

举办在线航天日活动,是为纪念“东方红一号”发射50周年,弘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伟大精神,致敬在抗击疫情斗争中默默奉献的航天人,鼓舞士气,凝聚力量,增强建设航天强国的信心和决心。

让卫星更好用,让卫星更易用

航天驭星CEO  赵磊 

航天驭星专注于为商业卫星提供在轨管理解决方案,如今已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商业卫星测控网,累计服务卫星数量已达42颗。

未来航天驭星将继续聚焦自身优势,做专、做精,建设全球商业航天基础设施,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卫星测控与应用服务商。

本次特稿,AEROINNO将奉上航天驭星CEO赵磊关于以下内容的专访:

>商业航天的发展趋势  

>航天驭星的未来预期  

>疫情是否会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  

航天驭星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创业初心是什么?

赵磊:航天驭星是国内领先的商业卫星测运控服务商,以“让卫星更好用,让卫星更易用”为使命,致力于为全球商业卫星提供低成本、高可靠、便捷的卫星在轨综合服务和卫星应用解决方案。公司现已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商业卫星测控网,完成了42颗卫星的测控任务,在国内商业卫星测控服务市场占有率超过80%。服务的客户包括航天五院、武汉大学、天仪研究院、九天微星等传统卫星研制与应用单位和商业卫星公司。公司已完成3轮近2亿元融资,取得国家高科技企业认证和中关村高科技企业认证。

测运控是卫星产业链上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卫星的数据中枢。我国传统航天因为地面站网资源的缺乏,导致卫星的使用效率不高,大量数据无法及时接收到地面,同时,卫星在轨的安全性也难以保障。在商业航天时代,由于卫星数量的激增,地面站网资源不足的问题会更加突出。所以,我们创业的初心就是建设覆盖全球的商业卫星地面站网,成为全球商业卫星地面基础设施,解决商业卫星在轨管理与应用的瓶颈问题,“让卫星更好用,让卫星更易用”。

您认为中国航空航天产业未来十年在国际市场的机会与挑战是?您认为目前哪类航天企业出海具有优势和机会?

赵磊:就商业航天产业而言,中国目前是全球除美国之外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国家。中国航天经过几十年的积累,背靠中国强大的经济基础,目前具备发展商业航天,走向国际市场的所有条件。具体的机会包括:低轨移动通信、北斗导航、卫星遥感应用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落地。主要的挑战一个是中国航天一直较为封闭,缺乏国际化经验;二是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

出海具有优势的航天企业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公司管理团队具有国际化的思维和理念;二是拥有成熟的产品和服务;三是具备足够的经济实力和风险应对能力。具体到细分行业,我认为提供卫星遥感应用和导航服务的企业更有机会。

公司目前希望推向国际市场的产品都有哪些?都有什么样的竞争优势?

赵磊:我们目前计划推向国际市场的产品包括:一是为全球商业卫星提供卫星测运控服务,这方面的优势主要来自于我们覆盖全球的卫星地面站网资源;二是依托我们在国外的地面站网资源帮助卫星遥感企业落地遥感应用服务,这方面的优势同样来自于我们覆盖全球的卫星地面站网资源;三是为当地提供卫星应用解决方案,我们的优势是依托测运控业务,能够方便的获取并融合各类卫星数据与服务。

公司的供应链采购的国际化程度如何?是否愿意开发更多的国际供应商?

赵磊:2020年是航天驭星国际化的重要一年,我们需要在国外建设大量的卫星地面站。为了降低成本,缩短建设周期,我们正在尝采购国外的地面站配套设备。我们希望通过国际化的采购,降低成本,提升我们地面站的服务能力。

民营企业如何更好切入航天赛道?

赵磊:首先,民营企业,尤其是创业公司,资源有限,宜集中资源做精做专某一细分领域,不宜贪大求全,什么都做;其次,源于体制内,但不能照搬体制、复制体制,必须有创新、适应市场、适应商业竞争;最后,要做好市场研究,不能想当然,避免陷入伪需求的陷阱。

如何评价目前航天驭星的行业地位?

赵磊:航天驭星可以说一直引领着国内商业测控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国内商业测控领域的多个第一。国内第一个采购商业测控服务的卫星八一中学少年星是驭星提供的测控服务;国内第一个商业卫星第三方测控站是驭星于2017年10月建设成的;国内第一个商业卫星第三方测控站的电台执照也是航天驭星于2018年9月取得的;国内第一个专业的商业卫星第三方测控指挥中心也是驭星建成的。目前驭星的地面站资源是商业卫星公司中最多的;服务的案例也是最多的;市场占有率也是最高的;融资方面也是节凑最快,融资金额最大的。2019年11月,我们完成了超亿元A轮融资,为2020年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信我们会继续保持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预判下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趋势,航天驭星将会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和角色?

赵磊:从我们统计的最近三年国内商业卫星发射数量来看,中国商业航天明显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众多商业卫星公司发射了星座组网的试验星,但离行业的爆发还尚需时日。商业测控公司还需拼耐力、拼生存能力、拼融资能力。在资源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优秀的头部商业航天公司会很快找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会越来越聚焦,越来越专一。测控依然会是商业航天产业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我们会继续聚焦自身优势,做专、做精,建设全球商业航天基础设施,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卫星测控与应用服务商。

当前的疫情对公司的经营是否有影响?

赵磊:突如其来的疫情确实给公司正常运营带来了一些困难,但公司针对疫情制订了完善的应对方案,因此对公司经营影响不大。首先,在去年年底,公司完成了亿元A轮融资,因此,目前资金面较为充足,没有压力;其次,我们在2019年下半年储备了大量的市场项目,最终在今年一季度有了结果,我们一季度合同额和营业收入均上涨超过100%。最后,我们在去年已建成了包含26台套地面站在内的商业卫星测控网,这些地面站都是自动化运行,无人职守的。疫情期间,航天驭星发挥测控基地分布广、测控设备多、测控设备无人值守的优势,对长管的18颗卫星所有任务圈次进行了异站备份、异地备份,进一步确保了卫星的正常工作,为客户提供及时、可靠的任务保障服务。因此,我们现有测控业务并未受到疫情影响。虽然疫情短期无法结束,但我们相信2020年航天驭星的业务还会再上一个台阶,继续扩大在业内的领先优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