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现首个陨石撞击坑:坑龄5万岁直径1800米
中国境内第一个地外天体撞击构造——岫岩陨石坑被证实
在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苏子沟镇,有这样一个神秘大坑,这里的井水漂浮着油花,这里的泥土取出便可当煤烧……
这到底是个什么坑?12月16日,记者为你揭开神秘大坑的面纱。
这是陨石坑! 中国首坑 深卧岫岩
11月30日出版的《科学通报》54卷22期上,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鸣等人发表论文《岫岩陨石撞击坑的证实》,证实在岫岩发现了我国第一个陨石撞击坑。
一石惊起千层浪。陨石撞击坑所在的岫岩满族自治县苏子沟镇古龙村,一夜出名。古龙村村支部书记杨书忱说,每到双休日,都有许多人慕名而来。
古龙村,下辖11个自然屯,而岫岩陨石撞击坑就处于该村最大的自然屯——罗圈里。陨石撞击坑处在低山丘陵之中,邻近哨子河畔。据资料显示,该坑直径1800米,坑深约150米。此时,由于刚刚下过大雪,无法看清坑的全貌。不过,站在坑四周山岭俯望,可以看出整个坑呈碗状。
在罗圈里自然屯,一共住有64户274口人。古龙村村会计逄德祥便住在这里。
54岁的逄德祥说:“罗圈里,自从爷爷那辈从山东搬迁到这里后,这里已经叫这个名字了。这个坑中间低四周高,就像筛面用的筛箩,我想就是因为这个才叫罗圈里的吧。”
坑里怪事一箩筐 井水浮油 黑土易燃
在罗圈里陨石撞击坑没被发现前,这里有诸多谜团无法解开。逄德祥说,这个坑挺怪,你向下挖,全是黑泥土,就没看过石头,还经常能挖出各种各样的骨头和木头。这些黑泥晒干了,扔到火里还能着。后来,苏子沟镇还曾在这里建过一个工厂,挖这些泥土做化肥使用。
“另外,我们打井取水,水上都漂浮着一层油花,烧开了,油花红彤彤的,水很难喝。”
祖祖辈辈,罗圈里的怪现象也如这里的人一样安静。然而,一切都随着海城地震的发生而改变。
1975年2月4日,海城发生7.3级地震。罗圈里的房子倒了不少,还死了人。逄德祥家的房子也在地震中倒塌了。杨书忱说,地震发生后,罗圈里的饮用水突然全部消失了,人们找不到水源了。这时,大坑才引起关注。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国内一些科学工作者,陆续对岫岩坑进行实地考察,但一直未能完成确定陨石坑的论证。
坑龄5万岁 天外来客 亲吻地球
陈鸣,今年53岁,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2月16日,陈鸣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考察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不是每个科学家都能抓得住的。”
2007年初,陈鸣率领研究团队开始对岫岩坑展开调查和研究。
经过反复论证以后,研究小组于2009年春夏在岫岩坑内设计布置了钻孔,历时5个多月,揭示了坑体深部的地质构造,并获得了珍贵的深部岩石样品。通过对钻探获得的岩心样品分析,找到了陨石强烈撞击的系列证据。
2010年,陈鸣率领研究团队历时3年,从罗圈里这个坑中发现了大量的超高压矿物柯石英。柯石英是一个在超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二氧化硅天然矿物。在陨石撞击引起的高温超高压条件下,地表岩石中的常见造岩矿物石英有可能转变为高密度的柯石英。柯石英被国际科学界确定为地表陨石撞击构造的诊断性证据之一。
大量超高压矿物柯石英的发现,为岫岩坑的撞击起源提供了确凿证据,从而成功证实了我国境内第一个地外天体撞击构造——岫岩陨石坑。
陈鸣说,陨石撞击事件大约发生在约5万年前。某颗小行星或彗星高速撞击行星及其卫星表面形成的凹坑或环状地质构造。岫岩陨石撞击坑,就是这些天外来客和地球亲密接触后留下的“吻痕”。
陨石吻地被烫化 高温猛撞 残骸难寻
岫岩陨石撞击坑的证实,也结束了地质大国中国陨石坑研究领域长达30年的尴尬。自20世纪60年代初地球表面第一个陨石坑(美国巴林杰陨石坑)被证实以来,至2009年1月,世界上已发现176个陨石坑。
岫岩坑被证实为陨石坑,可奇怪的是:坑仍在,而亲吻地表的陨石去了哪里?
陈鸣解释说,“这块陨石个头,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大。根据推断,5万年前那颗击中岫岩的陨石直径不会超过100米。陨石以每秒数十公里的速度撞击地球,其产生的冲击波压力,有可能达到数千亿帕,引起1500℃的高温,大大超过了岩浆的温度范围(650℃~1200℃),而这一切又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的。它在撞击发生的那一刻,化为无数碎片。所以在5万年之后,我们连它的残骸也很难找到。”
谜团解开了 人无异常 怪事不怪
陨石的光临,对人类的健康是否有影响?逄德祥说,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没发现有什么人有特殊的疾病或不舒服的,也没发现有特长寿的。这里的人和别的地方的人一样。
陈鸣说,“陨石落在地球上,并不带来特别的有害元素和有益元素,因此对人体健康没有大的影响。坑内的许多怪事只是侧面,与撞击事件本身并没有密切的关联。”
陨石撞击坑的发现,也解开了罗圈里种种怪事的谜团。陈鸣说,事实上,在陨石撞击地球时,坑内大量的植物死亡后不断被埋在地下,经过千万年变成了炭,这里的土就变成黑色的“泥炭土”,晒干后当然就能燃烧。位于泥炭土层中的水不能流动,水质自然不好,在烧开之后也就有浮油出现。这些“怪事”只是发生在坑内,成因都是撞击后数万年里自然形成的。
摇身成为“摇钱坑” 科研科普 旅游开发
岫岩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徐贵权说,“岫岩陨石撞击坑作为中国第一次被证实的陨石坑,其特殊的科学内涵和自然景观,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我们正在研究如何充分开发利用,政府正研究如何将这陨石坑开发成为自然科学博物馆、世界自然遗产或旅游胜地,让陨石坑发挥最大的价值。”
杨书忱透露,目前,岫岩县旅游局委托的丹东某单位曾到达现场进行勘察,对陨石坑如何开发利用进行系统规划设计。
本报首席记者 王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