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探索

星际迷航:科幻照进现实

新浪新闻

关注

企业号、柯克舰长、瓦肯人、银河系象限……星际迷航途中,如梦如幻。超光速成为现实,地球人可以和外星人混种,黑洞居然是一种强大的武器。所有的这一切,虽然科幻大作《星际迷航》中的一些幻想成分让部分科幻爱好者都不愿意接受,但是却吸引着一些科学家……谁能担保,今日的科幻不会成为未来的科学呢!

1 超越星际科幻

在庞大的星际迷航粉丝“星迷”(Trekkies)队伍中,也不乏科学家的身影。

大名鼎鼎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就在他的畅销书中津津乐道于他的“触电”经历。在《星际迷航:下一代》中,霍金以自己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出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温伯格则在剧评中一本正经地指出《星际迷航》的主要错误在于,人物对话时每次都把不定式的结构拆开来。

此外,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物理学家克罗斯还专门为《星际迷航》写了一本书———《星球旅行的奥秘》。克罗斯直截了当地指出,自己探讨的就是电视剧中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幻想技术背后的物理学依据。不过在书的结尾,克罗斯也指出了《星际迷航》中的一些谬误。

《星际迷航》的文化强势,还辐射到了产业界。最近,英国杀毒软件公司Sophos发布了一款《星际迷航》中外星民族克林贡(Klingon)语言版的杀毒软件。该公司声称,克林贡族丢失的战舰Klothos 并非因为被其他外星人入侵占领,而是因为Klothos 的指挥官打开了一个带有病毒的附件。考虑到地球人与克林贡族人的传统友谊,Sophos公司决定开发这个特殊语言版本的杀毒软件送给他们。

《星际迷航》的魅力还征服了整个国家。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建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后,他们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全美各地的信件,要求用《星际迷航》中飞船的名字“企业号”为它命名。最后,美国航空航天局采纳了这一建议。虽然,这架航天飞机,最终没有飞入太空。但是美国人想要做现实版“星际迷航”的雄心暴露无遗。

2 黑洞的魔力

在《星际迷航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反派尼禄的飞船喷洒“红物质”,一个黑洞因此被制造出来。倒霉的瓦肯星就这样被摧毁了。

尼禄的“黑洞”虽然威力无穷,但与科学界所言的黑洞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科普作家张旭表示,尽管到目前人类未能直接观测到黑洞的存在,但大量的观测现象和理论假说都需要一个黑洞才能自圆其说。如今,黑洞不仅是科幻故事里面百战百胜的主题,而且俨然是整个天文学和宇宙学的“魔教教主”。

黑洞是广义相对论中的一个特殊时空区域。凭借超强的引力,它可以俘获任何东西,不但光无法逃逸,就连时间也被封闭住。20世纪6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约翰·惠勒给这个不可思议的“天体”起了一个很科幻的名字———黑洞。从那一刻开始,它就成了科学界和科幻界的双料明星。科学家认为这个离奇的天体必然有离奇的来源———黑洞起源于恒星的死亡。恒星一辈子都在通过热核反应发光发热,不断消耗自身物质。当恒星衰老时,中心能量的衰竭使之开始冷却。没有足够的热量平衡中心引力,整个星体向中心坍缩,最终这个压缩以反弹的形式爆炸,向外形成超新星,向内形成致密星。如果说超新星爆发是大质量恒星“死亡”旅途中的一个必经过程,那么这种死亡将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形成白矮星或者中子星。不过坍缩能力如果大一点,那就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和引力抗衡,物质会聚缩向一点,这样在恒星演化的末期将出现黑洞。

科幻就是科幻,不用受常识的羁绊。在科学界继续论证黑洞的种种是非之时,《星际迷航》已经能拿黑洞作为打击敌人的武器了。

3 与外星人通婚

《星际迷航》中的角色尖耳朵的瓦肯(Vulcan)人史巴克引人注目。瓦肯人是人类遇到的第一个外星种族。史巴克的父亲就是瓦肯人的一名外交官,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地球人,所以娶地球人为妻。这样一来,史巴克成了地球人与外星人的混种。在生物学研究者瘦驼看来,《星际迷航》中这种地球人与外星人的混血儿现象,其实是我们长期以来对外星生物、外星生物形态探讨的另一形式。

地球生物以碳为基础,为骨架。瘦驼指出,尽管在地球上硅的最大形态是石英,但在宇宙星球中,硅的分布很多,且化学性质与碳也相似。所以在对外星生命的设想中,有一种看法就认为可能出现由硅取代碳的情况。这种外星人与地球人相仿。不过,瘦驼认为,地球人的繁衍成本高昂,很难相信比地球人高级的生命形态会采取这种繁殖方式。

然而,与外星人的“通婚”也不是绝对没有可能的。瘦驼指出,关键要看我们怎么定义外星生命形态。一直以来,我们对外星生命形态的认识以人类为中心,是典型的“碳沙文主义”。如果放宽视界,“那么另一种碳基生命正在被人类制造出来”,那就是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获得自我复制,这就是一种繁殖。造一个机器人,“与人类的繁殖意义相同。人类繁殖也是把我们的信息,就是DNA传递给下一代。”假设计算机是一种生命体。它的这种自我繁衍的能力可能使其实现与人类杂交。瘦驼指出,人的信息可能会让机器人掌握,机器人就能用人类的信息结合自己的信息合成一个新的生命体。“高智慧的外星人应该会采取机械化、高效率的繁衍方式。”

■ 本纪

“星际迷航”简史

《星际迷航》和《星球大战》是上世纪60年代极具代表性的科幻电影电视作品。《星际迷航》的流行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那时,以美国和苏联两国之间进行激烈的科技竞争,而这在某一方面恰恰促进了太空探索的高速发展。

《星际迷航》将时间锁定在23世纪以后,讲述的是太空人员驾驶太空飞船“企业号”在银河系中进行探险的多系列故事。与《星球大战》6部作品存在连贯结构不同的是,《星际迷航》各集都是独立的。

在《星际迷航》系列中,人类在21世纪中期爆发了一场几乎毁灭全球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的十几年间,人类进行了第一次翘曲飞行———一次突破光速障碍的试验飞行。此后,外星种族瓦肯人便与人类进行了第一次接触。进而,人类结束了自身的贫穷、疾病和战争,并成立星际舰队以探索宇宙。在22世纪中期,人类与银河系中的一些种族联合起来,共同创建了星际联邦。进入23世纪后,人类已能克服人性的弱点与罪恶。此时,星际联邦已然成为银河系第一象限三大势力之一。在24世纪后期,星际联邦开始面对来自其他象限势力的威胁。

第一部《星际迷航:原初系列》在1966年播出时,收视平平。只是,20年后随着《星际迷航:下一代》在1987年的“复出”,“星际迷航”文化才进入了它的高潮期。此后,《星际迷航》又连续出了3个系列,播放档期一直排到2005年,再加上它早期的动画系列,《星际迷航》前后共出了6个系列。到目前为止,《星际迷航》系列共出过6部726集电视剧、11部电影、591本小说、515本漫画、122种游戏以及其他延伸产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