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如果新冠发生在2003年,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幸运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9月16日晚间消息,今日晚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与原央视著名主持人、紫牛基金创始合伙人、少年得到董事长张泉灵,就当下人们关心的疫情问题、传染病常识做深度对谈。
张文宏在直播中表示,此次疫情期间,科学研究在临床救治、疫情防控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次疫情中,从一月中旬病毒序列检测到分发至全国各地,只花费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这是2003年非典期间是完全做不到的。
而武汉在短时间内检测完九百多万人的核酸检测,这在全世界都是很难做到的。中国现在可以在一天之内检测90-100万人,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北京新发地的小范围爆发,在很短时间内确认接触范围,精准防控,是非常科学的方式。而香港的抗疫行动则足以说明,快速的协同防疫行动对于疫情控制十分重要。
病毒可以通过全球发达的交通系统,就像插上翅膀一样可以迅速地抵达另一个大洲。张文宏认为,这次新冠病毒跑得这么快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跨境人口通航,二是此次传染病也远远超过了以往的传染病。在短短一个月内就有显著的增长,当年的SARS是没有这样的传播速度的。
张文宏说,传染病的起源根本上和人类的活动有关,农业社会后出现了大量的人口聚集。此后人类历史上,已经有很多次由于人类在城市中的大量聚集,导致诸如中世纪的鼠疫、美洲的天花、麻疹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的大流行。而以前的病毒大流行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首先和公共卫生体系仍未建立有关,其二当时的医药水平并不足以抵抗病毒的侵袭。如果新冠大流行发生在2003年,我们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只有以万计的病例数,数百的人员伤亡。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手段也在这次抗疫过程中提供了不小的助力。张文宏说,我们和病毒共同生存于同一个世界,就看我们的医疗防疫体系是否能够跑在病毒前面。希望大家能够学会更多地传染病知识,具有跑在前面的能力。
8月15日,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带领的华山感染团队联合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张文宏说传染》发布。据介绍,《张文宏说传染》是面向大众、零医学门槛的国民健康科普书,从传染病的前世今生、传染病知识小科普等3种视角进行全方位解读,将7大分类、28种传染病一次性讲透,解惑近200个问答,让大家了解到自己生活的各个场景中隐藏的敌人。“希望大家通过这本书能够真正地认识传染病和人类的关系,摆正自己的心态,而且学会怎么跟它过招,从而能够非常健康地生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