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团队:咳嗽药水"沐舒坦"具治疗新冠病毒潜力
氨溴索,以“沐舒坦”为人们所熟知,是一种呼吸道润滑祛痰药临床上常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如今,中国科学家通过人工智能药靶筛选,发现其具有治疗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潜力。
以上成果来自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的王月丹和初明团队。1月25日,该团队宣布在了解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功能性受体后,采用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药靶筛选系统,重点针对2674种已上市的药物以及1500种中药提取物进行了药物筛选,发现了多种潜在药物,有望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其中包含了常用药物沐舒坦等。
王月丹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副主任,医学部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兼病原与免疫综合实验室主任,参与的《SARS分子病理学及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项目获得了200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王月丹和初明团队药物筛选的基础来自1月21日的一篇重磅论文。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郝沛与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钟武、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李轩合作,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在线发文,揭示了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来源和传染人的分子作用通路。
在前述论文中,研究者发现新型冠状病毒spike蛋白中与人体ACE2蛋白结合的5个关键氨基酸有4个发生了变化,但变化后的氨基酸,却在整体性上完美地维持了SARS-CoV的S-蛋白与ACE2蛋白互作的原结构构象。
对此,作者在文中解释说,尽管新型冠状病毒的新结构与ACE2蛋白互作能力,由于丢失了少数氢键有所下降,但仍然达到很强的结合自由能。这意味着,人体中的ACE2蛋白在病毒感染人体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ACE2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的关键分子,也是包括肺泡上皮细胞在内的多种人体细胞表面表达的重要分子之一。2003年,ACE2被鉴定为SARS冠状病毒的功能性受体。
在锁定受体ACE2蛋白后,王月丹和初明团队运用人工智能药靶筛选系统对市面上的药物进行了筛查,从而发现了不少潜在的药物。
但为何只是公布了沐舒坦?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初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经过全面考虑,他们认为沐舒坦毒副作用较低,还是一种呼吸科常用药物,可考虑最先在临床治疗中观察。同时,他们还发现了一些激素类药物,有待进一步明确,因为不希望给临床造成困扰,暂时没有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1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也宣布筛选出了一批具有潜力的药物。
由蒋华良院士和饶子和院士领衔、20余个课题组参与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抗2019-nCoV病毒感染联合应急攻关团队筛选出了30个具备治疗潜力的药物。30种药物包括12种抗HIV药物、2种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以及几种活性天然产物和中药。
攻关团队利用前期抗SARS药物研究积累的经验,开展了抗2019-nCoV药物研究。2003年“非典”暴发之后,饶子和果断促成多方合作组成了一支富有战斗力的“SARS研究小组”,仅一个月就首次解析出SARS冠状病毒蛋白酶的三维结构,为抗SARS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此番具体来说,饶子和、杨海涛团队快速表达了2019-nCoV水解酶(Mpro)并获得了高分辨率晶体结构,在此基础上,联合小组综合利用虚拟筛选和酶学测试相结合的策略,重点针对已上市药物以及自建的“高成药性化合物数据库”和“药用植物来源化合物成分数据库”进行了药物筛选,迅速发现了30种可能对2019-nCoV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活性天然产物和中药,建议在2019-nCoV感染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予以考虑和关注。
那么饶子和、杨海涛团队的筛选思路和王月丹和初明团队筛选思路区别在哪?初明表示,病毒进入人体后是通过结合受体来感染细胞,我们的方法是针对病毒的受体,也就是病毒进入细胞的大门,相当于关闭病毒进入细胞的大门。而中科院药物所是针对病毒本身,即病毒分泌的水解酶(Mpro)筛选药物,靶点不同,药物的选择也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