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探索

科学中国人2018年度人物生命科学领域提名人

新浪科技

关注

1、陈安涛

陈安涛,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教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首席专家。1973年9月生,四川人。西南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投身于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近20年。他首次实现调节工作记忆的内容来研究自上而下注意偏转的机制,并仅仅通过实验心理学的条件操作即消除了冲突适应效应,对于研究冲突适应效应的产生机制具有重要的方法意义;他创造性地首次使用多体素模式分析研究认知灵活性问题,为研究认知灵活性的动态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方法路径;他首次调查了认知控制脑网络在不同类型冲突任务中的功能表达问题,提出了认知控制如何在具体任务表达其功能的科学问题。先后在Psychological Scienc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顶级学术期刊学术论文130余篇,研究成果的累计影响因子超过350,他引作者超过2170人次,40余篇论文的平均引用次数超过10次,为所在学科进入ESI前1%做出较大贡献。他是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朱智贤心理学奖获得者,重庆心理学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科技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2、陈志俊

陈志俊,东北林业大学教授。1987年10月生,安徽人。德国马普高分子所博士。

提名理由:

针对林业生物质大分子由于组分复杂带来的利用低效问题,他提出了“整体利用,绿色转化”的学术思路,与传统思路相比可以更高效的转化低值生物质大分子为高性能材料。在该思路下,他致力于利用生物质大分子本身的理化特性将其通过自组装、分子网络结构重组等手段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光响应材料。他发现了酶解木质素在自组装过程中的聚集诱导发光现象,并阐明了其聚集发光的科学机理;基于豆科植物槐米中提取出的槲皮素,通过分子自组装的手段,他制备了具有聚集发光性质的生物质荧光纳米材料,为首例报道的非合成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利用具有复杂组分的林木多酚提取物,引入金属离子进行分子网络结构重整,制备了具有媲美石墨烯光热效率的光热材料。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近5项;发表SCI论文17篇,影响因子超过110;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并被评为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人。

3、崔亚丽

崔亚丽,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西安金磁纳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1965年11月生,山东人。西安交通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她在纳米医学领域取得系列重要成果。在国际首次合成 Fe3O4/Au磁性复合材料(金磁微粒),并就其在基因分型等的成套技术体系,拓展临床应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首次建立用于基因检测的“PCR-金磁微粒层析法”和用于免疫学定量检测的“金磁微粒免疫层析法”技术平台。研发的“MTHFR C677T基因检测试剂盒(PCR-金磁微粒层析法)”被国家药监总局认定为“创新医疗器械”产品。GoldMagÒ金磁微粒获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发明家协会国际联合会颁发的“最佳创新奖”。

4、董磊

董磊,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教授。1982年3月生,安徽人。美国阿肯色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一直从事研究致癌基因突变导致血液与实体肿瘤的发病机制,以及针对肿瘤靶向蛋白的治疗开发。他揭示了Shp2激活突变在血液干细胞微环境中的白血病发生的实验证据与机制。创建了溶剂扰动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更可靠的Shp2的构象改变过程并增强了对变构的理解。近年来,分别在Nature、Blood、Frontier in Immunology、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学术期刊发表多篇文章。他是Shp2研究领域中顶尖专家之一,他目前的项目对我们的研究领域和JMML患者的整体健康都具有重大意义。荣获北京理工大学“特立学者”人才奖等。

5、杜鹏

杜鹏,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1983年6月生,山东人。北京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长期从事RNA的转录后调控和干细胞生物学相关的研究,在RNA生物学尤其是基因沉默领域成果显著,先后发现并命名了两种病毒侵染时诱导表达的新的小分子RNA:phased miRNA和vasiRNA;一种miRNA生物学合成的中间体:pro-miRNA。近几年在胚胎干细胞多能性命运决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并命名了一种新的胚胎干细胞的中间多能性状态:poised pluripotency。取得的成果对相关临床医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发表论文1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ell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论文4篇。并在Nature等杂志发表共同作者文章多篇。曾荣获哈佛华人生命科学研究奖和北京大学億方学者奖。

6、范方辉

范方辉,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特聘副研究员。1988年7月生,甘肃人。爱尔兰国立科克学院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主要致力于非晶态食品物性学,如吸湿等物化特性、流变特性等基础研究及其在食品工程、营养素运载等相关领域的应用,目的是为含糖食品稳定性预测和货架期调控提供新方法,对食品加工保藏具有重要意义。他与导师一同首次在国际上提出固态食品分子粘性流动的度量方法——牢固度,并探索了其工程学应用。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等国家级和省级项目6项;发表论文10余篇;被欧洲食品科技联盟推选为优秀博士生代表(唯一中国人)、获美国食品工程协会第16次大会海报三等奖、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博士生奖学金。

7、侯岁稳

侯岁稳,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中国植物学会外事处副主任。1969年3月生,甘肃人。兰州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长期致力于植物气孔发育的分子机理和蛋白磷酸酶1的功能研究。通过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植物蛋白磷酸酶1调控赤霉素信号转导、生长素极性运输和光信号转导的分子机理;发现了调控气孔图式发育的关键组分——甾醇和RNA聚合酶II,以及调控水稻气孔副卫细胞发育的转录因子SCR和SHR。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共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SCI论文24篇;承担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973 计划”项目等国家级和省级项目17项;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甘肃省领军人才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省级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8、类彦立

类彦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973年8月生,山东人。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理学博士;韩国仁荷大学理学博士。

提名理由:

她致力于海洋微型底栖生物及有孔虫多样性与全球变化研究,在国内成功建立起首个培养繁殖体系,开发了多种新颖高效的研究技术和取样设备。组建“有孔虫多样性与全球变化”研究团队,结束了该领域50年来青黄不接的局面;在国际上出版首部中国海有孔虫英文原创性专著,成为教科书式的重要物种检索文献;主导制定的“国家标准”成为我国海洋调查、环评等重大项目的关键参考指标和验收依据,并以此为基础在国际上主导制定海洋调查“国际标准”,标志着我国首个海洋调查的国家标准真正走出国门,为国际海洋调查提供中国方案,提升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9、李海涛

李海涛,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1976年3月生,山东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

提名理由:

围绕“组蛋白修饰识别与调控”,先后发现并阐明包括PHD锌指、YEATS、Agenet等结构域在内的一系列表观调控元件识别或催化组蛋白修饰的分子基础,揭示出相关分子事件在细胞分化发育及肿瘤发生中的作用,为表观靶向的创新药物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迄今为止,已在包括Nature、Cell在内的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综述等70余篇,引用8000多次。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普洛麦格创新奖、人类前沿科学计划(HSFP)青年研究员基金奖、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荣誉或奖励。

10、李荣鹏

李荣鹏,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江苏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书记。1982年3月生,江苏人。南京师范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多年来,他集中于探索宿主固有免疫系统抵御绿脓杆菌侵染的分子机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绿脓杆菌能够利用自身的I型(F亚型)CRISPR-Cas系统,内源性识别和剪切“细菌群落效应”的核心转录因子LasR的mRNA,降低细菌的侵染毒性,减轻宿主巨噬细胞识别和吞噬细菌的分子响应和信号传递,从而逃逸宿主免疫识别;首次系统性揭示了细胞膜蛋白AnxA2、磷酸激酶Lyn,小RNA miR-301、长链非编码RNA MEG3等生物大分子在调节宿主炎症反应和细胞自噬中的分子机制。其多项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Cell Research、Science Signaling、PloS Pathogens等国际顶级期刊上。研究成果荣获2018年度江苏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奖(研究类)二等奖,获“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高层次创新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人才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1项。

11、刘国东

刘国东,安徽科技学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院长。1972年5月生,湖南人。湖南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脚踏实地扎根于基于纳米材料构建的生物传感器、生物分析方法和现场检测装置研究领域,为了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物医药中核酸等方向中而耕耘不辍。在研究中,他与团队成员将层析生物技术和纳米材料概念相结合,开启了侧流层析生物传感器检测DNA和蛋白等前沿领域应用的新方向,开展创新应用基础研究,尤其在纳米材料标记的侧流层析生物传感器的开发和疾病标志物的检测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stry Society等顶级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10余篇。相关成果荣获2010—2012北达科他州立大学杰出研究奖、2012美国科学与数学学院卓越研究奖。

12、莫雷

莫雷,华南师范大学教授。1951年1月生,广东人。华南师范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阅读心理与学习心理。通过一系列高水平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具有原创性的“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与“学习双机制理论”。近十多年来,他主持或完成3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包括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招标课题、教育部重大委托课题等重大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多项。在PNAS等SCI、SSCI国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在国内权威的心理学刊物《心理学报》发表文章80多篇。科研成果获得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获得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三项,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获得获得广东省科技奖二等奖两项;教学成果连续三届获得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并于2014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3、潘晓玲

潘晓玲,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特聘教授。1981年1月生,湖南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博士。

提名理由:

十几年科研历程,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要以及国际科学热点,以虫媒病毒、基于Wolbachia的虫媒疾病生物控制为主要研究方向,不断创新前行。在研究中,开展了中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全基因组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建立的病毒数据库奠定了全国JEV信息平台基础;首次揭示了沃尔巴克氏体通过提高蚊媒宿主的活性氧水平从而激活埃及伊蚊宿主免疫Toll通路抵御登革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机制,以及沃尔巴克氏体通过提高宿主活性氧降低斯氏按蚊对疟原虫的易感性和媒介效能。以第一作者在ISME J、PNAS、Journal of Virology等杂志发表论文9篇;参与5本英文与中文学术论著编写。入选2016年湖南省青年“百人计划”、2018年湖湘高层次人才“创新优秀青年人才”。

14、沈峰

沈峰,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特别研究员。1982年6月生,北京人。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长期从事于微流控片在心脑血管疾病、传染疾病及癌症相关的科学研究及相关应用,包括血液凝结的体外模型,高通量基因检测,数字PCR基因定量,数字恒温基因扩增以及新型的HIV/HCV病毒定量系统。有十余年的新型体外诊断仪器设备的研发和产品研发经验。作为共同创始人在美国创业并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便携式集成化分子诊断设备的基础研究和产业转化。近三年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15、孙中生

孙中生,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61年9月生,湖南人。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是中科院“百人计划”特聘教授,长期致力于开发基因组、转录组、表观基因组的新技术及分析工具研究。基于基因组扫描技术首次克隆了哺乳动物关键的生物钟基因-mPer1和mPer2,揭示了哺乳动物生物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获Science杂志十大科学突破;首次揭示了生物钟基因能分别在脊髓背根节及外周血中行使功能并控制人类及哺乳动物的慢性痛及免疫应答的24小时节律;开发了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自闭症致病基因等变异检测试剂盒,实现对自闭症患者进行多基因风险评估,成果成功转化,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发表90余篇文章。获埃里森基金会青年学者奖等多项国内外奖励。

16、覃重军

覃重军,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1965年2月生,湖南人。华中农业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打开了“改造”生命的大门,这是合成生物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成果在Nature上发表并入选201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与公司合作利用基因组工程等技术构建与改良了多拉菌素和尼莫克丁工业菌株,打破了国外的垄断等。先后主持原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在Cell Research等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或授权专利10多项。项目获2014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一),还荣获“科技盛典”2018年度科技创新人物等。

17、王珊珊

王珊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1987年6月生,河南人。悉尼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她着手于基于机器学习的快速成像与智能诊断研究,提出一系列的基于字典和神经网络学习的快速成像方法,推进智能成像与诊断的一体化发展。2016年在第十三届国际生物医学成像研讨会上发表的会议论文,被国际上同行专家评论为深度学习在快速磁共振成像上的首次应用;发表的关于快速磁共振成像论文被SCI期刊Phys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选为“特色文章”及2016年度“研究亮点”;获海外华人磁共振年会OCSMRM杰出研究奖。发表英文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国际SCI期刊论文21篇,发明专利8项。主持及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多项,曾获广东省科技发明奖一等奖。

18、吴景龙

吴景龙,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兼任复合医学工程学会ICME创始人、学会主席等职务。1958年8月生,吉林人。日本京都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作为最早开展脑功能成像的研究者之一,是国际脑神经医学工程领域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复合医学工程学会ICME创始人,他专注多感觉脑机制与相关技术、临床设备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双手交互触觉大脑表征模型,率先实现了120°宽视野并创建了最新视觉感知脑图谱,为视觉脑机理及其相关仿生技术、进化论研究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日本大崎基金会Gennai大奖、IEEE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等多项。

19、肖桂然

肖桂然,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黄山青年学者”教授。1988年9月生,山东人。清华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她利用果蝇模型研究生物体微量金属离子代谢关键基因的功能解析、作用机制以及体内金属离子水平异常引起的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系统性地筛选了与亨廷顿舞蹈症(HD) 相关的金属转运基因,成功找到影响亨廷顿舞蹈症的铜离子转运蛋白,发现了调控脑中铜离子的水平显著影响HD进程;通过在果蝇中鉴定ZIP13蛋白在 ER/Golgi铁离子代谢过程中的作用,证明了ZIP13作为铁离子转运蛋白将细胞质内的铁离子转运进 ER/Golgi,在铁吸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项目,研究成果在PNAS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篇。获中国毒理学会神经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优秀大会报告奖。

20、徐鹏

徐鹏,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兼任医学神经工程分会秘书长等职务。1977年3月生,云南人。电子科技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是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专注于电生理的时—空信息挖掘问题,倡导神经信息分析的理论、方法与应用同步发展。他研发的基于运动想象的脑瘫儿童康复系统已进入临床应用测试,开发的脑功能损伤评估系统在40多家医院、科研单位应用。他连续承担了民口、军口等多个国家级项目,发表SCI论文80余篇,申请获批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批软件著作权5项,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21、闫建斌

闫建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1979年生,陕西人。清华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长期致力于植物激素茉莉素信号转导及代谢调控研究。突破了植物激素受体研究方面的多项瓶颈,鉴定了茉莉素的受体,解决了该领域近半个世纪以来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发现了F-box受体蛋白的体内调控新机制;阐明了茉莉素信号的动态识别机理;发现了新的内源活性茉莉素分子,并揭示了茉莉素体内活性分子的形成规律等。在Plant Cell,Nature,Molecular Plant,Plant Physiology,Plant Journal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获得专评、入选Faculty1000或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在相关研究领域建立了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22、杨茂君

杨茂君,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兼任生物物理、冷冻电镜、细胞衰老等学会理事及科学通报编委等职务。1975年12月生,山东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致力于哺乳动物来源的线粒体呼吸链超级复合物结构生物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他和科研团队完成了一类以低等生物呼吸链复合物I为潜在药物靶标的药物前体分子设计,为治疗疟疾、肺结核等疾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首次阐释了该系列复合物的原子分辨率三维结构,是目前世界上所解析的最大也是最复杂的人源膜蛋白结构;发现了高等生物呼吸链的最高级构成形式,提出新的线粒体呼吸链工作机制等。主持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近10项;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获评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荣誉。

23、张成潘

张成潘,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4月生,四川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

提名理由:

他长期从事功能性含氟有机物的合成、反应及性质研究,发展的氟烷基化反应、芳基化反应以及功能性含氟有机金属配合物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首次发现基于三氟甲基二苯基锍盐的“还原三氟甲基化反应”,为锍盐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首次发现氟烷基二芳基锍盐的芳基化反应,实现了多种以锍盐为芳基化试剂的偶联反应;合成了首例在室温下稳定存在的共价型三氟甲氧基过渡金属配合物LM-OCF3;首次实现了非活化Csp2-Cl键的三氟甲硒基化反应。发表SCI论文60篇;承担或主持国家级和省级项目4项;入选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和湖北省“第六批百人计划”。

24、张炼辉

张炼辉,华南农业大学群体微生物研究中心主任、教授。1957年6月生,广东人,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博士。

提名理由:

他致力微生物学和植物病理学研究20余载,是群体感应领域的奠基者之一,也是群体淬灭防治微生物病害新理论的建立者。他首次发现并鉴定了农杆菌群体感应信号,并提出群体感应信号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界的调控机制;首次发现并鉴定了两类分解群体感应信号的水解酶;首次证明淬灭群体感应防治微生物病害的可能性。研究成果为解决我国农业病害防控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发表论文120余篇;授权国际专利8项;主持国家“973”等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B 类),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等;获新加坡国家科学奖等奖励,被授予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团队)。

25、张蔚

张蔚,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中国昆虫学会会员。美国遗传学会会员。1983年1月出生,山东人。北京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她作为演化生物学和群体遗传学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她能够基于群体遗传学、比较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将高通量数据分析、理论建模、基因组编辑等应用于研究非模式动物,用微观手段研究和回答了重要的宏观演化问题。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等杂志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或共同通信作者发表 5 篇高质量论文,与博士阶段导师联合申请并获得专利授权一项,研究成果被收录入两部教科书,被《自然》杂志、《科学》杂志及纽约时报、大西洋月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荣获北京大学2018年度億方学者称号。

26、张译

张译,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1956年10月生,河南人。

提名理由:

作为一家民族药企领导者,他恪守创业初衷,带领团队自主创新,在生物免疫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原创性成果。历经10余年,构建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皮卡免疫调节技术平台,开发出系列治疗性疫苗和免疫抗癌药物。利用皮卡佐剂同时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双重优势,发明了世界首例治疗性疫苗——人用皮卡狂犬病疫苗,获国内治疗用生物制品临床试验批件、美国孤儿药资质,被WHO认可及推广,目前在新加坡完成II期临床试验。基于自源性体内免疫细胞激活疗法,发明广谱抗肿瘤药物YivykaTM,获美国胰腺癌及肝癌孤儿药资质。承担原“863”计划“SARS免疫球蛋白”课题、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课题等;获世界专利1项、国家专利2项;多次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获评沈阳市五一劳动模范。

27、张泽钧

张泽钧,西华师范大学研究员、科研处处长。同时担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物种生存委员会委员与熊类专家组成员等职务。1972年9月生,四川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

提名理由:

他长期从事“国宝”大熊猫等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学研究。首次从食物资源和繁殖资源角度揭示了影响野生大熊猫种群发展的限制因子,推动了我国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当代野生大熊猫就地保护与种群精细化管理的科学基础。承担或主持了国家级、省级项目等40余项;在国际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9部(含教材)。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励。作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首批“南充市十大杰出人才”,荣获“全国优秀青年动物生态学工作者”称号。

28、赵保兵

赵保兵,山东大学药学院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982年8月生,山东人。

提名理由:

他以活性先导化合物和潜在药物靶标的发现为目标,开展了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的细胞作用机制和新型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工作,发现了多个新的药物先导化合物;他深入钻研血液病理学,通过揭示分子调控机制、阐明致病机理等为血液相关疾病的临床预防和诊治提供了新的科学思路。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等,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并两次在血液学领域顶级国际学术会议—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做报告。曾获美国西北大学优秀学术奖,获评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