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探索

说起谎来脸不红心不跳,说谎是如何改变人的大脑?

新浪科技综合

关注

来源:南都周刊

一个人说的谎话越多,再次撒谎的可能性会越大。杜克大学的行为心理学家丹•艾瑞里指出,撒谎的危险之处在于人们并不了解这种行为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琳琳每次约吃饭总会迟到半个小时以上,大家出门的时候微信艾特她问:“出门了没有?”她总是秒回:“刚出门。”其实她那时还在家里。大家都到齐就等她的时候,再问她:“到哪里了?”她又回说:“快到了,有点堵车。”事实上彼时只是刚出门。因为她总是最后一个姗姗来迟,所以后来朋友们通知聚会时间,通知其他人是六点半,通知她则会说六点。

谎言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听过很多谎言,也都说过很多谎言,有些时候是迫不得已,有些时候是“善意的谎言”。但是有研究表明,一个人说的谎话越多,再次撒谎的可能性会越大。杜克大学的行为心理学家丹•艾瑞里指出,撒谎的危险之处在于人们并不了解这种行为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心理学家录得的谎言早在两岁的儿童身上就出现了。有些专家甚至认为,说谎跟爬行和站立走路一样,是人类成长过程的里程碑,因为说谎需要复杂的计划、专注和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从而有效操控他人的能力。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随着进一步成长建立起来的道德感和自我约束能力,说谎的行为也会有一定的限度。2010年一项针对美国人说谎流行程度的调查表明,在调查给定的24小时范围内,大多数成年人报告说他们并没有说过谎。该项调查录得的半数谎言都集中出自5%被调查者之口。大多数人会尽可能避免说谎,只在真相很麻烦的时候才会作出欺骗。

哈佛大学认知神经学家乔舒亚•格林指出,对大多数人来说,撒谎耗费精力。在他做的一项研究中,他给被试者一个通过说谎获取金钱利益的机会,同时用MRI检查他们的大脑反应,记录下血液流动激活的大脑部位。

部分被试者本能地立刻讲了真话,另一部分被试者则选择了说谎,那些说谎的被试者显示了更活跃的额叶-顶叶控制网络活动,额叶-顶叶控制网络负责的是困难或者复杂的思维活动。这表示被试者在说真话还是说假话之间摇摆,最终选择了后者。在后续的一项研究中,他发现在赢钱时神经犒赏系统更活跃的被试者,也更可能成为说谎者,也就是说,说谎可能跟抵御诱惑的能力不高有关。

比如很多人都经历过上班迟到的状况。可能就是早上赖床几分钟,然后就在闹钟响过之后又睡过去了。但是如果单位对上班打卡非常严格,迟到要被扣奖金,很多人都会有“偶尔一次说个谎混过去”的想法, 随便编个理由,诸如上班遇到道路拥堵,说家里早上出了点状况,之类的。 

大多数人不会时刻都在说谎,科学家们尚未清楚是什么防止了人们一直说谎。有些科学家认为,说真话是被人们内化的社会规范,或者说是人们大脑在“想要什么”和“想成为怎样的人”之间矛盾纠结的结果。最神奇的地方在于,这种预防机制是来自于大脑内部的。

杜克大学心理学家艾瑞里说:“在诚实这件事上,我们会进行自我评判。而这种内在的评判是心理变态跟正常人的不同之处。”此外,外部原因也影响了人们说谎的时间和频率。研究发现人们的说谎行为更多发生在能够合理化谎言、压力大、疲劳,以及看到他人说谎时。而与之相反的是,当人们想到道德,或者认为有人在看着自己的时候,比较不容易说谎。艾瑞里称,社会应该意识到如果我们对说谎行为没有惩罚,就可能导致更多的谎言出现。

《自然—神经科学》在2016年刊登了艾瑞里的一篇研究,发现不诚实会改变人们的大脑,让他们在未来更容易说谎。当人们说出一句谎言的时候,研究人员观察到他们大脑的杏仁核出现了一系列活动。杏仁核是大脑产生害怕、焦虑和情绪反应的关键部位,它也能让人在撒谎时感到沮丧和内疚。但是,当科研人员让实验对象玩一个欺骗同伴就能获得金钱奖励的游戏是,他们注意到大脑杏仁核的负面信号开始减弱。

当人们的不诚实行为没有带来任何后果时,他们的谎言编得更加离谱。伦敦大学的认知神经学家塔利•沙罗特指出,一旦你给人们很多机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撒谎,他们就会从小的谎言开始,逐渐逐渐编出更大的谎言。

所以,人们常说的一个谎言需要用无数个谎言来掩盖,除了为了自圆其说之外,还可能是因为说谎成习惯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