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谱的转基因谣言:大豆不发芽土豆不变黑
转基因是时下的热门话题,关于转基因的谣言借助网络在各大论坛、空间以及朋友圈等像病毒一样散布。其实谣言这种东西从古自今都是清者自清,慢慢的也就淡了。只是现在看来却是谣言愈演愈烈,最近有几则关于如何辨别转基因的帖子,其谣言水准实在不高,觉得有必要给大家提个醒。
转基因是好是坏,这里不做讨论,只看看这里面介绍的几种所谓的识别转基因食品的方法。恐怕得说——这谣言还能编得再糙点儿吗?
1.大豆
根据介绍:转基因大豆是不发芽的,所以可以用水检测。非转大豆用水浸泡三天会发芽,而转基因大豆不会发芽,只会膨胀。据说,这是因为转基因大豆的胚芽不具有生命本质活性,因此没有延续后代的能力。由此推断,如果人类大规模地长期使用各种转基因食品,其中危害人类的转基因片段,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直至改变人类本身的正常基因,抵抗力下降,怪病丛生,或者丧失生育能力。
相信我,不论是谣言编造者还是信这个谣言的人,你们的生物老师一定会一个闪现出现在你的面前,让你罚抄生物课本一千遍啊一千遍……如果转基因大豆不能发芽,那么全世界每年种植近亿公顷转基因大豆的种子是哪里来的?请有点儿常识好吗?千万别说用非转基因大豆的种子一个一个把基因转进去。如果你每年可以转化可供全世界使用的转基因大豆种子,第一,恭喜你凭借这一技术可以拿到Ph.D了。第二,由于成本的高昂,卖不出去是必须的,所以当务之急不应该是编造谣言,而是在天桥上预定个位置,赶紧的,晚了没地儿了。
不过,所谓“子代种子”不能发芽的这个说法并非一点儿影没有,它源自于上世纪国外一些农业科技公司所做的尝试——通过筛选人工建立的突变体库得到致死基因,通过致死基因来控制作物种子的发育,从而达到阻止农民留种的目的。后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被叫停。这同上面说的“转基因大豆不育”还不是一回事。目前的转基因大豆主要是抗除草剂大豆,该大豆可耕作节约成本,出油率高。
转基因并不是直接把外源基因转到植物种子当中的,而是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将外源基因转入目标植物的愈伤组织当中,然后经过组织培养得到完整的植株。由于基因插入位点的不确定性,可能会造成转基因植株农艺性状的改变,造成其在生产上没有使用价值。所以还要从众多的转化植株中筛选有使用价值的进一步繁殖种子,最终在生产上得以推广。虽然话说的很简单,但从做转化,到最终获得有使用价值的种子,这一过程数以十年计,而且成本十分高昂,获得一粒转基因大豆种子的成本足以购买一亩地的大豆了。所以亲,天桥找好了吗?
还要说的是,当前成熟可靠的检测转基因的办法有用试纸条的,有通过PCR检测的。目前标准方法是realtime-PCR。但无论哪种方法,每个样品的成本起码在十块钱以上。通过水泡就能检测出转基因大豆,难道是觉得这么大个地球上的生物学家的智商余额都不足了?
2.胡萝卜
据说,转基因胡萝卜表面相对光滑,一般是直的,有时尾部比中间还粗,且头部是往内凹的。注明:胡萝卜只有秋冬季节有,夏季的一般都是转基因的。
啥都不说了,当前市面上是没有转基因胡萝卜卖的,骚年。哪怕你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到。注明:反季节的蔬菜一般是通过大棚或者气候条件特殊的地方种植的——比如高山,和转基因半毛钱关系没有。
3.土豆
文中说转基因土豆表面光滑,颜色较淡,削皮之后,其表面无明显变化。
土豆中含有单宁,在酶的作用下与空气接触后会非常容易变褐。而目前马铃薯转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病和品质改良方面。至少我是没有听到过哪种转基因土豆是可以防止褐变的。此外,我觉得上网的时候有时间看看新闻,不但可以提升自身素养开阔视野,而且可以有效的防止被这种连编都编得不用心的谣言洗脑。给亲们讲条过时了的新闻:2010年3月2日,欧盟委员会批准了Amflora转基因马铃薯在欧洲的商业化栽培。这一决定打破了欧洲转基因作物长期等待商业化批准的僵局,被认为是欧盟委员会转变对转基因农作物的立场。
4.玉米
关于玉米的说法,认为转基因玉米甜脆、饱满、形体优美、头尾颗粒差不多。这个涉及到稍微专业点的知识,谣言编得稍微有点水平。我本科上课的时候,老师曾经讲过,甜玉米之所以比普通玉米要甜,是因为该玉米中含有三对控制糖分的隐性基因。简单的说,同时有两对的是甜玉米,同时有三对的是超甜玉米。该基因来源于玉米的天然变异株,同样和转基因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所谓的籽粒饱满,形体优美,头尾颗粒差不多这些性状都是通过数十代玉米育种家通过田间的辛苦选育得来的,可不能因为这随便一拍脑袋得到的谣言把人家汗水给抹杀掉。
当前转基因玉米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抗病虫害和品质上面,好看不好看还真没排上号。要不您再等等?说不定十几二十年后会有人去转基因做好看的玉米。
再说个今年的消息:2014年2月11日,欧盟开会讨论并投票通过了对“玉米螟蛾”有很强抵抗力的转基因玉米的种植许可,允许美国杜邦先锋良种公司的TC1507号转基因玉米在欧洲推广,各成员国有权自行决定是否接受这种转基因玉米在本国种植。(http://www.infzm.com/content/99818)
5.大米
我想说编造这个谣言的人上网一定只知道打游戏编谣言,在家一定只知道吃睡当米虫。细长很亮的米就是转基因的?闻名世界的泰国香米早在二十年前就以外形细长如针,米粒晶莹透亮得到广泛赞誉。难道这泰国香米也是转基因的?
实际上,我国在评定米质的好坏时对外观就提出了要求。根据2000年4月1日起实施的GB/T17891-1999中规定,一级籼稻谷的垩白率需小于或等于1.0%,长宽比需大于或等于2.8。所以如果这米看上去不透亮白花花的,短粗短粗的,那一定不是什么好米。
6.西红柿
谣言编造者认为转基因西红柿有红的黄的,果实较硬,不易裂果,小西红柿和圣女果都是转基因的。
养狗狗的人知道,狗有大型犬和小型犬,大的有小牛犊那么大,小的只有手掌那么大,这毛也有直的卷的还有没的。那么,这狗狗也是转基因来的么?要被喷了。真正的爱狗人士会告诉你如此多种类不同的狗是在繁殖过程中得到的变异种类通过选择留下来的,那时候还没有转基因这个词呢!所以,只要九年义务教育合格的人相信会了解,这些西红柿也是在繁殖的过程中通过选择自然变异的西红柿得到的。
其实反转的人很多可能并不知道什么是转基因,转的是什么基因,为什么要转这个基因,转了这个基因就怎么样。通俗的讲,转基因就是让生物体获得它原来没有的基因,最终得到它原来没有的性状的这样一项技术。从当前世界范围内,在作物领域来看,转基因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作物对病虫害抗性的获得上。
以当前讨论最多的转Bt水稻为例。什么是Bt?Bt是一类生活在土壤中的可以产生蛋白质晶体的芽孢杆菌,学名叫做苏云金芽孢杆菌。这种细菌可在体内产生一种蛋白晶体,即Bt蛋白。所谓的转Bt水稻就是把苏云金芽孢杆菌基因组中编码Bt蛋白的基因通过技术手段导入到水稻的基因组中,从而让水稻能够自己生产Bt蛋白。但要说的是这个Bt蛋白本身是没有毒性的,包括对后面要讲的Bt蛋白的靶标昆虫。只有Bt蛋白在昆虫pH值呈碱性的消化道内通过特定的消化酶水解后得到的活性肽才有杀灭Bt靶标昆虫的作用。这只是第一步,要产生杀灭效果,还需要活性肽和靶标昆虫肠道上皮细胞中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这里提到了两个可能专业一点的词:靶标昆虫和特异性受体。什么是靶标昆虫?同样以水稻为例。水稻的虫害很多,主要包括蓟马、螟虫、飞虱等,还有蝗虫。在这些虫害中,只有鳞翅目的螟虫才是当前转Bt水稻可以防治的害虫,而属于缨翅目的蓟马,同翅目的飞虱和直翅目的蝗虫,转Bt水稻对它们则没有办法,所以螟虫是Bt蛋白的靶标昆虫。这样就引申出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这Bt蛋白只对螟虫有用而对其他害虫没用?Bt蛋白在功能结构上分为三个区:识别区、结合区和毒性区。这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识别区识别前面提到过的特异性受体,识别后结合区同肠道上皮细胞结合,毒性区产生作用杀灭靶标昆虫,一整套流程缺一不可。不同种类的昆虫——包括其他动物——在肠道内的受体是不同的,这就叫做特异性。对于人来说,因为人的消化道是酸性的,且不存在可以水解Bt蛋白的特异性酶,先天条件无法满足,所以Bt蛋白无法水解成具有活性的多肽。而且人肠道上皮细胞没有识别区的特异性受体,活性多肽无法识别,也就不可能产生毒性。套用一句话,连虫(蓟马,飞虱,蝗虫等非鳞翅目昆虫)都吃不死的东西,人吃了会死么?
有人会说,说了这么多,你能保证转基因绝对安全么?辩证法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不存在绝对的事,科学家所能做的只是在通过严格的科学实验验证后,证明转基因食品同传统食品是一样的。
其实转基因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它通过改造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的基因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这种基因改造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你吃的酱油,在酿造过程中发酵使用的细菌可能是经过基因改造的;注射的青霉素是通过转基因的酵母生产的;临床上使用的人类干扰素也可能是转基因水稻中分离的……所以转基因不是什么妖魔鬼怪,谨慎是应该的,但完全不用谈“转”色变。
说句题外话,我们的科学家真的很不容易。生物学实验中使用很多药剂都是有毒的,各种吸入性、接触性神经毒剂,致癌剂,诱变剂。现在广泛报道的致癌物甲醛,在实验中属于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了,而且浓度比所谓的装修家具散发出来的高得多得多。实验手册上对于各种毒剂的介绍也是厚厚一打。我们的科学家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当年曾经听有个老师讲了这样一个事儿,说实验室里有个老师因为长年做同位素实验搞坏了身体,结果一到有放射性的地方腿就开始疼。他们就开玩笑说这位老师的身体简直比仪器还准。转基因作为现在的一个社会性话题,欢迎大家讨论,但同时希望大家能够理性讨论,不要随便给别人扣汉奸卖国贼的帽子,更不要辱及家人。同时也希望媒体能够保持客观中立,不要只为了吸引眼球,而是能给大家展示一个事实。(雪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