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井越:人人皆可vlogger 但用vlog赚钱是另一回事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洁是洁白的白
来源:新榜(ID:newrankcn)
井越被称为国内初代vlogger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个初代的含义是,当井越在2017年拍第一条vlog的时候,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这个单词要怎么读。
这与今天vlog(即视频博客,video weblog 或 video blog,简称 vlog)的全民流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过去一年,国内各大平台围绕vlog的作战日渐焦灼。除了井越、王晓光等最早一批吃螃蟹的vlogger,明星、短视频网红也纷纷入局,他们上场时间晚,却凭借巨大声量将vlog带出了小众圈层,2018就这样成了vlog元年。
但同样形成反差的是,即便是人人拍vlog的时代将至,全身投入的职业vlogger仍不多见,尤其是商业模式较为清晰稳定的vlogger。而自带光环的明星、短视频网红们,似乎也在vlog世界步履蹒跚。
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井越,或者欧阳娜娜。但是,为什么呢?这次我们和井越聊了聊他拍vlog的事,或许你能找到点答案。
01
“不是所有vlog里面都有vlogger”
“呃,今天就准备做这个vlog,emm……接下来可能都觉得我在直播是吧,然后,呃,刚开始做的话,还蛮难的……”
这是井越最早拍vlog时的一个片段,画面中,井越边走路边对着镜头说话,看上去有些尴尬和拘谨。
后来他说,其实自己是一个还挺内向的人,面对镜头会有非常大的恐慌感,第一次录的时候每句话都要讲七八遍以上,不太习惯在街上拿着镜头对着自己拍,只能找没人的地方拍一条,不好的话再拍一条。
“也不是惧怕别人的眼光,其实我在没人的地方拍也挺怕镜头的。”
当时国内vlogger屈指可数,更没有职业vlogger,井越也还是一名脱口秀编剧而非全身投入vlog。不过事实上,早好几年vlog就已在国外流行。
在井越他们刚刚开始涉水vlog的时候,被奉为“vlog之父”的凯西·奈斯塔特(Casey Neistat)已经在YouTube上凭借几百期视频吸引到上千万粉丝,累计播放量过10亿。
国内不少vlogger都受过Casey的启发,井越也不例外。
井越最早看的一条vlog就是Casey受邀去奥斯卡的视频。让他感到奇怪的是,这条名为受邀去奥斯卡的视频居然是从Casey去理发店理发开始拍的。
“20分钟的视频,我看了15分钟他还没到奥斯卡,这种视频我是没见过的,为什么有这么多点击量,为什么这样拍视频会有这么多人care他,而且这个人长得不好看,这个事情太重要了,在vlog之前,如果你不搞笑、不去镜头前耍宝的话,你是需要好看的,说白了现在也这样,只不过之前这种情况更多一点。”
Casey让井越明白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性,不过更重要的是vlog个性化创作的特征恰好符合他的表达需求。
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很难在内容上和其他人合作的人,而vlog正好符合他对这份工作的想象。
“vlog是可以没有团队的,我希望做一个没有团队的事情,因为我比较不倾向于跟别人在内容上合作,至少目前是这样,往往会遇到沟通障碍,解释起来会很没效率。”
井越觉得,如果一个人的vlog交由其他人来剪,那么这个视频就算是vlog,视频里也没有一个vlogger。
换言之,他认为并不是所有vlog里面都有vlogger,vlogger应该要包办视频的策划、拍摄和剪辑,一个人就是一支行走的剧组。
这当然会给他带来一定的麻烦。比如前段时间他想拍一条在伦敦街头晨跑的视频,因为没有人帮他照看设备,只能在网上找临时助理。
独立生产内容意味着无法规模化量产,但同时意味着个性与自由。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想拍喜剧,并认为vlog就是天然的即兴喜剧平台,可以发挥他在即兴方面的能力,而相比其他短视频或栏目,vlog的试错成本也较低。
“在vlog之前的时代,一个男的去做短视频,要么做测评,要么做搞笑,但无论夸张的表演还是技术测评都不是我的专长,权衡下来还是vlog比较适合我。”
02
“vlogger要经常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从2017年5月至今,井越已经在微博上发布了41支vlog。
很多人谈及井越的vlog,会第一时间想到他蓬松凌乱的卷发,时不时蹦出的小幽默,好听的小众配乐,当然,还有他的女友小八和他们一起养的毛绒宠物小箱儿。
井越说,因为他们的责任心还不足以养一个活物,所以就先养一个布的。这也是他认为自己做过的最浪漫的一件事——和一个女生一起养了一只毛绒玩具。
如今小箱儿已经是他们的家庭成员之一,井越和小八走到哪都会带着它,井越也经常在各种各样的场合提到小箱儿。
比如小箱儿是个男孩子,还在叛逆期,说话有些口齿不清,但又爱自我介绍,爱蹦迪,诸如此类。井越抱着小箱儿一起睡觉的时候,会特地把它的鼻子从被子里拿出来,怕它呼吸不畅。
这些井越生活中的细节,都成为粉丝津津乐道的梗,评论区时常有粉丝说要给小箱儿找对象。
不过,虽然井越2017年5月就开始拍vlog,真正让他进入大众视野的却是2018年初的一条视频“别再问我什么是2017”。
这条视频是井越2017年的vlog合辑,里面记录了他和小八、小箱儿他们满世界跑的2017:在日本旅行看烟花、去上海看展、一起逛动物园、回井越的老家乌鲁木齐看狗、在家打游戏……
这条视频获得1734万次播放,2.3万转发,成为当时微博转发量最多的vlog。小箱儿还在视频里跳了一支完整的舞,甚至…跳得很不赖(虽然是在井越和小八的帮助下)。
网友对他们的生活羡慕不已,“各种理想中的状态都在你们身上展现了”,“你们是有多幸运才会遇到对方”。
当然,也有很多网友觉得他们是在秀恩爱、撒狗粮,井越在一条vlog中回应了这件事。
“其实如果你看完所有视频会发现我们其实很少会有亲密的接触,这其实也是有所取舍的,因为我认为我和小八作为一个整体,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才是更值得被发掘和展现出来的,而不仅仅是我和小八的关系。”
井越认为,vlog归根结底还是以一个vlogger为主角展开的故事,vlogger要经常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03
“vlogger在一个层面很像诗人”
除了小八和小箱儿,井越的vlog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的幽默,以及不时出现的浪漫哲学。
比如他在拼乐高的时候这么解释说明书的作用:保证我在拼乐高的时候不掺杂任何的创造力。
再如他在日内瓦街头看到一个宠物粪便处理装置,一本正经地解说了起来:
“就是我注意到,日内瓦其实是一个非常贴心的城市,他会专门设置这种东西给狗主人用的,这边有塑料袋,就是以防你遛狗的时候,突然对你的狗产生了厌烦情绪,你就可以把这个塑料袋拿出来,套在狗的头上……”
井越曾这样总结自己的vlog风格:一种当代国内SNS上比较不同且难以复制的喜剧形式。
而所谓的浪漫哲学则表现在一种对周遭世界的思考和感怀。井越曾在一条vlog里这么形容日内瓦湖的景色:哲学考试前来这个湖边自习,就算是作弊。
他觉得vlog在一个层面很像诗人,面对一个景色一定要想一件事来形容它,而不只是说好美。
除了日常的vlog以及一些花絮,他还有一个名为Meaningless的视频栏目,目前更新了两期。
一期是把小箱儿放在洗衣机里当做太空之旅,银色的滚筒是太空舱,又名为“太空模拟净化实验”。
另一期是“咖啡搅拌多样性研究”,井越在视频里用了身边几十种棒状物品去搅拌咖啡,比如剪刀、梳子、油条、牙刷……甚至验孕棒。
有网友说这是一杯相当恶心的咖啡,但也有人说仿佛上了一堂哲学课,看完获得一种宁静。
拍这条视频的来由是他有次去公司上班,看到同事拿出一个咖啡棒,“我根本不知道有这种东西的存在,也理解不了,我很想知道它比其他的棒状物好在哪。”
井越说,他想通过这条视频表达自己是一个没有太多生活的人。
“其他vlogger的视频可能是如何冲泡一杯很精致的咖啡,做一顿很精致的早餐,但我的习惯……我无所谓,我没有咖啡搅拌棒,生活中也是随便找个东西就能搅拌。”
随后井越又补充:“当然,当我把它作品化的时候就是为了好玩,我在生活里也不会拿验孕棒搅咖啡,我只是想表达这个东西。”
04
新榜对话井越
“我有责任抢客观世界的风头”
2018年3月,井越的vlog有了第一个赞助商。vlog在国内兴起的好处在于他不必再向广告主解释什么是vlog,而是有越来越多广告主主动找上门来。
目前,vlog的主要商业模式还是广告为主,vlogger们往往会受邀前往品牌的线下活动,用自己的方式分享各种独特的体验。
但通过vlog赚钱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围绕对vlog本身的一些思考,我们和井越进行了以下对话:
新榜:你说最早拍视频的时候会惧怕镜头,现在怎么样?
井越:这个对我来说依然没有改过来,只不过现在当我没有拍好的时候,没有那么紧张了吧,我知道我之后会拍好,只要再适应几条。但刚开始,我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做这个,我不知道这东西我拍十条之后,能不能克服,当时是怕这个。
新榜:被很多人看到自己的生活是一件令人困扰的事吗?
井越:没有,我是有很多挑选的,我起码一半的生活是隐蔽起来的,我没有直接拿着镜头回家对着我爸妈,vlog把我的生活和眼界拓展了一部分,本来没有被拓展的还在那里,也没有被展示。很多人以为自己通过vlog参与了你的生活,实际上还是很有限的。
新榜:你怎么筛选自己的生活素材?
井越:让我觉得自己能带给别人一些东西的部分吧。你想给大家一些什么东西,而不是自己从里面获取什么东西。另外某种程度上我很在意别人觉得我录的东西虚假,就是我的东西不能假。
新榜:你在拍一条vlog之前,一般怎么确定选题?
井越:如果是非商业的其实挺简单,我会想一下去哪儿玩,然后去玩,再回来剪辑。一般会规划几个比较小众的、大家没去过的地方。无论地方好不好玩,你可以把它变得好玩。很多vlog是你在沙滩上很享受,但看的人不享受,这是两回事。
我不拍那种“大家跟我过我的一天”的那种vlog,因为我如果拍我的一天,这个vlog可能没有任何内容,因为我本身没有生活,或者说一半的生活是这样。我不拍视频的时候就是在家里,在家工作、玩游戏、或者睡觉。
而且我没有记录欲望,我不是一个在朋友圈发早餐的人,我不觉得日常有什么分享给大家的,vlog就是要给大家一些东西,这里面掺杂了很多我的创意和表达,是我的一个作品。
新榜:做一名职业vlogger是什么体验?
井越:你随时得为你身边的东西、景色,增加一些东西。
我跟一个胸前别着GoPro去旅游的人不一样,我随时要想我跟他有什么区别,因为他们传达的是一个客观世界,而我要抢这个客观世界的风头,无论这个客观世界有多壮丽、多精彩,我要在这个里面脱颖出来,让大家看到我在这个世界里面,而不是这个世界本身,你要随时思考这个事情。
新榜:你觉得这个事情难吗?
井越:很难,比如你现在在挪威,头顶上一片极光,你除了用相机对着极光拍之外,你得做点什么,让大家看到的是你和极光。你怎么在这片景色面前不会让别人觉得你多余,这是一个很难的事情。或者说你怎么把这个东西和传统的纪录片分开。
新榜:你一般会怎么做?
井越:这个没有统一的模式,即兴的魅力就在于没有特定的公式。比如你的vlog是在巴黎,你怎么让大家知道你在巴黎,你当然可以直接说你来到了巴黎,但我当时是说给大家教做一杯法式咖啡,前几步都正常,而最后一步是打开窗户,对着艾菲尔铁塔喝它,这样就引出了我的地理信息。
新榜:你的测评似乎跟一般的测评视频不太一样?
井越的测评同样夹杂了一些喜剧和吐槽元素,比如测评一款腕表时井越说要为它推荐几款搭配表带的配件,实际是几只记号笔,好让购买者在胳膊上画个大箭头指向产品
井越:我本身不是一个测评博主,真正的技术测评对我来说价值很有限。你想让大家喜欢这个东西,逻辑应该是你让大家喜欢上你,然后喜欢上你用的东西。
告诉大家这东西哪里好,有别的博主专门干这个,我不是干这个事情的。
新榜:拍一条vlog可能需要多少时间和成本?
井越:非商业的比如去旅游,三四天可以出一条,然后剪辑三四天,我可能会说很多,有什么说什么,最后把说的不太好的剪掉。商业视频不一定,流程都是商讨出来的。
新榜:那么成本呢?
井越:这个问题我就很难回答,因为几乎所有我给vlog的投入,都是给我生活的投入,比如去哪里玩,我确实也去了。比如我去纽约看展,顺便见了一个高中同学,这完全是我的生活,但也拍了商业vlog。
我要在我的vlog里添加桥段,往往添加的就是我的生活。我干的事情是属于职业和生活重合度最高的职业,因为我的职业就是分享生活,职业和生活几乎一点都分不开。
新榜:你的vlog报价是多少,拍vlog给你带来了多少收入?
井越:报价波动还是蛮大的,要看能不能扩充vlog本身的内容,比如客户说你去纽约一趟,报价肯定低一点,如果只是简单的测评,我可能不接或者报价高一些。
收入不太好透露,我也没什么代表性。很少有全职vlogger,就是因为这东西没那么赚钱,所以很多博主依然是靠他们其他形式的视频赚钱的。
之前有个网红公司的人,说看vlog这么火,所以让旗下很多网红开始做vlog,但他说他们发展都很慢,做来做去还是那些本职的视频赚钱,说该怎么办。
要是让我回答他的话,我会说为什么要做vlog,你能不能考虑一下其实可以不做vlog。他的意思是要拿vlog挣钱,但他不是必须要拿vlog挣钱的,要挣钱的话可以做更适合你的,而不是跟热度,要考虑这个适不适合你。
新榜:你觉得什么样的人适合做vlogger?
井越:有一定创造力的。只要是在某方面有创造力,你就可以把这个特点结合到vlog里。
新榜:那可以请你给初学者一些建议吗?
井越:如果一个人铁了心要用vlog挣钱的话,我不知道(笑),我的建议就是不要做,你可以做其他的,因为做其他的更容易挣钱。
你要拿它挣钱的话,我建议你要考虑能带给别人什么东西。这就像买卖一样,你要给别人一些东西你才能挣钱,你不能又拿这个东西满足自己的自恋又想挣钱,全让你给获得,这不可能的。
如果你想拿它满足自己的社交网络分享欲,你就做好挣不到钱准备,你要是把它当作品,你就想想能给别人什么东西,而不是对着镜头一直照镜子。
所以我建议让他重新审视一下可行性,自己的选择是成熟的还是纯粹因为vlog这个词火而已。
新榜:你觉得自己是自恋的人吗?
井越:我还好。当然,特别自恋的人也可以拍,当然你得足够聪明地把自恋掩盖掉。很多搞影视的也很自恋,但一个好导演不会导演一个电影是只关于他儿子有多可爱吧。
新榜:你觉得vlog带给你的乐趣主要在哪里?
井越:乐趣是vlog可以夹带一些我的表达,可以适当出现一些喜剧的东西,你不需要一个所谓的一档脱口秀节目去讲一些段子,说俗一点就是可以把生活艺术化。
比如拍一段很美的纽约街景,如果没有vlog的话,我拍完以后可能就上传TikTok了,就算有很多赞吧,但拍vlog不同的是,比如说我可能会讲一个关于曼哈顿很浪漫的段子,配一些我觉得很搭的古典音乐。这就是我最近一个视频里的画面,当时我去看话剧,甚至没带相机,只是看这个还挺美的,就拿手机拍了。
这种非常生活化的东西,可以几段合起来塑造成一个彼此有关联的作品。这不仅仅是一个相册,你当时在哪里、在做什么,而是包含了你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在里面。
新榜:拍vlog有给你带来一些变化吗?
井越:变化可能是,更想把自己经历的事情揉捏起来变成短片吧,这种延伸在生活里的创造感还蛮好的。就像我当初从工科转到哲学系,我突然发现,我想任何事情都会想想关于哲学的事情。还蛮好玩的。
你看这个世界的心态会不太一样。你会不仅仅是欣赏它,而是让它体现我自己的想法。vlogger面对一个事情是需要表达的。比如正常人看阳光,他不会想,我怎么拿这种阳光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
诗人好像就是这样,李白杜甫作诗,都是我跟谁谁送别,作一首诗。谁走了这不是刻意编排的,这就是他的生活。游山玩水的时候看到船边的美景,他就开始作诗了,诗就是他的作品,真的很像,其实诗人就是文字版vlogger。
新榜:做内容经常会遇到瓶颈,你觉得你有什么瓶颈吗?
井越:我随时都处在瓶颈之中。因为没有团队,没有任何东西,我每一个视频拍完以后我都觉得下一个可能要进入瓶颈了。你只要有一点自知之明的话,你就会担心,所以我就很焦虑,无论你拍了无数个成功的东西,你都证明不了你下一个依然会怎样怎样。
平时我随时都带着电脑,有些活儿都是叠着的,在拍摄的时候,你要想下一个视频的策划以及上一个视频的剪辑。
大多数创作者也在面临这样的事情,只不过他们可能有稍微流程化、系统化的东西。
而且比如你拍一个商业推广,麦克风没有打开怎么办,电池突然坏了,相机坏了怎么办,相机没带怎么办,这些事情我都遇到过了。更不要说创意上的事情,电池是可以检查,创意怎么检查呢。
新榜:现在很多人都说vlog的风口来了,你怎么看?
井越:vlog跟别的视频模式还是不太一样,它会给人制造一种幻觉。
比如没有人看戏精牡丹学他大姨,他也想学他大姨,这个冲动不强,但你看vlog的时候你就想做vlog,这是因为这个东西同时也能满足你自己,跟自拍一样的,它能满足你的分享欲,所有人在社交网络上都有分享欲。
你看人家旅游的时候拍视频,你就不想仅仅拍照片了。所以vlog跟其他短视频的模式区别在于,vlog是有可能全民化的,因为它切中了所有人的欲望,但如果你想拿它赚钱的话,这就是另外一回事。
有很多人这两个概念是混淆的。他觉得我的vlog目前还没有被很多人知道,仅仅是因为我做的还不够多而已,可能等我做到100期,等我转为daily vlog我就能怎么样,其实不是的,所以你要清楚自己做vlog的目的之后再做,会好一点。
vlog就算是风口,也是平台的风口。当然好的vlogger会越来越多,但总的来说平台获益更多,也就是你赚vlogger钱的可能性要大于你做vlog赚钱。
新榜:最后问一点家常的问题吧,我知道你们专门给小箱儿开了个微博,这个微博你们会持续运营下去吗?
井越:那你要问他,对不对。
新榜:那他怎么说呢,他在干嘛?
井越:他不想说,他现在懒得说话。他现在就在我旁边,在看着手机,听你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