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AI能批改作业了,“机器教师”还远吗?

捕捉翻倍美股

关注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柯鸣

来源 :智能相对论(ID:aixdlun)

试想一下,高中课堂上,老师深情地朗诵着《出师表》,向同学展示着什么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情怀。同时又咏叹着《清平调》,展现杨贵妃“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绝世美貌。

但是如果将授课主体改为机器人,或是AI智能程序,还会不会还有着“执手相看泪眼”的感同身受呢?

近日,英文媒体《南华早报》称:中国有大约6万所学校都在用人工智能来批改学生的作业,每四所学校中就有一所在用。学生们提交的英文作业,打分交由机器完成,而不是人类教师。作文批改系统,要比Word的拼写检查复杂得多。它能够理解文字的一般逻辑和意思,对作文的整体质量做出像人一样合理的评判,还要在写作风格、结构、主题等方面给出改进建议。

数据显示,此类机器教师的学生已经达到1.2亿,还覆盖了北京90%高校,以及所有区县的中学。因此许多用户开始推崇所谓的“AI教师”,追求不能让孩子输在技术应用上。但是,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

“机器教师”:想说爱你不容易

就当下《南华早报》所报道的AI教师“句酷批改网”而言,其并没有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此类过于程式化的AI阅卷方式并未能让学生满意。

诚然,科技进步会让生活更加简便,让工作便利化。与此同时,冷冰冰无人格的机器,也能难让人产生对其的情感与青睐。比如在此类AI教师的应用过程中,许多学生认为会放弃AI教师的批改意见,但是如若是自己的人类老师所提出的意见,他们会更倾向于修改。

同样,如果想要以一种巧妙地适应学生水平的方法去传授一系列核心知识和程序、想要同时为数百万学生服务,机器人确实可以实现。但是如果你想要更深入的学习经验,建立在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基础上——这才是是最人性化的,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面(甚至比内容和教学法更重要),这必须要一个有思想有明确价值观的人类教师存在。

此外,人类教师能够精准把握、了解、洞察学生的成长需要与个性特质,及时给予细致入微的个性化关怀、呵护、尊重,因而可以让学生在充满了编程、编码、算法的冷冰冰的人工智能世界里,依然能够感受到人性的温度、生命的温暖和仁爱的力量,进而学会相互传递温暖和仁爱。

当然,“机器教师”的问题还不止一点点。抛开教育能力和知识水平不论,其在社会伦理上依然存在着众多的“致命伤”。

首先,如果将机器人教师完全取代人类教师,让众多未成年人长时间与机器人接触,可能会造成其对机器人的“生命性幻觉”,即在交互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机器人的生命性特征进行怀疑;此外,如果学生采取全程线上教育的形式学习可能会造成社会性的缺失。

“感同身受”才是效果良方

纵观当前的传统教育形式,AI确实展现了其无所不在的攻势:老师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正从繁重的批改作业和阅卷工作中解放出来;学生也直接得益于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技术,通过智能跟读纠正、改进自己的语言发音,获得音素感知;通过收集学生作业、课堂行为、考试等数据,人工智能为学生量身定制合适的学习路径驱动教育个性化;人机交互技术可以协助老师为学生在线答疑解惑等等。

但是,其实对于教师而言,传授知识只是最基本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成长的指引和导向作用。所以才会有人抱怨“坏老师”毁了学生一生。这里的“坏”指的不是教师知识文化方面的坏,而是指其道德品质的“坏”。那些猥亵学生的,就是道德品质有问题。而那些因为遇到一个好老师改变命运的,同样也不是因为老师的知识水平。

以哈洛的恒河猴实验为例,小猴子在与母亲长时间分开后,产生依赖感最强的是“布料妈妈”而非提供饮食的“铁丝妈妈”。

诚然,对于猴子而言,其需要的不仅仅是奶水,而更加需要能够始终陪伴的“人”。同样,在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其不仅仅需要的是知识,还有很多无形的影响力是只有人类教师才能提供的,比如老师的生活态度、正能量、外表和性格等等。

许多学生可能都不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同时,也有许多学生通过与自己的老师朝夕相处才逐渐明白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子。这一切都只有活生生的人类教师才能给予。

学习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能够改变学生的认知。别人告知的东西不会直接装入大脑,其只会作为一种刺激物,刺激你原本的认知之后,让你产生的全新的认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一句诗,对于人类教师而言是情感、是记忆,是一代人对于另一代人的追忆。对于AI教师而言,是语言符号,更是数据库。换而言之,AI对于所有的文字都是数据记忆,是没有情感的。

以“俄狄浦斯情节”为例,作为俄狄浦斯的悲剧,来源于其知道注定要娶自己的母亲,为了躲避这个不想的命运,他不断逃亡迁徙,最后依然无法摆脱命运,因此他刺瞎了双眼,只为求得自己的内心安灵。

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在今天出现在了许多大学的文学、艺术类的课堂之中,如若是人工智能来讲这节课,AI教师永远也无法讲解出能与人类共鸣的命运悲剧性。

“取代论”为时尚早,只是一剂春药罢了

李开复曾说,很多人把人工智能当做科幻中的强人工智能,即达到人脑的能力。然而,未来十几年,最大的机会一定是所谓的弱人工智能,也就是说完全不需要达到人脑的所有功能。”即使是弱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中也将发挥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AI可以辅助老师完成繁重且重复性的工作。同时,针对学生们的薄弱知识点,AI也可以帮助老师更轻松地进行重点训练,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成绩。

在阿西莫夫的《他们的乐趣》和卡德《安德的游戏》中,主人公都是通过某种未来技术进行学习的(机器教学/虚拟现实),但他们都感到了某种空虚和孤独。在刘慈欣的《乡村教师》里,没有记忆遗传、信息传输效率很低的人类,因为教育,成为银河系中最独特的智慧文明。

同时,不容否认AI渗入教育业后给教育行业带来的改变。不论是儿童机器人、作文修改网还是AI教师,人工智能积极的为教育行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教育不仅仅关于知识,它也是交际的过程,无论技术怎样发展,未来的教育仍然需要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真实的交流。教育的核心都不是把人变成机器,而是把人变成人——技术的进步将是实现这一点的最好助力。

诚然,我们必须看到。“便利”并不代表“取代”,就像多媒体走进课堂一样,多媒体减少了粉笔板书的同时增强了多花样。同样,AI进入课堂只是传统教育行业的一剂春药,在AI的催动下,我们的教育业也正走向着大数据的教育时代。

毕竟,恩师在讲台上声情并茂讲课的样子,才是青春的模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