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华大基因:是否对带有出生缺陷的员工区别对待?

捕捉翻倍美股

▲汪建在数博会上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新浪科技 苗钟毓

▲《高堡奇人》截图
灰色的雪从天上飘落下来。
青年卡车司机吃着法警(纳粹殖民地警察)给的三明治问道:“这是什么?”
法警耸耸肩,“这附近是医院,每周二他们都在烧那些瘸子与绝症患者——国家的累赘,不是吗?”
这是架空历史剧《高堡奇人》中的一幕。这部脑洞清奇的小说描绘了一个纳粹德国与日本赢得二战的世界。这个场景显然是在向《辛德勒名单》致敬,也隐隐点明了青年的身份——隐藏在纳粹中的抵抗者。
这个场景无疑是荒诞而残酷的。本该拯救人命的医院却成了纳粹贯彻其“优生学”的工具。然而,更加荒诞的可能是现实。
华大基因禁止员工有出生缺陷?误读!
一则快讯的截图在朋友圈刷屏。

▲快讯截图
快讯显示,2018数博会的“大数据+大健康”高端对话环节上,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发表了讲话,汪建“要求所有员工不能有出生缺陷。‘如果有出生缺陷,就是我们七千人的耻辱。’”
作为数博会报道团的一员,我看到这条消息的第一反应是怀疑——要求7000名员工全都不能有出生缺陷,这显然是一种极为过分的就业歧视行为。我不认为汪建会如此缺乏常识,在数博会这样的场合悍然挑战公序良俗。
在查询了会议的记录后,我发现这则快讯并不准确,根据《人民日报》的直播实录,汪建的发言原文是这样的:
“华大三项纪律,不允许员工生出缺陷的孩子,(华大基因员工的)1400多个孩子,走到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很自豪宣布,我们没有一个已知重症出生缺陷,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做到,我们完全做到;我们不允许你放支架搭桥,你放支架是我的耻辱,所以三高从最早期就要控制;不允许我们的职工在医院发现肿瘤,而没在我们自己(的检查中)发现。”
所谓“7000名员工全都不能有出生缺陷”针对的并不是员工,而是员工们的孩子。避免患有重病的孩子出生,在绝大多数国家是符合医学伦理的。这在客观上提高了新生儿的生活质量,同时避免了给家庭与社会造成过于沉重的负担。
三问华大基因:“三项纪律”是否合法?
然而,将“不允许员工生出缺陷的孩子”作为一项规定却未免有些让人恐惧,特别是当华大基因还是一家以基因检测为核心业务的公司的时候。此外,这一规定也侵害了员工选择的权利,难免有越俎代庖之嫌。
我们就此问题咨询了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游云庭。游云庭律师表示,决定要不要一个孩子,是父母的权利,而不是公司的权利。
“如果这个公司把这条规定写进员工手册或者劳动合同,这就违反了劳动法。如果因为员工生出了有缺陷的孩子,公司要对这个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扣除工资、奖金,又或者有其他处罚的,这肯定会违反劳动法。”
因此,笔者想问华大基因三个问题:
第一、华大基因是否有将这所谓的“三项纪律”写入员工手册或者劳动合同?
第二、是否有员工因为违反这“三项纪律”而遭到处罚?
第三、因为这“三项纪律”的存在,华大基因在招聘员工时,是否对带有“出生缺陷”的应聘者区别对待?
“完美人类”背后的道德困局
我们回溯历史,不难发现,基因科学的发展并非是全然光明的,“纳粹优生学”无疑是其中最为黑暗的篇章——纳粹分子鼓吹亚利安人种优越,理应统治世界,其他民族均属劣等民族,只能接受他们的统治或被淘汰。

▲1945年奥斯维辛集中营 来源:USHMM 美国大屠杀纪念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打着优生的旗号,对犹太人、斯拉夫人等实行残酷的种族灭绝政策,对本民族中的老弱病残也采用“安乐死”的办法来进行“淘汰”。
《高堡奇人》中的荒诞一幕,正是基于这一种族灭绝政策的推演。
没有人希望华大基因成为《高堡奇人》中的纳粹医院。作为国内基因检测产业的领军者,华大基因有义务回应外界的质疑。
坦白来说,汪建的“三项纪律”如果改为“三项愿景”,或许就不会引起如此之多的质疑与反感——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出生缺陷”,也没有人希望在自己的心脏放上一个支架。然而,纪律也好,愿景也罢,其所指向的未来却是同一个方向——通过基因技术创造完美的人类。

▲《星球大战》中的克隆人军团
这也是科幻小说永恒的母题之一。《高达》系列中的“新人类”、《星球大战》中的“克隆军队”,都是这一母题下的产物。然而,在科幻小说的世界里,这些完美的人类大多并非正面角色,这或许也代表了一种普遍的恐惧心理——更“优越”的人类与普通民众的矛盾,本质上是封建等级制度与纳粹种族主义在科幻小说世界中的映射。
在同一场演讲中,汪建这样说道:
“生命的过程,全周期、全方位,从哪儿开始?从根上开始,从DNA开始,一个受精卵的形成,就是一个生命的开启,一个生命的开启是ABCD的过程,疾病是什么?疾病是XY,最后是Z。我们今天把太多的精力放在XY上,对前面没人关注,所有的疾病是ABCD开始,基因不变哪来的罕见病?疾病不变哪来的肿瘤?这是根上的问题。”
华大基因试图从“根”上解决人类的疾病问题,这本身是好意。然而,令人担心的是,这种根源性的解决方案是否会演变成新时代的“血统论”——人类将基因区分优劣,并最终导致对劣等基因所有者的歧视与排斥。
基因确实决定了很多事情,但我们不应让基因决定一切。我们须要直面基因科学所面临的道德困境。
通过基因检测决定一个胎儿的命运是否合适?优生学与种族主义的界限在哪?一个没有海伦•凯勒与霍金的世界真的更加美好吗?
我很怀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