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辰超去哪儿实现财务自由?便利蜂知道

创业邦
原标题:庄辰超去哪儿实现财务自由?便利蜂知道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十二不惑。
上海市是一个盛产理工科学霸的地方。
1985年,沈南鹏成为上海交通大学首届免试直升的试点班学生,毕业后去美国学习,先在哥伦比亚数学系,后到了耶鲁大学商学院。
1994年,庄辰超收到来自北京大学的保送通知书,开始“北漂”生涯。
在互联网时代,沈南鹏创立携程旅游网和如家连锁酒店,到后来成立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而庄辰超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业,直到去哪儿网上市敲钟实现真正的财富自由,后来急流勇退又创办了便利蜂。
两人能够在互联网时代迅速崛起,且每次创业都能获得不错的财务收入,离不开其共同的头衔——“数学天才”。
他们超强的思维能力与数据计算和分析能力,在后来的互联网创业中尝尽了甜头。
如今,沈南鹏的红杉资本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耀眼的明星之一,而庄辰超投资的便利蜂正在用新零售为便利店赋能。
数学天才
1976年,庄辰超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
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在数学方面显示出超常的天赋。
据称,5岁时,他就和邻居大叔们打扑克,并且经常能赢得一大堆糖果。
20世纪80年代,少年宫是很多城市家庭孩子的天堂,庄辰超也是那里的常客。在上海市少年宫,围棋和象棋是庄辰超的最爱,直到这里出现了电脑。
在那个没有网络游戏的时代,电脑对儿童的吸引力不大。可是庄辰超对这个稀罕物非常着迷,几乎每天坚持用它学习编程。
小学毕业时,庄辰超已经能用BASIC语言编写一些小程序了。
由此,他的数学计算机天赋被逐渐开发出来,参赛获奖在中学时代成为常态。最高光的一次,他获得了全美数学竞赛(AMC)一等奖。
AMC竞赛几乎涉及到数学方面所有的知识点,考试共有25道题。在所有参赛的学生中,仅北美区就有好几十万考生,成绩极为顶尖才能获得一等奖。
因数学成绩优秀,18岁时,庄辰超被保送至北京大学电子工程系。
虽然这里汇集了全国理科尖子生,但在数学这个学科,庄辰超依然能够脱颖而出。
从大一开始,他的线性代数、高数、概率论门门满分。
1997年,中国开启PC互联网门户时代。这一年,搜狐、网易、四通利方相继成立。
作为数学天才的庄辰超,也想干出一番事业。
不过,他还只是一个大三的学生。
由于接触互联网较早,庄辰超对国内外的行业动向均有所了解。当时雅虎是门户网站的标杆。
有一天,在上海的一个朋友问庄辰超“想不想干点事情”。当时,以搜索起家的雅虎正如日中天。
年仅21岁的庄辰超意识到:“获取信息是人类最基本的刚性需求,而搜索引擎是获取信息最好的平台。”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模仿雅虎,做一个中文版的搜索引擎。
于是,在1997年11月3日,庄辰超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搜索客”诞生了,
由于起步早,搜索客发展速度较快,获得了不少用户。
但是,庄辰超不知道这个产品怎么盈利,没过多久,他就把搜索客卖给了Chinabyte,从而赚得第一桶金。
随后,庄辰超又开启了第二次创业。
当时,新浪凭借在线传播世界杯比赛,获得了大量用户,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门户网站。后来,万达、恒大等地产商也开始效仿,可惜效果已经不如以前。
受到新浪启发后,他和朋友创办了体育垂直门户“鲨威”。不到半年时间,鲨威跃居国内最大的体育论坛。
和其他的门户网站一样,鲨威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庄辰超意识到,资本市场对互联网企业的容忍可能已经到了极限。
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前夕,他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将鲨威卖给了李泽楷旗下的TOM集团。
经过两次创业,两次成功套现离场后,庄辰超更加意识到,拥有缜密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按照庄辰超的说法,自幼擅长数学的他,看待世界全是靠建模推演完成的。
他把自己当成一台精密的仪器,有着强大的逻辑处理能力,不带任何情感色彩,从更高层面去洞察,然后用能找到的最优方案去解决。
这样的逻辑,也为他后来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去哪儿?
2003年夏天,互联网泡沫破灭后逐渐恢复。
中国经济由寒转暖,美国的谷歌登陆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庄辰超有点按捺不住了。
直到2005年,共同创办鲨威的戴福瑞叫回了还在美国上班的庄辰超,决定再次创业。
这次,在创业之前,庄辰超要考虑盈利模式的问题。他对市场进行了全面的数学分析,如果创办一家公司,实际价值和营业收入是多少。
最终,他把目光转移到了在线旅游市场。
此时,携程网已经登陆资本市场两年。携程跟门户网站一样,主要是把线下的东西往线上搬,聚合成一个流量入口,让网民来看,来产生购买。
只不过,携程聚合的是机票。模式是B2C。
网民买的是携程出售的机票。它只是一个入口,还称不上平台,也不是生态。
而庄辰超想做的是C2C。C2C相比于B2C的先进之处在于,门户只给用户看它选的新闻或信息,而搜索引擎可以让用户选自己爱看的网页。
2005年,庄辰超与戴福瑞和道格拉在北京创立的去哪儿网正式上线,庄辰超任去哪儿网总裁,领导公司整体运营。
和创立搜索客时的大环境不同,当时携程和艺龙已经各占一方,前者更是在2003年就在美国上市。去哪儿可谓是在巨头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
用户在去哪儿网站上可以对比国内和航班和酒店的价格,开展旅游相关服务。
他把学霸文化发挥到极致,超过一半以上的员工都是产品和研发人员,甚至每个部门都有当年的高考状元。去哪儿网的技术壁垒在当时非常高。
去哪儿的发展,让更有实力的百度坐不住了。
2011年,百度以3.06亿美元现金获得去哪儿网62%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
2013年11月1日,去哪儿网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当日收盘市值32亿美元,约为携程网的一半,艺龙网的4倍。
这一年,去哪儿的机票数基本追平携程,去哪儿开始进攻酒店业务。同在这一年,梁建章在离别7年后,再次担任携程CEO,全面掌管公司运营。
2015年10月26日,携程宣布与百度达成股权置换交易,与去哪儿合并,控股45%。
2016年1月4日,庄辰超通过内部邮件宣布离职。
对于外界的猜测,庄辰超没有过多理会,精通数学算法的他和卖掉鲨威时一样,把这个算盘算的清清楚楚。
便利蜂能走多远?
不安分的性格,造就了庄辰超总是闲不住,想做点事。
离开了自己亲手创办的去哪儿后,庄辰超成立了斑马资本,涉足投资。
2017年2月,由斑马资本重仓的便利蜂在中关村开业。由此,庄辰超开启了个人生涯中的第四次创业。
便利店虽然竞争大,但是确实有需求。
在庄辰超的眼中,便利店是可以被算法驱动的,只是在中国还没有做到而已。
当外界不太看好北京便利店的时候,便利蜂却悄然进入。
众所周知,传统零售业,卖货能力是核心竞争力,放在新零售时代也是如此。作为零售业的变革者之一,便利蜂的创新之处就是要用数据化去理解并重构这个行业。
庄辰超把便利蜂当成数据业务来看。通过技术和数据不断优化,提升运营效率和效果,追求价值最大化。
相比传统便利店,便利蜂的运营效率大大提升。
为此,便利蜂旗下还另外成立了两家公司:虫极和运鼎,分别负责店铺的ERP系统和APP开发。
其中,ERP系统涵盖了从门店选址的进货、上架、销售等各个环节,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商品管理、情报系统、产供销体系,供应链管理非常完善。
也正是对数据的极致追求,导致庄辰超给外界的感觉是过于看重商业利益,缺少人文关怀。
就在2019年春节前后,便利蜂通过安排考试变相裁员的消息一时间成为热点。
甚至有自称便利员工的网友在脉脉上表示:“从年前开始,便利蜂让员工参加数学考试,不合格者将被开除。”
考试的内容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空间向量、不等式、直线与圆的方程、圆锥曲线方程、立体几何、排列、组合、二项定理、概率、概率与统计、导数等等。
对此,庄辰超发布内部邮件予以回应。在该邮件中,庄辰超证实便利蜂确实有“考数学的情况。
他表示:“每个总部员工的数学逻辑能力对于便利店业务尤其重要。便利店业务每一天都需要大量的基于数学逻辑评估的小决策。数学逻辑好,绩效不一定超越预期,数学逻辑不好,绩效很难达成预期。”
但是在员工看来,所谓的考试就是便利蜂变相裁员的一种手段,更是庄辰超数学思维下的必然结果。
在庄辰超眼中,员工不过就是一个数字而已。
此外,庄辰超在学生时代追女生时,就用概率统计,约会路线、约会地点都成了他建模推演的数据。
这可以理解为理科学霸特有的浪漫,但是如果女生知道真相,可能想想都毛骨悚然。
数学天才庄辰超四次创业、三进三退的故事告诉我们,聪明人会根据客观环境和自身情况,计算所有的可能因素后,再选择进场或是退出。
无疑,庄辰超在前三次创业后,都赚了钱,并逐步实现了财务自由。
但是站在做企业,成为企业家的层面,他的格局还有待提高。
便利蜂能否成为一家有影响力、有温度的企业呢?
这主要取决于实控人庄辰超的想法和决策。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十二不惑” ID(shierbuhuo)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