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一边赋能,一边盈利:「科技产业实验室」27家创企的AI落地生意经

机器之心Pro

关注

作者:闻菲

为促进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让更多前沿科技为行业赋能,加速产业革新,联想创投和机器之心共同发起了「科技产业实验室」,聚焦科技赋能行业,精选优秀科技企业,推动产业精准对接,定期组织系列闭门活动。

首期「科技产业实验室」于 2020 年 7 月举行,不仅展示了一批值得借鉴的智能化技术开发及整体实施方案,更体现出联想创投生态圈的蓬勃生命力。

由首期交流会精华内容撰写而成的报告——《科技产业实验室:来自赋能第一线的最新洞见(第一期)》(以下简称「科技产业实验室报告」),汇总了来自智慧城市、智慧工厂两大领域的 27 家公司的成功案例,为企业加快 AI 商业化落地和发展提供参考思路及创新路径。

机器之心 Pro 国内唯一的人工智能市场信息终端,为用户提供全面准确的人工智能市场信息,助力专业用户更好的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更加高效的实现人工智能落地。

感兴趣加入「科技产业实验室」或获取产业服务的机构欢迎联系 zhaoyunfeng@jiqizhixin.com

科技产业实验室:来自赋能第一线的最新洞见

酒店到底需不需要服务机器人?

「其实不需要」,7 月 2 日,在联想创投与机器之心联合举办的首期「科技产业交流会」上,云迹机器人创始人兼 CEO 支涛这样说。

云迹机器人(以下简称「云迹」)成立于 2014 年,专注于商用服务机器人研发,公司最著名的产品是一款名叫「RUN-润」的送物跑腿机器人,今年已经推出了第三代,在全球 3000 多家酒店里使用,包括万豪、希尔顿、洲际、华住、锦江、万达等酒店集团,服务人次超 5000 万,运行总里程超过 100 万公里。

然而,这家服务机器人公司的创始人兼 CEO,在长达 6 年的不断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是——酒店其实「不需要」服务机器人。「酒店作为一家企业,需要的可能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而住在酒店里的客人,需要的也不是机器人,而是服务。」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让无接触配送的需求骤增,除了酒店,办公楼宇和住宅公寓里也愈发常见送物跑腿机器人,自然的结果,云迹实现了业务增长。再往前,2019 年 2 月,公司完成 B 轮融资,其中包括来自携程集团的战略投资,双方计划共同推进酒店智能化服务。

无论从哪方面看,云迹的发展势头都整体向好,但支涛却直言:

「作为一家服务机器人公司,我们很怕很怕我们可能现在取得了稍微不错点的成绩,但是未来这些成绩能延续吗?」

她的忧虑不仅仅是出于对市场和创业的敬畏。近来,全球多家著名的机器人公司接连倒闭:

Anki:由 CMU 团队在 2010 年创立,累计融资额超 2 亿美元,2013 年成为苹果公司零售合作伙伴,先后推出过 3 款明星产品,总销量超过 650 万台。2019 年 4 月 30 日,公司宣布「因资金不足」将于 3 日后正式关闭。

Jibo:由 MIT 团队在 2012 年成立,2014 年发布时引发轰动,定位「全球首款家庭社交机器人」,通过融资和众筹获得近亿美元资金。但产品直到 2017 年才推出,届时亚马逊的 Echo/Alexa 已铺开市场,2019 年 3 月 Twitter 上流出一段由 Jibo 自己向用户跳舞告别的视频,目前官网和公司都处于停滞状态。

Rethink:由现代机器人之父 Rodney Brooks 在 2008 年创办,率先提出「协作机器人」(Cobot)的概念,安全、灵活、易编程,可单独或与人类共同完成许多工作。到 2017 年走完 8 轮融资,共计 1.5 亿美元。2018 年 9 月宣布出售第 2500 个产品,1 个月后 CEO 邮件证实公司倒闭。

Anki 的小型教育娱乐机器人 Cozmo 是 2017 年亚马逊最畅销的玩具,拥有超过 1.5 万名开发者,2017 年公司收入近亿美元;Jibo 具备听、说、看、陪伴(Help)、提醒、学习功能,外观圆润可爱,即使今天看也极富吸引力;Rethink 更是开创了工业协作机器人这一全新品类。

此外,还有不得不提的本田 ASIMO。作为类人型机器人的代表和先驱,1986 年启动研发,2000 年推出第一代产品,2012 年时不仅能在稍微崎岖的路面行走奔跑,还可以单腿跳、双腿跳、上下楼,拧瓶盖、举杯、倒水、握手,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同时与三人进行对话。2018 年 7 月,本田宣布终止 ASIMO 项目并解散了研发团队,称以后将着力开发更实用的机器人技术。

1. 本田类人型机器人 ASIMO;2. Rethink Robotics 两款标志性协作机器人,单臂机器人 Sawyer(左)和双臂机器人 Baxter(右);3. Anki 教育娱乐机器人 Cozmo;4. 全球首款家庭社交机器人 Jibo。图片均来自网络。

上述明星机器人团队都拥有过硬的技术,丰厚的资本(ASIMO 尤其),也并非没有销量或拥趸,Rethink 更可谓时代的开创者,但这些项目均以失败而告终。

他们究竟做错了什么?

知难行易:创业公司如何在高度不确定性中实现快速增长?

2020 年,人工智能已经全面商业化,虽然缓慢,但行业的渗透率在一点点切实增加,技术的应用从消费智能扩大到企业智能。3 月,「新基建」的提出让人工智能再次成为焦点,8 月 5 日,五部委联合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中国人工智能战略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深入与完善。

然而,在政策利好的同时,资本热度却已经退去,高端人才缺口依旧存在,基础算法和技术没有实质性突破。近来几位企业 AI 高管回归学界,也被不少人解读为 AI 落地遭遇瓶颈,产业发展陷入困境——真相显然不会如此简单粗暴。但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无论个人消费者还是企业客户,对 AI 技术和创业公司的期望和要求都更加现实而严酷。

根据德勤中国 2020 年 2 月编写出版的《德勤新视界》(总第九辑)「AI 创新融合:世界新秩序」,制造业是人工智能技术渗透率最高的行业,投入费用巨大,但德勤针对近 500 家中国大中型制造业企业进行的专项调研显示,91% 的项目效果不达预期。

造成这样的结果,原因自然是多样的,但可以肯定:单凭技术或资本无法在市场中生存,谈何制胜?

在中美乃至中西对峙成为常态的大环境下,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创业公司出海难度进一步加大。国内也不轻松——中国是全球最大、最开放、最拥抱 AI 的市场,但同时也意味着这里是竞争最激烈、争抢最残酷的地方。已经试水 AI 的新老互联网和通信业巨头自不消说,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这些真正意义上的大厂,数字化转型的布局业已开始,依托其既有优势,尤其是行业 know-how,强势挺进各条智能化赛道。

注意到时,在这个产业互联网入口全面打开、To B 的春天绽放、国产替代和供应链深化改革的高涨热情下,AI 创业公司却像是在孤零零的浮冰上努力维持平衡的北极熊,放眼望去,似乎已经没有可以安然落脚之地。

创业与死亡相伴本是常理,产业的数智化升级和转型也绝非一场零和游戏,但对于创业公司尤其是技术创新型创业公司而言,永远是机遇无限而生态位有限,唯有适者才能生存。

2020 年已经过去一半,接下来如何在高度的不确定性中实现快速增长?

深挖产业需求,明确技术边界,从场景出发,站在用户角度思考产品逻辑…… 正所谓「行之非艰,而知之惟艰」:如何挖掘产业需求,如何找准定位,如何做到差异化,如何形成商业闭环?

在联想创投和机器之心联合举办的这次科技产业交流会上,包括云迹在内,来自智慧城市和智慧工厂领域的 27 家技术创新型创业公司,分享了他们在产业数智化升级赋能第一线的实践和思考。

以知促行

云迹创始人兼 CEO 支涛分析总结了上述明星机器人项目失败的一些原因,比如 Anki 没有形成服务类的循环性收入,以至于巨额融资和可观的硬件销量仍不足以维系其庞大的研发支出,尤其是软件的迭代升级;ASIMO 始终无法走出实验室环境,作为本田基础研究的一环,其转化成果只有摩托车自平衡系统等少数几项,且一直未见其在商业化产品中使用。

支涛指出,服务机器人的核心是「服务」,机器人在本质上作为一种劳动工具,其作用是提高生产力。云迹的定位也非常清晰:现阶段集中研发专岗专职的服务机器人,优先保证特定任务的成功率。在这些岗位或工作场景中,机器人不需要太多的人为干预或辅助,就能独立完成所有事务。其好处是不仅符合人类的预期,还让人觉得机器人已经足够智能。

同时,云迹推出了销售、租赁和「租赁 + 分成」三种收费模式,最后一种指企业客户租赁云迹的「机器人服务生态系统」——自动货柜 + 机器人,然后基于该系统产生的实际收入进行利润分成。「如果这个月机器人完成了价值 5000 元的工作——当然,雇人来做同样的事情,成本至少是 2 倍甚至更多,那么请给机器人 5000 元的工资。」支涛说。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酒店选择给云迹的服务机器人「发工资」。公司下一步的重点,是建立一套机器人生态系统和操作平台,由不同的专职服务机器人搭配组合,让机器人融入行业工作流程,自主发挥人机协同作用,为 C 端服务。

以行求知

中科慧远成立于 2016 年 11 月,不到 4 年已经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工业外观精密检测专有设备制造商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服务提供商,是中科院认定的最具投资价值企业。目前,在手机盖板玻璃缺陷检测领域,全球仅有 2 家厂商具备批量供应的能力,中科慧远正是其中之一,不仅如此,其产品性能指标和市场占有率均为全球第一。

一直以来,工业视觉领域国外垄断严重,与高端芯片行业类似,工业视觉产业也是呈倒金字塔结构,无论是软件、相机 / 设备还是系统,都是技术最先进、性能最高端的产品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中科慧远基于其盖板 AOI(自动光学检测)优势,瞄准显示面板上游高端装备国产替代,同时根据其现有技术储备亮点,选择泛玻璃和传统产业这两大垂直领域拓展业务,并且不断做强做深。

当然,「传统产业」从严格意义上说称不上「垂直」,这里先卖个关子——你认为中科慧远会切入传统产业的什么纵深?

酒企最重要的三个生产环节为酿造、蒸馏和灌包装。其中,智能化制曲、自动上甑、自动杂质检测,分别是这三个环节中最难实现自动化、也是酒厂最想实现自动化的步骤。

上图展示的即为白酒蒸馏过程中「上甑」的操作。我国的白酒使用甑桶进行蒸馏,传统的上甑过程需要人守在甑桶旁,桶底有净水在加热下不断冒出水蒸气,然后人将酒醅(即图中棕色颗粒,其中含有发酵好的酒份)打散一层一层铺上去,这样酒份会随着热气蒸发而出,之后冷凝为液体,再经过浓缩,就成了我们平时喝的白酒。

上甑是一个劳动强度大且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工作,对最终白酒的品质、香气、口感和产量都有直接的影响。中科慧远的酒业智能生产解决方案,涵盖从制曲、发酵、上甑、蒸馏、酿造、灌装、检测、包装、入库的全流程,并将制曲、上甑和杂质检测这三个最难、最关键的步骤不断实现自动化。

公司研发的酒体异物检测机,在每小时 1.4 万瓶的生产速度下,在线检测酒体内的各种异物,检测精度为 0.1 毫米,不合格品检出率可达 95%,合格品误踢率小于 4%,大幅提升白酒的生产效率和酿造品质,有望在全国的酿酒行业推广。

一家从事高端 3C 电子产品工业检测的公司,其进入酒厂本身就是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中科慧远以行求知,不仅拓宽了业务范畴,还推进了白酒酿造业的自动化生产进程。

知行合一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Aibee(爱笔)的线下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从消费者还未进入卖场就已经开始了。

这家由前百度研究院院长林元庆于 2017 年成立的公司,从最开始就明确了「为场景定制技术」的方针,在多数同行为其解决方案不可扩展而困恼时,林元庆早已明白每个场景都有其特殊性,Aibee 会融合多种技术为不同垂直行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完整的 AI 解决方案。

Aibee 从线下零售(商业地产 / 购物中心、品牌连锁店)做起,并将业务逐渐拓展至银行网点、4S 店、大型停车场、机场、景区等垂直行业。目前,仅线下零售这一块,其方案已落地 K11、红星美凯龙、印力等 12 家 Top 30 商业地产品牌,80 多家购物中心,周大福等 20 多家零售连锁店品牌。

选择线下零售,是由于这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我们都知道线上电商的兴起和这一产业的繁盛,更对从中崛起的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一众巨头耳熟能详。但实际上,线下从来都是更大的市场——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41 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线上零售额 10 万亿元,线下零售额 31 万亿元,也就是说,在「双十一」、「618」已成惯例的现在,线下零售的成交额是线上的 3 倍还多一点。

Aibee 分析认为,线下零售完全可以借鉴线上电商基于数字化的精细运营模式,并从中挖掘出更大的价值。面对如今线下零售普遍数字化程度低,掌握的消费数据量少、维度少、不够精准,主动变现难等特点,公司提出了「OOO」理念——「Online Offline One-world」,线上线下一世界,并将自身定位为线上线下的「连接器」,帮助加快线下零售场景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实现了全流程、全场景、全量用户深度理解,公司对「场」的数字化重建里,将大型商城的停车场也纳入了进来,因为车型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车主的消费水平。这样,对商家,Aibee 提供多维度客流数据 BI、全方位客流 BA 报告;对消费者,则提供智慧停车与寻车、智慧导航等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传统使用第三方设备对一个 10 万平米的购物中心进行三维重建、部署设计、大规模摄像头标定等部署工作需要耗时 30 多天,而 Aibee 自研的 8K 全景地图机器人,只需约 1~2 天即可完成。

不过,赋能数智化升级,也并非意味着要大动干戈,对原有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都进行改造——全面而周密的考虑是必须的,只是具体实施起来,很多时候只需点睛一笔。

成立于 2017 年深慧视,致力于研发并商业化超高速高清三维成像 / 扫描系统,公司拥有中国系列最全的 3D 机器视觉产品线和 3D 机器视觉软件检测平台,主要用于工业生产自动化领域,客户包括菜鸟科技、联想、格力、海尔、本田、OPPO、vivo、中国中铁、三一重工等。

如果你是在手机上阅读这篇文章,那么请稍微暂停一下,翻转你的手机,注意看后置摄像头,你会发现摄像头的镜片与环绕其周围的装饰保护圈之间有一个高度差。对这一高度差的工业检测精度要求极其之高,超出人类肉眼可识别的极限。但也正是这些你此前可能从未留意过的细节,不露声色地彰显着「高端制造」。

手机后置摄像头的镜片与保护圈之间的高度差。注:图片仅为示例,与深慧视实际检测产品无关

深慧视的解决方案,只需要在生产线上增加一台他们的线激光 3D 相机用于装饰圈高度差检测,检测精度误差不超过 5 微米(人类发丝的直径约 60 微米),可实现 7×24 小时的稳定自动检测。

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如果说本次交流会上的公司有什么共通点,那就是——基于但不囿于其技术优势,以发展的眼光从多个维度评估市场、衡量自己,真正融入行业生态,从而孕育创新生机。

2020 年,在转机中把握先机

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万物互联是必然的趋势,人工智能已充分证明其产业价值,市场机遇广阔,创业公司需要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业务整体流程及实施细节,在保有客户原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最符合客户价值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正如《德勤新视界》(总第九辑)中所指出的,数字化转型事关竞争优势,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做好万全准备…… 企业必须牢记,转型是一项持续进行的工作,而敏捷模式则能助其向着目标不断迈进。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数智化升级和转型是企业的重要战略决策,不是单纯的技术堆砌,以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必然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历程,不可能由单独的一家公司一次性完成。

2020 年,技术创新型创业公司尤其应当在转机中把握先机,积极拓展产业朋友圈,一起把市场做好做大。作为联想旗下的全球科技产业基金,联想创投融汇联想全球资源,专注于人工智能、5G、大数据、物联网(IoT)等面向未来的科技产业,依托企业创投(CVC)独特优势,通过少数股权的投资以及产业链的建设,以资金、人才和思想加速被投企业发展,加速创新成果交流,促进建立深度合作,形成生态联动。

联想创投与机器之心联合举办「科技产业交流会」,也正是旨在为技术创新型创业公司提供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作为业界最专业的人工智能媒体资讯平台,机器之心一直致力于创造和传播对产业发展有积极和长远影响的内容,帮助从业者不断更新理念,领导变革。

我们将首期交流会的精华内容整理为报告,汇总了来自智慧城市、智慧工厂两大领域的 27 家技术创新型创业公司的成功案例。附首期报告目录:

科技产业实验室:来自赋能第一线的最新洞见(第一期)

执行摘要

智慧城市篇

1. 中奥科技-中奥科技助力智慧城市发展

2. 联想懂的通信-5G 智能物联网服务助力智慧城市发展

3. 旷视科技-旷视智能楼宇园区 AIoT 产品解决方案

4. 全息智信-PDX SureDigit 助力智慧城市全生态

5. 第四范式-激发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动能的思考与实践

6. 联想新视界-数字孪生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及发展

7. 云迹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价值再思考

8. Aibee-AI 赋能升级线下零售

9. 煦象教育-5G 新基建:虚拟显示技术助力智慧教育

10. 迈步机器人-基于机器人与数字化的智能康复体系

11. 志凌海纳-数字化转型下的超融合现代数据中心

12. 妙笔智能-AI 助力内容营销

13. 云途腾-如何打通创云落地最后一公里

14. 云杉网络-新基建下的云网融合

智慧工厂篇

1. 未来机器人-视觉工业车辆无人驾驶,快速实现节点物流无人化

2. 深慧视-专注机器视觉,服务产业创新

3. 遒涯科技-工业互联网技术在园区智慧能源的应用探索

4. 一清创新-让「物体」像「比特」一样流动

5. 南京天洑-天洑在工业设计和运维场景下的解决方案

6. 联想物流开放平台-联想物流智慧创新实践应用

7. 扬天科技-智能制造,机器换人新机遇

8. 中科慧远-质检 · 数据 · 智慧工业

9. 崧智智能-智能柔性打磨:用工业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升级

10. 思谋科技-工业 AI + 自动化设备:企业效能新引擎

11. 艾吉威机器人-助力企业转型,艾吉威智慧物流解决方案

12. 零声科技-工业伤损智能监测与在线自动化检测

13. 联保云-充分发挥「保险 + 科技」优势、助攻智慧工业大发展

机器之心 Pro 是国内唯一的人工智能市场信息终端,为用户提供全面准确的人工智能市场信息。我们还与领域专家合作,提供个性化的产业服务,帮助客户分析技术发展,把握行业趋势,更好地实现业务发展。

感兴趣加入「科技产业实验室」或获取产业服务的机构欢迎联系 zhaoyunfeng@jiqizhixin.com

加载中...